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與子同行(一)
君父曾經說過齊國要想成就霸業,就必須要廣招賢才。君父生前一些老臣如今老的老,死的死,就是曾經輔佐小白和糾的管夷和鮑叔也都随着各自的主人去了他國。睿兒身邊能用的人越來越少,這對齊國來說不是件好事。
睿兒能征善戰,勇武非凡,又是心細如絲、觀察敏銳之人。君父培養睿兒這個儲君自然是花了不少的心思。睿兒不會不明白齊國需要賢才這樣的道理。于是在全國範圍內廣發布告,求賢納士。國中各種喜功名的人紛紛來到齊宮。在我看來有一個人睿兒若能求得他的輔佐,那必能使齊國成就霸業,這個人就是睿兒的師傅陳老。可是陳老與睿兒之間因為一念之差産生了不可挽救的隔閡,真是讓人心痛。
君父臨終前讓我幫助睿兒,可能也考慮到了這層關系。我一個女子雖做不了什麽,但是我既然和陳老有這樣的一段緣分,就不得不想盡辦法為齊國、為睿兒做點事。
陳老是個很有原則、又倔強的人,聽說他之前得罪的人可不少,就算睿兒在他眼裏也是不過爾爾、因此功名利祿對他來說根本不會在乎。我了解陳老,所以要想請動他再來輔佐睿兒一定是要花一些心思的。
我看睿兒其實也動了請陳老出山的心思,只不過就是沒有人來點破這一層。睿兒總說賢才難求,德才兼備的人更難得。我知道在睿兒身邊不缺有才能的人,但是這些人欲望太強,德高望重的寥寥無幾。因此我就有意在睿兒面前提起陳老,說陳老這樣的才華,這樣的品質世間難求。睿兒聽了總是笑笑說:“陳老好是好,就是脾氣太大。”
“都說持才傲物,睿兒的坐騎踏雪不也是個烈性子嗎?睿兒喜歡他不是因為他脾氣好而是因為他能日行千裏而不怠。”用踏雪跟陳老來作比似乎有些不妥,但不這麽說睿兒又怎麽會明白用陳老的好處呢。
睿兒淺笑說:“還是桃夭最懂寡人的心。”
這一來我也就明白了睿兒的心思了,睿兒這一頭沒有什麽問題了,接下來就要動動心思去勸一勸陳老那塊硬石頭。
睿兒說的沒有錯,陳老是塊茅坑裏的石頭,又臭又硬。不過我已經決定要去會一會陳老。睿兒聽說我要去見陳老,心裏老大不快,後來說如果要去就得派宮中侍衛一同前行,還是不放心說陪同我一起去方才可以。
如果真要像睿兒那樣做,我恐怕連跟陳老說句話的機會都沒有,一定會被他趕出去了。所以要勸說陳老,必定是要輕裝簡行,不可大動幹戈。這是去游說又不是去勸降,睿兒這套做法顯然不适合。我再三要求簡行,最後睿兒再三考慮還是派了兩名身手不凡的侍衛便裝跟随保護我。
我不好再推辭,就只好接受了。臨行之前,睿兒再三叮囑,不要在外逗留太久,不論陳老願不願意都早些回宮。我滿口答應。睿兒還是不放心說不可以在外面亂吃東西,也不可以随便跟不認識的人搭讪,也不可以在夜裏趕路,入夜不行。又說他會派人随時向他彙報我的消息,如果我一旦沒有按他的要求做,就停止這次行程。
睿兒那麽多的要求,我哪裏記得過來呢。他那樣絮絮叨叨說了幾籮筐的話,我只又招架之力哪有還手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