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故友(二)
被人折騰了一晚上的李之源上車之後仍然憋了一口氣在心裏, 因為今兒個早上謝宣的認錯态度太好,讓自己的起床氣沒處發。馬車駛的平穩又走的是修整的最好的管道,自然給他留下了充足的時間與空間用早飯, 只是真如謝宣所講他沒什麽胃口便是了。即便是生氣, 謝宣的話他還是聽了進去,日複一日看到那些點心沒有心思吃, 但是乖乖将小米粥喝完了,也就是吃完後才覺得神清氣爽, 整個人都有了精神了些。
馬車在辰時剛過後入宮了, 彼時黎晰剛剛醒來。
李之源下車前仔細整理了自己的儀表, 因着沒有鏡子也沒有池塘只能問了一旁引路的公公他的樣子可算得上端正。皇帝重視謝宣,自然愛屋及烏,派來接李之源的也是位宮中的老人了, 他看見面前的小公子唇紅齒白面色紅潤又些微帶着點小心翼翼,便笑道:“大人端正得很。”
李之源聽了這話才放心跟着他往芷苒殿走,等他到的時候黎晰已經在芷苒殿的院子裏坐着了,面前的桌子上擺着許多點心。方才在馬車上明明沒有一點兒胃口的人, 這會兒看到皇後的點心反而饞蟲上身,想着謝宣的忠告,李之源盡力做到規規矩矩, 走到了黎晰跟前,跪下道了聲:“參見皇後,皇後金安。”
這是兩人自狀元樓後偶遇後第一次單獨會面,雖然昨日謝宣已經反複告知他皇後性格和善, 十分好相處,但總歸與自己身份懸殊,于是李之源不斷在心中提醒自己,千萬不要忘了規行矩步。黎晰看着身着官服的李之源半天沒有反應過來,只是隐隐覺得有些熟悉,等他在位子上愣了一會兒才反應過來,這位就是那個狀元郎的身邊人了。此刻才反應過來,連忙說道:“起來吧,不虛得這些個禮,你進宮是.......”
昨日景文昊雖然已經告訴過他今日李之源要過來,但是卻未詳細與他講是來做什麽,他平日裏又不曾與不熟之人相處過,突然見到個人,自然不習慣。
“回皇後,皇上說這宮中正好缺了個書記員,看着我字兒寫的不過,将我給招進來了,今日入職。”李之源低頭回話,順便向黎晰示意了自己帶來的紙筆。
黎晰聽着這個別扭的職務,漸漸反應過來這大約是景文昊怕他一個人在宮中悶了,給他找的玩伴。“行了,起來說話,我這殿中沒有那麽多規矩。”
“謝皇後。”李之源謝恩後起身,站在黎晰身旁,忽然想起什麽,然後輕聲問了句:“請問皇後可有現成的墨汁兒?小人的東西剛剛放在馬車上了。”
黎晰看着他窘迫的模樣差點笑出聲來,不過看他年紀尚輕,不忍心與他為難,轉身吩咐身旁的宮女,道:“去房中找塊硯臺出來,給書記員現磨。”
“最好食思州石硯,不然我這筆不好使。”李之源習慣性喊出來才發現自己失了規矩,立刻又低下頭。
黎晰倒不覺得這是什麽大事,規矩不規矩的在他這兒不重要,不過眼前這李書記一看倒真還是個孩子,黎晰暗想自己的性子太過寡淡了些,若真是将來能誕下個皇子,倒希望孩子能有幾分活潑。
宮女們懂多很快,不一會兒就找了塊硯臺出來,正是李之源所求的思州石硯。李之源說自己字好倒真不是吹的,說起來還是謝宣的功勞。當時謝宣為了能讓他順利考入鹿鳴書院,親自寫了兩篇長長的文章,讓他日日默上一遍。彼時李之源獨自在李府,閑來無事就跟着寫上兩筆,最後直接照着謝宣的字體練了。謝宣的字上一世就被先帝贊過,所以李之源跟着練出來的自然不差,不僅不差,到最後謝宣本人因為各種事務繁忙疏忽了字體,李之源反而寫的比他還好了。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李之源見到這一方好硯便兩眼放光,撸袖子就準備上場親手磨墨,還是黎晰先給了宮女個眼神,宮女飛快地上手,不讓李之源操勞了。
李書記心滿意足提筆,蘸了墨汁,翻開自己手中的記事薄開始速記,邊寫邊念:“天啓二年三月十九,天朗氣清,惠風和暢,此春光大好之際,新書記員李某初入宮,見皇後。皇後身着青色廣袖長衫,衣料為......”李之源寫到此處一頓,問道:“皇後身上着的可是蜀繡?”
黎晰點頭道:“正是。”
李之源又提筆,繼續寫:[蜀繡,皇後,年十九,年華正好......]
黎晰聽着覺得逗趣,問他:“書記官這寫的是飲食起居還是人物傳記呢?”
李之源一愣,停筆自省。昨夜他仔細回想了史記,他自知自己與司馬遷這等史官是有差距的,不過還是忍不住心裏直抽抽,他想作品流芳百世,可目前看來皇後好像并不喜歡。
李之源發呆的時候,黎晰身前桌子上的小食已經又換過了一輪。黎晰的吃食是景文昊親親自安排的,樣樣都是精挑細選,并且吩咐過隔一個時辰換一輪,三日不準重樣。方才還一門心思想流芳百世的李之源這會兒注意力全在黎晰的吃食上了。上頭的點心精致新鮮不說,關鍵是竟然還有那種街頭巷尾才能出現的小吃,李之源覺得自己仿佛被饞蟲咬了。
等黎晰品嘗完一口擡頭時才發現方才文思如泉湧的大才子這會兒正虎視眈眈盯着他的吃食,反正一個人也吃不完了,便邀請李之源與他共享。李之源不敢逾越,推脫了幾次後,便再也招架不住黎晰的盛情相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