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三
那日中午,花染衣替莫筱例行把過脈之後,随口問起:“你日日坐在屋裏不會閑的發慌嗎?”莫筱便随口答道:“師父教我劍術的第一天起便與我說‘習武之人第一要務便是要靜得下心來,劍術方可大成’,習慣了便不覺得寂寞。”
話畢,再看對面人的神情心思卻似乎并不在這上面,也不知在想什麽,過了半晌才聽他又問:“你平時叫師清也叫師父?”
江湖傳言師清一生只鐘情過一個女人,三十年前,他獨自一人去了塞外,回來時帶回一個女嬰,悉心撫養成人并教她武功,那個女嬰就是莫筱。因此人人都猜測,莫筱是師清與那女子在塞外生下的孩子,那個女子或是死在了塞外,令他心灰意冷終于帶着女兒回到中原,隐居空靈谷。
莫筱突然聽他這樣問,明顯愣了一愣,過了片刻才答道:“師父視師兄如己出,不希望我三人在稱呼上分親疏,三十年來,一直同喚‘師父’。”她這樣說可算是默認了那個江湖傳言。這件事情也算是江湖上的秘聞,多年來外界衆說紛纭,花染衣本也沒料到她真會回答,但聽她言語間并無忌諱,沉默了一會兒還是忍不住好奇問道:“那你是随了母姓?”
“嗯。”莫筱這次答得痛快,話音剛落,又聽他追問:“那‘筱’字又取何意?”
“這個……我倒也不甚清楚,許是随意取得吧。”她這回倒真是被問住了,過了半晌才淺笑着答道。
“呵,你這般對凡事都無半點好奇心的人我倒也是頭一遭遇上。”花染衣語氣不算客氣,仔細聽了這話還帶些刻薄,不過這半月下來莫筱自是知道他的性格,也并不計較,只随口問道:“公子的名字又是取自何意?”
她問後卻半日沒聽見對面的人有什麽動靜。倒不是花染衣被她這個問題問住了,江湖上人人都知道花染衣讨厭他自己這個名字。原本男子取了這麽一個比女子還女氣的名字已經有些好笑,再配上他那張豔麗無雙的臉,确實更讓人議論紛紛。
莫筱自然也聽過花染衣的這些傳聞,這句話卻是堵得他不軟不硬,可叫他氣悶。果然沒過一會兒,就聽見面前男子有些失态地回了一句:“你管本公子名字取得何意!”聽聲音,竟有幾分羞惱的樣子。莫筱自是看不見他現在的模樣,但是光從他這孩子氣的反應裏,已經有些端不住,低頭微微的笑了起來。
花染衣見她低頭微笑,更是惱羞成怒,輕“哼”了一聲不屑道:“笑什麽笑,你以為你的名字就取得比我好了嗎!依我之見,肯定是你幼時生的細瘦如竹才取得這個名字。”
莫筱聽他這樣說也不見惱,只淡淡接道:“自幼确實體弱,或許師父取名時也确實有此思量。想必公子也是自幼已有大智大慧之相,令尊寄往您能超脫方外,不為世俗所拘,才取名‘染衣’吧。”
她一番話說得一板一眼,加之語氣和善,沒有半分諷刺的口氣,竟也把花染衣一時之間唬住了,過了半晌才有些氣急敗壞的反應過來:她就是說自己一出生就看着像是要出家的呗!偏偏這番一看就是取笑的話她又說的一本正經,叫人摸不透她到底是認真還是玩笑,花染衣不由咬牙:“師清教出來的徒弟倒是個個伶牙俐齒。”
弄清影長年在外游歷,江湖上早有俠名,花染衣住在莊中時間長,因而并未與他打過交道。但是年輕一輩裏出類拔萃的江湖子弟也不過就這幾個,弄清影在江湖上與他的俠名并盛的,就是他風流在外的花名,靠着一張好皮相和能言會道的嘴贏了許多江湖俠女和閨閣千金的芳心。相較之下,空靈谷裏這個打理着谷中事物的小師妹則是相當低調,一直以來外界只言傳是個聰慧文靜的女子罷了。
莫筱聽他嘲諷也不還嘴,只微微笑了一笑,與平時并無什麽不同,每次她不欲與他争辯的時候就是這麽一副神情,仿佛縱容着一個孩子,反令花染衣愈加氣結,稍坐了片刻,便也起身拂衣走了。
作者有話要說: 這文我已經寫到收尾階段了,但是估計寫完了得回頭來修。為了保證閱讀感受,目前有兩個想法:一.就是一邊寫一邊修,所以可能不能保證日更,但是更新頻率不會太慢;二.就是盡量日更,但是每章字數不能保證穩定。
我寫文的理想狀态哪,就是我慢慢的寫,如果你們願意,記起來的時候就有一搭沒一搭的看。
Advertisement
有意見就提,不爽就罵,開心了也可以誇誇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