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後記 适性任情
本文 一頭熱血、滿腔興奮、間歇性的靈感,和少許遺憾組成。
起初計劃寫成一篇單元文,以空響社為媒介,講述一些稀奇古怪又溫馨有趣的字母圈愛情故事。結果構思過程中,杜老板以極強的個人魅力不斷相逼,同時帶着他的小齊瘋狂向我秀恩愛,我不堪其擾,終于妥協,放棄單元文,決定讓整篇文成為他和小齊的愛情故事。
然而,作出決定的時候,前三章已經發出,推翻重來太麻煩,也容易澆滅熱情,便就着原本的模子鋪陳開來,導致本文開篇先出來的是喬伊,第一場調教也是杜老板和喬伊……不小心給各位讀者設置了較高的閱讀門檻……實在抱歉……
也許因為開局過于佛系,這篇文一直随性到了最後。我想一點、寫一點,別說存稿了,連存着的腦洞都沒有,全看當天打開電腦以後腦袋裏蹦出什麽。
就這樣一路跟着感覺走,劇情節奏一塌糊塗,人物也沒有經過細致推敲,也許會有bug,如有讀者發現,煩請告知于我,我會修正。
綜上,本文完全是個人心情的傾瀉與抒發,這就是為什麽本文有“少許遺憾”。我偶爾會想,如果我從一開始認真構思,是否能夠更好地展現老杜和小齊的故事?
不過人生大抵禁不住這樣的假設。我認真構思的東西多了,真正實現的又有幾個?反倒是這篇随性之作殺出重圍,一路走到完結。
本文和《非正常戀愛》一樣,都有救贖的感覺,不過人物性格差距很大。
袁維對鄭律的救贖是轟轟烈烈的。他把鄭律作為自己的人生意義,愈挫愈勇,點燃永不熄滅的熱望。是可愛的戀愛腦小哥哥一枚呀。
齊靜之和杜黎昇的相互救贖則平淡很多,鮮少宣之于口,有種屬于成年人的、無法挑破的默契。他們都知道,只有雙向奔赴才能延續這份愛情,任何一方放棄,另一方必定默然離開——雖說齊靜之是目的性很強的人,但目的性不等于熱血,一個成熟的社會人不做奮不顧身的事——所以故事之初,他倆之間總有淡淡的BE氛圍,而結局是否BE全看杜黎昇願不願意奔赴。好在杜老板奔赴過去了。
這兩對CP對待BDSM的态度也不一樣。
對袁維和鄭律來說,BDSM已經是一種生活方式。也許他們會逐漸降低調教的頻率,但主奴的身份将貫穿他們的人生。鄭律讓渡的權力不僅限于床上,而是将全部的自己拱手奉上。相應地,袁維承擔的責任更顯艱巨,他生活中的絕大多數選擇都以鄭律的需求為主,而以自己的需求為輔。
杜黎昇和齊靜之則截然不同。
對杜黎昇來說,BDSM是他賴以生存的生活習慣。他缺失正常的童年,因此畏懼普通的社交,也畏懼正常的生活。唯獨對BDSM,以及喜歡BDSM的人,他應對自如,頗為熟練。不管他願不願意,他就是這樣。
對齊靜之來說,BDSM的意義更加簡單,只是一種性癖罷了。這性癖源于他超出常人的自尊、自信,也源于他如表演一般的生存方式——他切換各種各樣的面具,努力滿足所有人的期待。所以他喜歡被束縛、窒息、囚禁。束縛幫他對抗孤獨,窒息讓他能松口氣,囚禁則讓他體察到自 的實感。
對杜黎昇和齊靜之來說,BDSM是一種工具。有了這個工具,他們可以更好地拉進距離、維系感情,但沒了這個工具,他們的愛情也依然會向前行進。
Advertisement
在未來的生活中,小齊和杜老板會有更多的地方需要磨合,就像尋常夫妻一樣。這可以理解為平等的代價。畢竟像袁維和鄭律那樣,完成權力的全部讓渡之後,所有問題就都成了主人的問題,反倒不存在“磨合”了。
錢松和喬伊、Mr.Lee和齊少母親也是我很喜歡的兩對。 于本文過于随性,他們的故事沒能好好鋪陳,算是一個小遺憾。
總之,我又完成了一個故事,雖然完成度很低,但到底是完成了,還是開心的。
其實每個故事能夠寫完,都不僅僅依賴我自己的熱情,更依賴讀者的每一條評論、每一個收藏、每一個點贊。
再次感謝每一位追更的讀者。
希望以後還能繼續寫更多不一樣的愛情故事,包括BDSM的愛情故事。
講故事的有趣之處,不僅在于情節與人物,BDSM的有趣之處,也從來不只“調教”二字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