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莫家阿嬌(三)
阿嬌自觀音寺回來後,便覺着身子有些不好,手腳不住地冒冷汗,即便躺着也心慌乏累,便叫屋子裏使喚的宋媽用滾水泡些參片來喝,宋媽乜斜着眼笑道:“七娘子恁地不會做人。咱們一大家子省吃儉用,連老爺夫人頓頓都以鹹菜佐餐,你動不動就要人參蟲草的,多大的家産也經不起你吃。從前倒還好,若是老爺知道你也生不出,你以後別說人參了,只怕蘿蔔也吃不到了。”
這宋媽是早年跟着胡大娘子從徽州過來的。阿嬌進胡家後,大娘子稱沒錢買婢女伺候,便派宋媽過來伺候阿嬌。胡老爺對此連連點頭,稱贊大娘子會持家。早前因阿嬌一直得寵,宋媽說話做事倒也不敢馬虎。從觀音寺回來不過一會兒工夫,李半仙的話便在胡家傳得無人不曉,這宋媽竟冷嘲熱諷起來。
阿嬌忍着氣,獨自一人去求大娘子将武姨母接來與自己作伴。
大娘子也乜斜着眼,神情與宋媽一模一樣,冷眼打量了阿嬌許久,方開口道:“你不當家便不知柴米油鹽貴。你可知道養一個閑人要多少花費?別人都道我家開着典當鋪子,定然有錢,但哪裏禁得住老爺一個兩個往家裏領人?單單你一個,便花了胡家八百銀子!”大娘子越說越氣,拍着桌子數落道,“他整日不沾家,一旦進家便是往家裏塞人!若是能生兒子的倒也罷了,偏一個兩個不争氣!他在外頭揮霍,我在家裏頭還要替他省銀子,吃也不敢吃好的,穿也不敢穿好的!若人人都像你,我還怎麽管這個家?”
的确如大娘子所言,胡家老爺在外頭一擲千金,家中卻是節儉異常,等常不願花錢,三頓飯中必然有兩頓要吃鹹菜疙瘩及臭豆腐。
阿嬌白白受了一頓氣,回到自己屋子後便又起了燒。這些時日以來,發燒變成了家常便飯,心裏稍有郁氣,便要起燒。至晚,胡老爺進來看她,沒有說什麽話,長嘆了幾口氣,轉身也就走了。
次日,阿嬌已燒得嘴角起泡,眼窩深陷。心裏怕胡老爺從此丢下自己,宋媽也越發要怠慢,從前在滿春院所花的一番心思倒要白費了,于是掙紮着起身,慢慢穿了衣裳,梳好頭發,又細細地對鏡裝扮了一番。宋媽不送飯來,她也不覺得餓。
待她慢慢收拾好,宋媽才從外頭晃進來,見她此時一身打扮周周正正,笑吟吟地看着自己,面皮不禁紅了一紅,忙轉身出去了。不多時,便端來飯菜,她毫無食欲,怕自己身子要垮,硬是逼着自己盡數吃下。
剛用完早飯,二娘子也率了衆位娘子過來看她,原本她們見她像是見着什麽不潔之物,遠遠地躲着;在她面前,又故意只說徽州話,好叫她聽不懂,偏說話的時候,眼睛不時地瞄她一眼,好叫她知道是在議論她。但自從昨日聽說她不能生養後,一夜之間,衆人心地似乎齊齊變得良善了起來,紛紛過來瞧她。阿嬌起身相迎,笑言以對。她心裏不是不曉得衆人的心思,偏不作出可憐巴巴的樣子讓她們痛快。衆娘子見她雖有些憔悴,但神色如常,便覺着無趣。況且自己也都是生不出兒子的,論起來,比她也未必強到哪裏去。唯有二娘子覺着她十分可憐,拉着她的手絮絮說個不停。
阿嬌生性要強,生平最恨人家可憐自己,二娘子雖是好意,但在阿嬌心中只覺得厭惡,卻不好說什麽,只得左耳進右耳出,不管她絮叨什麽,只管低頭不語。
胡老爺用完早飯,剔着牙去了書房。胡大娘子去竈房巡視,見新來的廚娘摘菜時扔掉幾片還能吃的菜葉子,不由得大發雷霆,将廚娘罵了個狗血噴頭。二娘子帶了衆人去了七娘子的屋子,唯有六娘子一個人倚坐在一棵柳樹下,摘了花瓣一片一片地扔到腳底下。胡大娘子見狀,不由搖頭,心裏罵了一句胡老爺“老不死的”,正要将六娘子趕走,請她別在這裏擺出這副讨人嫌的死樣兒。突然,門子來報說門口有人要請老爺夫人及七娘子出去相見。
胡大娘子冷哼一聲,吩咐人去叫七娘子出來。昨日七娘子剛來提過要接窮親戚來家裏過活,今日便有人上門——不曉得她家那窮親戚是怎麽找到胡家的。
門子張口正要說話,胡大娘子揮手止住。七娘子遲遲疑疑地過來,身後還跟着衆人看熱鬧。六娘子見人都擠作一堆,便将月季花一扔,拍拍手也擠上前來。心內再失落惆悵,熱鬧卻是不看白不看的。胡大娘子存心要七娘子好看,等人到齊後才當着衆人的面問門口來人是什麽形狀。不用想也知道,即便沒有拿着缺口破碗,手拎一根打狗棍,滿身風塵與一臉寒酸氣必是少不了的。
門子卻遲疑道:“來的是一輛馬車,馬車看着顏色不甚鮮明,看不出好壞,只是這馬車後還跟着四個護衛。這四個護衛都佩着刀劍,看着怪吓人的……”
胡大娘子呆了呆,她原本是又生氣又期盼,生氣的是七娘子膽敢招窮親戚上門。期盼的是好在衆人面前施展威風,好叫七娘子知道什麽是好歹,正好也可殺雞儆猴。
那邊廂,七娘子阿嬌心裏也是一時發熱,一時發冷。想來想去,連母親莫夫人都靠不住,就更不敢指望那些親戚來解救自己了。該不會是胡老爺将自己轉賣給旁人了吧?如此也好,想來不論是誰家,總要比着胡家要好過一些,只要不再是滿春院一樣的所在便好。
Advertisement
不過是一瞬間,阿嬌心裏千回百轉,腦中已不知轉了多少個念頭。
胡大娘子不過略呆了一呆,便吩咐人去書房請老爺,又讓人請客人入內喝茶。
胡大娘子與胡老爺一左一右端坐太師椅上,阿嬌侍立在一旁,衆位小娘子們躲在屏風後站着。
不一時,來人入內,果真如門子所說,那人二十來歲,相貌堂堂,腰佩長劍,侍衛打扮,全不像前來投奔的寒酸窮親戚。進來後既不自報家門,也無寒暄,只四下裏略看了一看,便向阿嬌道:“莫氏阿嬌,我家主人讓我問你:你在胡家過得可好?若不好,可願意離開這裏?”
阿嬌一陣頭暈,不知如何作答,張口結舌道:“我……我……你是何人?你主人又是誰?為何要買我?”
胡老爺聽來人說話如同在集市上買小蔥似的随意,不禁氣得笑了,灌下一大口龍井茶,方慢悠悠道:“我花錢買來的妾,是好是壞都無需你家主人操心,我便是打殺她,也與你家什麽主人無關。”
胡老爺話一落音,胡大娘子便忙點頭附和。
來人便向阿嬌道:“我主人就在外面,你出去便可知曉。”又在鼻子裏哼笑了一聲,從懷裏掏出一疊銀票來,問胡老爺夫妻兩個,“你要多少銀子才肯将莫氏阿嬌轉賣與我家主人?”
胡老爺尚未答話,胡大娘子忙叫道:“七娘子是我家老爺以八百兩買來的,算上在我家的吃穿用度,早已超出兩千之數。你家主人可能出得起?”
阿嬌正苦思冥想這人與他的主人是什麽來頭,自己是從來也沒有見過這人的,卻為何進門便像是認識自己一般直呼名字,正思索間,猛然聽聞胡大娘子獅子大開口,怕她報出的數将來人吓走,只怕要斷了自己的生路,心中又恨又怕,卻又不敢開口,跟那人說自己在胡家并未花費過他們多少銀錢。
胡老爺見那人手裏銀票,面上便好看了許多,沉吟半響,方問道:“你家主人既有銀錢,什麽樣的人買不到?便是我家裏的娘子也有好幾個,為何偏偏要這阿嬌呢?”
那人并不作答,又轉頭問阿嬌:“你可想好了?是留是走?”
阿嬌知道,若是今天不跟了這人走,只怕将來至死都要後悔。不敢在胡老爺面前說“願意”,只默默點了點頭。
屏風後頭便有人竊竊私語:“不愧是青樓出身,當真無情無義……老爺花了大錢将她買下,轉眼便可跟人走……”
又有人道:“她的贖身銀比你我兩個加起來還多。當真令人生氣,老爺花八百兩買了個病秧子回來,當真是糊塗了……”
胡老爺也顧不得罵她們了。胡老爺在忙着點銀票。整整三千之數。這筆生意太過合算,只有傻子才不賣呢。只盼望今後能有人将家裏的一堆大小娘子都買去才好呢。
來人見胡老爺面露喜色,将銀票點了又點,暗暗苦笑了下,問阿嬌道:“你可有包袱要收拾?”
阿嬌怕胡老爺反悔,慌忙搖頭。不管這人的主人是誰,能舍得出三千銀子來買走自己,只怕将來必然不會輕易讓自己死掉。只需知道這些便夠了。
衆娘子終究與阿嬌姐妹相稱一場,又兼着想偷看買阿嬌的人,便齊齊簇擁着阿嬌,将她送至大門口。
買阿嬌的那個主人并未現身,門口僅有馬車一輛,拉車的棗骝馬兩匹,外加侍衛三四人。六娘子一見那馬車及馬匹,心內“咚”地重重響了一響,口中“啊”地驚呼一聲,人便直了眼,衆人齊齊回頭看六娘子,見她雙目含淚,嘴唇哆嗦,卻是一副癡癡呆呆的樣子。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