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 姜蕙忙跟着她們一道行禮。
太子妃聲音溫和,問起她是誰。
宮人回答:“是姜家的二姑娘。”
太子妃道:“那是要去坤寧宮了,便于我一同去罷,已有兩位姑娘等着了。”
宮人聽聞,自覺的往後退去,姜蕙跟在太子妃身後。
太子妃回頭笑道:“莫拘束,低着頭,我也不知你長何樣。”
姜蕙擡起頭來。
太子妃見到一張光彩照人的臉,她微微驚訝,但又恍然大悟,難怪太子說穆戎迷上這二姑娘,非得娶了她做妻子,這等容貌也确實罕見,倒是與皇上寵愛的麗嫔有幾分相像。
那麗嫔是魏國人,當初魏國降服,進貢了不少美人兒,這麗嫔是最美的一個,如今皇上還常去她那兒,幸好為人聰明,不曾興風作浪,母後也不與她為難。
不過這姜蕙較之麗嫔,皆有越國人的柔美,故而顯得更是出色。
她這般打量姜蕙,姜蕙卻不曾回看。
因她一早知道太子妃的樣子,上輩子穆戎帶她回京,她見過一面,那是标準的大家閨秀,又有些俏麗,也是百裏挑一的樣貌。
她垂着頭,看起來有些緊張。
太子妃心道,第一次來宮裏的姑娘,多半是這樣的,好心寬慰道:“只是去拜見下皇後娘娘,跟平日裏一般便是了,皇後娘娘寬厚仁和,你莫害怕。”
姜蕙低聲謝過太子妃提醒。
到得坤寧宮,二人将将走入儀門,前頭有人銀鈴般的一笑:“瑤姐姐,你怎得與姜二姑娘一道來了?”
Advertisement
姜蕙對這聲音再熟悉不過,知是衛鈴蘭,她手在袖中握成了一個拳頭。
果然她陰魂不散。
想必穆戎千算萬算,絕沒有想到衛鈴蘭會阻攔這件事罷?
也是,他如何知。
興許跟上輩子一樣,仍然以為衛鈴蘭是那個他從小就認識的單純姑娘呢。
她嘴角挑了挑,低頭間眸中閃過寒意。
太子妃驚訝:“鈴蘭你怎麽在呢?”
“我來看姨祖母的,順便看看皇後娘娘,誰料今日請了好些姑娘來,永寧知道定是高興得很了,可以陪她一起玩兒。”衛鈴蘭說着,看向姜蕙,上下打量一眼,面色有些發沉。
因姜蕙這身打扮着實慎重,一點兒不像她以前見過的樣子。
剛才遠遠看見,她走路竟也變了,一步一步很是端正,絲毫沒了那些妩媚氣。
真真是花了心思了!
可她倒要看看,姜蕙如何嫁給穆戎呢!
她親切的道:“姜二姑娘,快些過來罷。”
三人一同走入殿內,向皇後請安。
皇後四十來歲的婦人,一張滿月臉,生得極是富貴,擺擺手道:“都坐着罷。”
聲音剛起,宮人立時就設了錦杌。
太子妃笑道:“聽說還有一位餘姑娘未到?”
“不能來了,前兩日就得了風寒,怕過給永寧,剛剛她老父在宮外遞了條子。”皇後語氣淡淡,她派人核實,确實是生病,倒不是今日突發,想來也沒人有膽子敢欺瞞。
太子妃道:“可惜了,聽聞餘姑娘寫得一手好字,我原還想看看。”
皇後笑起來:“又不是沒機會,再者,這兒幾位姑娘,哪個不是有女夫子教的?”
太子妃笑道:“那倒是。”
皇後又命人上茶。
姜蕙端起茶來喝時,耳邊聽太子妃問旁的姑娘,女夫子都教些什麽,輪到她時,她放下茶道:“琴棋書畫都教一些,不過入京來,請的女夫子還會教一些四書五經。”
太子妃誇贊:“那女夫子倒是好學問。”
皇後見姜蕙說話時,深深看了她一眼。
昨日太子專程提起這件事,說穆戎傾慕這姜二姑娘,故而連皇上送去的兩位宮人都沒有碰,言下之意是希望她成全這樁好事。
今日見這姜蕙,倒真是生得漂亮,自己兒子将将情窦初開,便喜歡上她,也難怪忘不了。
年輕人,哪個沒有一點情懷。
衛鈴蘭突然好奇的問姜蕙:“二姑娘你這膚色如此白皙,可不像咱們越國人呢。”
這是多數人都有的疑問。
可衛鈴蘭絕不是安好心,亡國奴婢的女兒,怎麽可能嫁給皇子?
衆人都看向姜蕙。
姜蕙微微一笑:“小女子這膚色像了母親,從小到大,無人不問起的,母親說興許是曾祖母傳下來的。當年越國魏國曾一度停戰,兩國交好,在隴西邊界,不止通商,也有通婚的,小女子的曾祖母大概便是魏國人。如今魏國已降服,皇上不僅不曾擄掠百姓,且還派官員前往魏地扶持經濟,衆人無不感恩戴德,皇上對魏人一視同仁,不曾看低,如此寬厚相待,實乃百姓之福。”
她一番話說得滴水不露。
反正是曾祖母,那麽遠的事情,誰查得到,再說,真要查,也有穆戎這擋箭牌給她攔着的。
衛鈴蘭聽着咬了咬嘴唇,倒是再不能說一句魏國人的不好了。
不然便是瞧不起,可皇上都沒有如此,她如何能?
皇後聽了暗暗點頭。
這小姑娘倒是聰明,皇上在處置魏國時,當年朝中官員分成了兩派,一派想全數殲滅魏國人,一派則想保留,慢慢納入越國,皇上雖然不太理朝政,可他是個心軟的人,後來聽從劉大人的意見,重整魏國。
如今魏國其實也是越國的了,早不該還提什麽魏國,越國。
兩國已合二為一。
姜蕙說完,好像突然發現自己話說得太多,忙低聲道:“剛才一時忘形,還請娘娘與太子妃見諒。”
她臉兒有幾分紅,像鮮嫩的蘋果,露出了小女兒的憨态。
皇後見了,少不得想到沈寄柔。
沈寄柔就是有些憨厚的直率。
眼前這姜姑娘,倒有一些相像,可又比沈寄柔有大家閨秀的端莊,且還會說話。
皇後心裏有些數,她知穆戎的眼光高,故而便是沈寄柔,衛鈴蘭這樣的姑娘,都一直不曾喜歡上,不然早該主動提了,如今看上姜蕙,想來是因真心。
見她面色柔和,衛鈴蘭心中氣得翻江倒海,怕姜蕙太突出,轉而與另外兩位姑娘說話。
可惜這李姑娘性子膽小,說個話畏畏縮縮,叫人不喜。
林姑娘不錯,只這容貌與姜蕙一比,一個天一個地。
天下誰人不愛美?
便是女人,都是喜歡漂亮的,且皇後年紀又大了,不存在什麽嫉妒心,看姑娘,也是依婆婆看兒媳的眼光,今日姜蕙打扮得體,便是妝容都是精心描畫的,美是美,卻美得不刺眼。
看着賞心悅目。
衛鈴蘭暗自着惱,一時竟找不到法子來對付姜蕙,因不能太過刻意,她還得保持自己的風度呢。
姜蕙暗地裏快意極了。
她知衛鈴蘭很想嫁給穆戎,如今看她得皇後喜歡,心裏定是像被針紮了一樣難受。
真真是活該!
叫她難過死。
誰讓穆戎只想娶她呢,衛鈴蘭上輩子得逞,這回是怎麽也成不了的了。
皇後說得會兒,便讓她們去永寧公主那兒。
太子妃也一起。
永寧公主今年十三,正是天真浪漫的時候,見到三位姑娘,開懷的很,立時拉着她們去蕩秋千,幸好今日陽光不錯,姜蕙心道,不然冬日冷得很,不知得多難受了。
她走在後面,只看着她們玩。
乾西二所裏,何遠見穆戎連換了好幾卷書,沒有一卷看得進去的,便知他是在擔心姜蕙,當下有些好笑,輕聲道:“殿下不如出去走走?”
穆戎立時站了起來。
自打她入宮後,他就心神不寧,生怕她做不好。
畢竟那是他的母後,假使姜蕙得不到母後喜歡,作為兒子,總是有些棘手的。
雖然原本他可以直接去求父皇,父皇疼他,沒什麽不會應允,可內心裏,他仍希望姜蕙可以得到母後的認同,這樣她嫁進來,更是名正言順,就是不知她可做到了?
何遠道:“聽說在園子裏蕩秋千。”
穆戎唔了一聲,走了幾步又停下來。
他這樣太心急,萬一被母後知道,連這半刻都忍不住,只當姜蕙是什麽狐貍精呢,這也不好。
他又轉身走了回去。
何遠看他反反複複的,嘴角抽了抽,這回真不知自家主子在想什麽了。
陪得會兒永寧公主玩秋千,後來又寫字畫畫,眼見時辰差不多,宮人才領她們回去,姜蕙坐着轎子,沒走多久,突然見轎子停下來,她透過車窗,看到是在一處小巷子,正當要問轎夫,卻見門簾被掀開,穆戎坐了進來。
這轎子極是狹窄的,兩個人立時貼在一起。
姜蕙對他的舉動早已不驚訝,他此番來,定是問結果。
誰料他一坐好,只捧着自己的臉看。
眼睛對眼睛,那麽近,姜蕙的臉忍不住有些發燒,微微垂下眼簾。
“不錯。”好一會兒,他滿意的吐出兩個字。
弄得好像她是去為他完成什麽任務。
姜蕙沒好氣:“哪裏不錯,要不是我機靈,今日興許都完了。”
穆戎眯起眼眸:“出何事了?”
“是那衛鈴蘭,她早先就不喜歡我,今日來,定是故意阻撓,想說我是亡國奴的種。”姜蕙一邊說,一邊盯着穆戎,想看看他的反應,他要是袒護衛鈴蘭,她以後嫁了他,只會看他更不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