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八)
長樂鄉的街坊大都是做小生意的人,這些人平日最愛說長道短,談古論今。前兩年因戰亂,養家糊口尚且來不及,哪還有閑心閑話?因此愛嚼舌頭的本性生生被壓制了好幾年。現今天下太平,皇帝又免去三年錢糧租稅,人人安居樂業,街坊們茶餘飯後最愛的便是“嚴尚書機關算盡終伏法,周将軍功成名就報家仇”這段,随随便便一個賣鹹菜的婆子,說起這段也能口沫橫飛,熱血澎湃。
朱舅母與西街王媒婆在房內争論表兄與表妹的婚事,房屋小,阿寶實在避不開,便端了籮筐坐到院門口去剝毛豆。
東鄰賣豆腐的張娘子與西鄰賣肉的汪屠夫正熱議周将軍。
張娘子道:“前兩日護國将軍陪夫人去上香,我兄弟兩口子在廟門口擺個小攤兒賣吃食,剛巧遠遠瞧見了一眼,只當能配得上護國将軍那樣的人才必定是天仙般的美人,誰知卻姿色卻一般,也并無稀奇之處。”
汪屠夫嗤笑一聲道:“你兄弟懂得什麽?周将軍夫人乃是當今皇後的外甥女兒,人家那是皇親國戚,身份尊貴無比,與周将軍那是頂頂相配的。”
張娘子道:“我的乖乖。我就想将軍那等人才,萬不會随随便便娶個娘子的。”稱了塊豆腐,遞給邊上聽得津津有味的買豆腐的人,接着說道,“聽說将軍夫人去拜的是送子觀音,将軍今年怕是有二十四、五了吧?竟然連兒子也沒有一個。我男人像他那麽大時,兒子都能一個人看鋪子賣豆腐了……”
汪屠夫左右看了看,壓低聲音道:“只怕是殺業果報。”
張娘子問:“啥?”
買豆腐的人還沒走,解釋給張娘子聽:“殺的人太多,怕是戾氣太重,難有子孫。”見張娘子一臉惋惜,又得意道,“前兒有個奴仆惹将軍生氣,被他割掉兩個耳朵,又挖出腸子喂他府裏的狗,他府裏養了許多珍禽異獸,不吃尋常東西,只吃人肉。”說的好像周将軍割人耳朵時,他就趴在房頂上親眼窺見的一樣。
三人正議論的高興,卻聽有人“呃”地一聲作嘔。
阿寶摳着喉嚨幹嘔了幾口,沒吐出什麽東西,倒把臉色嘔得雪白,只好捂着心口,端了毛豆退回院內。朱舅母還在與王婆子叽叽咕咕。阿寶洗洗手回房,桑果神秘兮兮閃進來,将朱舅母與王婆子的話一句不差地學與阿寶聽。
原來朱舅母家早年剛在長樂鄉落腳時,怕兒子将來娶不着老婆,便與同來逃難的同鄉的一戶人家定下了換親,即富貴表兄娶那家的女兒,翠紅表妹嫁與那家兒子,這樣誰家也不吃虧。那家人家擺了個賣魚的攤兒,也在長樂鄉立了足。如今兩家二女都已長大成人,朱舅母想早早為兒子娶妻,好早點抱孫子,家裏也多個幫手幹活兒。但翠紅長大後,自覺在茶館頗見了些世面,便不願意嫁與賣魚的人家,無論穿什麽衣裳,到頭來只聞得到一身魚腥氣,且不管寒冬酷暑,都要忍受刮魚鱗剖魚肚的辛苦。
那賣魚的兒子阿寶主仆兩個也見到過的,三五不時便用草串了一串魚來送與朱家,見了人就憨厚笑笑,看上去倒是極老實忠厚的。
王婆子走後,翠紅眼睛哭得通紅。富貴默默不語,臉上不見難過,也不知他心裏想些什麽。家裏地方太小,阿寶與桑果避無可避,只得躲在屋中默默坐着。
朱舅父好言好語勸翠紅:“乖孩子,你若不嫁過去,你哥哥便娶不着媳婦兒。這門親事是兩家十幾年前就定下的,無緣無故怎麽退,退親後你的名聲還要不要?賣魚雖是苦了些,但總是家道殷實的正經人家——”
翠紅擤了把鼻涕,喊:“你沒本事,要拿女兒去換媳婦,倒還好意思腆着臉來勸我!”
Advertisement
朱舅母忙來堵她的嘴,道:“小姑奶奶,你倒小聲些兒,叫人聽見像什麽話。”
翠紅雙手掐腰,越發高聲嚷道:“我說不嫁就是不嫁。你要嫁就自己嫁給那臭賣魚的漢子去!”
朱舅母說她不過,于是拉了端坐屋中豎起耳朵聽熱鬧的阿寶進來勸翠紅。
阿寶也正聽不下去,便過來拉翠紅的手,勸道:“妹妹,再怎麽着舅父舅母也是長輩,你再怎麽氣也不好無大無小,須給他們留些體面才對;再者,你大聲嚷嚷,若叫人聽見傳出去多不好?那賣魚的兒子,我也瞧見過的,倒像是個正經過日子的忠厚老實人。”
翠紅止了哭,反過來拉着阿寶的手,道:“好姐姐,你救救我!”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