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既然你們有這麽大的難處,那若是再為難你們的話,就有些說不過去了,當官嘛,那就是要為民做主是不是!行,就照你們說得辦!”
把手中的銀票塞進袖子裏,這領頭的衙役裝模作樣的尋思了一會,還搜腸刮肚的拽出了兩句文绉绉的詞,這才大手一揮,看在銀票的面子上,同意了這些商人的請求。
這衙役也是個機靈的人,若是這些商人的要求,是讓他違背知府大人的命令,那他是肯定不會聽從的,但像是現在這樣,打個擦邊球什麽的,還是沒問題的。
到時候,把這銀票再給兄弟們分一下,保管連打小報告的人都沒有,既能掙些銀子,又能收獲兄弟們的感激,這樣的好事,那可不好找。
別看他們這些人,都是府城的衙役,看着挺威風的,但在這揚州城裏混日子,也不是那麽輕松的,若是單靠那點子俸祿,那連房子都買不起。
“官爺說得是,小的在這裏要多謝官爺您通融照顧了!”
拱手作揖的笑着道謝,雖然心裏對這小頭目那裝模作樣的行為感到不屑,但這中年商人面上卻不敢表現出來,還得滿臉感激的陪着笑臉。
沒辦法,士農工商,商是排在最末位的,雖然家境富裕,但甚至連那些在土地裏打滾的泥腿子,都看不起他們,社會地位相當的低微。
尤其是朝廷的規定,家裏有經商的,甚至三代之內,都不允許科舉考試,這一下子就更是把商人的地位降低了,甚至連後代的前程都給限制了。
所以但凡是種地能夠支撐下去的,就沒有幾個會去選擇經商,雖然說寒門出貴子的可能很小,但每三年的科考,寒門進士從來就沒有缺過。
各地的寒門舉人和秀才,那就更不知道有多少了,雖然從總體比例上來說,其實是很低的,但有這麽多的例子擺在那,所有人心裏就會有着那麽點希望。
而若是去經了商,那就算是家裏出了個神童,都沒有那個資格,不要以為花錢就能打點上關系,朝廷對這方面的規定可是很嚴格的。
一旦出了事,那甚至都不是自己被砍頭的下場,全家都要跟着受到牽連,這當了官以後,那能掙錢的地方多的是,沒有人會挂死在這一條樹上。
這也就導致了他們這些商人,即便是兜裏再有錢,但面對這些官府中人的時候,還是得低聲下氣的,甚至每換一任知府,都得拿出辛苦掙來的家財去打點。
當然了,這都是他們這些小商人的處境,像是那些大商戶,就比如說皇商,攀上了皇家的關系,那別說是這些小衙役,就連沒有背景的地方長官,那都不敢輕易的得罪。
就比如說金陵的薛家,即便是沒有同氣連枝的四大家族,那單獨把皇商的身份拿出去,也是地方上的一霸,威風八面的,橫着走都沒問題。
Advertisement
不過想要成為皇商,那實在是太難了,必須要在一個行業內,成為最拔尖的人物,還得有些人脈,多花錢打點一下,那才有可能,他們這種底層的小商人,就不用去想了。
“欸,客氣什麽,官民一家親嘛,彼此之間互相照顧一下,這是應該的,畢竟大家也都不容易……”
有了這麽大一筆的外快進賬,這小頭目的心情瞬間變得極為美好,就連看那江水,都變成湛藍湛藍的了,好聽的話更是不要錢的往外說。
“是,是,官爺說得是,您看,現在,能不能,先放一批?”
見這混賬東西收了錢以後,在這亂七八糟說了一大堆,卻始終都沒有什麽動靜,那中年商人不禁暗罵了一句,面上還得小心翼翼的提醒道。
自古以來,這收了錢不辦事的雖然少,但也不是沒有,今天可別讓他給攤上了吧,那可真是出門沒看黃歷,倒黴到家了。
“這才剛多大一會,你着什麽急啊,還催上了,這做生意,最重要的就是耐心,你這麽個急性子,可怎麽把生意做大啊!”
剛把話說到興頭上,正準備學他們知府大老爺,在來個聲情并茂的演講,就被這中年商人給打斷了,這小頭目頓時有些不悅的說道。
他不過就說了幾句話的功夫,這人竟然就沒有耐心了,還在這特意的提醒他,怎麽,難道以為他會耍賴,不兌現承諾是怎麽地。
“沒,沒這個意思,您接着說,接着說……”
被這小頭目的眼睛一瞪,中年商人連忙陪着笑臉說道,生怕這位衙役,借口被他給催的太急,心情不好什麽的,就把這事給攪黃了,他們銀票可都給了啊。
“還說什麽啊,哪裏有那個興致了!行了,小元,去叫兄弟們,加快點速度,先搜那些貨船,搜過的就可以直接放行了!”
撇了撇嘴,不耐的掃了這中年商人一眼,小頭目拍了拍身旁跟着的一名衙役的肩膀,笑着對其說道,态度十分的和藹可親,與對待中年商人的态度,可謂是完全不同。
這叫小元的,那可是他們府衙師爺的侄子,雖然不算是特別得那師爺的喜愛,但到底是親戚,關系就是不一樣,要不然,也不會安排到這個位置上來。
畢竟,這府城的衙役,那可是一個位置一個釘,雖然俸祿不高,但灰色收入卻不少,而且穿着這一身衣服,那走在大街上,別人都得繞路。
這小元才十幾歲的年紀,又什麽經驗都沒有,還不會處理人情世故,要不是靠着有師爺做後臺,哪能得到這麽好的肥差,甚至就連自己這個領頭的,都不得不特別照顧一二。
那叫小元的衙役應了一聲,不屑的掃了那中年商人一眼,什麽都沒說,便摁着腰間的刀柄,往那貨船上去了。
剛剛那中年商人和那小頭目之間的動作,他可是看得一清二楚,自然知道為什麽會突然有這麽一道命令。
因為家境不錯的關系,他自幼便開始讀聖賢書,平日裏總以君子自比,對這樣的行為,那是極其的不屑。
可無奈現在的世道就是這樣,即便是他想找人揭發,都找不到可以管這些事的人,基本上府衙裏面大多數人,都有着各種各樣的灰色收入,包括他那位師爺親戚。
在這樣的情況下,就連他這樣的君子,也只能夠裝聾作啞,甚至有的時候,還不得不去同流合污,因為你不收的話,別人就會排擠你。
或許是覺得,客船上比較容易藏人的關系,這些衙役,都是從那些客船上開始搜的,不過既然上面有了命令,那從哪開始搜都一樣,便紛紛轉戰到了那些貨船的上面。
雖然作為府衙師爺的侄子,小元有着一些特權,可以不用這麽辛苦,在這大冷的天,一艘船一艘船這麽翻來覆去的搜查。
但想到回去以後,就要面對那中年商人和小頭目之間有些讓人惡心的對話,小元還是選擇留在了船上,幫着那些衙役們一起幹活。
雖然這個世道的規則就是這樣,他改變不了,可起碼能來個眼不見心不煩,卻沒想到,自己這變相的逃避,竟還得到了這些衙役們的欣賞。
詭異的瞅着,那些原本看自己并不順眼的同僚們,忽然變得親近了一些的神情,小元抿了抿唇,忽然想到了前幾年上私塾時學過的一句話,或許這就叫做無心插柳柳成蔭……
對于這意外的收獲,小元的心情雖然顯得有些複雜,但不得不說還是開心居多的,本來只是逃避性的搜查,竟然覺得渾身上下都來了勁頭。
瞅着這些衙役,都只是在貨船的表面搜尋,而且動作很是有些敷衍的味道,小元想了想,很是積極主動的承擔了,下船倉的任務。
倒不是他覺得,那賈良會藏在那陰暗潮濕的地下室裏,而是他希望,能夠盡量的跟這些衙役們改善一下關系,就算是不說多好,起碼也不要總被人排斥。
果然,在見到小元這麽勤奮主動的時候,那些衙役們雖然知道,下去查也不會有什麽結果,但心裏對小元的想法,還是有了些改觀。
雖然這孩子是被走後門硬塞進來的,可現在看着,應該也不是不能吃苦的,至于昨天沒有跟他們一起幹活,可能是因為頭怕這小子經驗不足,再漏查了哪,反而壞事。
其實這些衙役,之所以看小元不順眼,最大的原因就在于此,當別人都幹活的時候,你啥也不幹,就在那站着,那不排擠你排擠誰啊。
至于說關系,在座的能夠順利在這個位置上幹着,一直沒被人拽下去,那哪個沒有點什麽關系,頂多也就是不去得罪,想要上趕着恭維,那是不可能的。
雖然現在是大白天,但底下的船倉,還是極為陰暗的,小元手中提着一盞被那些衙役主動給他招來的燈籠,慢慢的走到這嘎吱嘎吱的船板上。
聞着那一堆腥臭的魚腥味,小元不禁狠狠的皺了皺眉,終于明白為什麽這裏始終都沒有人下來了,恐怕就是因為嫌棄這裏的味道。
站在梯子上,小元環視了一眼這個堆滿了海鮮魚貨的船倉,大概掃了幾眼,見沒什麽異樣後,并沒有再仔細查看一下的意思,便準備上去了。
他本來就只是為了表現一下自己積極的态度,才主動下來查看的,若是因為查的太仔細,沾染了一些魚腥味,反而惹得別人厭惡,那就得不償失了。
而且,這裏昨天都已經詳細的查過了一遍,以林大人開出的那賞額,他估計,就連魚簍子裏面差不多都被翻過了,他一個人,就算再認真,還能比那麽多人查的仔細嘛。
心裏這麽想着,小元很是心安理得的便提着燈籠往上走了,不過剛走沒幾步,就聽到身後傳來一聲輕響,吓得他渾身一個抖索,燈籠差點沒掉到地上。
平複了一下心緒,小元慢慢的轉過身,看着那聲音傳過來的地方,猶豫了一下,還是**手中的刀,提着燈籠,一步步的靠了過去。
雖然他沒有練過武,但那被通緝的賈良,也只是一個普通的管事,更何況他手裏還有刀呢,真要遇上了,那肯定是他的贏面大。
更何況,林大人給了那麽多的賞銀,若是他一個人得了,那還做什麽衙役,便是再考十次,那也夠他讀書的花費了,他可不想一輩子點頭哈腰的聽人使喚。
咽了口吐沫,小元盡量放輕腳步往那邊靠去,甚至為了怕那可能存在的賈良發生,甚至連燈籠都放在了地上,只是借着那點微弱的燈光,緩慢的前行。
瞅着那藏在兩筐魚的中間,似乎像是一個人的輪廓,小元額頭冒汗,緊張的心都快跳出了嗓子眼,心裏不禁有些後悔,他或許,不該一個人貪圖那筆賞銀,而應該穩妥一些,去通知上面的那些衙役。
作者有話要說:
勤奮的寶寶有食吃,日萬第一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