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章節
[sd同人/仙流]錦瑟無端五十弦
作者:青鶴
文案神馬的也不會,我不懂長話短說,然後我寫文奏是個細節控。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內容标簽: 布衣生活 種田文 強強
搜索關鍵字:主角:仙道彰,流川楓 ┃ 配角:相田彥一 ┃ 其它:仙流
文章基本信息
文章類型: 衍生-純愛-近代現代-動漫
作品視角:主受
作品風格:正劇
所屬系列: 頭發開出玫瑰-[此生只為仙流狂]
文章進度:已完成
全文字數:18913字
錦瑟無端五十弦
題記:
一弦一柱思華年
彥一在省城當了幾年記者,早些年發表過的文章一直平淡無奇,引不起人注意,攢了兩年經驗之後開始小有名聲,忙碌了一年。近段日子想緩解壓力,準備下鄉一趟。
想領略點鄉村情調。
臨出門的時候出于職業病,二話不說将相機丢兜裏一并帶上。
雀銅村的名不見經傳就像當年彥一初入省城。離省城幾個小時車程,坐在兩大山的中間,不通車,不發達,甚至有點落後,因為地理位置常年會逢大霧,仿佛與世隔絕。
為這目的地想了個挺周到的形容,清淨。
彥一琢磨是不是自己走偏了。
死活找不到了三岔口的路标,車在鎮上到站,一路步行了幾公裏來這,鎮上人說看到三岔口的路标往前走個兩百米,就能看見分道,到時候走左邊那條,半小時左右,雀銅村就到了。
四周全是玉米地,稈子立在羊腸道兩旁,綠油油高人一截,正值收獲期,稈子上頭層層疊疊的金黃。
彥一覺着聽見了有人收割的動靜。
在簇擁着的玉米稈裏兮兮蟀蟀。
天色并不早了。
彥一循着聲音的源頭往裏邊走,想問問路。
不比外頭擁擠,走越近眼前的玉米稈子越稀疏,顯然已經收割了不少,隐隐約約從縫隙裏能看見個正忙活的背影。
“你怎麽又走錯路。”
彥一一愣。
四下看了看,并沒發現周圍有人,寂靜的山野。
“站着幹什麽?”
彥一的視線又轉回來,這才發現眼前的玉米稈正給撥動,有人靠近。
“是...跟我說話嗎?”彥一試着出聲回應。
還在走動的步子頓時停了,那人反問了句,“你是誰?”
彥一想起了剛從玉米稈縫隙隐約看到的背影。
心裏大喜,三兩步穿過眼前寥寥無幾的稈子,“你好,我是從省城來的,找不着路了,想問問知道三岔口怎麽走嗎?”
這照面打得彥一有點意外,聽那把聲音真沒想過會和實際年齡拉出那麽大一段距離。
上了年紀,但是身形高大,一頭銀白發,臉上深一道淺一道的歲月痕跡幾乎就要長到一塊,
那人将彥一打量了幾眼,不鹹不淡一句,“哦,剛才我認錯人。”
“呃,沒關系,”彥一心想這人有聽自己問路嗎?“那可以告訴我,您知道三岔口怎麽走嗎?”
“這就是。”
彥一不解,撓頭,“可是我沒看見路标呀,我聽鎮上人說得看見路标,然後直走兩百米,可是我路标都沒找着怎麽直走?”
那人突然不說話了,想了想,丢下手裏頭鐮刀開始尋找什麽東西。
彥一站邊上看他在收割完了裸露出來的土地上來回走了幾遭,手腳并不太利索。
過了會,他直接跨出玉米地,在剛彥一所走過的羊腸道邊一處拿了個東西起來。
是件外套。
然後那人指了指拿東西的地方。
彥一順着方向看,雕着三岔口仨字的石碑赫然入目。
“剛衣服沒地方放,先蓋那了,一時沒想起來。”那人把外套抖開了披身上,折回來,蹲地上捆成堆的玉米稈。
“老大爺您是這兒的村民嗎?那您一定知道雀銅村怎麽走了,能具體再給指指路不?”
那人沒搭理,說,“就按照你剛才說的。”
彥一忙不疊道了謝,這就奔羊腸道上接着走。
臨黃昏的晚霞紅遍了整個天際,光芒萬丈,将天空的原色全蓋在了那片絢麗之下。彥一擡頭看了幾次,這和省城裏的天空似乎有點兒不一樣,想着想着就心癢了,從兜裏拿出相機連拍幾張照,打算回去的時候在省城拿出來看看比較。
一路上遇到不少同道走的,攜家帶口,扛着鋤頭牽牛,将孩子牽在另一手,赤腳走在并不平坦的路面,說說笑笑,相當濃厚的口音,并不全能聽懂,小孩兒嘻嘻哈哈的笑聲多數将談話內容掩了。
彥一接着拍,人群裏都發現了這一突兀的存在,還在進行的話語頓了頓。
有些窘迫,不好意思笑笑,仍是沒把相機收起來。
山裏人的淳樸,大多瞥過來幾眼好奇,回頭接上剛斷了的話頭繼續。
鏡頭追着剛熱鬧的氣氛想留點兒紀念。
彥一發現自個兒正踩着個相當魁梧的影子,并且給夕陽餘晖勾得老長變了形。
擡頭一看,塊頭還真不小,瞅面相估了他七八十的年齡,拿着根扁擔,和那群人打完招呼,便同自己擦肩而過。
彥一的眼神跟大塊頭身上沒跑過,看着他走出老遠,忽然覺着那樣高大的身子骨十分熟悉,卻一時想不起來。
前邊有人咋呼到家了到家了,開始嬉鬧,彥一沒顧上多想,跟上人群,果真不出幾分鐘,便看見了同剛三岔口一樣大小的石碑,刻雀銅村。
彥一蹲村門口發愁,夕陽西下,炊煙散盡。
事先忘了在鎮上定旅館,如今雖然讓熱情人家招待了頓飯,住哪兒卻是個問題。
平白無故家裏住個陌生人,這事說給誰聽都得認為不靠譜。
打鬧的小孩兒,成群結隊,從眼前晃過來,又晃過去。
彥一覺着思想受擾嚴重,無法集中。
思來想去,抱頭蹲村門口的石碑前繼續琢磨。
視線裏有塊投地上的黑影漸行漸近,在發現就快上自個兒身上的時候彥一忙不疊擡頭,這就給撞趴在了地上。
倒下去之前都沒能看清楚那不明物是什麽東西。
“恩?怎麽了?”
有人說話,聽着是有年紀的人,但這不是關鍵,彥一摸了摸痛處,居然正中鼻子。
“不知道。”
這聲音熟悉,在哪兒聽過,但這也不是關鍵,彥一摸到了股液體狀的,就從自個兒鼻孔出來。
慌忙中先捂了包,相機沒丢,于是手腳迅速地從地上爬起來想看個究竟。
倆挑夫。
倆一頭花白人高馬大的挑夫。
都挑着還沒把玉米剝下來的玉米稈,兩大捆,就像扁擔兩頭挂了座小山,幾乎垂到了地上。
走在前頭的叫彥一給認出來了。
就今天三岔路口撞見,還認錯人的老大爺。
身後邊那個是真沒印象。
彥一想說點什麽,卻給搶先了。
“你不要緊吧?”
說着上了前,走近了彥一才恍然大悟,這不就是路上那拿扁擔往村外走,還和那群大老爺們打招呼的人麽?
這一說才想起自個兒還流鼻血的事,彥一找遍口袋也沒找見紙巾之類的東西。
“就是..流了點血....”
那人笑了一笑,說,“應該是剛沒注意你蹲在那,撞上了,不好意思,不介意的話去我家裏處理下吧,老挂着血也難看。”
想了想,別無他法,彥一點點頭,跟在和自己搭腔的老大爺後邊。
倆老大爺挑擔幾乎就要并肩走,彥一在後頭,仿佛瞅見兩張一模一樣的背影。
還保持着挺直的脊梁,寬闊的後背,隐約能看出那要在年輕時候一定很強健有力,并且英姿勃發。
就快沉底了的夕陽,漸漸将那點兒金黃也收走,這看起來就有點模糊。
“跟你說過麽,進出的時候多看看,別老眼睛往頭頂長。”
“是他撞上來。”
“他蹲那怎麽撞你。”
“眼神不好了,哼。”
這是彥一唯一聽清楚的對話,盡管那聽起來讓人發笑。
倆小孩鬥嘴。
也許真有返老還童的說法。
鄉下最常見的老屋,蹲在石條壘起的高臺,搭成臺階的石板縫長出了草,有些枯黃。
老大爺的家挺幹淨,就是有點兒亂,直覺裏彥一曾想進屋了也沒瞧見女主人,也許是因為這個原因。畢竟會收拾家務的男人真沒幾個。
剛和自己搭腔的老大爺擰了把熱毛巾出來,另一個折竈臺的方向去了,一句話沒有,彥一心想這還真冷面。
對着鏡子擦鼻子四周那些幾乎幹了的血跡,嘴裏開始閑不住,“老大爺,怎麽稱呼您啊?”
坐在大門旁剝玉米的身影沒動,“叫老大爺不就挺好麽。”
“可是有兩個老大爺啊,我該怎麽叫?”
“恩,我想想。”
過一會,他轉過來,笑眯了眼,“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