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種果樹
歡喜的話讓趙易莘想起了南粵地區的基塘農業。基塘農業就是在魚塘的塘基上種桑、種蔗、種果樹等,與魚塘結合分別稱為桑基魚塘、蔗基魚塘、果基魚塘。
生活在平原上的南粵居民将低窪易有洪患之處挖成池塘飼養魚類,挖出的塘泥堆于周圍,稱為“基堤”,基堤上種植果樹、甘蔗、桑樹、花卉等,如此既能防洪,又能得到額外收獲,而農作物在處理後剩下的物料,尚可投入池中作為飼料喂魚。這種魚塘養殖模式不僅可以獲得更多,而且還可以節約成本,又能往複使用。
這真是勞動人民智慧的創造!當初,趙易莘看到這些時,忍不住贊嘆。勤勞和聰明的人們總能最大程度地改造和利用環境,卻不用破壞它。
趙易莘覺得他們的魚塘可以借鑒南粵的基塘農業。将挖出的泥土做成基堤,然後在基堤上種上一些樹或其他東西。不過他們這邊不養蟬,也沒有甘蔗,所以種桑樹和甘蔗不合适。他們倒是可以種些這邊常見的果樹和糧食。
趙易莘跟大家說了這個基塘農業模式,并提議他們也這樣做。
“你說怎麽做就怎麽做!”十九現在很信服趙易莘,在他眼裏趙易莘說什麽都是對的。“我還愁挖出來的土要用來幹什麽呢!”
“我們在上面種什麽好?”三六問道,其實他想種的可多了,蘋果、梨、石榴……一到收獲的季節,樹上全是紅彤彤黃澄澄香氣撲鼻的果子,再從魚塘裏撈出幾尾新鮮肥美的魚滿載而歸,這樣的生活想想都覺得美妙極了。
“大家覺得種什麽好?”趙易莘問大家。
“種柿子樹好,吃不完還可以用來做柿餅!”餘佳說。
“石榴也好吃,飽滿的果肉一口咬下去都是甜甜的汁水。”三六說完,大家嘴裏仿佛真的吃着石榴,有小孩忍不住吞了吞口水。
“我說呀,種蘋果也好,一個個又大又紅,吃下去又脆又甜。”林誠愛吃蘋果,每次他家漢子去上街,都會買些回來給他。但他們很少下去,一年吃不到多少次。如果這邊種了蘋果,他就可以經常吃的到了。
“既然這樣,幹脆我們都種好了。種完果樹,我們再在旁邊種着高粱,大家看這樣怎麽樣?”趙易莘提議。反正地方那麽多,多種幾樣果樹沒什麽問題。結果大皆歡喜。
“想那麽多幹嘛,想種什麽就種什麽。”十九說道,“現在我們先把基堤給弄好。”
“十九可提醒對了。”趙易莘笑笑,“基堤還沒建好也種不了。”
“那還等什麽,我們趕緊動手吧!”三六撸起袖子。
“我們也來幫忙。”歡喜磨拳霍霍也要加入進來。之前挖魚塘,十九他們一幫漢子不讓他們動手,半個月下來,歡喜覺得自己都要生鏽了。
Advertisement
“不用,你們在旁邊坐着就好了!”十九說,其他漢子也點點頭,“我們一身力氣就別浪費了。”
“讓我們在旁邊看着多尴尬,大家一起動手,速度會快很多,這樣魚塘也早點弄好。”林誠說。
“說得也是。”十九呵呵笑,同意了林誠他們的說法。他們一向寵媳婦,舍不得讓他們幹活,不過他們要是想,他也不能拒絕,待會給他們安排輕點的活就好了。
趙易莘也加入其中,一群人熱火朝天地幹活。等晚上趙易莘洗過澡回到房裏,他發現全身上下酸痛不已。趙易莘無奈地笑笑,這沒幹過活的身子就是嬌貴!
接下來的時間,他們忙着清洗消毒魚塘,建造基堤,忙得不可開交。又過了半個月,魚塘總算是弄好了。
“現在該種樹了!”三六心裏一直店惦記他的石榴。
“就你心急!”十九笑三六。
“我當然急了,種下去還要很久才結果呢。”三六說道。
“我們從鎮上買的都是快結果的樹,等到來年就能吃上了。”趙易莘說道。
“我都快等不及了!”聽了趙易莘的話,三六恨不得現在就到了來年吃上好吃的果子。
“我們先把坑給挖好,然後再放進腐熟的枯葉和爛根來培土。”趙易莘說道。果樹的栽植講究“大苗、大坑、大肥、大水”,以利于成活,旺盛生長。
“坑要挖大點,肥料多放點。”大苗是良種壯苗,他們已經準備好了。果樹就種在魚塘邊,大水也有了。他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挖好坑培好土。
“行!”十九帶着寨裏的漢子挖起坑,剩下的人去撿枯枝爛葉。
“公子,這裏真好玩!”趙易莘和歡喜兩人也去撿樹枝,他們走得遠了一點。
來了雲陰寨有一些日子了,歡喜在這裏過得非常舒心,這裏沒有勾引鬥角,沒有陰謀詭計,只有淳樸豪爽的人。雖然他們是山賊,但他們的心思都很簡單,他們的媳婦更是和善又溫柔。歡喜覺得他在雲陰寨比以前過得快樂多了。
“是啊,這裏山好水好人也好。”趙易莘說道。他同樣在雲陰寨過得很來舒心,以前他就有想過,如果他不是皇子,他要過什麽樣生活。趙易莘喜歡詩裏描繪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那種惬意悠然的生活。
“公子,其實我好羨慕他們,他們就像一家人一樣,不,他們比家人還親密。”歡喜很羨慕寨裏的人,雖然他們沒有血緣關系,但他們比親人還親密。歡喜小的時候就被家人賣進宮裏,他心裏一半是恨下半是渴望。
“現在我們也是寨裏的人。”趙易莘感受到了雲陰寨的熱情,他相信即使他不是沈陽傾的媳婦,他們也會熱情地接納他。
“歡喜,你在寨裏有看上的人嗎?”趙易莘打趣他,“你在這裏跟了個漢子,不就變成一家人了嗎?”
“公子,你胡說什麽!”歡喜他臉不禁紅起來,想起那個總來找他的漢子,歡喜有些春心蕩漾。
“我胡說了?可你臉紅什麽?”看了歡喜的反應,趙易莘知道有情況。
“公子,我不跟你說了。”歡喜惱羞成怒,跑到一邊說道。
“ 不知道是哪個漢子。 ”趙易莘笑笑,若是歡喜也在這裏成了家就好了。
……
等十九他們挖好坑又陪好土已經是幾天後了。
“終于要種樹了!”三六帶着幾個小孩歡快地圍在待種植的果樹邊。
“三六,你先帶他們到一邊玩去。”十九過來對三六說。
“好嘞!”三六也知道自己在這邊礙事,他趕緊帶着幾個小孩走開。
“三六過這邊來。”趙易莘說道。之前他比較忙,沒有好好看過寨裏的孩子。
“你們都多大了?”孩子們很喜歡趙易莘,見趙易莘叫他們,他們都跑過來圍住趙易莘。
“我五歲了。”最先說話的是老六的孩子,他是他們這一輩最大的。“他四歲,他三歲,王叔叔懷裏抱的一歲大。”王叔叔是十九的媳婦王節,他的兒子去年剛出生,是寨裏最小的孩子。
目前寨裏加上三六一共有五個孩子,三六帶着他們漫山遍野的跑。當然,除了那只最小的。
“你們平常都幹些什麽?”種樹填土用不着趙易莘,他幹脆和小孩子聊起來。
“我們跟着三六叔叔在山裏撿果子抓兔子。”四歲的沈成語是個活潑的,他是十六和程期的孩子。
沈陽傾他們那輩是陽字輩,他們的孩子是成字輩。
“你們不讀書嗎?”趙易莘問完,才意識到大梁讀書成本高,普通農家一般不會讓孩子讀書,除非他很聰慧。所以這些孩子的父母大都不識字,他們不能親自教導他們的孩子。除此之外,作為山賊的他們崇尚武力,他們并不重視讀書,因此寨裏的孩子都沒有去上學。就連三六都十二歲了,他也沒有去上過學。
“我們都不去讀書的。”沈成風說道。沈成風就是老六的孩子。
“這樣啊。”看到這些孩子們,趙易莘腦海裏出現了辦起私塾想法。
那邊,人多力量大,樹和高粱很快就種好了。他們的果雜基塘算是完成了,接下來就是将魚苗放進魚塘。
他們選的是鯉草、 草魚、鲢魚、鳙魚來混養。《養魚經》上記錄了這一養魚技術。混養講究的是将栖息習性不同、食性各異的異種同齡和同種異齡不同規格的魚類放養在同一水體裏,利用不同魚類栖息于不同水層的特點,立體利用水體空間,不僅能增加放養魚的密度,而且草魚的糞便經過變化可以為其它魚提供養分,而下面的魚可清除殘餌,改善水質。
将同種異齡不同規格的魚混養,還為在一個生産季節分批捕撈、均衡上市提供了條件,同時為下年培育了大規格魚種。
趙易莘在衆多品種中結合大家的口味選擇了四種魚,大夥都贊同他的選擇,他們也覺得這樣是最好的。
“放魚苗啰!”不知誰喊了一句,大家紛紛湧向池塘邊。
“十九哥,你們趕緊放!”三六表現得最激動,他已經看到了一條條活蹦亂跳的鯉魚。
“這就放!”十九說完,就招呼其他人一起将一桶桶魚苗放入魚塘裏。
等放完魚,大家發出一陣歡呼。辛苦了一個月,總算建好了魚塘。滿滿得到成就感填滿了大夥的心間。
“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今晚我們吃全魚宴!”十九向大夥喊道。
“哇!”三六感到不可思議,臉上又驚奇有高興。早知道他們這邊養魚的少,魚都賣得很貴,他們寨裏一般逢年過節才會吃一次。
趙易莘現在一邊,看着臉上洋溢着笑容的衆人,嘴角也彎了起來。他就知道大家迫不及待想吃上魚,所以他拿出自己的錢買了魚,打算辦個全魚宴犒勞一下大家。
“可惜了,老大他們還沒回來是吃不到了。”不知道誰說起了去西域送貨的其他人。
“留下一些等他們回來就好了。”十九說道。
“也是。”
雖然那麽說,但大家的興致還是因為寨裏人不齊而減少了。一下子,氣氛變得沉默。
“回來了,老大他們回來了!”就在這時,駐守在寨裏的人跑着遠遠地向他們喊道。
作者有話要說:
小劇場:
草魚:“我是生活在魚塘食物鏈頂端的魚!每天總有一群刁魚在下面偷窺朕!”
其它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