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唔……」穆初桐将扇子放在手中把玩,心想裏忍不住揣測,「大佬送這個給我做什麽?難道是督促我勤奮練習扇子功嗎?」
一把扇子便在穆初桐的掌中翩翩翻飛,如同蹁跹起舞的金蝴蝶。跟久蠻學扇的時候,他其實也被自己的「無師自通」所驚着了,他和久蠻有着同樣的疑問「我是學過嗎」。當時他便信口回答了久蠻,說自己曾經學過,但也是他自己的推測——他其實也不知道自己為何如此熟悉扇子功的技法,也許他小時候真的跟母親學過,但也不甚記得了。
扇子收起,放入盒中,穆初桐态度珍重。
相對的,久蠻也在把玩穆初桐送來的禮物,不過是一根金鏈,久蠻最不缺就是這東西,全戴身上能夠構成一副盔甲。雖然說這鏈子價值不菲,但久蠻那兒也多的是比這金鏈價格更昂貴、做工更精美的,然而久蠻就是對這鏈子愛不釋手,還拉着獅心說:「你看,這個是不是好漂亮?」
「嗯,好漂亮。」獅心不用腦子地回應着。
久蠻不滿意獅心敷衍的态度,粗聲問道:「漂亮在哪兒?」
「金燦燦的,真好看。」獅心答。
「對啊,真的是金燦燦的,真好看。」久蠻點頭不住。
獅心想:大佬傻了。
真糟糕。
久蠻對于穆初桐态度的驟然轉變,獅心是看在眼裏的。原本,久蠻對穆初桐不冷不熱,面子上過去就行了。後來卻忽然變得難舍難離。獅心将此細究起來,認為關鍵在于久蠻教穆初桐耍扇子的那一天。那天,穆初桐學完扇子回去了,久蠻忽然讓人查起了穆初桐的來歷。
穆初桐還能是什麽來歷?大家不都一清二楚嗎?就是叔家的私生子,一直被欺負慘了的倒黴孩子。
反正,之後久蠻對穆初桐就與別不同了。
獅心想想,覺得這種事情還是不要再追究。既然久蠻不跟他說,便是不想讓他知道。他要是自己知道了,就那面觸怒了久蠻,這可不是好玩的。
翌日,穆初桐便與其他商人一起坐上了前往南鄉的列車。
南鄉那兒風景倒是優美,交通卻不便利。旅客們要來這兒卻也還行,通常是下榻在附近的大城市,然後坐旅游大巴來這兒半日游。吳二丫說想建個特色旅館,吸引游客下榻過夜,也好促進消費。穆初桐是要搞餐飲的。和吳二丫倒是互惠互利,很能合作起來的樣子,又都是荊幫那一派的,以前就混熟了,路途上更是很有話聊,一個小時下來,就親親熱熱跟兄弟似的。
能夠一起掙錢,怎麽可能不親?
衆人下了列車,果然如久蠻所言,南鄉的小老大帶着幾個馬仔已在月臺上等着了。
南鄉的小老大長得不高,但看着很精壯,皮膚黝黑,身着麻衣、頭戴草帽,看起來像個普通鄉民,然而腳踩鱷魚皮鞋、嘴叼大雪茄,顯出點身份。
商人們都是怕硬的,穆初桐等人一下來,無不滿口大哥的喊着他。那小老大笑着說:「什麽大哥啊?你們是久蠻大哥、師賢大哥委派來的人,那我就是個弟弟。你們要是信得過我的,喊我一聲『草籽』就行了。」
草籽請大家吃過晚飯,又安排衆人入住招待所。穆初桐在那睡了一覺,大早起來,見吳二丫他們也都起來了——果然,一個好的公司裏最勤力的一定是老板。大家便笑着打招呼,然後匆忙到鄉裏去。
穆初桐一早叫了得力的下屬來這兒開展前期工作,也一直有在彙報、反饋,成果算得上不錯。下屬對餐廳的選址讓穆初桐也是比較滿意的,穆初桐指着那片魚池,說:「行,那這片魚塘,我就承包了!」
總算是定下來了地方。
在這些鄉村旅游景點,餐飲的話搞個農莊一般不會出錯。穆初桐因為之前被叔敬儀陷害的事情,資金也非常不足,還欠着銀行一大筆錢,只能先因地制宜,搞個小農莊。約莫弄個魚塘,搭了個竹棚,水池種點蓮花,搞個水上的亭子,再添置點裝修,實際上花費也不大。
因為是旅游地,所以他得想個讓游客來到可以拍照的點。這個他也早就想好了,一早讓人買了兩只藍孔雀回來,放農莊裏養着。
藍孔雀不是保護動物,人工養殖很成熟,買回來不貴,養起來跟養雞差不多,就是吃得比雞多一點。但那些城市來的游客多半會覺得新奇的。
草籽來巡視的時候,看到這兩只孔雀,便愕然說:「小穆哥還養孔雀啊?這玩意兒拉屎又臭,叫起來又驢似的難聽!最重要的還兇,嗎的比鵝還橫!」
穆初桐一怔,笑道:「啊呀,兇不好嗎?權當養了條狗,看家護院的,能叫能打,還漂亮。」
「是啊,是啊。還是小穆哥想得周到啊。」草籽呵呵笑着,「這孔雀哪兒弄來的啊?」
穆初桐說道:「跟養殖場買來的。」
「哎喲,您還花錢呢?」草籽咬了咬煙頭,說,「這玩意兒咱們山裏多得是。您要早跟我說一聲,我讓鄉裏去給您抓兩只,保準不花錢,就請吃頓飯得了!」
穆初桐一拍大腿,說:「哎喲,悔不當初、悔不當初!怎麽我就不早認識大哥呢!」
草籽哈哈一笑,說:「當不上您的大哥!我就是個弟弟!您要是有什麽需要的,盡管跟我說一聲!能幫得上忙的,我一定幫哈!」
穆初桐又說:「聽我夥計說,這兒養的魚都挺好的。」
「可不是嗎?」草籽笑着說,「這兒的河啊、溪啊,都很多的。但還是窮。問題是什麽呢,就是人懶,才這樣的。以前政府給送了魚苗,讓咱們窮困戶去養着,您猜怎麽着?他們把魚苗賣了換錢打牌了!」說着,草籽擺擺手,一臉不在乎:「掙不了錢的。」
穆初桐笑笑,說:「可是現在大家都勤勞許多了,不是說養魚業也發展起來了嗎?」
「那是政府現在不管事了,輪到那些個大哥大佬來發魚苗!幫派發的魚苗,誰特麽敢賣了?幫派讓你養魚,誰特麽敢不老實?特麽的打斷你的腿!」草籽敲了敲桌子,臉上有些得意,「這才好起來的。」
穆初桐心裏感覺有些複雜,但臉上還是堆滿笑:「那是,到底我現在能用上這些魚兒,都是托大哥們的福!」
他打聽了一下,才聽說了,确實南鄉這個地方貧困,很大原因是懶漢特別多,但凡有點心氣的人都離開這兒往外闖了,剩下的多是老弱婦孺,不然就是懶漢。之前政府看準這兒适合養魚,便下發了魚苗,結果毫無收獲,鄉民們反而還向政府投訴說魚苗沒到位,要求賠償。C國政府本來就無力,索性不管,給黑幫接管了,效益反而起來了。
雨水過後,旅游旺季很快到了,游客坐着大巴蜂擁而至。客流量不必擔心,當地都是小攤小販比較多,很多游客也自然選擇了穆初桐的小農莊,蓮花池是好看,不過那兩只拉屎非常臭、叫聲非常難聽的藍孔雀,才是吸引了一衆游客的目光的關鍵。孔雀俨然是明星了,游客對着這倆孔雀照片拍個不停,紛紛發社交網絡,免費給小農莊打響知名度。
穆初桐又開始給游客編故事,說:「這倆孔雀本來是在山裏的,自己飛了下山,來了這個蓮花池,啊,還結成了伴侶,真是令人感動。」
游客們最喜歡的就是故事了,然而聽故事的總有要駁故事的,一名游客卻說:「他倆都能開屏,都是雄性吧?」
穆初桐噎了一下,趕緊說:「大約是他倆同性戀,才被山裏的其他孔雀趕下來了吧。」
「哇——」幾個較為感性的游客聽得熱淚盈眶,恨不得立即扯上彩虹旗上山游行。
穆初桐還繪聲繪色地說當初兩只孔雀受傷多麽嚴重,被同伴啄得羽毛都掉了,還是不離不棄,最後在那兒放了個捐獻箱,讓大家自願捐錢給孔雀買零食。願意慷慨解囊的、或者只是随意投幣的游客竟然也不在少數。
穆初桐看到了商機,立即叫人連夜趕制海報和錄像帶,在農莊裏貼上故事畫報、播放錄像來講述這對孔雀可歌可泣、不為世俗所容的愛情故事。不少人看得非常動容,各種發SNS宣傳。
穆初桐給兩孔雀還開通了SNS號,每天發布動态。濾鏡之下的藍孔雀貌若天仙,被剪輯過的行為看起來也很像秀恩愛。「從山野飛落到蓮花池畔的孔雀伴侶」——不需多久,這兩只孔雀成了「只羨鴛鴦不羨仙的神仙眷侶」。而事實上,兩只孔雀卻依舊随地拉着他們極臭的屎,每天早上發出驢一樣的鳴叫。只是每天早上穆初桐戴着耳塞鏟屎的時候多了許多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