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與子同行(二)
一天的行程,來到陳老的小院已近日落。又是一個黃昏,推開小院的柴門。熟悉的情境、熟悉氣息混着泥土撲面而來。
唯獨不見陳老和玉娘這一老一少琴瑟相合的身影。
“爺爺!爺爺!”我四處尋找,也不見有回音。
我看見爺爺的琴依然放在院子裏的一棵老槐樹下,不禁拿起來輕輕撥動裏幾下琴弦,想起以往和玉娘一起唱“玉春堂”。
柴門嘎吱響了,聽到門外玉娘和爺爺的聲音。
“爺爺,你慢着點!別磕着碰着。”
“呵呵,爺爺沒事,我雖然老了,但身子骨還硬朗着呢!”爺爺的笑聲依然親切。
“我這一天眼睛老跳,爺爺您給我算算究竟是跳財還是跳災啊?”
“什麽跳財跳災,你這個丫頭天天就動着想要去宮裏的念頭,爺爺我呀不信這個……。”
“爺爺,你說什麽呢?你這個老頑固,老古董,倔驢子……。”
“爺爺!玉娘……。”我歡喜地迎了上去。
“喲,這是?”
“爺爺,我是桃夭啊!”
“真的是桃夭,是桃夭唉!”玉娘歡天喜地的說,“爺爺,你看看,原來是桃夭來了,怪不得我眼睛老跳呢。”
“真是桃夭啊,呵呵呵!”爺爺往前緊走了幾步,上下打量了我一翻,“桃夭來了,好啊好啊,爺爺這就去做飯,等一會嘗嘗爺爺做得五谷粥啊!”爺爺樂呵呵地朝屋裏走去。
“桃夭,快進屋去吧!”玉娘示意我扶着爺爺一起進了屋。
如果不是因為那次意外,也許爺爺在我的心裏一直就是這樣一個慈祥溫暖的老人,就是如今同樣是這種感覺,和爺爺、玉娘在一起便讓人想起一樣東西來,就是那種叫做“家”的東西。一個小小的地方,但是每一個角落充滿了暖暖的情誼。
爺爺好像什麽事也沒發生似的做飯、聊天。還把我看成是他的孫女一樣。我實在很難想象他曾經提議要把我嫁到鄭國以維持齊國的穩定。不過這又有什麽奇怪的呢,以前陳老是一位輔佐齊國世子的政客,他所提出的建議必然是為了齊國。而現在他不過是一個普通百姓,他跟無數慈祥老人一樣關愛着自己的子孫。
可是我來這裏目的是再一次請他登上政客的位置。也就是意味着他有可能會再一次為了齊國把我拒之門外。不過為了睿兒,為了齊國,我還有什麽不可以放下的呢?
“爺爺,桃夭有個不情之請!”
“桃夭,爺爺知道你為何而來,不過爺爺過慣了這清風閑雲的日子,你吃了粥,敘了舊便回去吧。”
“爺爺,桃夭知道你還念着睿兒,心系着齊國。就算爺爺不為睿兒,也定不願天下百姓受難。如今天下局勢不定,衛國局勢不穩、鄭國虎視眈眈。諸侯國各自打着自己的算盤。爺爺覺得這雲淡風輕的日子還能維持有多久?”
“可是爺爺老了,很多事心有餘而力不足啊!”
爺爺真的老了嗎?我覺得爺爺心思缜密,韬光養晦,絕不像個殘弱之人。他這樣推脫只是因為他還在為之前與睿兒之間的分歧而耿耿于懷。
政客最怕的就是在朝中樹敵太多,更忌諱的是和當朝的君主發生意見分歧。所以爺爺要有所保留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既然來了就不能空手而歸。
“桃夭懇請爺爺幫幫睿兒,幫幫齊國,若爺爺不肯,桃夭當粉身碎骨追随先君主而去,以報養育之恩。桃夭完不成先君對桃夭的囑咐,桃夭無彥茍活于世。”威逼利誘,再不行就拿先君主來助陣,爺爺這樣的人顧念舊情,對先君主感情深,不看僧面也要看佛面。再不答應就拿命來博,雖然這是個下下策,但是對爺爺這樣的頑固派卻是很有殺傷力的辦法。
爺爺終于松了口:“罷了,我這身老骨頭也沒多少時日了,随了你吧!”
“爺爺你真同意了桃夭,這下可好了,玉娘又可以和桃夭一起唱戲一起玩兒了。”玉娘在一旁歡呼着。
爺爺哼了一聲:“爺爺我還是那句話,你休要再想着那人,斷了念想,不要自尋煩惱。”
“爺爺,你說什麽呢?玉娘沒什麽可想的……。”玉娘滿臉羞澀,不樂意地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