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3)
人家的孩子早當家,一說起糖來就成了小孩子,碧青笑了一聲:“麥芽糖也不算多稀罕的東西,嫂子就會做,回頭等嫂子得了空,給你做一些吃着玩。”
二郎眼睛一亮:“真的?嫂子會做麥芽糖?”
碧青摸了摸他的發頂點點頭:“會做。”又問他:“那貨郎什麽時候來?”
二郎道:“過年的時候走的勤些,如今在家收拾地裏莊稼呢。”見碧青有些失望,忙又道:“鄰村小五哥的家我認識,幫娘去他家買過兩回東西,我跑的快,一頓飯的功夫就能打個來回,嫂子要是想買什麽,告訴二郎,二郎去跑一趟。”
碧青想了想,還是搖搖頭:“這倒不用,你上心瞧着些,等他來了就來告訴嫂子就成了。”
二郎點點頭,從這天起,天天一早起來幫碧青提滿了水,就去村頭上撿柴火,一邊兒撿一邊瞧着村口的黃土道,就怕小五哥從家門前過的時候,自己沒瞧見,耽誤了嫂子的事。
二郎這孩子心眼實,也不知道什麽沖喜不沖喜的,就知道自從嫂子來了,家裏就變得不一樣了,自己的病好了,每天屋子裏外幹幹淨淨的,被褥也都拆洗了一遍,天天搭在外頭曬,晚上鑽進被窩裏,暖乎乎的舒服。吃的也好,就算家裏不能頓頓吃白面,可就是那樣難吃的雜面餅子,經了嫂子的手,也變得綿軟香甜起來。
要說壞處也有一些,不許直接喝水缸裏的水,要喝嫂子灌在瓦罐裏的水,吃飯前還要洗手,睡覺前更要洗腳。
一開始二郎不習慣,總想混過去,可睡覺前剛想上炕,嫂子就把洗腳水端到跟前,二郎就不好意思不洗了。二郎心裏覺得,嫂子哪兒都好,就是有些麻煩,可日子長了也漸漸習慣了。
其實碧青也不想這樣天天盯着二郎,可一想到二郎的病,就覺得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是必須的。
而且,成了一家人,以後就得在一起過日子,碧青也不可能忍一輩子,讓她随着二郎母子的生活習慣,還不如殺了她更快點兒,所以,只能潛移默化的慢慢改變那娘倆。
自己的策略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效,何氏母子漸漸習慣了不喝生水,還有洗手洗腳,至于洗澡,目前條件還不允許,等以後有了富裕錢,慢慢再說。
碧青現在倒是覺得,或許自己是幸運的,雖說挨了一個月餓,王家也窮的叮當響,可這樣才給了她足夠空間,讓她去創造一個家,從無到有,從零開始,這讓碧青找到了消失已久的激情。
她現代學的設計,畢業時,腦子裏充斥着各種各樣的靈感,想設計屬于自己的房子,但進了公司才知道,她自以為是的靈感,根本不會被采用,公司需要的只是程式化的設計,她不是知名的設計師,根本沒有把自己靈感付諸于現實的機會,這讓她異常失落,也喪失了所有的激情。
可現在,她的激情重新被點燃了起來,王家是窮,可這樣,她才有機會去設計自己未來的家,也可以說,未來的生活。
她在腦子裏開始慢慢繪制未來家的藍圖,一點一點的繪制,一點點的去實現,未來既然包括了何氏母子,就得慢慢改變她們,碧青不急,她還不到十三歲,有的是時間做這些。
Advertisement
正想着,忽聽外頭隐約傳來撥楞鼓的聲音 ,碧青還在想哪來的,二郎已經氣喘籲籲的跑了進來,一邊跑一邊嚷嚷:“嫂子,嫂子,小五哥來了,來了。”
碧青大喜,琢磨自己的事兒在外頭不好說,就在二郎耳朵邊兒嘀咕了幾句,二郎應一聲,莫轉頭跑了出去。
一到外頭就見貨郎挑着挑子,手裏的撥楞鼓搖的正歡實,腳下卻不停,眼瞅就從家門口過去了,二郎一着急,幾步竄過去,胳膊一伸攔住了貨郎的路。
那貨郎瞅清楚是王家的二郎,挑子都沒撂下,揮揮手道:“我當是誰,原來是二郎啊,攔着我的路做什麽,去別處玩去兒,再淘氣,回頭告訴你娘,打你一頓笤帚疙瘩。”
王二郎雖年紀小,卻是個擰脾氣,知道貨郎是瞧着他家窮,買不起東西,這才趕他走,本來想使性子,卻一想到嫂子的囑咐,壓了壓脾氣道:“今兒天熱,小五哥的挑子挑了一路,想來口渴了,不如去家裏喝口水歇歇腳兒,我嫂子說想要幾張花樣子,比着繡花呢。”
王家娶了沖喜的媳婦兒,貨郎本來只是聽了一耳朵,沒在意,後來他媳婦兒天天在自己耳邊叨咕,那王二郎的病眼瞅着都不成了,這嫂子一進門病就好了,都說這王家有造化娶了福星進門,年紀不大,手腳卻勤快,自打進了門,家裏的大小活計都拿了起來,她婆婆倒成了個有福的等等。
貨郎這會兒想起媳婦兒的話,好奇心不覺竄了上來,加上又有買賣,便應一聲,跟着二郎進了王家。
這一進院貨郎就楞了,王家他是來過的,家裏沒個頂家的男丁,窮的叮當響,院子裏亂七八糟也不像過的,這才幾天就變了個樣兒,不是跟着二郎進來,确定就是王家,貨郎還以為自己走錯門了呢。
要說也沒添置什麽新東西,可就是瞅着不一樣了,貨郎仔細瞧了半天,才算瞧明白,就是幹淨規整了,水缸雖說還是缺了口的,可擦的锃亮,上頭還蓋了蓋子,院裏還是黃土地,卻掃的異常幹淨,還潑了水。
柴火棚子,做飯的竈房,都拾掇的整整齊齊,幹淨清爽,當院兒放着一張舊桌子,上頭放着一個锃亮的瓦罐,兩只粗瓷碗,一個小丫頭坐在桌子邊兒上,正做針線。
年紀不大,瞧身量兒跟大郎差不多的樣兒,有些稀疏的頭發在腦後挽了婦人髻,用半截筷子當釵別住,身上穿的襖褲洗的都發白了,那張小臉卻幹淨非常,怎麽看怎麽就是一個小丫頭,可那雙眼……
對上碧青的目光,貨郎不禁楞了,貨郎長年走街串巷的做買賣,冀州府一年也去好幾趟,自然比村子裏的老農民們見識多些,別瞧這丫頭一身的窮酸打扮,這雙眼卻真真不尋常,小貨郎一時也說不清怎麽個不尋常,反正就不像莊戶人家的孩子。
貨郎哪兒正發愣呢,碧青已經放下手裏的活計,倒了一碗水遞過來:“家裏沒什麽好東西招待,喝口水解解渴吧。”
貨郎也實在渴了,接過去喝了半碗,不知是什麽緣故,總覺着今兒喝的水比自家的甘甜,謝了才道:“聽二郎說大嫂子想挑幾張花樣子,可趕巧了,前兒得空剛跑了一趟冀州府,新進的貨,嫂子是頭一輪挑的。”
說着從挑子裏翻出一沓子花樣子放到桌子上,讓碧青挑,小貨郎一聲大嫂子,叫的碧青愣了一會兒才回神兒,瞧了貨郎一眼,年紀不大,估摸也就十七八,竟然管自己叫大嫂子,難道王大郎比這貨郎的年紀還大不成,二郎可才十歲啊。
卻又一想,王大郎五年前就征兵走了,怎麽也得十四五,算算年紀該二十了,貨郎不叫自己嫂子能叫什麽。
碧青以前做夢也想不到,有一天大嫂子這三個字會落到自己頭上,想想竟覺有些好笑,搖搖頭,拿起花樣子翻了翻:“這花樣子不和我的心思,還有沒有好些的?”
貨郎愕然半晌,好的自然有,雖說都是莊戶人家,也有個貧富之分,窮的自然買便宜貨,家裏富裕的,要求高,偶爾也會買好的,更有那聘姑娘娶媳婦兒的人家,為了置辦嫁妝彩禮 ,繡活兒也不一樣,花樣子自然也不是這樣的便宜貨,鴛鴦戲水,龍鳳呈祥……五文,十文,甚至二十文一張的花樣子也有,只不過,王家這小寡婦能買的起嗎?
仿佛知道他的心思,碧青說了聲:“稍等。”轉身去屋裏拿了自己這幾天畫的幾張,出來遞給貨郎:“可有我這樣的嗎?”
☆、第 7 章 貨郎接過碧青手裏的花樣子……
貨郎接過碧青手裏的花樣子,眼睛都亮了,雖說筆畫略有些粗細不一,可這樣兒真真的好,寓意更好,是喜鵲登枝,瞧那枝頭的喜鵲登在梅枝上,就跟活了似的,自己賣了幾年花樣子了,喜鵲登枝的花樣兒也見過不少,可畫的這麽好的,真是頭一回見,這樣兒的花樣子,就算自己在冀州府拿貨,少說也得五文錢啊,賣的話,沒有十文是絕不出手的。
真想不到這窮的快吃不上飯的王家,竟然有這麽好的東西,倒是從哪兒買的,這十裏八村的貨郎可就自己一個,莫非有人跟自己争買賣?
想到此,貨郎急忙問:“嫂子這花樣子從哪兒買的?”
碧青目光閃了閃,為了畫這兩張花樣子,自己可沒少費勁,把家裏翻了一遍,也沒找到筆,後來想想,便覺自己十分可笑,何氏母子根本不識字,家裏哪會有筆。就算自己想出賺銀子的手段,沒有工具也無法施展。
正着急呢,忽看見竈房裏的柴火棍兒,有些燒了一半的 ,跟素描筆有些像,便找了幾枝試了試,雖不順手,勉強可以充數。粗劣的草紙,不好着色,更何況碧青根本沒有墨,炭灰劃在上面,異常模糊,好在碧青找到了些糊窗戶紙,想來是往年剩下的,用菜刀裁了,紙筆才算有了。
至于花樣兒,筆不順手,也不可能畫太複雜的,現代時奶奶繡的花兒,自己還記得,就畫了一張喜鵲登枝,一張五福捧壽吧,難度不算太大,寓意又吉祥,在這裏應該有市場。
即便這麽想,畢竟是頭一筆買賣,成敗在此一舉,心裏仍有些忐忑,從貨郎接過花樣子開始,碧青的目光就沒離開貨郎的臉,度量這筆買賣到底成不成,一顆心都提到嗓子眼兒了,直到那貨郎問出這句話,碧青才算松了口氣。
卻不打算應他,這小子一看就油滑,自己若直接說這花樣子是自己畫的,說不定被他哄了,怎麽也要打聽出行情再說,二郎那天給自己看的花樣子那些粗劣非常,才一文錢五張,自己這些若是也賣哪個價兒,可不值。
想着,伸手從貨郎手裏拿回花樣子:“小五兄弟怎問起這些來了,只說有沒有這樣兒的就是了。”
小貨郎一聽認了實,以為真有人跟自己争買賣,更急起來,忙道:“嫂子行行好,告訴我,這花樣子到底從誰手裏買的?使了幾個錢?”
碧青眨了眨眼:“你問這個做什麽?前兒有個去冀州城做小買賣的,從家門前過,渴的狠了,敲門兒要了碗水,我瞧他挑子裏的花樣子好看,就挑了兩張,因喝了我家的水,心裏過意不去,十文賣了我兩張,說這樣兒的在冀州府都是十文一張呢。”
小貨郎咬了咬牙,心說,這是來砸自己買賣的啊,這樣的花樣子在冀州府拿貨也得五文,那厮倒好,直接進價兒賣了,這買賣以後自己還怎麽幹。
碧青見他咬牙切齒的樣兒,不禁好笑,二郎卻撓撓頭:“嫂子,咱家啥時來做買賣的了,這十裏八村就小五哥做這個營生。”
碧青倒是忘了二郎的實誠勁兒,這會兒給二郎說破,不禁咳嗽了幾聲道:“那天趕巧你不在家,跑出去玩了。”說着瞪了二郎一眼。
二郎再不會瞧眼色,這會兒也知道自己說錯了話,忙閉上嘴,說了句:“我去撿柴火。”一溜煙跑了。
小貨郎本來就是個心眼兒活的,聽了二郎的話,又看看那花樣子,明明白白就是糊窗戶紙,還是舊的,這麽好的花樣子,怎會用這樣的紙,眼珠子轉了轉,心裏琢磨,剛給這小寡婦幾句話繞糊塗了,倒沒底細想,便真有跟自己争買賣的,也該是從冀州城進貨來這邊兒賣,哪有從王家村過,反到去冀州城的理兒。
再說,若到過王家村,必然要從自己家門前過,怎自己竟不知道,若說這花樣子是這丫頭畫的,倒說的通。
這麽想着,忙又搖頭,王家這沖喜的媳婦兒,可是拿一口袋黍米換來的,哪會有這樣的本事,可若不是她畫的,實在想不出這花樣子的出處,哎!自己猜什麽,幹脆問不就得了,要真是她自己畫的,可是造化了。
自己這挑子裏的貨,數着花樣子賣的最快,可貨卻不好進,這東西瞧着不起眼,可也是一張一張畫出來的,好的畫匠不屑幹這個,差的畫匠,畫出來的花樣子又不好賣,故此,自己只能弄些一文錢十張的充數,其實,那些好的更好賣,雖說貴,可樣兒好,繡出來的活兒也不一樣,便家裏不富裕的,繡出來拿出去賣了,也能貼補些家用,奈何就是進貨難,若是王家媳婦兒有這樣的本事,那自己以後可不愁了。
想着,便道:“大嫂子就別哄兄弟玩了,您跟兄弟撂句實話,這花樣子不是嫂子自己畫的吧。”
碧青沒應,卻也沒搖頭,只抿着嘴笑了一聲:“是我找你買花樣子,你倒問起我來了,這是什麽道理?”
碧青這話一說,貨郎就知道,這花樣子真是她畫的,雖覺着稀奇,可事實擺在眼前,由不得自己不信,把今兒的事兒從前往後想了一遍,貨郎算徹底明白了,王家的日子不好過,這小寡婦是想着弄點兒梯己錢兒花呢,這才讓二郎把自己叫進來,擺了這麽大一個迷魂陣。
想明白了,遂嘿嘿笑了兩聲:“大嫂子買花樣子是假,想弄倆梯己錢兒花才是真,嫂子是個靈透人,兄弟我也不糊塗,咱們倆明白人就別繞彎子了,嫂子有這樣的本事,以後還愁什麽,實話說,嫂子這樣的花樣子,便在冀州城裏也難得,進貨怎麽也要五文一張,只不過,嫂子用的這紙不妥,畫的也不大精細。”
五文?碧青眼睛都亮了,若自己一張花樣子能買五文,十張就是五十文,雖說不算太多,到底是有了錢。
想到此,看着貨郎:“家裏頭沒有趁手的紙筆,畫的便粗了些,大兄弟實在,我也不兜圈子了,這兒跟大兄弟打個商量,你在冀州城進貨不是五文一張嗎,你只給我四文就好,只一樣,我手裏沒閑錢置辦紙筆等物,這些需你幫我買來,錢也是你出,若你應了,咱這買賣就算成了,若不應,便當我的話是耳旁風,從這個門出去,接着做你的買賣去。”
貨郎暗暗後悔,剛才自己實在不該說出五文一張的行情,這會兒她都知道底兒了,且開了四文的價兒,自己倒不好再說什麽了。
又一想,紙筆才幾個錢啊,這小寡婦畫的花樣子,可比自己進的好多了,若是用了好紙畫出來,弄不好能賣出更好的價兒,就算給她一張五文也是撿了便宜柴火,錯過這個村兒,可就沒這個店。
想到此,痛快的點點頭:“說起來咱兩家還是親戚呢,雖說有些遠,到底跟別人不一樣,大郎哥在外頭沒回來,嫂子這兒,做兄弟的也該照顧着些,得了,嫂子既然說四文,就四文,紙筆嫂子也不用操心,明兒後的我就給嫂子送過來,嫂子的花樣子畫好了,咱們一手錢一手貨,絕不賒欠。”
兩人說好,小貨郎就走了,轉過天,小貨郎果然把東西送來了,勾線的小蟹爪兩支,大小羊毫各兩支,石硯一塊,墨一方,另加一沓子裁好的宣紙。
碧青磨了墨,用小蟹爪勾勒了一支梅花,雖仍有些不習慣,卻比柴火棍兒好太多了,看着這些東西,碧青暗暗點頭,這小子倒真是個買賣人,說話做事清楚利落,若是講誠信,倒是個靠的住的,或許,自己可以考慮以後跟他合作點兒別的買賣,花樣子畢竟不是長久之計。
王家窮,為了省燈油,夜裏是不點燈的,基本天一黑就睡了,好在二郎有把子力氣,人又勤快,雖說才十歲,也替碧青分擔了不少活兒。
何氏是個沒什麽見識的農婦,人也有些糊塗,以前丈夫活着的時候,家裏大小事兒都是丈夫做主,她只要聽從丈夫的就好,自己沒什麽主見,也之所以丈夫死了,才把日子過成這樣兒,如今碧青把家裏的事兒都抄了起來,何氏索性就交給她,倒也省心,反正家裏的家底兒就這麽多,要是碧青能把日子過起來,也省的別人瞧不起,這麽想着,也就由着碧青折騰去了。
雖是農忙時節,王家也沒莊稼收拾,倒也閑在,碧青收拾妥了手裏的活兒,就在院子裏的桌上擺了筆墨,開始畫花樣子。
碧青專門找簡單的畫,什麽喜鵲登枝,喜上眉梢,喜報三元,福壽雙全,金玉滿堂等等,複雜的,碧青打算留到以後,如果這些賣的好,再畫複雜的,複雜的費工夫,自然就不能賣四文錢一張了。
何氏今兒也沒出去,在家做針線,嫌屋裏頭黑,就把針線笸籮搬到院子裏來,做的是大郎的鞋,雖說大郎已經走了五年,可何氏還是每年給他做兩雙鞋放着,就當個想頭了。
底兒已經納好,正給鞋幫兒裹邊兒,何氏一邊兒做,一邊兒瞧着碧青畫花樣子,小小的人兒,手也不大,可那只小手捏着筆,不一會兒就能畫出一副好看的花樣子來。
那些花樣子何氏見過,有錢人家的衣裳,鞋上頭繡的,都是這樣的花樣兒,記得去年鄰居家的大丫頭秀兒出門子,嫁的是鄰村周家的三小子,辦事兒的時候自己過去幫忙,瞧見新娘子腳下那雙鞋真真好看,大紅緞子面兒上頭繡着滿幫兒的花兒,那花樣子就是這樣的魚戲蓮花。
自己瞧着眼饞,便想借花樣子瞧瞧,不想秀兒娘當成寶貝一樣藏着,跟自己說找不見了,那樣兒生怕叫自己看了去。
這麽想着,手裏的活停了,碧青一擡頭見她婆婆眼睛發直的盯着自己畫的花樣子,便順手拿了遞給她:“娘喜歡這張,就拿了去,比着繡個枕頭套子枕着。”
“枕頭套子?”何氏回過神兒來:“這樣好的樣兒,繡枕頭套子可不糟蹋東西嗎。”嘴裏說着卻接了過來:“倒是能繡個門簾子,回頭大郎回來,你們倆圓房的時候挂上,瞧着也喜興。”
說着,站起來拿屋裏去了,大郎?碧青不禁搖搖頭,她婆婆這兒還抱着熱火罐兒呢,不定王大郎的屍骨都尋不見了,還圓房,見鬼去吧……
☆、第 8 章 進了屋,何氏把手裏的花樣……
進了屋,何氏把手裏的花樣子朝着窗戶仔細瞧了瞧,這尾金魚畫的真好,在老大的蓮葉間穿梭,就像活了似的。
何氏無論如何也沒想到,用一口袋黍米換了的媳婦兒竟是個寶貝疙瘩,何氏如今是越看碧青越高興,雖說身量瘦小,模樣兒還沒長開,卻是個有本事有心路的,手腳勤快還會畫花樣子,就算當家的沒死,大郎還在家,也不一定能娶這麽個能幹的媳婦兒。
想着,不禁雙手合十默默念叨了好幾句:“祖宗保佑,祖宗保佑……”如今只大郎再回來,自己就什麽都不愁了,這麽想着,不禁往窗戶外頭望了望,娶了個媳婦兒家來,這日子終歸有了些盼頭。
碧青可沒心思琢磨她婆婆的想法,她一心想着,等有了錢幹什麽,家裏的糧食不多了,那小半口袋白面,就算攙着黑雜面吃,也就能再吃幾個月,王青山家許諾的糧食,今年恐怕要打折扣了,瞧那天她婆婆從王青山家回來的臉色,碧青就知道,一定不會痛快的還地。
這地雖是自家的,可王青山家種了幾年,估摸早當成自己的了,這便宜占了容易,還回來卻難,都說莊戶人家老實,可一沾上利字,就算莊戶人也能成黃世仁。
不過,當初把地讓王青山家種,可是裏長在中間牽線做的保人,這事兒得從根兒上找,這會兒且不着急,回頭自己得了空,跟婆婆去裏長家走一趟,有些事說道清楚了,也免得到時候王青山家耍賴。
打定注意,碧青手下快了很多,毛筆也越用越順手,三天就畫了三十張,如果阮小五都買走,自己就有一百二十文的進賬了。
一百二十文有多少?碧青沒有概念,有心問問何氏,卻一想何氏為人糊塗,二郎還是個孩子,哪會留意這些,估摸問了也是白問,倒是阮小五常在外頭跑,應該清楚這些。
直到這會兒,碧青才知道那貨郎姓阮,因在家裏排行第五,就起了大名叫阮小五,阮小五那天說跟自己沾親,碧青還以為他胡說的,昨兒問了何氏才知道,真是親戚,具體什麽親戚,何氏說了一大串姑姑婆婆奶奶的,碧青弄不明白,總之是親戚。
雖是親戚也不近,而且,王家村跟阮家莊是鄰村,通婚也不是什麽稀罕事,要是認真算起來,兩個村的人一大半都是親戚,阮小二那天說出來,也不過是為了套近乎罷了。
親戚不親戚的,碧青不在乎,即使親兄弟做起買賣來,也得明算賬,更何況,這樣八竿子打不着的親戚呢。
碧青在乎的是,怎麽多弄點兒錢,把今年順順當當的過去,雜面餅子吃了快一個月了,她可不想吃一輩子,自己可是長身體的關鍵期,再這麽營養不良下去,別說個頭身量,想落個健康的身體都是奢求,所以,提高生活水準是當前最緊要的事。
阮小五剛走到坑邊兒上,找了棵樹蔭下頭撂下挑子,望了望前頭不遠王家的籬笆門,尋思這就到了,不着急,歇歇腳再走。這一早上串了四個村可把他累得夠嗆。
本來跟碧青定的是明兒來拿花樣子,不想今兒的買賣好,挑子裏剩下的花樣子都賣了,正好從王家村過,就想着順道過來瞧瞧,若是畫好了,也省的自己再往冀州城跑了。
正琢磨呢,忽的咔嚓一聲,一根老大樹杈從頭上掉了下來,正落在眼前的道上,吓了阮小五一跳,擡頭一瞧,不禁道:“二郎,你小子可都淘出圈兒了,在樹上做什麽,快下來,回頭摔下來可了不得。”
二郎揮了揮手手裏的斧子,沖下頭喊了一聲:“小五哥,你把挑子往旁邊挪挪,省的這跟樹杈下去砸了你的挑子,我可賠不起。”
阮小五這才看清楚,這小子手裏攥着一把斧子,正在砍自己頭上的楊樹叉,聽見咔嚓咔嚓的聲音,眼看那樹杈就下來了,阮小五忙把挑子往旁邊挪了挪。
剛挪開,那樹杈就掉下來了,緊跟着哧溜一聲,二郎也從樹上滑了下來,動作別提多溜了,阮小五奇怪的道:“你砍這麽些樹枝子做什麽?”
二郎:“當柴火燒,嫂子說,砍下來擱在院一頭曬着,曬幹了就能用了。”
阮小五一聽就明白了,指定是那王青山家欺負二郎家孤兒寡母沒個頂家的男人,沒按時送柴火來,種着人家那五畝好地,一年到頭給那麽點兒糧食也還罷了,柴火也不供着,真他娘的不是東西。
二郎掄起斧子把樹枝砍下來,打成捆抗在肩上,看着阮小五:“小五哥今兒來的正好,嫂子還說讓我明兒去叫你呢。”說着往家走了。
阮小五也挑起了挑子,跟了上去:“你嫂子的花樣子畫好了?”
二郎點點頭:“畫好了。”
兩人說着進了王家,何氏今兒也在,阮小五撂下挑子,就忙道:“那天來趕上嬸子不在家,也沒給嬸子見個禮兒,家去跟我娘一說,給我娘好一頓數落。”
何氏有些怔,雖說沾着親,可自從丈夫一死,以前那些走的近的親戚都冷落了,更何況阮家這八竿子打不着的。阮小五做的走街串巷的營生,往常也短不了打頭碰臉,可也沒見這麽客氣過,就算叫一聲嬸子,也是言不由衷,哪有這會兒親熱,不知道的,還真當他是自己的親外甥呢。
碧青見婆婆發愣,心裏大約明白,常話說的好,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王家窮的這樣兒,眼看就快吃不上飯了,自然誰都躲的遠遠兒,生怕沾上一點兒窮氣,自古以來都是窮嫌富愛,這是人性,也是世情。
碧青抿了抿嘴:“娘,小五兄弟大老遠的跑來,想必口渴了。”
何氏這才回過神兒來,忙道:“瞧我都忘了這茬兒了,屋裏有晾好的開水,我這就給你倒去。”說着進屋去倒了一碗水端出來遞給小五,等他喝了才道:“倒是好些年不見你娘了,從你叔去了,家裏的事兒多,親戚們也不怎麽走動了。”
阮小五眯着眼道:“我娘說這些日子拾掇莊稼忙,等收了地裏的麥子,過來找嬸子串門說話兒。”
何氏給阮小五這幾句話說的,心裏別提多舒坦了,知道碧青有正事,說了兩句客氣話,就進屋去了,兒媳婦兒的事兒她不懂,可她心裏明白,兒媳婦兒都是為了這個家。
等何氏一進屋,碧青就招呼阮小五坐下,打量他兩眼,心說,這小子這張嘴真能把死人說活了。
阮小五拿着碧青的花樣子挨張的看,越看越高興,那兩只本來就小的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線,心說,這可是財運來了,擋都擋不住,這麽好的花樣子估摸賣十五文一張也不難,小心的收起來,在挑子底下拿出一串錢來,放到桌子上。
碧青數了數,擡頭看着他:“多了,照咱們之前說好的,三十張花樣子,一百二十文,你這足有半吊呢。”
阮小五嘿嘿一笑:“嫂子就拿着吧,多出來的就算定錢,您得空,照着這樣兒的再多畫些給我就成了,咱這也不是一錘子買賣,往後日子長着呢。”
碧青笑道:“這樣也好,回頭我畫好了,叫二郎給你送去,省的你再往這兒跑了。”說着,摸了摸那些錢道:“不瞞兄弟,我這兒成天閑着也不是事兒,正打算着養些雞鴨,小五兄弟常在外頭走動,想來知道行情。”
阮小五:“如今雞崽子不值幾個錢,母雞崽子兩文一只,公雞崽子三文兩只,要說鴨崽子,就更便宜了,咱冀州府吃鴨子的人少,雖說能下蛋,可也沒什麽行情,十文錢能買一整整一籠鴨崽子,至少有二十只呢。”
碧青倒沒想到這麽便宜,算了算,數出五十文來遞給他:“這麽着,大兄弟就受趟累,幫我各買一籠,回頭到了年下,嫂子送你二斤鴨蛋當謝禮。”
阮小五忙道:“又不是什麽大事,哪用什麽謝禮,過兩天我就給嫂子送過來。”
碧青把阮小五送出去,回來見二郎正在收拾院子裏的柴火,便沖他招招手,二郎只當嫂子有活讓他幹,忙跑了過來。
碧青手放在後頭,看着二郎:“張嘴。”二郎老實真的張開大嘴,碧青把手裏的麥芽糖塞進他嘴裏,看着二郎砸吧嘴的樣兒,忍不住問:“甜不甜?”
二郎咧開嘴說了聲:“甜。”碧青忍不住笑了起來。
什麽是家?或許有親人守在一起,有屋子遮蔽風雨,就是家了,即使日子再苦,仍然有着絲絲縷縷的甜。碧青忍不住想,如果爹娘弟妹也在就好了。
想起爹娘,不禁暗暗嘆了口氣,得先把自己的日子過好了,才有能力照顧爹娘,這麽想着,便仿佛生出使不完的力氣來,叫着二郎,先把雞窩收拾出來,等雞崽子買來,也就不愁地方安置了。
鴨子更好辦,王家守着水坑,天天趕出去放,保證能養的肥肥,到了年下,除了雞蛋鴨蛋,還可以宰一只公雞,也像個過年的樣兒。
至于糧食,碧青琢摸着,自家院子旁邊兒那塊空地,是不是可以種點兒什麽……
☆、第 9 章 ...
碧青不止打院外那塊空地的主意,還相中了王家前頭不遠的大坑,雖只有半坑水,可這半坑水利用好了,也是寶貝。
前兒下了一場雨,春雨催生萬物,坑邊兒上的一片蘆葦越發茂盛,看着那些蘆葦,碧青琢磨是不是可以種點兒別的,例如荷花……
不是為了觀花,溫飽沒解決之前,她哪有這些閑心,她惦記的蓮蓬裏胖嘟嘟的蓮子,跟淤泥下的白蓮藕,挖出來洗淨了上頭泥,切成薄片冷水拔了,用糖醋汁一炒,酸甜爽口,是碧青最喜歡的素菜之一。
藕眼兒裏塞上糯米在鍋上蒸熟,放在蜜汁裏頭腌着,吃的時候切上一盤,那香甜的味道,這輩子都忘不了。
碧青想的好,可也知道這事兒不那麽容易,首先,雖說坑邊兒上就住着自己一家,那坑卻也不是她王家的,這會兒無主,是因為沒人看到水坑的價值,如果知道這是個聚寶盆,不定得打破頭,所以,開發的前提必須讓這個水坑屬于王家。
只要裏長點頭,把包含這個水坑的地都買過來,自己再怎麽折騰都不怕了,不過,這麽一大塊地方,也不知得需要多少錢。
碧青是從現代穿過來的,對地皮高山仰止的價格,記憶猶新,就算便宜,自己手裏這點兒錢估摸也是空想,先把王家的地要回來是正經。
這麽想着,挑了一天,晌午後跟何氏去了裏正王富貴家,碧青理解就是村長,雖說有些權利,到底是莊稼人,有着農民的樸實,心也善,見了何氏婆媳也沒怠慢,招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