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自從赤壁戰勝後,劉玄德便有了穩定的地位,多年之間,在諸葛孔明的計謀下,劉玄德取得多次勝仗。在魏王曹丕篡奪漢室江山後,已到暮年的劉玄德不忍漢室江山落入他人之手,于是登基稱帝,這時右軍師龐士元早已過世,一切成敗全靠左軍師諸葛孔明。
但是此時,劉玄德的義弟關雲長已被東吳擒殺,張益德也被部下暗殺,玄德本與東吳聯盟,此時已是特別恨之入骨,于是他決定,立刻起兵伐吳。
孔明對此事是堅決反對的,他知道若是起兵伐吳,獲利更大的将會是北方的曹魏。
他在玄德的寝宮外跪了半天,雙腿早已麻木,但他的心已經更苦,希望玄德能聽取自己的勸告,不要因兄弟之仇而執意伐吳,讓曹魏獲取漁翁之利。
“我心意已決,莫需再言!”劉玄德伐吳的态度依然堅決。
“陛下!”孔明看着玄德離去的背影,知道自己已勸不動他,他第一次感到絕望。
劉玄德終于走上伐吳之路,以為自己定能成功,不料,人算不如天算,孫仲謀拍親信重将陸伯言回擊,陸伯言借助東風之力火燒連營七百裏,劉玄德軍大敗,這一場火燒了少的不光是劉玄德的将士,還有他的得勝的希望,他一生的心血,至此,劉玄德的生命已到盡頭。
吳宮之中,孫仲謀聽聞劉玄德病危,頓時流出淚來,他雖與玄德為敵數載,卻不能沒有他,因為只有與玄德聯盟才有能力抗衡曹魏。孫仲謀也是一個不堪寄人籬下的枭雄,如今委身于曹魏,他已感到若玄德一死,孫劉聯盟将會徹底瓦解,自己将無力與曹魏抗衡,于是他決定派一人去向劉玄德求和。
“你們誰去最合适?”孫仲謀含淚問文武百官。
“主公,臣去最合适!臣弟孔明仕于蜀,且臣與蜀漢皇亦是舊交!”文官群中走出一人,與孔明有幾分相似,正是諸葛子瑜。
于是,諸葛子瑜迅速出發,順利來到劉玄德的行宮——永安宮。
“漢皇!”諸葛子瑜實在不敢相信,當年那個雄姿英發的人,如今已時如此模樣,十分憔悴不堪,虛弱無力,臉色慘白如紙。
“諸葛子瑜,朕不想見到你,朕也再不會信東吳人,不要以為你是孔明兄長朕就會信你。來人,送客!”病榻上的劉玄德及其虛弱,但目光中滿是恨意,情緒也非常不穩定。
正在侍衛要趕走諸葛子瑜時,子瑜忽然叫道:“漢皇,不,玄德!”
“大膽,敢直呼我們陛下名諱!”一旁的侍衛喊道。
“住口!”玄德雖然貴為帝王,卻見不得這種狗仗人勢,“不許對丞相兄長無禮!”
Advertisement
“玄德!”諸葛子瑜再叫一聲,發現這兩聲“玄德”使得玄德情緒瞬間穩定下來,眼中的恨意消失了大半。
“子瑜!”劉玄德虛弱的叫了一聲,瞬間落淚,聲音中已無恨意,“沒想到你還會叫我‘玄德’!早已無人如此叫我!”
“玄德,你我兩國都是弱國,且漢太子年幼,若漢皇百年之後,蜀漢天下必負于舍弟孔明肩上,若你我兩國繼續抗衡下去,不只是我們兄弟自相殘殺,更會使你我兩國更弱,讓曹魏獲取漁人之利啊!”諸葛子瑜含淚勸道。
“罷了!”劉玄德含淚道,“為了大漢,也為了孔明和禪兒,朕願放下兄弟之仇,繼續與東吳聯盟!”
諸葛子瑜聽後哭道:“外臣多謝漢皇!”
但玄德還是有一絲恨意,他恨孫仲謀毀約,恨他殺了自己的結義兄弟,但現在卻為了季漢的前程不得不再與孫仲謀合作,“子瑜,你歸吳後告知仲謀,若他再次失信,我死也不饒他!”
“玄德!”諸葛子瑜痛哭着,他自己也沒預到自己會哭得如此傷心。
不久,一侍從進來報道:“陛下,丞相與永皇子到了!”
孔明帶着兒子劉永緩緩進入,三人見面時皆是熱淚盈眶,此時的劉玄德的更是對自己悔恨交加。
“孔明,我這一生,最對不起的人就是你!來世我定會補償!”生命垂危的劉玄德滿懷悔恨地說。
“陛下!”孔明含淚叫道。
“莫喚我為‘陛下’!”面目憔悴的玄德含淚笑道。
“劉郎!”孔明哭着叫出來。
“父親!”這時突然一個孩子哭着叫道。
劉玄德看着這個孩子,這正是他和孔明的兒子劉永,因劉永不是長子,不能立為太子,劉玄德雖寵劉永但也不會像袁紹、劉表一樣廢長立幼。“永兒,我的兒——”
“父皇!”劉永雖年幼但也從玄德眼神中看出,父皇希望自己在自己去後,好好孝敬父相。
聽到孔明如此稱謂自己,劉玄德終于露出一份微笑,“孔明,漢室江山和禪兒就拜托——”
“孔明——”劉玄德最後喊出這兩個字就咽氣了。
“劉郎!”孔明想大哭一場,卻發現人悲傷到極點卻連眼淚也流不出,于是更加悲傷。
不只孔明,滿寝殿的文武百官全部跪倒,哭喊着,外面刮起了大風,下起了大雨,仿佛天地都為劉玄德的逝去而哭泣,行宮內所有人的哭泣聲與外面的狂風暴雨融為一體。
“父相,子瑜伯父在此!”悲痛至極的孔明聽到劉永帶着同樣悲傷的聲音對自己說。
“兄長!”孔明這是才發現自己兄長站在自己前面,并且臉色同自己一樣悲傷,他并沒有站起來,而是跪在玄德遺體旁邊叫着兄長。
“沒想到兄長也會為我主落淚!”
“實不相瞞,為兄奉吳王之命前來求和,玄德,不,漢皇已同意孫劉繼續聯盟!”諸葛子瑜含淚答道。
“丞相,我等可以作證,陛下駕崩前确已同意孫劉繼續聯盟!”身旁侍衛怕孔明不信,連忙解釋。
孔明用眼神表示相信,心中悲傷絲毫不散,終于痛哭了出來,待他哭過一陣後,用沙啞的聲音對兄長說:“兄長,你回建康向吳王複命,我等明日一早護送陛下靈柩回成都!”
在諸葛子瑜将要離開時,也不忘勸孔明,“孔明,你我雖各為其主,但兄弟永為兄弟!”
孔明含淚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