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簡牍
陳妤見到宛丘的城牆,有幾分恍惚感,她撩起帷車垂下的帷裳看了那才加固過不久的城牆,熱浪奔湧而來,她蹙了蹙眉頭,放下帷裳,決絕了不斷湧進來的熱氣。
蔡姬派人去接女兒的時候,吩咐盡快将陳妤帶回來。
蔡姬對陳姬其實并不十分放心,陳姬性情放縱,行事起來無拘無束,當年就是如此,如今成了厲夫人就更是如此了,蔡姬見着陳姬在邊邑差不多一住就是大半年,而且半點沒有回來的意思,陳姬是她的長輩,蔡姬也不好貿貿然就将女兒接回來,如今息國行人來,正好給她一個機會。
夫人宮裏今日是喜氣洋洋的,梁嬴帶着女兒奵跪坐在下首,蔡姬坐在那裏,眼風都不掃這對母子一眼,後寝中國君只有一個,但是妾婦們卻不知道有多少,前幾個月,一個地方上的大夫給陳侯進貢來一個美女,年紀比公女們都還大不了多少,但勝在貌美。
蔡姬看了一眼梁嬴,自從陳侯在那位美女宮室裏流連忘返之後,梁嬴便坐不住了,日日都到蔡姬這裏來。
蔡姬是君夫人,禮法庇佑她,自然不必和梁嬴似的為了陳侯不去她宮室中就記得和火上的螞蟻似的。
這時,侍女将蔡姬平日裏飲用的蜜水奉來,梁嬴讓侍女止步,自己親自從茵席上起來,接過那侍女手中的漆卮,規規矩矩的走到蔡姬面前跪下。
“母親!”奵看到梁嬴竟然接過了侍女的活計,驚詫不已。陳侯以前頗為寵愛梁嬴,即使沒破壞禮法,讓梁嬴的用度和服飾和君夫人一樣,但也十分疼愛奵,讓奵的用度和嫡出公女并無兩樣。
周禮之中,嫡庶分明,甚至在用度上完全不一樣,人們只要看一眼就能分辨出嫡庶出來。
陳侯對奵如此,已經算是十分盡心了。奵被陳侯這樣養大,又知曉自己母親在後寝諸多妾婦之中最為受寵,孩子心性,自然以為自己不必去怕什麽,沒想到,不過是君父又多了一個內寵,梁嬴就要在君夫人面前卑躬屈膝到這等地步。
蔡姬瞟了奵一眼,梁嬴面色唰的一下就白了,她跪伏在席上,向着蔡姬求饒,“夫人,奵年幼無知,還請夫人原諒。”
她年紀已經将近三十,但保養甚好,身段纖細,就是聲音都是柔柔軟軟的。
蔡姬嘴角彎起,“奵年紀也快十三了吧?”
梁嬴一聽,頓時将頭在席上俯得更低。
“這年紀若是說年幼,倒也真的說不過去了。”蔡姬笑笑。她一雙眼睛看着梁嬴,“我平常不過問奵的起居教養,是因為我覺得梁嬴可以将公女奵養育好,如今,是要我派人過教她甚麽是禮法,甚麽是長幼尊卑?”
梁嬴是奵的生母,蔡姬是嫡母,可是蔡姬卻比梁嬴更有資格去教養奵,這個就是連陳侯都沒辦法說什麽。
Advertisement
梁嬴沉默一二,起身到女兒身邊,揚起手來對着奵的臉扇了下去。
宮室中立即響起巴掌落在臉上的聲響,奵伸手捂住被梁嬴打過的臉,不可置信望着母親,淚珠子在眼眶裏直打轉。
正在這時一名寺人趨步進來,“夫人,公女妤已經在宮室外了。”
原本在一旁看好戲的蔡姬,聽到寺人的禀告,立即直起腰來,“哦?妤回來了?甚好。”
梁嬴十分有眼色,知道眼下蔡姬親生女兒回來,是不想繼續看到她們母女的。
“妾告退。”她對着蔡姬拜道。
“去吧,你要對奵多加管教,這個性子再這麽下去,日後苦了的可是她。”蔡姬道,這是她對這對母女為數不多的忠告,聽不聽就看這對母女識趣不識趣了,不是她所生的庶孽,日後好壞和她沒有半點關系。
“俞。”梁嬴聽後應答道。
奵自小還是第一回挨打,出了蔡姬所在的宮室,梁嬴幾次想要去拉女兒的手,都被奵甩開。
在戶道上,陳妤從對面走了過來。
奵原本和梁嬴發脾氣,不管梁嬴怎麽示好,她都不肯搭理,見着陳妤迎面走來,這讓奵立刻就鼓起了臉。
陳妤望見梁嬴母女走來,她首先停了腳步,“庶母安好。”然後才看向那邊臉色很差的奵。
“女弟氣色不錯。”
“姊姊瘦了,黑了呢。”奵此刻心情極其惡劣,見着陳妤便把火撒在她身上。
“奵閉嘴!”梁嬴見到女兒在陳妤面前這麽直白的說話,臉色一白,立刻呵斥道。
奵心中原本就有火氣,又被母親這麽斥罵,立刻紅了眼圈,嘴一癟就哭了聲,雙手捂住臉向前跑走了。
梁嬴沒想到女兒竟然在君夫人宮中就這般任性,她看向陳妤,“公女……”
梁嬴出身梁國公室,又是陳妤的庶母,可是在陳妤面前她真的不敢将庶母的調子拿的太足。
“庶母快些去吧,奵年紀小,庶母多哄哄就好了。”陳妤柔聲勸道,奵在她看來就是一個被寵壞了的小女孩,看着梁嬴這樣子,是不可能拿出嚴母的架子來。
梁嬴沖陳妤一笑,立即急匆匆的去追女兒了。
“公女……這……”寺人貫在陳妤身後有些不滿,“方才公女奵說話也太過分了!”
哪裏有做妹妹的直接說姊姊變黑了的?
“罷了,奵說的那些話也算不上什麽。”陳妤想起楚國那毒辣的陽光,或許是在楚國那段時間被曬黑了吧,要養一個秋季才能養的回來去了。
她走到宮室外,褪去腳上的履,走入宮室中。
蔡姬坐在茵席上,眉眼含笑,和方才面對梁嬴母女的冷峭完全不同,“回來了?”
陳妤擡起頭來看了一眼蔡姬,蔡姬和她離開的時候并沒有太大的變化。
“是的,妤回來了。”陳妤在侍女搬過來的茵席上坐下。
“在厲夫人那裏,可還開心?”蔡姬問道。
“想念母親呢。”陳妤搖搖頭,答道。
蔡姬對女兒這話很是受用,“這話要是被厲夫人知道了,下回就不帶你去了。”
陳妤笑笑,“那正好,妤就留在母親身邊。”
“女子哪裏能夠長時留在父母身邊的,”蔡姬被女兒這麽一句話勾起些許回憶來,“對了,這次息國行人來了。”
“嗯?”陳妤心下隐隐約約有些不好。
“息侯派遣行人前來,說是要向陳國公室的仲妫行聘禮。”蔡姬說到這個,面上笑意盈盈的,心裏雖然有幾分舍不得女兒,但是女兒都是要出嫁的,她再多不舍,也沒有用。
“息、息侯?”陳妤對中原諸侯頗為熟悉,聽到息侯,想了想,息國先祖是周文王之子,十幾年前息國國君對鄭莊公不滿,息國和鄭國還打過一仗。
當然和鄭國的那一仗是打輸了,在陳妤的印象中,息國的國力并不強,若是和陳國比起來,算是相當。
“息侯……來聘我?”陳妤說的有幾分吞吞吐吐,更多的是不敢置信,她才這麽點大,就有諸侯來聘她了!?
這這這……
“那息侯年紀二十又五。”蔡姬滿含笑意的說道,這年紀在蔡姬看來的确是個年輕的諸侯了,“母親覺得不錯。”
“君父讓貞人占蔔了沒有?”息國派人來聘,照着慣例,陳侯肯定是先要讓貞人占蔔看看吉兇,然後再回複息國,這一來一往的,少說也要幾個月去了。
但是她好心塞啊,這個才初中生的年紀,就要被家裏收拾收拾給嫁出去了。
“你君父讓貞人就這件事燒龜甲占蔔,想來也很快有消息了。”蔡姬點點頭,說着她有事一笑,“息侯年輕,配你也是合适。”
陳妤突然想起妘的那個蔡侯來,“姊姊什麽時候歸寧?”
先秦歸寧,就是女子出嫁。
“等過了夏日,就是你姊姊歸寧的時候了。”蔡姬想起大女兒好歹還是嫁到了鄰國,母女也不算是離的太遠。
“妘的滕器才準備好,又要準備你的了。”蔡姬嘆口氣,不過心裏很開心。
女子出嫁,要準備的很多,陪嫁的青銅禮器是必不可少,光是鑄造就要花上許多功夫,挑選陪嫁的滕妾,等等一系列要煩心的事情。
等到準備完畢,還要和對方商定逆女的時間,這麽一番折騰下來少說也要一年多的時間。
陳妤想起自己還從來沒有見過這個息侯一面,聽着蔡姬的口氣,陳侯十有八*九是會答應的。
關于這個息侯,她就知道一個還算年輕,其他的……
其實算算年紀,她和息侯好像也差了将近十來歲……
二十五歲的青年和個十四五歲的少女,怎麽看都是讓她有些接受不了的。
偏偏這會每個人都會告訴她,息侯很年輕,她已經是很幸運了。比起蔡侯那個三十多歲的中年男人,她簡直是撿到了寶。
陳妤臉上有些僵硬,“那就等着貞人的消息了。”
“待會你去和妘說說話,再過幾月妘就要歸寧去蔡國,”蔡姬對于長女的婚事還是很滿意,蔡國就是她的娘家,現在的蔡侯還是她的侄子,就是看在她這個姑母的面上,也會好好待她。
“妘學禮三月,已經很有氣度了,你也去看看。”蔡姬說道,“都是一母所出的姊妹,多走動走動才是,何況你姊姊這麽一出嫁,日後再想見面也難了。”
蔡姬這話說的傷感,陳妤點頭稱是。
“聽厲夫人說,懿氏有意将女兒嫁給阿兄?”陳妤突然想起來從陳姬那裏聽到的八卦。
“有此事,你君父也允了。”昏事看得是雙方家長,和裏頭的年輕男女都沒多大的關系,陳厲公沒了,那麽陳國公室的族長就是陳侯,想要結親那自然也是和陳侯商量。
“占蔔出來的卦象是大吉,而且蔔辭也說了會夫妻和美。”蔡姬點了點頭,“倒是一樁不錯的昏事。”
上天都眷顧了,還能不好麽。
陳妤想起公子完那副不情願的樣子,到了嘴邊的話也吞下去了,那個上天眷顧,她覺得更是貞人胡說的,燒烏龜殼能夠從那些裂紋走向裏看出個什麽東西?更重要的是,當事人自己都不開心,再眷顧那沒剩下多少好的了。
從蔡姬那裏出來,陳妤站在庭前的楹前,望着庭中一左一右的兩棵大樹發呆。
傅姆和寺人貫見到她這樣,都有些摸不着頭腦,兩人知道息侯來聘去仲妫,但這是件好事啊,息侯年輕,仲妫年少貌美,多好的一對,但是看着公女這樣,好像是一點都不開心?
“公女。”傅姆走近了幾步,“公女該去公女妘處了。”
“啊?哦哦。”陳妤的思緒突然被傅姆打斷,她連連應了幾聲,“這就去吧。”
陳妤到了妘的宮室,只見着妘正拿着一只木簡不知道在看什麽。
“姊姊?”陳妤喚了一聲。
妘看簡牍看得入神,沒有注意到陳妤進來,還是被妹妹這一聲,将注意裏給叫了回來。
“妤?”妘放下手裏的簡牍,看向那個站着的少女,有些不敢認,少女比離開的時候長高了些,而且身形也比以前更有一些風韻,以前貌美固然是貌美,但是看着身形總覺得還有一股稚氣,如今這份稚氣也慢慢的消褪了。
“嗯,我回來了,來看看姊姊。”說着陳妤走過來就坐到了妘的對面。
“去見過母親了?”妘問道。
“當然,我見過了母親才來見姊姊的。”陳妤說完看了一眼被妘放在一邊的簡牍,那上面密密麻麻的都是關于蔡國的譜系,“是說蔡國的?”
“嗯。”妘臉上浮現出一絲紅暈,“畢竟也快歸寧了,對于蔡國也不好一無所知不是?”
“……”陳妤看着少女羞紅了的面龐,伸手抓住妘的手。
“蔡侯為人如何?”她并不關心蔡國的譜系和那些卿大夫們的事,更在乎的事蔡侯的為人品性,畢竟和妘要過一輩子的是蔡侯,又不是那些卿大夫和蔡國的祖宗們。
妘聽到妹妹這麽問有些奇怪,她仔細想了想,“蔡侯,我聽說蔡侯在蔡國內聲威甚重。”
不是這個,陳妤下意識的蹙眉。對着妘,她到底還是沒有将這句話說出來。
陳姬是在将近秋季的時候,才從邊邑動身,回到宛丘。
此時宛丘裏正為公女妘歸寧之事忙的腳不沾地,公女妘是君夫人嫡出的公女,出嫁的還是鄰國蔡國,即使陪嫁所用的滕器還有滕妾滕臣早已經準備好,但真到歸寧的時候,還是有不少人忙碌。
公女妘的滕器已經鑄造完畢,安放在大廟之中,蔡侯也派出迎接君夫人的卿來。
時光總是過得飛快,妘歸寧于蔡國的日子到了。
公女出嫁,會告祭于大廟,告訴妫姓陳氏的先祖們,又有一個女兒要離開母國,前往陌生的夫婿家中,請先祖們要好好保佑這位公女和夫婿子孫連綿不絕。
這等的儀式太過莊重,不是陳妤這種未婚公女可以參加的,去參加的女子除去蔡姬之外,不是庶母便是那些陪嫁的滕妾。
陳妤這種只能站在公宮裏聽着那些寺人給她傳送消息。
“說起來,我們公女和息侯之事也定下來了。”寺人貫看着那邊寺人給陳妤送消息,自己回過頭來和傅姆說道。
中原諸侯之間,互相聯姻已經是定例,陳侯沒有什麽理由去拒絕息侯,于是就将這樁婚事給定下來了。
“今日公女妘歸寧。”寺人嘆口氣道,“這一嫁到蔡國,是不要再回陳國了,公女這次恐怕再也見不到公女妘啦,自然心中悲傷。”
公女一旦出嫁,萬萬沒有回娘家的道理的,除非被休棄或者是夫家被別的諸侯滅了。至于像魯國的桓姜那般跟着夫婿回娘家齊國,那是極其少見的。
傅姆突然想到陳妤過一年也要嫁到息國去,到時候那個正在聆聽父母訓導的人就要換成她了,傅姆也嘆了口氣。
**
楚國入秋之後,在熬過最初一段炎熱,就會迎來一陣一陣的秋雨,一場秋雨一場寒,到時候就要迎來濕冷的日子了。
楚王離開郢都,前往雲夢澤祭祀東皇太一。
東皇太一是楚人信仰的神靈,每年都要祭祀,楚國的社宮就在雲夢澤,所以楚王也要去社宮祭祀神靈。
雲夢澤在春季的時候是一個好去處,楚王每年春季還要在社宮主持國中男女在林中互相追逐,楚國地廣人稀,十分需要增加人口,所以春社就顯得格外重要,秋季雖然不是春社那樣能夠增添人口的,但祭祀上有嘗新儀式,向神靈奉上最肥美的牲畜,還有今年秋季裏收獲的五谷,以求來年神靈繼續護佑楚國,若論重要性,比春社上祭祀的高媒之神更為重要。
寺人亢跟在楚王後面,因為是楚王貼身服侍的寺人,寺人亢還能撈到一輛馬車乘坐。
寺人們坐在車上,從郢都到雲夢澤,這一段距離算起來也挺長,路上無聊,寺人們便坐在一起說些話。
“前幾個月,國君不是有一個十分喜愛的女子麽?怎麽都見不到了?”車內的寺人都是在楚王宮室裏服侍的,自然知道那個前段時間被國君寵愛的陳妫。
“哦,你說陳妫啊。”寺人亢坐在那裏,雙手攏在袖中,好讓自己身體再暖和一點,這秋雨下起來,真是冷的讓人有些受不了,“國君讓陳妫回去啦!”
其他寺人這麽一聽,都驚訝起來,“國君那麽喜歡陳妫,還會放她回去?雖然陳妫從中原來,但我們楚人并不遵守周人那一套,國君既然喜歡,為何不幹脆留在身邊算了?要不然就像陳妫說的,幹脆派個大夫去陳國,陳侯不敢不答應。”
“陳妫自己要回去,”寺人亢聽着其他寺人的話,嘆口氣,“你們不知道,陳妫日日都給國君冷臉看,偏偏國君愛的很,哪怕看冷臉也願意。”
“陳妫可是難得一見的美人,哪怕就是冷臉,也好看。”寺人們笑出來,“陳妫想着回去,這可真奇怪了,楚國不比陳國好多了麽。”
“陳妫心裏想甚麽,哪個能知道,不過看陳妫的樣子,是不肯給國君做妾婦的。”寺人亢在渚宮裏呆了那麽些年,眼力還是有的,陳妫是很不喜歡做妾,可是讓國君照着周人的規矩派卿前去陳國,好像也不太可能,畢竟陳弱楚強。
“心氣這麽高?”其他寺人聽了都很驚訝。
“何況國君還不知道陳妫到底是哪一位陳侯之女,名和排行都不知道。”寺人亢說到這裏不禁為楚王感到有些可惜,怎麽那會國君沒有将陳妫的這些事都問出來呢。
“那也可惜了。”寺人們想起那會看到的陳妫容貌,雖然還有些年幼,但是那容貌真的是少有的美豔。
楚王坐在車中,禦人駕馭馬車的技術高超,楚王坐在車中幾乎感受不到半點颠簸之苦。
他在車中坐的有些無聊,随手從手邊拿過一只竹簡。
竹簡笨重不利于攜帶,楚王這一次出行也沒帶多少,這一路上不方便他在車上處置什麽政務,帶過來的都是渚宮之中他平常不愛看的一些閑置竹簡,他拿過來一看,樂了,竟然還是周人的那些詩句。
楚人也不是對中原的那套半點都不知道,渚宮中一直都有這方面的竹簡,只是楚王一向不怎麽去讀。
竹簡上面的是風人從中原各國,甚至是從秦國采風來的一些詩句。
中原諸侯在宴樂或者是射中長長作詩表志,楚王在宴樂中很少作詩,看到那些詩句,還很是認真的看了一下。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月出皓兮,佼人懰兮。”竹簡上短短的一句,讓楚王蹙起了眉頭,他記得這首詩就是陳妫當日讀的那首,他用楚語将竹簡上的詩句讀了一遍,發現同樣是陳風,用雅言和用楚語讀出來,當真是兩種不同的感覺。
雖然楚王很看不起周人,但還不得不承認,楚國和中原比起來還是少了許多底蘊。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楚王再将這詩句看了幾次。
他突然煩躁起來,将手裏的簡牍重重摔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