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癡兒恨(七)
煩憂事一樁接着一樁。就說前不久那個鄭國世子被刺之事,原本跟齊國沒有直接的關系。可是這鄭國的國君卻派人來齊國求親,說世子生前的願望便是要娶齊國的小公主為妻,雖然人已經死了,但是為了告慰死者,希望公主可以嫁到鄭國。
這件事情本來沒有人來告訴我,但是那天因為我想去找君父,發現禦書閣的門開着,就偷偷溜了進去,本來我想問君父要一些上等的筆墨,結果在書桌上看見了一封被揉成一團的書信,要是就這麽平平整整地放着,我也許倒也不會關心,這被揉碎了的紙團,反而引起了我的好奇,我就小心打開信紙看到了其中的內容。
看完後,整個人木在那裏。正被迎面進來的人撞見了。不是君父,是睿兒。這會兒睿兒進君父的禦書閣難道也是跟我一樣偷偷進來的?
但是光看睿兒的神情,那樣泰然自若的樣子,倒像進的是自己的房間一樣。
睿兒見我先是一愣,再看我神情奇怪,也就起了疑心。又從我手中接過信紙,擰着眉頭看了一遍。看完後,他也不說什麽,把紙團放回到桌上,拉着我就出了門。
我很擔心這件事情會變成真的,沒走幾步路,便甩了睿兒的手嚷嚷起來:“讓我去吧,讓我嫁給那個死人去算了。既然命該如此,我認命便是!”
“誰說讓你去鄭國?誰說你會嫁給那個死了的姬忽?你不知道這不過是拿死人說事!君父是不會把女兒送入虎口的。”
“你怎麽知道?也許君父不是像你這麽想的,梅媗不就是個例子!”我忿忿地叫道。
“沒錯,梅媗已是誤嫁,原本要成為世子妃,結果卻成了國君夫人。老國君年紀一大把,跟貌美如花的梅媗實難相配,但說到底也是一國之君。在君父的眼裏,世子只是将來的國君,梅媗的卻是現在的君夫人。”睿兒的臉上一片肅穆,看起來他的痛苦不亞于我。
“在君父的眼裏我和梅媗都是一樣的對嗎?都是和親的工具?”我既同情梅媗,又感到和梅媗同病相憐的悲嘆
“不,你不同,你不會像梅媗一樣,我保證。”
望着睿兒的堅定眼眸,我感到有些許安慰,我總是相信他說的,每一次只要他望着我的眼睛發誓,我都信!不知從那一時起他成了我的人生信條。
接到信後君父在殿上與群臣讨論此事。有大臣提出:鄭國提親之事是在效仿衛國,衛國本是為世子提的親,結果大公主卻嫁給了衛國君,鄭國名義上是為死去的世子提親,事實上鄭國的國君在為自己說事。若公主到了鄭國,成了鄭國的君夫人,豈不是和大公主一樣做了一件對齊國有意而無害之事。
君父一聽在殿上發了大火,說:鄭國只是在試探我們齊國,我若把公主嫁到鄭國,齊國還有什麽臉面站在各諸侯國面前。
大臣們不解。這時鮑叔就說:鄭國是拿國喪說事,因為這姬忽世子死在從齊國回往鄭國的路上,鄭國的人無處發洩,便想從齊國身上找到安慰,便拿親事做托,若我們答應這樁親事,公主在齊國是不會得到厚待的。若我國不答應此事,鄭國就有可能借此事與我齊國為敵。
睿兒把這白天在殿堂上發生的事告訴了我。這樣說來,君父是不同意我嫁到鄭國去的,有些大臣擔心鄭國借此事要與我齊國為敵、有些大臣覺得把公主嫁到鄭國可以維持兩國之間的和平。但也有的大臣認為公主嫁給鄭國的已故世子實在是臉面全無,他們把我們齊國當成什麽了?他們死了世子卻拿人家的公主當墊背,真是豈有此理。
Advertisement
我聽了這些議論,心裏也是七上八下,最後睿兒說了自己的觀點:若齊國的公主真的嫁給了鄭國已故世子,那才是禍不單行的開始。
我不明白睿兒的意思。睿兒嘴角露出一絲狡黠的微笑,“鄭國就是想拿我齊國開刀,他們要的不是齊國的公主,而是向齊國宣戰。”
我這才明白鄭國提親是借口,實則早已對齊國虎視眈眈。
“可是鄭國為什麽這麽恨我齊國,難道就因為不幸死了世子?”我更覺得這件事情蹊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