第1章
“王爺,王爺,端宜長公主大捷。”前線斥候一見到西夏王爺元昊,單膝跪下行禮後,立刻高聲說道。
元昊緊蹙的眉頭稍微舒展,心情也不似剛才那般惆悵,心裏大喜,自己的妹妹元悅再次打破宋軍,自己建國稱帝的日子指日可待了。
“王爺明示,長公主何時班師?”斥候問道。
“即刻回都城,本王要好好封賞長公主。”王爺說罷,一揮手,斥候領命便告退。
元昊松了一口氣,此次大捷長公主功不可沒,心想自己該如何封賞她。
“王爺,長公主也到了成婚的年紀。”一個聲音從屏風後面傳來,說話的正是王妃衛慕鶴。
“本王也正是想到如此,可元悅性子仿若男子,又戰功赫赫,本王細數西夏城內,也沒想出誰和元悅般配。”元昊雖然話說的為難,卻嘴邊帶着一絲笑意。
衛慕鶴王妃也跟着元昊一笑,她心裏依舊有了合适的人選。
“正因為長公主戰功赫赫,更不能許配将門,若驸馬家族生了歹心,王爺便不能控制。”衛慕鶴笑着說道。
元昊聽罷,沉思默想半刻,覺得王妃言之有理,不是将門之後,那該是個苦讀的書生才好。
“妾身有一人選,王爺可聽聽。”衛慕鶴見元昊對驸馬人選沒有頭緒,接着說道。
“你說。”元昊佯裝脈脈含情的看着王妃,輕言說道,哪還有王爺的威武之氣,完全是個深愛着夫人的普通男子,其實心裏已經猜到王妃所要舉薦之人了。
“妾身的弟弟,衛慕隐因身子羸弱,性子溫和,父親從未讓他習武,一直從文,妾身覺得衛慕隐與長公主倒是相配。”衛慕鶴掩嘴一笑,被元昊深情望着,有些羞澀。
“都聽王妃的。”元昊當然明白王妃的心思,長公主手握兵權,衛慕家族雖然不是将門,可在朝中也是重臣,衛慕山喜一直居功自傲,實力更加不可小觑,這對元昊來說确實重大的威脅。
元昊心裏産生了惡毒的想法,即便沒有衛慕家族,長公主也能助自己建國,那衛慕家就是個隐患了,尤其是元昊已經暗中得到消息,衛慕家有造反的嫌疑。
衛慕家不可不除!元昊心中冷冷的想道。
Advertisement
“那等長公主回來都城,王爺就可賜婚了。”衛慕鶴見元昊不吱聲,提醒的說道。
“好,都聽王妃的。”元昊語氣依舊溫柔無限,讓衛慕鶴不自覺的沉浸其中。
衛慕隐在西夏城內十分出名,一來長相綽約,二來她出生便被一個修道隐士篤定,此人文曲星下凡成人,将來必會有一番作為。
但這婚事信箋送到衛慕府邸的時候,衛慕山喜卻眉頭緊皺,這家裏只有他和夫人知道,衛慕隐哪是男子,而是貨真價實的女子。
自家一直沒有男丁,衛慕山喜無奈,只得讓自己第二個女兒打扮成男子示人,等到家中了男丁,便恢複衛慕隐的女兒身,可萬萬沒想到,這一等就是十八年。
“爹,為何不悅?”衛慕隐路過正房,看到衛慕山喜正唉聲嘆氣,出口問道。
“王爺擇日賜婚,讓你迎娶長公主。”衛慕山喜邊說邊将手中的信箋遞給了衛慕隐。
“我哪能成婚?我是……”衛慕隐話說了半句,硬是憋了回去。
衛慕山喜又是一聲嘆息,是禍躲不過,長公主在前線大捷,已經在回都城的路上,這婚事怕是耽擱不起。
“你要好好的活着。”衛慕山喜心底一沉,像是做了重大的決定,鄭重的和衛慕隐說道。
“父親你要做什麽?”衛慕隐不禁擔憂的問道。
“你娶了長公主,即使不成事,你不知情,希望王爺會看在長公主面子放過你。”衛慕山喜依舊自顧自的說道。
衛慕隐盯着父親的眼睛,猛地明白,原來朝中有傳言衛慕家要造反,難道是真的?!
衛慕山喜不願意再多說,打發衛慕隐回去了,轉身吩咐下人婚禮必須做足,納采,向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每個環節都不可少。
西夏長公主與衛慕家族次子大婚之時,成了都城最大的喜事,不光西夏都城一片歡天喜地,連遠在北邊的大遼也差遣使者送上賀禮。
宋朝皇帝知道是打破本國将士的女将軍成親,心裏十分高興,女人成親便不會再親征,于是竟然也遣使者來到西夏都城。
國家之間,唯有外交時刻才是祥和一片。
新婚前夕,元悅軍中密探卻發來信箋,信中只寫了區區幾個字—成婚日、衛慕反。
元悅一看此字條大驚,此刻她與即将晚婚的驸馬沒有絲毫感情,即刻就去找到了元昊。
出乎元悅的意料,元昊仿佛早就知道此事,冷笑着看着這字條,并不說話。
“看來他們早就算好你成親之日,就是要逆我之時。”元昊扔掉手中的字條,一切盡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二人沉默良久。
“即刻圍捕衛慕一族,搜查府邸。”元昊一聲令下,屋外已經守候多時的衛兵都聚集起來,頓時一片嘈雜的聲音。
再次見到衛慕山喜,他穩如磐石,絲毫沒有被元昊的陣勢吓到,但其他衛慕親眷卻不能淡定了,哭爹喊娘的亂做一團,而衛慕山喜與宋勾結的書信也被散落一地,兵器甲胄扔了滿院子。
沒等元昊說話,衛慕山喜首先掏出一柄短刀置于身前。
“你這是何意?”元昊厲聲問道。
“王爺現在是王爺,眼瞧的建國稱帝已經是囊中之物,可王爺想過沒有,德明王爺一直奉行聯遼睦宋之策,才有了現在你們李氏政權,可看看你,南征北伐,全然不顧老王爺的囑托。”衛慕山喜手持短刀,铿锵有力的說道。
“我家不是李氏,若有一天建國,比會将國姓還給那昏庸的宋朝皇帝。”元昊一聽李氏之詞,怒火馬上被點燃。
“建國稱帝?也不是你元昊,而是我衛慕家。”衛慕山喜說罷,看了看手中的短刀,這柄短刀是先王德明王爺親自賜給自己的,此刻他不求保全自己,而為了保全族人。
造反之事,成王敗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