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褚尋真沒将榮枳齊的事情放在心上,離開琉蓉雅園便忘在腦後,倒是在馬車上接連打了兩個噴嚏,人也顯得有些蔫嗒嗒的。
蔣勝雪略微皺眉,将玉白似的手背輕搭在褚尋真的額頭上,道:“不舒服嗎?”
褚尋真據實已告:“有點頭疼,昏沉沉的。”
今日早起本就有些不舒服,在亭中稍坐不久,吹了會兒風後,回去屋內便覺得疲憊上湧,思緒亦有些混亂。
“怕是有些傷風。”蔣勝雪擔憂道。
去琉蓉雅園時,褚尋真接了陸繪思一道來,離開後,褚空寧送陸繪思離開。
“表姐,你怎麽樣?”瞧見褚尋真略顯難受的面容,蔣婼芸與蔣钰風亦是神情擔憂的問道。
蔣勝雪掀開簾子,對車夫道:“先去弘德醫館。”
回家再叫大夫未免耽誤工夫,倒不如現在直接去醫館裏瞧瞧。
車夫道是,将馬車改路。
弘德醫館是京城內有名的醫館,找大夫把過脈後,大夫道:“無甚大礙,偶感傷風,有些頭疼腦熱的正常,老夫開副藥,近日裏少出門,多養養便好。”
褚尋真收回手,點頭:“多謝大夫。”
待出醫館回府後,又被蔣勝雪叮囑一番。
褚尋真:“好,舅舅,我直到病好之前都不出門了。”
她身體一向健康,少有頭疼感冒的,這次生病,除卻第二天微微發熱,沒有精神外,其實好得很快。
但家裏人擔心,蔣紅蓉更是嚴防死守,不許她進實驗室裏研究。
Advertisement
褚尋真在院子裏悶了五六天,感覺自己快要發黴般,無聊到差點數出桌案上的綠牡丹到底有多少花瓣。
這幾天,外面亦有人暗中打探褚尋真的消息,卻始終不見她出府,倒是報牆上又新出一篇她寫的文章。
名為《論糖》。
現代,必不可少的一種碳水化合物便是糖。
白糖、紅糖、各種各樣的糖果等随處可見,并不稀奇。
可如今在古代,糖,不可多得,尤其是白糖,在大蔚朝還沒有出現。
普通的百姓家裏吃到糖是一種奢侈,糖,甜如蜜,從孝慷帝往前追溯的早些年間,糖更是被奉為珍品,只有皇室或達官貴人才可享用,如今卻是漸好。
大蔚朝現在最普遍的制糖法便是制饴。
乃是用谷物,如大麥、小麥等糧食摻和麥芽,之後經過醣化熬煮而形成的膠黏制品,待固定成型後,便是饴糖。
饴糖也可以被用于中藥裏面,五谷雜糧作用于脾肺,有潤肺止咳等效用。
若再往後論,便不得不談到甘蔗,大蔚朝早有甘蔗,多為紫皮甘蔗,在水果中是較為高級和少見的。
就褚尋真所知,以前有用甘蔗壓榨出來的甜汁,被稱為“柘漿”,是一種很粗糙的漿體,于宮廷內院中作調味用,口感極佳。
之後,有人發現甘蔗可制糖,由柘漿能夠變為顆粒狀的結晶體,甘蔗由人手工壓榨,榨取甜汁。
經壓榨過後的甜汁裏面有很多的蔗渣殘存物等,沉澱後有較高的濃稠度。
褚尋真在文章裏寫道,當時人們将這種榨取出來的甜汁稱為甘蔗饧,但能夠存儲的時間不長。
“曲塞隔除,清洗蔗汁,将雜質、沉澱物等與蔗汁分離,得到清澈的液體。”
于報牆邊觀看的人不由得說:“這個我知道,接下來便是熬煮蔗汁,使其再次變為一種粘稠的漿體……”
他看向文章後面的內容:“栖寧縣主稱之為粗糖漿,再進一步濃縮後會析出顆粒,對,沒錯,這便是沙饴了。”
沙饴石蜜,味美甘甜。
文章寫到這裏,已是大蔚朝現有的兩種糖,饴糖很普遍,于民間廣泛流傳,沙饴則是少見,通常流通于宮內或高官府上,普通百姓們是吃不起的。
後面接着寫道,大蔚朝已經有用來壓榨甘蔗的蔗碾、蔗鬥等,并且有用來提取蔗汁的機械,何不再進一步,制作出霜糖,霜為白,亦可稱之為白糖。
“白糖?白色的糖?”
沙饴雖然比饴糖精細更甜,但也是粗糙的顆粒,呈黃棕色,含在嘴裏|融化後,亦有種略微不适的口感,似有雜質般。
“白糖怎麽制作?”
“看後面,後面有寫!”有人迫不及待道。
報牆邊擁擠了些,擠得坐在桌後看守紙筆的下人都不得不先離開些。
“甘蔗不易得,亦可用甜菜制糖。”當有人念出這句話後,周圍頓時嘩然,聲音增大起來。
“別吵別吵,讓我接着念!”
待周圍的人群略微平靜下來後,他接着念道:“甜菜的耐寒性較強,多種植于塞北邊疆等地方…………”
前幾道工序,将甜菜洗淨後切絲,使其滲出汁水、除雜等,接下來便與甘蔗制糖無甚太大的區別。
而制取白糖則可使用滴漏法。
“何為滴漏法?”
“後面所畫的圖是不是這種方法?”有人指向文章末尾畫的圖形道。
竟然還有圖解注釋等,也是貼心。
這是一套漏鬥形的陶器,周圍配有其他小巧的機械和瓦罐。
圖上标出,當蔗汁熬煮到相當濃稠的地步時,便将其倒入進漏鬥陶器內,接着,從上淋下黃泥漿,利用黃泥漿能夠吸附的特性,使其脫色制取白糖。
“将分離出來的白糖進行幹燥處理并且過篩便行。”
“白糖如雪,比之沙饴顆粒細小而軟,入口即化。”念至最後一句,這人不禁嘆息一聲,“若真能得此糖……”
周圍有人聽到這話,猛然回神,大聲喊道:“筆!筆墨紙硯快給我!”
他焦急的撥開人群,沖到報牆下的桌案前,嘴裏亦是念念有詞,恍若瘋魔般:“褚先生,栖寧縣主啊,唉!好一篇《論糖》……筆筆筆,紙!小厮呢?哪兒去了?!還不快過來幫老爺我抄寫!”
接着有人要過來抄寫,但桌案前早已被先見之人團團圍住,那麽點地方,擠都擠不進去,只得自己或派遣下人回去取得筆墨紙硯再來,聰明的便往近處的書坊內跑。
有不明所以者問道:“他們這是怎麽了?”
旁觀者道:“瞧見最先沖進去的那位老爺了嗎?他家是做生意的,做的便是饴糖生意,亦有沙饴,如今栖寧縣主将這篇文章貼于報牆上,你說他們怎麽了。”
問話之人不算靈光的腦袋瓜猛然間明白過來,磕磕巴巴道:“制白、白糖的秘方?”
回答之人點點頭,可不是。
先前只以為又是一章普通的答疑文章,未曾反應過來,這篇褚尋真所寫出來的《論糖》會對制糖業造成怎樣的沖擊。
不說家裏本就是制糖生意的商人會如何的對這篇文章捧為至寶。
就說一些家境普通的、或有條件的百姓、貴人等也可以利用甜菜制糖來發一筆小財、不,也許不是小財。
為何先前沖過去的那位老爺既是欣喜又是嘆息搖頭的,往周圍一瞧,不少人皆是如此。
因為制取白糖的秘方,竟然就這樣的被栖寧縣主給公布出來,以一篇《論糖》的方式貼于報牆之上廣而告之……
這下子,還怎麽叫他們悶聲發財,不怪乎臉上頗有些郁悶矛盾之色。
但幸好也只是一點而已,很快他們便釋然,就算知曉白糖的秘方又如何,有能力制作出來的依舊是少數。
制取糖類已有成熟的工藝與流程,且需要大量的人手,提取白糖依舊要造出漏鬥形陶器,沒有些銀錢的基礎在,投入進去也只是白費力氣。
不少人嘆道:“栖寧縣主可真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不……她一直在驚人……”
“此等制取白糖的方法竟然被輕易的張貼出來,在下實在佩服。”
“《論糖》,從古論今,從前糖類稀少,普通的達官貴人亦是吃不起,如今,像你我這種人家,饴糖已是普遍,如今白糖出現,若以後……是不是人人皆可食得?”
《論糖》這篇文章自張貼出來,一再的發酵,宣平大街本就是京城內的主要道路,經水泥鋪路後更是寬敞。
如今,從人擠人,到人滿為患,再到馬車皆行駛不過去,不得不繞路前行,有好奇的少不得要問前頭發生了什麽事情。
此一傳十,十傳百之事,不過一天便已傳遍京城。
盛佑帝亦于宣政殿內略有聽聞,不由得道:“褚家的姑娘又弄出什麽動靜來了?”
……………………
“阿嚏。”褚尋真在屋裏打了個噴嚏,放下筆揉揉鼻梁。
妙舟不禁擔心道:“小姐,是不是病還沒有好徹底?要不要奴婢再煎一副藥……”
“不要。”褚尋真及時搖頭說:“我就是鼻子癢,傷風已經徹底痊愈,不用再喝藥。”
妙舟細致瞧了瞧,見褚尋真面色紅潤,精神頭也不錯,便稍微放下心來。
妙竹在一旁研墨,褚尋真于桌案上寫寫畫畫。
少頃後,她不由得又勸道:“小姐,不若去裏間休息休息再畫,您之前寫了篇文章,未曾歇息好,被夫人知曉已是一頓數落,現在又……”
褚尋真道:“再等一會兒,馬上便好。”
“等我畫完後,你将其裝在信裏,叫下人去虞師府上交給……不,将信給大哥……”褚尋真改變主意,讓大哥幫她交給繪思。
她尚且還不知曉外面因為一篇《論糖》而引起的熱鬧和讨論,想着有陸繪思幫忙,一起制作出孩童手推車,也就是古代版的嬰兒車。
實驗經費不足,花銷太大,需要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