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買完所有的東西都過了晌午了,林越和于瑾就趕到城門口去和林東彙合了。林東早就坐在路邊的石階上等了好一會了,于瑾來了也坐下從包袱的拿出早上煮的紅薯,準備分給三個人當中午的幹糧。林越看着于瑾手裏已經涼了的紅薯又看着他們在太陽下曬得紅仆仆的臉說:“這個別吃了,我看那邊有個面攤,我們去去吃碗面吧。”
于瑾聽他說這話心裏也不樂意了,氣呼呼的說“幹啥?這不是有吃的嗎?我說你是不是少爺病又犯了啊。你不是知道我們家什麽情況嗎?”哼,他一早起來蒸的紅薯還被嫌棄了,我還想吃山珍海味呢,可是哪來啊?。
林越覺得自己簡直冤枉啊,他什麽時候有過少爺病啊,從小到大都沒有。林越見他一點就炸的個性覺得甚是有趣。林越站在他前邊忍不住伸手摸了下于瑾的頭,解釋到:“我不是嫌棄,紅薯都涼了吃了容易生病,再說了我們還要趕這麽遠路、這麽多東西還要拿。中午要是吃不飽人要受罪的,要是你行的話,要不這些東西下午你就多背點。”
聽了林越的話,于瑾看見面前堆成一個小小山的東西,又看了看自己的小胳膊默默妥協了:“好吧,我們去吃面。”
“這就對了嗎,你不餓林東也餓了啊。”林越把于瑾從地上拉起來:“是不是啊,林東,你餓了吧。”
于瑾回頭有些懊惱的看了看林東。
“我,我、、、、、、”林東其實不是很餓,早上的雜糧稀飯他可是喝了兩碗,可是看見少爺在于瑾背後給他打眼色,他只好說:“少奶奶,那個我、、、我是有些餓了。”少爺你那我當什麽擋箭牌啊,你想心疼一下少奶奶直說啊。啊,糟了以後少奶奶不會以為我吃的多,嫌棄我吧,少爺你可坑死我了。
于瑾他們一人點了一碗面,四文錢一碗,面就是普通的寬面,量很足,只是面條湯是用骨頭熬的。很久沒見葷腥的三個人都将面吃的幹幹淨淨,連湯的喝了個幹淨。于瑾拍了拍自己鼓鼓的肚子,心滿意足了,這錢真是沒白花啊。林越看着他的小動作和滿足的表情也很開心。稍坐了一下才問道:“吃好了嗎?好了我們就趕路吧。”
林越他們背上他們買的東西準備出城了,突然面攤上來了個推着小車的中年男人沖着老板喊到:“老板,來碗面。”
于瑾從他身邊走過眼尖的看到他的推車裏裝着幾個髒兮兮的小豬仔子,一下子的就興奮了,停下來問:“大叔,你這的小豬崽賣嗎?”于瑾今天走了大半個集市都沒有看到有賣的,心裏還默默的失望了。
豬是他們必須要養的,于瑾是打算把養豬當成重要的産業來做的,他們家的人包括林東和林西都沒有都沒種過地,不開發其他的門路是別想發家致富的了。現在村裏的人都很少養豬的,這養豬生意以後肯定虧不了,再說賣出去自家留着吃肉也好啊。
“你們要買嗎?母豬五十文,公的四十文,一口價,不買就拉倒”這大叔今天生意不咋的,市場裏蹲了大半天連一個問的人都沒有,又餓又渴,脾氣就上來了嗓門也就上來了。
“你什麽态度啊,我們買你東西呢。”林東見這賣東西的對自家少奶奶大呼小叫的,心裏不痛快。
“林東。”于瑾是真心要買的,就拉住了林東:“大叔,我們是真心誠意想買的,你看能不能便宜點。這集市快要散場了,你也難的在把這些豬仔往家裏推了。”
這大叔瞟了一眼林東對于瑾說:“就你看着像個老實人,看你老實的份上,便宜點兒,母豬不講價還是五十,公的少十文錢,這就不能再便宜了。買就買不買我就吃面去了。”
于瑾看了看林越,林越也知道了他的打算就點了點頭。
Advertisement
于瑾看林越沒意見,“大叔,我要一只小母豬,兩只公豬。”說着就付了錢,“大叔,你能不能送我們一個竹筐啊,我們這兒也沒什麽東西可以裝,要是随便弄回家怕是不行啊。”
大叔看他們确實沒地方放,也沒說什麽就給了他們一個。于瑾就高高興興的選了三個看起來皮毛光滑,四肢細長的豬仔。
因為東西實在太多了,林越他們等到快吃晚飯的時候才到家,到了家于瑾把專門給林謙之和林慎之買的糖拿出來,可把兩個小的高興壞了,他們好久都沒吃糖了,左一個“小爹爹”右一個“小爹爹”叫着。
林越聽到這一聲聲“小爹爹”,起初他都愣愣了,這兩小崽子算是認了于瑾了,這認爹的比他這認媳婦的進度快多了。過了會兒,林越心裏又有些美了,一家人也算是齊了。
晚上進屋睡覺的時候林超看見自己的櫃子上看見筆墨和一捆厚厚的草紙,筆墨都不是頂好的,這紙更是趕不上他以前用的宣紙的十分之一,但他還是很感動。林超望着這些東西入了迷。
他喜歡讀書,本以為到了村裏自己再也沒有機會碰這些東西了,可現在這些東西又來到眼前了,他知道這一定是他嫂子買給他的,想到這些林超又有些自責,既是因為自己先前那麽誤會嫂子,又因為自己的脆弱,受了一點打擊就放棄了自己喜歡的書。“林超是時候振作起來了。”林超在心裏默念着,又重新樂觀起來。
從城裏回來的第二天,林越他們就一起去了地裏準備把地種上了,他們都沒幹過農活,好在村裏的人都很熱心,也願意邊幹邊指點他們一下。劉舅舅的地離他們家的也不遠,也時常過來幫忙還給他們借來了幾件農具。他們先是把他都翻了一遍,兩畝地也不多,幾個人一天就翻完了。
第二天就把早就準備好的玉米和黃豆種上,玉米黃豆各一畝,玉米就當糧食了,這黃豆的作用就大多了,可以磨豆腐豆花,還可以做豆油,于瑾就讓他們多種了點。
西林村的地勢很好,村裏的人早就摸索出了一些種地取水的技巧,村裏的田地裏都修好了引水和排水的溝渠,他們家又有好幾個壯勞力,所以沒花多大功夫就種完了,前前後後就花了三天的時間。
還有林越他們家的四畝荒地,是于瑾選的,就在他們家旁邊的,離溪邊很近的那片地,那一片地土質很肥沃,靠河離家又近,引水幹活都方便,周圍也只有他們一家的土地。這片地于瑾他們打算先翻一邊,翻得時候他們還讓林東他們屋後的山坡上背了好些快要腐爛的樹葉倒在土裏堆肥,為明年開春種地做準備。
翻河邊的幾畝地的時候于瑾沒去,他要在家給他們修豬圈的匠人們煮飯,他計劃給他家的三個豬仔和他們的後代造一個結實的圈,也是要話些功夫的就又請兩個上次給他們修房子的工人來修了。
同時,他在家把前院靠着籬笆兩邊的地翻出來,把他帶的蔬菜種子種上,主要是蘿蔔、大白菜和苋菜這三樣;于瑾這些苋菜不是為了人吃的是為了喂豬,苋菜長的又快又大還不怕凍,外面的菜葉掰了它又長,這樣的話就算冬天裏沒有野菜了他也不用擔心豬草的問題了。
栽好這些,于瑾又去村裏人那裏換了些小蔥、韭菜、幾株黃花菜和茴香回來沿着院子的籬笆種類一圈,這幾樣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另外又了種了一塊豌豆,不僅這一個冬天有新鮮的豌豆尖吃,再大一點有青豌豆,老了還可以打幹豌豆,一點也不浪費。
幾處同時開工也一點沒耽誤,只用了三四天河邊地翻好了,豬圈修好了,于瑾的小菜園子也搭理的有模有樣的。一家子的生活也正式踏上正軌了。
3738
5探訪山林
解決完之前那些要緊的事,于瑾他們修整了兩天後,就決定到後山上去看,全家人一起去,說不準又新的發現。
因為是提前決定好的,于瑾前一天就蒸了些粗糧餅和紅薯;他用家裏不要菜根紅薯皮和這野菜給又給家裏的小豬崽煮了一大鍋豬食準備明天走的時候都給它們倒上。還叫林西去砍了根竹子回來做了幾個竹水筒。
于瑾以前總忙着打工從來沒有到那去玩過,他對這次的出游興致很高,哪怕只去一天他準備了不少東西。林越他們也很少有這樣的機會,也想去山裏看看有什麽。至于兩個小的就更不用說了,興奮的晚上睡覺了還在床上蹦來蹦去,引得他們爹在他們屁股上一人給了一巴掌才消停的睡下。
第二天早上露水還沒幹的時候一家人就背着竹筐出發了。
他們屋後這片山并不是很高,但是林子很深,但村裏人之前常聽老人們說山裏有很多吃人的野獸,久而久之,出了經驗豐富的獵人其他人一般都不會輕易上山了。林越他們也沒打算要走多深,只打算把他們屋後這一片摸熟悉了。
于瑾和林超被林越安排走在中間,讓于謹和林東一人牽着兩個娃走着,林西背着行李和工具走在最後,他在前面開路。其實山裏的路還算平坦,沒啥陡坡懸崖的,只是少有人走動,路都被雜草和枯枝落葉給封住了。
于瑾一邊小心翼翼的牽着林謙之不讓他摔倒,一邊又仔細的觀察着周圍,想看看有沒有什麽有用的東西。沒走一會兒還真讓于瑾發現了一些好東西。
作者有話要說:
上班回來第一件事,當然是發文了。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