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下一個
“接下來呢?簡單點吧!年紀大了,看點字就眼發暈。”
“公主嫁給驸馬沒多久,就有喜訊傳出,十月過後,公主生下了一個兒子。”
“就在喜宴當天,驸馬以前的紅顏就帶着他們女兒找上門來了,她們在賓客來往的公主府門前哭訴,雖然很快就被公主府的人帶走了,可來往的人都知道了這回事。”
公主雖然很憤怒。但她深愛驸馬。不忍心把事做絕。就下令讓紅顏和女兒從哪來回哪去!這輩子休想再回到她面前。
哪料道那位紅顏半路上就病死了,只留下小女兒,驸馬早早壓抑在心中的恨意,因為此事再次迸發出來。他可能并沒有多愛那位紅顏,但這種人生任人擺布的的情況讓他怒不可遏。
他讓徐家人直接帶走了那小女兒,送到徐家莊子上撫養。公主府和徐家的人知道了,都沒有說什麽,只是一個丫頭而已,不必多在乎。
徐驸馬是個傲氣的人,其實與公主陳親。他也沒有因為皇權與公主有多大的感情。因此他們成親半載也只有一個兒子。
這個兒子也子嗣單薄,只有一個女兒不說,還在而立之年病死了。只留下了當時剛三歲的女兒,女兒的母親也因生她難産而死。
公主半輩子與丈夫的不合的痛苦。在失去唯一兒子後爆發了。
她并沒有做出什麽過激的事,只是把一個人關在佛堂裏,曾經深愛的驸馬也不見,兒子唯一留下來的孩子,也只是吩咐人照顧,就在也不管,輕易不會出門。
被取名為徐慈靜的小縣主,就此被冷落,雖說沒有被克扣什麽,但也就那樣了。
而讓李鳳珍來到這個世界的理由,發生在小縣主十二歲那年。
人到老年的徐驸馬開始作妖,正大光明領回來了一男一女一對兄妹 。
哥哥十五,妹妹十二,與小縣主同歲,驸馬對公主說這是族內的孩子,驸馬覺得子嗣單薄,過繼回來養老的。
先不說堂堂長公主需不需要他徐家後輩養老,單單這兩個孩子的身份就不簡單。
這兩個孩子根本就是當年那個紅顏知己的後代,那個滿月當天來鬧事的母女後輩!
當初她想讓皇帝賜婚,那賞花宴上他不也來了嗎皇帝稍一透露出意思,那徐家也是眼巴巴的湊上來了嗎?驸馬當時也沒有任何婚約!驸馬不表态,徐家也願,她可沒有欺辱任何人。
後來在自己孩子滿月宴上鬧出這等事來,她也因心裏虧欠驸馬,沒問徐家的責,只讓人安排母女回去。
可現在他徐家人什麽意思?竟然要公主府養那個女人的後代?
這麽多年忍着驸馬,為了什麽?不就是喜歡他嗎?這下到好,幾十年的心沒捂化,還不把外面女人的孩子帶回來給她養!
當她是什麽?要靠丈夫養的深宅婦人,他們怕是忘了她是什麽身份!
她當着驸馬的面,就要把人扔出去,卻被驸馬攔了下來,他說:“住手! 你不要太過分,兒子已經沒了,靜兒遲早要嫁人,我帶來兩個孩子,為我們的以後考慮,你究竟還要怎樣?兒子因為你沒了還不夠嗎?”
公主好像聽到了天大的笑話,心裏卻是冰涼的,他竟然能說出這段話來,兒子?可那是他說兒子沒有功名,讓兒子去軍中,兒子才會去上塞外殺敵,新皇登基,塞外不穩,這是最快的立功時機,可兒子卻慘死沙場,
她不知道為此事哭了多少眼淚,跟驸馬大吵大鬧,驸馬那時無悲無喜,她以為他是傷心過度。
可沒想到現如今他卻說是她害死了兒子,公主心中這些年接下來的抱怨,憤怒,委屈,都因為這句話而點燃。
想起這些年幫扶徐家,讨好丈夫,雖丈夫官職沒有實權,但在文人中幫他打點名聲,讓他成為有名的雅士,連他出去參加文人聚會請花女,作為一個公主,她也丢掉顏面沒管。
以為會換來丈夫的真心,現如今卻發現這一切都喂了狗!看着驸馬那張臉,依稀還能從那次賞花宴上看出的俊逸,公主第一次感覺到了反胃。
她閉眼擡手,将驸馬三人趕了出去,就開始查這三人到底是怎麽聯系上的,為了尊重丈夫,她從不過多過問他的情況,所以一直不知道他們一直還有聯系。
消息知道的很快,徐家那邊有很多人都知道,那女人當年根本就沒送回原地,而是被追到了徐家,一處莊園養着。
那從前風流的驸馬,竟然真的收了心,可卻不是用在公主身上,而是一心一意的給了那個女人,給了那個他一夜風流,第二天就不告而別的女人。
公主甚至不知道那個女人叫什麽名字,好像在她的對比下,那女人就成了驸馬心中的朱砂痣,白月光,再也不是驸馬心中記不得名字的女人,哪怕那個女人因為生活的挫磨容顏不在,驸馬也依舊愛她。
這男人吶就是賤,家裏有的,非要想外面的,她哪一點比不上那個女人,身份,容貌給他徐家帶來的好處,那個女人能給他什麽?當初那一夜,早已記不清的風流快活?
自己也是賤,能看上這樣的人,還對他初心不改幾十年,真賤啊…想着想着,公主就流下了眼淚。
事情查明她就和皇帝禀明,她要跟驸馬合離,再收回給徐家的一切,打給徐家,複制徐家,那邊卻瞞着丈夫有外室的事。
可公主卻只得到了皇帝的安撫,新皇登基,朝廷未穩,徐家人這些年在工作的扶持下,已經有很大的勢力,雖然沒了三品的職位,卻有很多子弟,身居要職。
現在只能讓公主忍讓一番,等新皇徹底掌握大權,再來替公主主持公道,這新皇是公主的侄兒,也是公主從小看着長大的,關系還不錯,他這麽說,這事現在是真的解決不了了。
看着驸馬帶着那兩個孩子重新回到了公主府,那兩個孩子理所當然地開始享受公主府的一切,公主就氣的牙癢,偏偏她還不能發作,要怪就怪她這些年給了徐家的好處。
為了防止那兩個孩子,真的鬧出什麽事來,公主把已經十二歲的縣主徐慈靜接到了身邊來養。
十二歲的徐慈靜已經是個亭亭玉立的小姑娘了,雖然公主不是很關注這個孫女,但徐慈靜也被公主府的人教得很好,琴棋書畫樣樣在行,可近距離接觸下來,公主卻發現這個孫女有一個很大的毛病,很柔弱,跟陌生人接觸會很抵觸,根本沒有她這種身份應該有的驕傲性格,跟誰都是柔柔的,不自覺的遷就別人。
這在普通人家也許沒什麽,可這性格在公主府裏可是要了命了,她可是長公主的唯一嫡孫女啊,公主現在還要培養她去打那徐家的臉,這種性格怎麽能行。
迫不及待想要報仇的公主,開始強行讓徐慈靜去打理公主府的産業,去參加同年齡姑娘的聚會,誓要讓徐慈靜成為最閃耀的明珠。
可這卻害慘了徐慈靜,柔軟的性格,可不自覺遷就別人态度,讓她的威信根本就立不起來,下仆們欺她年輕不懂事,官家姑娘們也因她的性格,對她可有可無。
一開始還因她的身份對徐慈靜很是尊重,後來看她柔柔的什麽話也不說,也不怕什麽了。
倒是那徐驸馬“認養”的兩個孫子孫女,可為他大大長了臉。
孫子 “徐書南”,自打被認回來就被驸馬帶到文人聚會上露臉,小小年紀就才華不俗,還有幾篇不錯的詩文傳出,相貌也是一副偏偏少年郎,很受一番贊賞。
孫女“徐含雙”相貌就沒有她哥哥好,更比不上徐慈靜,雖然長相清純,但到底寡淡了些,但她笑起來的模樣,真是甜到了人的心裏,憑着這個笑臉,她混的可是比徐慈靜開。
這對兄妹真的應了公主心中所想,都不是省油的燈,仗着有徐驸馬撐腰,一年內就在這站穩了腳跟,不僅開始隐隐的接觸家裏的産業,還妄想到公主這來讨好。
公主不理踩她們,她現在不是暗地裏打壓徐家,就是培養徐慈靜。
這樣過了兩年,新皇漸漸收攏了的權利,公主把徐慈靜好像也培養的很好,徐慈靜臉上不再有笑容,聲音變得冷硬,态度變得尖銳,而且很聽公主的話。
就當公主因為她将成功報複徐驸馬的時候,她卻被氣病了,而且這一病,病得不輕。
自從兒子死後,公主的身體就有點差了,後來事情接二連三發生,公主精神上扛着,身體卻一直不好,一直靠補藥調養,這次徹底被氣出病來,是因為徐慈靜的婚事。
雖然徐慈靜今年才十四,還有一年才及笄,但人家也該相看起來了,為将來添份助力。
看好的是一位将軍的嫡長子,徐慈靜将來嫁過去便是長房嫡妻,将軍也是有赫赫戰功。
可就當雙方連八字都拿去合了的時候,徐慈靜卻親眼看到了她的未婚夫和那妹妹徐含雙在花園的假山後面親熱,光天化日之下,他倆衣服都快脫幹淨了。
哪怕被公主培養的再堅強,徐慈靜也沒見過這種事,她尖叫出聲,并大聲呵斥這兩人,詢問他們到底在做什麽!
等那兩人着急忙慌收拾自己的時候,公主也得知消息趕到了,看到這一幕,更是怒從心頭起,話還沒有說出口,就暈倒了。
這下開始大亂,這兩人的事還沒個說法,公主就病倒了,這一病可病的不輕,連請了兩三個太醫都沒有用,眼看着就要不行了。
那一對不知羞恥的野鴛鴦還在外面哭訴,那徐含雙跪在屋門外淚眼磅礴的哭訴自己是一時糊塗,可她們也是真心相愛,求公主和縣主成全,來世必定當牛做馬的報答!一直在那嚷着他們是真心相愛,求成全了他們。
公主本就氣得不清,聽了這話更是再也堅持不住,一個沒挺過去那裏面的芯就換了一個。
李鳳珍還沒消化掉這身體給帶來的不适,就顫着手指着外面對徐慈靜說:
“靜兒!去,給我扇那個賤人一巴掌!”
作者有話要說:
好呀,好呀,回來了,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