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
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話一點也沒有錯,尤其是窮人家的老大,更是早早就成了家裏的頂梁柱。
趙家只有老大是個料,畢了業分配的時候什麽也不懂,結果分到了外省的鐵路上了,一年難得回家幾趟。
後來在外省娶了當地的媳婦,生了孩子,家安在那裏,兒媳婦也是當地的人,更是難得回來了。
老二去給木匠做了徒弟,木匠只有一個女兒,潑辣的很,家裏窮的沒辦法就讓二伯入了贅。
趙小滿的父親小學畢業之後,就守着家裏的田一直到現在。
就這樣大字不識一個的奶奶,想法設法的讓三個兒子都活了下來,并且給兒子選了她認為最好的路。
“說是肝上的毛病,哎呦,厲害着呢,治不好了,只能在醫院裏熬着!”
王蓮花已經去醫院看過了,說完之後,她看了看趙小滿,湊到她身邊,而且明知道是在自己家裏面,但王蓮花還是壓低了自己的聲音:“聽說是被氣的了!”
“誰給他氣受了?”趙小滿大吃一驚,她感覺二伯這一生挺幸福的呀,二伯的性子軟,但是伯母是個潑辣的,伯母的爹娘早就去世了,二伯也不用贍養父母。
現在兒子也成家了,女兒也結婚了,這不就等着享福了嗎。
“還不是你長嶺哥和他媳婦!”這是二伯的兒子和兒媳婦。
“那應該二伯的身體是主要原因吧,人還能氣死?”肯定是二伯身子原來就有毛病,生氣只是個催化劑。
周瑜被諸葛亮活生生的氣死這個故事,趙小滿從來不相信,那心胸得有多狹窄呀,更何況二伯根本就不是個心胸狹窄的人。
“哼!我要是有那樣的兒子還有兒媳婦,早就被人氣死了!”這時候嫂子胡玉琴也在廚房裏面,也不知道王蓮花說這樣的話,是不是有其他的含義,但胡玉琴還是滿臉笑容的聽着。
王蓮花看見兒媳婦也進來了,心中還有些慶幸,幸虧兒子和兒媳婦平常在縣裏住,要是當初自己非要他們住在家裏,自己肯定也要生氣。
“哎呀,現在可不比以前了,現在的兒媳婦都敢指着公公婆婆的鼻子罵,兒子還幫着自己媳婦,要在過去誰敢呀。”
Advertisement
王蓮花想起自己年輕的時候,別說罵自己婆婆了,生怕她對自己有一點不滿意,就是在外省那個不常見面的大嫂,她來了,自己也得陪着笑,誰讓自己是小輩呢。
趙小滿沉默了,就是在現在她也不敢,別說對着蕭逸的父母了,就是自己的父母,她也沒有那個膽子和他們對着幹。
而且她覺得孝順這樣的事,還在個人,孝順的兒媳婦也很多呀。
她不是很贊同母親的觀點,只是沉默着不說話。
胡玉琴贊同自己的婆婆:“可不是現在都流行選什麽五好家庭,就是少了才選的,要是人人都是五好家庭,還用選什麽呀!”
最總要的是,選的時候就從候選人名單中選,誰知道那個候選人名單是怎麽來的,等知道知道的時候,名單都出爐了,根本沒自己家什麽事!
趙小滿聽見嫂子的話,剛開始有些想反駁,慢慢想了一會兒,感覺挺對的,要是多了,根本就不會有這個說法了。
王蓮花的心思倒是不在那什麽五好家庭上:“咱們算不上什麽積極份子,但總不能落後,讓人家背後議論,就像你長嶺嫂子,人家當着她的面不說,背地裏可沒少議論,這媳婦就得娶對了!”
她對胡玉琴還算滿意,雖然自己拿捏不住這個兒媳婦,但胡玉琴确實是個賢內助,沒看到兒子的仕途很通暢嗎。
王蓮花好像想到了什麽,對趙小滿說道:“你二伯現在在縣醫院住着呢,我和你爸今天就是來看他的,你和蕭逸等會兒也去看看!”
趙小滿:……我就說嗎,我怎麽突然受歡迎了,原來看我只是順便的,不過這樣也滿足了。
趙家現在廚藝最好的無疑是趙小滿,王蓮花和胡玉琴都給她打下手,都是洗洗菜,刷刷碗什麽的。
做飯的時候,王蓮花一會兒就把二伯住院的原因說了。
二伯兒子結婚的時候,家裏蓋了二層小樓,老兩口住下面,小兩口住上面。
沒多長時間新媳婦就鬧了起來,說不想跟着老人過!說白了就是不想買點啥,吃點啥,喝點啥都讓老人知道。
要是知道了回回不得都多買一份?
鬧的沒辦法了,二伯就讓村裏批了一塊宅基地,蓋好房子之後,讓小兩口住了進去。
沒過多久,李佩蘭家就在附近開起了飲料廠,大家好像都開了竅,除了種地都想方設法的打些零工,便利的就開些小商店。
好麽,小兩口又鬧了起來,雖說房子住的還滿意,但是太偏了,這回想要個交通便利,位置良好的宅基地,而且房子要蓋三層!外面是瓷片裏面都鋪滿地板磚,反正城裏的房子咋整他咋整。
至于老房子?當然不賣了,留給兒子!
錢不夠就折騰老的,二伯就拼命掙錢,煩心事也不對人說,全壓在心裏,中醫上都說了‘郁結于心’,有了心事想不開身子就容易垮。
古代的嬌小姐得這病的不是多的很?更何況她們還是精養着呢,二伯還得幹活,能不出毛病?
讓趙小滿在一邊聽着,心裏都堵得慌。
這事誰聽了心裏都會難過,胡玉琴眨了眨眼睛笑道:“不知道這菜夠不夠,要不然再去買點熟食吧。”
她一開口就把趙小滿和王蓮花的心思引過來了,王蓮花也經常過來,一過來就帶些地裏種的東西:“蔥姜蒜,白菜,花菜,茄子,絲瓜這都是我剛帶回來的。我記得你不是還買了點幹木耳,蘑菇什麽的嗎,素菜是夠了。”
趙小滿說道:“肉也不用買了,我帶的有烤鴨,還有醬牛肉,火腿,臘腸,糟魚這都夠了,有些不是袋裝的,得趕緊吃,省得壞了。”
王蓮花說道:“敗家子,知道天熱還買這麽多。”
“我不是想着買回來給你們嘗嘗嗎。”
“那也不用買這麽多呀,這下子可好了,以後也不用吃菜了,緊趕着吃肉了。”王蓮花沒好氣的說道。
家裏通暢都是十天半月才吃一回肉,現在天天吃不是浪費東西嗎。
這倒不是她小氣,而是她的生活觀念就是這樣。
趙小滿有些委屈:“我不是看好多你們都沒有吃過嗎,所以才買過來……”
“買!就知道買,你手裏能有幾個錢。”王蓮花這麽說着,語氣卻不兇狠,內心還有些得意,看!我這一雙兒女算是培養出來了,幹什麽都不忘爹娘!
想到兒子,她又對着趙小滿埋怨道:“你哥買了一個煤竈,說是用電的,做飯省事。咱家以前用的是那個大地鍋,現在你們都不在家,就我和你爸,還有你奶奶三個,用它做飯使個小鍋就行了,方便是方便,就是太費電了,咱家還有那麽多柴火呢,不燒了還能扔了呀。”
胡玉琴在一邊聽着,心中還暗笑不語,她這個婆婆和小姑子單純的很,心眼也沒有那麽多,就是目光有些短淺,也不知道怎麽會有自己老公這樣的兒子的。
現在電磁爐開始流行起來,安全又方便,趙富國就給自己爸媽買了一個,教會他們怎麽使之後,第一次回去還誇這個電磁爐好使呢。
第二次回去就不用了,像家裏種的玉米收獲之後,玉米杆子之類的都是囤起來當柴火燒,用了電磁爐之後,柴火就沒法用了,難道要扔了?
之後一說起做飯就想起那個電磁爐,一說電磁爐就想起自己的柴火,自己都聽了八百遍了。
唠些家常話,時間就過的飛快,一桌子菜很快就整理好了,趙富國家裏有兩張桌子,高低差不多,一張在廚房放些雜物,一張當餐桌使。
平時小兩口用一張就行了,今天人多,一張就太擠了,就把兩張并到了一起。
趙富國拿出一瓶白酒,又開始吹噓自己的酒來了,沒辦法,他就這麽點愛好。
蕭逸平時的話也不多,可見識少,在飯桌上對着誰都能說兩句。
飯桌上有了三個男人,沒一會話題就從小事轉到國家大事上了。
看見一瓶白酒到底了,趙富國又拿起了一瓶,胡玉琴勸他不要喝了,趙富國皺着眉頭說道:“姑爺好不容易來一趟,就得讓他喝醉。”
胡玉琴看勸不住他,對着王蓮花說道:“媽,你也勸勸他們,以後這樣的機會不多的是嗎。”
王蓮花向來是以自己丈夫和兒子為主的:“就讓他們再喝點。”
胡玉琴只好坐下來,把剩下的酒都藏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