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吃完早飯,于瑾就和林超去廚房做土豆條了,林越也去了想看看各種東西的用量,炸土豆要先用水煮一遍,再用油稍微炸一下,再最後拌上各種調料。于瑾和林超仔細的記下了各種用料,土豆就不用說了,還有豆油,調料就是鹽、醋、辣椒、胡椒、蔥,姜蒜、糖,最後在來點花生碎。
林越看到這份清單的時候還算輕松,要用的東西不算多,土豆價格低,各種調料也不算貴,只是他看了覺得豆油的用量不算少,本來油的價格就高,如果用油的問他不解決的話,這門生意不一定能賺到錢。
不過沒多久林越就想到了一個還算是可行的解決辦法,用來炸土豆的有不一定只有豆油啊,現在正是是種油菜籽的時節,現在馬上播種找他們家的荒地上中上油菜,明年清明時候就可收了。完了又可以接着中大豆,到了十月又接着種油菜,兩邊都不耽擱,就算他們以後不賣小吃了,單單榨油賣或是自己吃那都是不虧本的買賣。
決定好以後林越立即跟他商量。于瑾沒想到林越不僅支持他還把這些事情都考慮好了,他很是高興又補充到:“對了,我們不能把四畝地全部都種上菜籽,真做這個我們也還得種些姜蒜和蔥,還有鮮辣椒從才行啊。”姜蒜這些調味品一般人家是消費不起的,只有家裏好過的人家才買一些,所以價格高。至于蔥嘛,生長期長一年四季都有割了還可以又長,自己種能省一些是一些嘛。辣椒也一樣,可以結很長一段時間。
決定好要做以後,一家人又忙起來了。趕緊把河邊那幾畝地種上,這回直接中了三畝的油菜籽,剩下的又種了辣椒和蒜各三分地、姜和蔥各兩分。土豆就沒打算自己種了,村裏每家每戶都種到時候直接去他們家裏收就行了,再說了以後挖土豆也是一件麻煩事。
3752
9、開始買賣
種完了地又是十多天過去了,後院的母雞正帶着剛出生沒多久的小雞娃到處啄食,叽叽叽的叫聲一片。都說帶小雞的母雞兇,厲害起來連人都啄,可于瑾家的兩只母雞脾氣可好了,它兩不僅互相照看對方的娃,還對每天來給她們喂食的雙胞胎也溫和的不得了,還允許他們靠近。
是的,他們家每天給雞喂食的任務被兩個小家夥主動承包下來,他倆可喜歡小雞了。每天出去找張順玩之前必須的先喂她們,回來吃飯前還得來看看要不要添水舔食的。等母雞恢複下蛋以後,于瑾也每天做一碗雞蛋羹給他倆作為獎勵,更主要的是給他倆補充營養。家裏的大人可沒有這待遇,他們還幾天才輪的到一回呢。
于瑾去張伯家把他請來想請他做一個他們擺攤用的推車,于瑾想在車上放一個可以燒火的小爐子,土豆就可以現炸現賣了,再加幾個櫃子。起先張伯不知道怎麽做,于瑾就給他畫了個草圖,讨論了好半天才定下。張伯知道他們要去賣東西還是很支持他們的,滿口承諾一定會給他們做好。張伯這幾次跟林越于瑾他們打交道下來知道他們都是踏實上進的,對他們很是看中。
張伯來給他做工于瑾還管了他和他小孫子的午飯和晚飯,就希望能早完工,其他的東西早就準備好了。張伯知道他們要的急,一點功夫沒耽誤,花了三天時間推車就做好,還專門選了結實又輕巧的材料,怕他們推着沉不方便。
今天是于瑾正式出攤的日子,昨天他們就早早的做好了準備工作,把土豆煮好,要用的調料也切好裝好了,連柴火都準備了不少。因為村裏到城裏的路比較遠,林越頭天下午就去把村裏的公用的馬車借來了。這裏的村子都會樣幾頭耕牛和馬車,這些東西村民自己單獨是養不起的,只好集體養誰家要用只要每天角三個銅板和保證牲口的草料和飲水就行了。這段日子不是農忙時節,借馬車很容易,林越交了錢,看管的人問都沒問幹嘛就給了。
為了趕早上的集市又是第一次去,于瑾他們早上四點多起床了,把推車和食材都裝上了,這回一起去擺攤的于瑾、林越和林東,林西和林超在家,家裏的雞和豬,還有田裏的莊稼都要人照看,再說雙胞胎在家也要照看的。
因為他們走的早,林越他們到的時候東市才開還沒多少人,于瑾趕緊找了個地方把東西卸下來。他們這個位置周圍人不多地方寬敞,剛好就在上回他們買棉被的布店旁邊。放好東西林越又讓林東把馬牽到城門口去,哪裏有專門替人照看馬車的攤子,一天只要兩文,水管夠,草料添一次。
他們把東西都擺好了,就開始炸土豆了,他們早上這都沒有吃早飯,正好他們自己也喜歡吃,于瑾拌了給他們一人拌了一份當早飯,也暖和一下身子的。
不一會兒天大亮了趕集的人多了起來,集市也久熱鬧了。看于瑾他們是新來的,不少人都會停下來看看他們賣的啥,于瑾的做法他們當然不可能會見過,價格也就四文錢,和一碗面的價格相同,分量有足完全可以抵一頓飯了。有好幾個人覺得新鮮會買來嘗嘗。
Advertisement
于瑾見沒一會兒就有顧客了幹勁十足,他每次都會提前問好了客人的口味,根據他們的喜歡來調整鹹淡甜辣。客人嘗了都覺得好吃,拿到手裏仔細一看,這炸土豆看着簡單用的材料還算是有驚喜,還有不少他們平時都不用的調料,還有用的油,一聞就知道是好東西。花四文錢就可以買到有油花有調料、味道還好的的好東西,買的人覺得值。
有人買有好評,就有人跟着試試,于瑾他們的東西有是真材實料,自然有信心,漸漸的人就多了起來,到了最熱鬧得時候還排起了隊。林越他們三個人都忙得手都停不下來,林東負責炸土豆,于瑾專門負責拌調料,林越負責收錢找錢和疊油紙袋;當然了于瑾還負責吆喝和陪站着等的客人唠唠家常,免得他們等急了,這種事指望林越他們自然是不可能的啊,
這油紙袋還是于瑾想出的法子,開始他們一直沒想到用什麽好辦法裝這一份份拌好的土豆,什麽荷葉、竹筒啥的試過了都不行,這哪像現在用個塑料袋裝好就行了,這玩意他們這兒沒有啊。直到有天下雨拿出家裏的油紙傘他才想到用油紙包,接着就托村裏的人趕集的時候買了幾大卷,回來裁成小張小張的來包吃,方便又不髒手。
沒一會于瑾他們裝備的土豆就沒剩多少了。布店的年輕老板看了他們攤好一會兒了也想買點嘗嘗新鮮,結果他們生意這麽好,發現快沒有了他就趕緊過來買一份,他剛剛還想等到人散了他再買的:“沒想到你們生意這麽好啊,在不來就沒有了。”
于瑾擡頭一看就認出這個布店老板笑眯眯的問道:“老板,你也來買啊,要辣的還是不辣的。”
“辣點的,我們一家口味都重。”老板一遍打量着林越和于瑾一邊說:“上回你們去我店裏買棉花就覺你們不簡單,沒想到你們這麽快就找到新的謀生之路了。”上次他覺得于瑾他們不像是普通農戶,氣質不一般,特別是林越,精明沉穩。自己果然沒猜錯。
于瑾手腳麻利,三兩下就拌好了布店老板的,因為是熟人于瑾就把這份的量給的足足的,明顯比普通的多:“哎。老板你的好了,好吃再來啊。”
”好,再來。”說着就回來店裏。
集市還沒散的時候他們就把最後一份也賣出去了,本來今天就只是來試試土豆就沒準備那麽多早早的賣完了,連帶的柴火都燒的差不多了。最後的那份分量不足了,他們也不到算賣了,結果有個小夥偏要買,還說是嘗了別人買的,吃了特別喜歡專門過來買的,于瑾他們沒辦法也給他做出來了,不過只收了兩文錢。
他們收拾好東西就準備走了,只是還不沒想好他們的小推車要放哪,每天都往家拿肯定是不行的。正在他們發愁的時候布店老板又出來了:“你們賣完了啊,要回去了啊。”
“是啊,老板今天才來第一天東西沒準備充足。”于瑾回答。
“你們要是回去了,你們這攤子怕是不好帶回去吧。”老板一看就知道他們正犯難呢:“要不你們就放在我店門旁邊吧,我們一家就住在這樓上,也可以替你們照看一下,上好鎖就丢不了。”
沒想到老板主動開口幫忙,于瑾很是感激:“真的嗎?謝謝老板啊,謝謝了。”說着他們一起把攤子推到店門口邊上鎖着“要不這要吧,老板我們每天付你幾個錢,就當麻煩你呢。”
“這小哥說什麽呢,多大點事啊,還收錢,你要是實在過意不去,我以後買土豆的時候你給我多包幾塊。”老板也是個爽快人,不圖那點兒。
“那就謝謝老板了。”林越說道:“請問老板你貴姓啊?”總不能受了人家的幫助卻連人家姓什麽都不知道啊。
“哈哈哈,免貴姓王。小兄弟你姓啥啊?”王老板回道:“上次你們到我店裏來買棉花,我就覺得我們有緣分,你看這不是嘛,我們又見面了。你要是不嫌棄,咱們就交個朋友。”
作者有話要說:
哈哈,來晚了,加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