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29)
了孤本很可惜。
此舉得到了族人們一致的盛贊,蕭家閣樓裏有很多珍貴的孤本書籍,都是幾代人打仗弄回來了,祖先們雖然不是各個都愛讀書,卻也知道書是個好東西,不管有用沒用先運回來再說。L
☆、176章
族學終于有了點生氣的樣子,不少愛讀書的族人也變得用功了很多,常常來抄寫書籍,抄寫的東西可以拿出去賣掉換錢,這個是不影響蕭家的,這些子弟有的家境比較窮,賣書可以換些銀錢回來買紙筆。
而請的兩個夫子也很高興,因為蕭家的書籍很多是孤本外面是沒有的,若兮采用了江南書院的借書制度,要抄書就要先登記你借了哪本書,只能在閣樓裏抄不能帶出去,避免了書籍丢失的情況,這個由蕭家下人和族老等一起看守,這些都是留給子孫後代的財富,能夠惠及自家孩子的寶貝,他們自然是盡心盡力了。
若兮看到族學穩定了下來,心裏也松口氣,有楊氏看着族學也出不了大事,自己則去忙玫瑰花田的事去了。
不少族人選擇跟着若兮種玫瑰花用于釀酒,青蓮的鋪子要擴大了,買了隔壁兩間鋪子,按照若兮的指示往高裏蓋,弄成三層的小樓,起個酒樓出來,賣江南湘南那邊的特色菜,地下出售酒水,連帶江南點心也能一起弄了。
聽了青蓮的計劃她非常高興,可惜她要養胎不能勞累,這事就能落在若兮身上了,若兮将鋪子重新裝修加蓋,準備大幹一場。
特意回柳家族裏請了江南的大廚和點心師傅回來,蕭家看準了若兮的經商頭腦,當即買下不少田地,若兮讓他們種些時令蔬菜,有錢的可以蓋暖棚,沒錢的養些雞鴨豬羊,這些東西養得好她都收的,收上來直接送去酒樓。
這就是她的打算。不打算靠別人,供應的蔬菜酒肉她都自己準備齊全了,誰也別想捏她的脖子。
青蓮也拿出了自己的嫁妝農田和李铮分到的田莊都聽從若兮調派,李铮分了一個果林的地皮,地不算太好,種別的不行,也就能種些果樹之類的。若兮讓他種了不少果樹。在林子裏養了雞,在河邊養了鴨,又讓人挖了個池塘養魚。這一下收入就變得多種多樣了。
李铮佩服的直跟蕭琦搖頭,“你可真是找了個財神爺回來啊!大姐可真是太厲害了。”
蕭琦也樂,“你姐姐厲害着呢,做生意一流的。你打算什麽時候搬出來?”
因在李家鬧了一場。現在李夫人的日子也不好過,閨女被強行訂了親。她幾次懇求丈夫也沒能得到寬恕,李家姑娘現在還哭的不行,幾次要上吊,李大人只有一句話。要死死快點,死了拿牌位也得嫁過去,沒死就去家廟了此殘生。
李大人的不為所動。讓李姑娘沒了辦法,卻也不甘心就這樣嫁過去。一直在家裏鬧騰。
李铮嘆口氣,“父親說我随時都可以搬走,可我還是想留一段時間,等家裏都安頓好了我再走,怎麽樣也等妹妹嫁了我再走也來得及,如今家都分了,母親再鬧也沒辦法了,只是委屈了青蓮懷着身子還要受氣。”
“也是,不行就帶李大人去莊子上住幾日散散心也就是了,我認識叔父多年他沒那麽軟弱,一點打擊不至于打垮他的,何況你們兩兄弟還是很出色的。”蕭琦拍拍他的肩膀安慰道。
“希望如此吧,最近父親的身體也不是很爽利了,我正在勸說父親跟我來莊子上修養些日子,讓他們母女倆在家鬧吧。”李铮對嫡母實在是不想再生氣計較了,傷敵一千自損八百,沒啥可炫耀的。
蕭琦嘆口氣也沒再說什麽,“你若擔心就把媳婦養在莊子上吧,這清幽寂靜,讓叔父也來,相信外人也不會說什麽了,老大人這次回來有一段時間不能再走了,趁機養養傷也是好的,相信這點事弟妹不會慢待的。”
李铮眼一亮,頻頻點頭,“我也是這麽想的,青蓮家傳的藥油和藥丸子對內傷很好用的,我獻給了父親,但還是想讓父親來莊子上養養,父親的意思是把家裏弄利索了才能走呢。”
李大人很長一段時間不在家,家裏的下人都被老妻給把持了,頗有點烏煙瘴氣的意思,兒子兒媳搬不動老妻這尊大佛,唯有自己親手處理才能阖家歡樂。
對兒子遲遲不肯搬走,擔憂自己的身體,兒媳獻藥孝順的行為,他心裏頗感安慰,總算兩個兒子沒有養費了,不然他真的無顏面對李家列祖列宗了。
小兒子來信了,對母親的行為表示了羞慚,并且同意了父親的分家方案,特特跪請哥哥原諒,看在他的一點臉面上包容母親一二,等自己娶了親會讓媳婦管家,不會再讓母親勞累了。
李家小兒子也訂了親的,是李大人給選的親事,交好的友人之女,文官之家出身大家,家裏也是人多雜亂,管家理事那是沒一點問題的。
看到小兒子懂事明理,李大人心裏稍感安慰,總算是沒有壞道根上,還有希望扭轉局面。
李夫人如今進了佛堂吃齋念佛了,李家在籌備李姑娘的嫁妝,嫁的很急,年裏挑了個最好的日子就要送走呢。
青蓮撐着肚子還是出來理事了,李大人是個男人不懂這些東西,不過有了公公的撐腰底下人不敢欺上瞞下了,事情很順利,青蓮沒有壞良心,自己又給添了一萬兩銀子,總共三萬兩銀子,選的嫁妝都是最實用的東西,首飾也給陪送了一些,雖然真的很讨厭這個小姑子,但為了丈夫為了公公的支持,她也要忍着肚子疼把事辦得漂漂亮亮的,讓族人和外人沒話說,挑不出禮來才行。
此時此刻青蓮才越發佩服敬重若兮這個姐姐,打心底裏把若兮看成自己的榜樣和親人,嫁人後的她體會了諸多辛酸和委屈,打掉牙活血吞也不是沒有,着吞下去的姿勢還要優美,笑容還要燦爛,就是留了血也不能讓別人看了笑話去,這是他們柳家血脈裏的骨氣。到了任何時候都不能改。
酒店的事全權交給了李铮和若兮等人去跑動籌備,趁此機會若兮将玫瑰花等花卉增添了不少品種,酒水又添了新品種。
同時對酒樓的包廂做了細微的改動,這是蕭琦的意思,酒樓裏是收集信息最好的地方,因此包廂裏有必要做些改動,裏面有一人的夾層空間。只要包廂進了官員等貴人。夾層裏也會進去一個抄錄的人,用于抄錄他們的對話留存,這些都可能成為重要的信息。
當然如今還只是蕭琦自己的想法。和三皇子無關,他不想讓三皇子對蕭家滲透的太厲害,有些東西世家是不會告訴皇帝的,還是會留點自己的底牌。這些若兮就沒有多問過,任憑他們自己去折騰。也交代底下人只管聽話幹活,不要多問多說多看。
酒樓的動靜很大,不少人都知道了,打算等開張後去看看的。想瞧瞧這個商戶女出身的侯府夫人能幹成什麽樣啊。大家都很好奇。
若兮卻不管別人怎麽看,時常坐着馬車往外跑,如今也沒人管她出門了。不過她不經常回娘家,偶爾回去看看就成。嫁了人的媳婦老往娘家跑也不對,人還以為你在夫家受虐待了呢,不然幹嘛老回娘家啊!
若兮時常去莊子上看看,尤其是族長和族人的田莊,看看他們怎麽種菜的,花該怎麽種,果酒該怎麽釀,若是釀錯了也沒關系,錯了就是果醋,包裝一下一樣可以賣的,這讓很多族人都松了口氣,很感激若兮。
有了她的支持窮苦的族人們也得到了很多好處,手裏的銀錢也多了起來,孩子們也能得到族學的教養識字讀書做人,再不用擔心天天往外跑給學壞了,日子過得滋味了。
楊氏很有心計,說動了族長,時常帶着族學的大孩子小孩子包括女生去田莊上勞作幾日,感受一下田地裏的辛苦,還有莊稼怎麽長的等日常農家知識。
同時她也看到了若兮的努力,她在努力改變蕭家,從小處着手一點一滴的改善族人的生活,親自去各家查看雞鴨豬羊的養殖情況,給他們講解如何養最好最省錢省東西還養得好。種哪些蔬菜最應季,不要和別人種一樣的東西,每家每戶都劃分了定額,不讓一窩蜂聚到一塊引起麻煩。
手裏有錢的也會指點他們要多買些地或者買個宅院做投資,不用把錢握在手裏浪費了,若兮很體貼,尤其是窮苦人家,每一分錢她都算計很仔細,盡量不讓他們賠錢。
不是所有的人都忘恩負義不知道好賴,大多數族人都很感激若兮,少有個別想多占便宜的,也會被族中年紀大的長輩給教訓一頓,再也不敢再犯。
族裏多出來的銀錢若兮提議去江南等地多買些書籍回來,這些将來都是孩子們的財富。
因為族學現在搞得很好,還有兩個孩子考中了秀才,讓蕭家族學出了回小風頭,雖然在大族看來壓根不算什麽,運氣的成分居多,但對于蕭家來說确實大事,多少年了也沒出幾個有功名的人啊。
蕭家沾親帶故的人都托人求着把人送進蕭家族學來讀書,因為蕭家族學也許不是最好最出名的,卻是最體貼的,族裏什麽器材都有,不用你花太多錢,蕭家本家姓蕭的子弟讀書不要束脩,只掏一些筆墨紙錢就行,硯臺和一應東西族學裏會給你供應,用的東西也是很不錯的,還開放書樓讓你抄書,抄好的書字跡優美的可以拿去賣錢,蕭琦自己開了個書局,幹了有些年頭了,專門收書往外賣的,對族人很大方,給的價格都很厚。
因為蕭家搶來的書籍很多都是難得一見的孤本,即便是手抄本也是珍貴的,買的人不少,給族人多了一個很好地進項。
還有女子族學辦得也極好,楊氏出身大足禮儀教養不用多說,王嬷嬷出身宮廷有名號的教養嬷嬷,交代姑娘們絕對夠格了,一些琴棋書畫組血淚全都給供應器材,再不用你操一點心。
姑娘們教養的很嚴格,輕易不去外院會見男子,出門也帶着家丁丫鬟婆子,即便窮苦的人家沒有丫鬟,族裏也會給婆子帶着出門應酬,不會讓落單,很保護姑娘們的閨譽。
因為請的人多,不少全都拒絕,族長變讓他們交束脩,蕭家的資源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那也是銀子堆出來的。
雖然束脩價格很高,但還是值得的,一些親戚把自家的孩子送過來接受管教,一開始确實很好,蕭家到底是大族,很多東西還是很好地,尤其是現在族學被徹底整頓,有德高望重的族長和族老盯着,氣氛很是嚴謹,說來的确不錯。
但有些親戚的孩子适應不了嚴苛的規矩,很是有些怨言,尤其是一些女孩子裏面,有兩個家世還算不錯,楊氏管理嚴格,對女孩子犯錯也不會輕饒,因此屢次挑釁楊氏的威嚴,這次竟然鬧了起來,楊氏氣的眼淚差點掉下來。
她是大家姑娘,講究的禮儀尊卑,少有和人跟潑婦罵架似得吵架,這在她的教養中很難接受。
下人一看壞事趕緊派人通知若兮了,若兮一聽帶着人就趕了過來,臉色很不好看,一進門就看到楊氏氣的只抹眼淚,她低估了有些人的潑辣。
若兮掃視了全場,今日王嬷嬷身體有些不舒服,到底年紀大了,不敢很用,平時都讓她收的幹女兒在旁邊做規矩示範的,今日沒過來沒想到就出事了。
“我聽說有些人不想學了?可以,按照日子把剩餘的束脩退給你們,蕭家的姑娘有不想學的也站出來,通知了你家人就可以領回去了,有麽?站出來?”若兮板着臉。
一個身穿紗衣的姑娘站了起來,“我不服,明明就是他偏袒,故意懲罰我,憑什麽讓我們回家啊!”
“我告訴你這沒有公平,只有老實聽話。你要是不願意學就回家去,弟妹是我千懇萬求才肯來教導你們的,王嬷嬷是我的教養嬷嬷,你們眼不瞎也看見了嬷嬷老了本來不該在勞累了,可為了我的請求還是來給你們教規矩,不願意學的滾回家去。你要不要學?”若兮随手一指将一位姑娘點了起來。
姑娘立刻站起來并不害怕,雖有點緊張卻落落大方,“我想學,我不願意回去,我願意接受嬸嬸的懲罰,是我們不好不該破壞課堂紀律。”這事其實和她沒關系,但她還是承認了錯誤,旁觀不勸阻未必就不是錯了。
若兮這才點頭讓她坐下了,“還有誰,你挨個站起來說要不要學了?”L
☆、177章
若兮非常生氣,對這些不懂珍惜為何物的孩子們很失望,想當年自己想求王嬷嬷教導退去一身銅臭味,老爹三顧茅廬都沒能把人請來。可這些孩子們呢,什麽都給他們準備好了,人選的是最好的,竟然還不屑一顧。
蕭家姑娘都聽說過若兮的厲害,本來就是她的錯并不敢強辯,真要是讓領回家去,老娘能打死他們不可,在這學好處多着呢,出了門和朋友們說話都能被高看一眼了,老子娘說了好好學以後能嫁個好人家,一輩子都有指望了,學不好要挨收拾的。
蕭家姑娘紛紛站了起來,低頭跟楊氏道歉,“嫂嫂對不起,是我們不好,我們願意接受懲罰。”
若兮搶過話頭,當即點頭道:“行啊,這裏以沒白學。去外面院子裏蹲馬步去吧,白術給他們頂碗一個時辰,不願意走的每個人抄女戒二十遍。”
端起茶碗輕輕壓了一口,繼續開口譏嘲的笑道:“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真以為誰欠了你們的麽?着女子族學實在不行不開也罷,到時候受損失的絕不會是我。至于其他人不是我蕭家人,不願意挨罰我也不會說你什麽,但請你不要攪亂課堂,我這就這規矩,不喜歡沒人強迫你學,你可以回家當你的大小姐去。”
蕭家姑娘徹底蔫了,知道這回這頓罰跑不了了,一個個苦着臉往院子外面走,臨出門還對鬧事兩個人報以憤恨的眼神,對他們連累自己等人表示了憤慨之情。
但蕭家姑娘還是很聽話的,作為蕭氏子弟他們對家族的向心力非常強,對這些外人本來就沒當自己人,親戚來往還可以。但還要騎在自己等人頭上,就不那麽美妙了。
其中一個紅色華服的女孩蹲着馬步頭上還頂着水碗,低聲對身邊的人說道:“這兩個該死的東西,自己作死還連累我們,該給他們一點教訓嘗嘗。”
“可是我們這次都被懲罰了,要是讓嬸嬸知道了可了不得呢。”另一個姑娘也皺着眉頭。
旁邊一個衣裳普通的姑娘說道:“不在課堂不就行了。”
“對啊,我怎麽沒想到啊。”姑娘眼一亮笑道。
“別傷筋動骨。給個教訓讓老實點就行了。惹出麻煩來對我們也不好,掌握好分寸。”華服姑娘警告道。
“放心吧,我懂。”這姑娘挑挑眉笑道。
“幹什麽呢?不許說話。”白術呵斥了一句。
衆人被呵斥了不敢再說話。乖乖站在太陽底下挨罰,很快大家就熱的流了汗,有些上了妝的姑娘們,臉上的妝也花了。別提多狼狽了。
若兮在屋子裏吹着冷風,看熱鬧似得瞧着外面。還安慰楊氏,“弟妹啊,你這手段太軟和了,有些潑辣的就要厲害點。不然你壓不服他們的。”
“是我的錯,想着都是孩子們,不會有什麽大事的。沒想到竟然會鬧得這樣厲害,真是……!”楊氏也覺得很丢臉。再看到若兮一出場就讓這群無法無天的孩子們乖乖的像鹌鹑一樣,心裏更覺得不好受了。
“沒事,我是個厲害的,他們怕我呢。”若兮呵呵的笑着。
紅菱過來了,“奶奶,西府老太太聽說了族學有人鬧事特地過來看看。”
“哎呦!怎麽把她給驚來了,弟妹快跟我去迎接一下。”若兮一拍大腿笑道。
楊氏扶着若兮出了遠門去迎接西府老太太,老太太看到二人不禁露出笑容來,再看楊氏眼睛還有些紅,但臉上很幹淨,顯然洗過了臉。
她主動拉着楊氏的手拍拍,“好孩子,你受委屈了,這群潑猴被家裏嬌慣壞了,你放心如今我來了,他們再不敢頂撞你的。”
“老太太,我剛才把他們都給臭罵一頓了,還狠狠的罰了他們呢,我可氣壞了!這群孩子太不知道惜福了,我出錢出人出力全都給他們弄好了,還不好好學,您說我當年為了學點本事多不容易啊!”若兮像個孩子一樣拉着老太太得手告狀呢。
“我就知道你這個燒糊了的卷子肯定坐不住,罰的好,确實是不知珍惜了。”說話間一行人到了女子族學的院子裏了。
老太太掃了眼還在受罰的衆人,若兮笑道:“我罰他們站一個時辰,回去寫二十遍女戒。”
“輕了,你多時也這麽手軟了?破壞課堂紀律,公然挑釁夫子頂撞長輩就這麽算了?”老太太眉頭一皺顯然不滿意。
本來還以為有點希望能這樣算了的姑娘一聽,身子一晃差點沒摔了,這是嫌我們被罰的不夠狠,還要再狠點啊!
老太太接下來繼續開口,“蕭家姑娘女戒給我抄五十遍,想留在蕭家的一樣抄五十遍,不想抄就走人,蕭家的資源不是大風刮來的,我們不欠任何人的。犯錯的人抄一百遍。”聲音威嚴而有力。
這下姑娘們全都服氣了,本來就應該這樣嘛,犯錯的理應多受懲罰才對嘛,憑什麽我們要跟着倒黴待遇還一樣呢。
倒不是對若兮不滿,其實大家心裏都明鏡一樣,若兮不搭理外人只管蕭家自己人,其他人不在她眼裏,但這些小姑娘們卻有些氣不平罷了。
“還是老太太高,我們要學的地方還多着呢。”若兮立馬笑着捧了下老太太。
“你呀,心太軟了,該管的還是要管的,誰家還沒兩個親戚呢,也不好把人都得罪光了不是,有些人家還是懂道理知感恩的,你也不能全撂挑子了呀!”老太太聽了之前若兮之前的處罰就知道怎麽回事了。
若兮嘿嘿笑了笑,她這人一向不管閑事的,平時忙着呢,哪管那些啊。
“好了,陪我喝杯茶去,有點事要跟你說說呢。”
“成啊。那我可要偏勞您的好東西了。”若兮拉着楊氏一起走了。
去了西府花園,三人在園子裏的涼亭坐了下來,幾盤小點心和茶水,若兮自己先撚了一塊點心塞進嘴裏,吃的臉鼓鼓的。
“誰餓着你了不成?”老太太看了好笑。
“您不知道,我這忙的直轉圈了,這群孩子還要給我找點事幹。我下午還得去莊子上看看。天熱了我害怕雞鴨得瘟病,得下去在檢查一下去,不然今年的收益就完了。好歹擔了着幹系,總要讓他們得上錢才好啊!”若兮如今忙得厲害,頭一年給族人幹事,卯足了勁一心想弄好弄利索給蕭琦能掙點臉面回來。
“倒是辛苦你了。我這也有點事想求你呢。”老太太笑着開口。
若兮喝了口茶咽下嘴裏的東西才開口道:“您盡管吩咐。只要是我能幹的事,我絕不推脫。”
老太太笑眯眯的點頭。“我知道你是個好孩子,你為族裏做的一切大家都看在眼裏,你放心好了,族人心裏有數呢領好的人多着呢。我呀也有塊地想跟着你一起種玫瑰田行麽?我想給我孫女留點嫁妝錢。雖然我們還上了戶部的銀子,可兜裏确實不多了,孫女日漸大了。離出閣沒幾年了,我也想着讓我孫女風光出門啊!”她嘆了口氣。
若兮心裏為老太太感動。一心為了兒孫籌謀低下頭來求自己,這份心真是讓人覺得心裏滾燙,再想想李氏,真是……。
“您放心,這事交給我辦得了,回頭讓丫頭來跟着我學幾日,我教她怎麽經營種什麽最好,交給我你就放心吧,我急眼了肯定會罵人的。”若兮用力點頭,表示又多了個幫手可以讓我罵,很好!
老太太哈哈大笑,“好好,都要聽你的,你說了算。”
若兮這樣痛快就答應了,原以為還會有麻煩和波折呢,沒想到一點面子都沒損,老太太心情很好,授人與魚不如授人與漁,教會孫女如何經營理財,這比次次求人來得強。
楊氏并沒有說話只是旁觀,卻覺得若兮有點冒失了,但又覺得若兮很果斷,這樣做肯定有她的道理,心裏反複掂量了一回,終究還是認為若兮這樣做是對的,根本不可能推脫的事不如幹脆一點還能賣個好,想了一回,覺得丈夫說得對,自己的确有不如若兮的地方,不夠果斷堅決,有時候遇事太想做的周全反而不周全了。
三人熱熱鬧鬧的說笑了一會,等學生們被懲罰完才各自離去,老太太狠狠訓誡了族人一頓,最後把自己孫女交給了若兮調教。
若兮也沒客氣,先讓她用自己的莊子做本錢,将一部分山地種植了花田和果林,将原本收回來的果子撿了好的拿去釀了果酒和果脯,還散養了一些雞,又在荒地上種了一些樹,挖了一條渠和蓄水池。
如此一整頓農莊有了很大的氣色,小姑娘看的是兩眼發亮,深感佩服。
“嫂子,你怎麽做到的?”小姑娘比芷玉小幾歲。
“多聽從老農民的建議,他們是莊稼裏的老把式了,心裏更清楚土地能幹些什麽,不能光偏聽管事的,不聽底下人的真話,管事的很容易糊弄你,所以時常要讓貼身的人或是自己到處跑跑問問,心裏也就明白了。多動腦多觀察,學學別人的莊子怎麽就幹的那麽好,日進鬥金,怎麽我就不賺錢呢。平時出門也不要光玩,多看看人家的地方是怎麽弄的。其實你的莊子很好的,你看這一片種上桃樹,桃花開得時候很美,那邊種湘妃竹,竹子林裏可以養竹雞,這可是難得一見的美味,送去酒樓裏賣價格也不低呢,既雅致又能創造收益多好啊。”若兮給她解釋了一番。
小姑娘低下頭仔細琢磨了一回才點頭佩服的說道:“嫂子真是個會過日子的人,說你俗氣的人真是太可笑了,嫂子才是個雅人呢!”她豎起大拇指真心的佩服若兮。
楊氏也連連點頭,說實在的剛進門時只是有些害怕若兮手段太辣了,沒把若兮真心敬佩,如今看得多了才知道自己不如嫂子的地方多呢,她比自己會過日子,還能讓自己的日子過得美,過得不俗氣。
從裏到外吃穿用度無一不精致,卻也透着返璞歸真的雅。屋裏的擺設更是透出幾分大氣清雅來,讓人很難想象若兮是商戶女。
若兮笑的得意極了,“我呀就是多看多學,什麽都學,別人家的園子怎麽布置的?屋裏都擺了什麽?那花是什麽花好在哪?我都學學回來總是有用的上的時候,我娘可比我還會玩呢,她整日倒騰的都是花花草草,她調的香比我的還好,我有點急她性子慢弄得更好些。”
三人跑累了在竹林裏擺了張桌子坐下來喝了口茶,邊說邊聊,楊氏對若兮很是好奇,發現她讀書很多,什麽話都能接上茬并不是草包一個,顯然是有研究過的,這讓人不敢小看她。
西府的小孫女下了課就來跟着若兮忙裏往外,有回看到了若兮的繡譜今晚給天人,非要纏着學手藝。
若兮笑了,“這東西耗費時間的很,你一個大家小姐學它幹嘛呀?”
“不嘛我要學,嫂子你教教我吧!”小姑娘眼巴巴的就想學。
“行啊,你想學就學吧,不過我可是很嚴厲的,你要是不認真學半途而廢我以後都不理你了!”
“你放心,我肯定用心學。”
就這麽小姑娘跟着若兮開始學蘇繡,本身她有很不錯的底子學的也是蘇繡,若兮讓她從平針開始學起,全用平針繡一幅圖,磨練他的耐性,繡圖好看最要緊的是耐性。再從挑線開始,一個色的線也分很多深淺不一的顏色,要區分開才能出好圖,顏色越細致就越好看。
小姑娘不用學基本的針法了,就是學這些最瑣碎的東西,才知道這有多不容易,好幾次都被折磨的想要放棄了,但還是咬着牙堅持了下來,大話都說出去了,真要放棄自己也下不來臺,咬着牙堅持。
等她自己獨立完成一幅繡圖的時候,拿給西府老太太看,老太太大為驚嘆,“雖不如你嫂子,可這已經很好了,比你之前的真是很出色的作品了,了不得!”
小姑娘也覺得有點小得意,自己也悄悄和以前的東西對比了一下,區別真的很大,這讓她很感激若兮認真細心的調教自己,沒有糊弄自己。L
☆、178章
若兮幫助族人創造更好的利益,日漸上了軌道,闫哥已經會走路會說話了,雖然只能兩個字兩個字的咬字,但已經說的很清楚了,她特意交代奶嬷嬷和丫鬟們,平日裏要教他說話,不可以什麽都幫他做,讓他自己說。
家裏目前只有闫哥這一個孩子,老太太也圍着他轉。本來蕭琦去接了李氏,但李氏不願意回來,在莊子上過得不錯,只說逢年過節回來慶祝一下就行,不用回去了,在這裏很寧靜她不想回去了。
這回李氏倒是真的想清楚了,聽說靖國侯府老太太身體日漸衰弱,眼看着就不是很好了,李氏很傷心想去看一看母親,卻被人打發回信,不用去看了,只求她不要再惹出事端來就行,娘家父親兄弟都不容易,拿命搏來的富貴求她憐惜一下父兄嫂子,別再任性了。
李氏傷心欲絕大徹大悟,這次真的拒絕回侯府了,時常會去寺廟裏小住些日子,靜心念佛替父母祈福。
雖然李氏一輩子任性嬌慣,但她真的是個孝順的,對父母嫂子确實是滿腔赤誠,只是有時候想的用不到點子上。
蕭琦也很忙,除了朝裏的事,還每日會去靖國候府一趟看看老太太,請了太醫和民間大夫都不管用,眼看着老太太時日無多了,靖國候很難過,每日放下一切守着老妻,無悲無喜,孩子們常常看到祖父握着祖母的手,帶着笑容和祖母說話聊天。
老太太明知自己時日無多了依舊笑容滿面,“你看,我等了你一輩子,為你提心吊膽。為你生兒育女操持家裏,只有到了這個時候你才能靜靜的坐下來陪着我,哪都不去,我這一輩子總算等到這個時候了,等到了你只想着我不惦記別人別的什麽事了。我也算滿足了!”老太太笑容滿足而釋然。
靖國候呵呵的笑着,“是啊,奮鬥了一輩子。終于能歇歇了。你別怕。你先走一步,我交代好家裏的事就能去找你了,你等着我。可惜了。也沒帶你去轉轉,我記得我好像答應過你要帶你四處走走看看的,許了那麽多願終究是我負了你啊!”他嘆口氣。
老太太眼裏泛着柔光,笑容帶着迷離的色彩。“我不悔,我很知足很滿意的。一輩子和和睦睦的,兒孫上進孝順,我比別人得到的都多。雖然經歷了很多坎坷,可我這一輩子過得順心舒坦不委屈。嫁你我不後悔,我走了你幫我看着兒子,他守成可以進取怕是不行了。孫子倒是機靈,你看着幫我調教一回。琦哥那孩子将來是個了不得的。有我們這點情分在,家裏有事他也不會袖手旁觀。
我走後,我的財産平分給他們兄弟不偏不倚,你留一份自己養老,我給孩子買了些祭田,給孫女外孫女也留了點東西做念想,東西我都寫道單子上了,你照着念就行,我沒別的要求,只求他們兄弟能互相扶持,為娘愛護他們的心都是一樣的。”
老太太一件件的交代着自己的後事,老頭聽一句點點頭,笑笑,端着茶碗扶着她給她喝了一口,讓她繼續說,還時不時的給她補充一點。
交代了後事老太太心情也放松了下來,和老頭子靜靜的獨處了幾日,二人手拉着手,相互攙扶着去花園坐一坐,老太太不能走太遠了,讓老頭扶着她去湖上泛舟,他們是在湖上泛舟的時候認識的,還差點打翻了她的船,後來又去她家裏認錯就在那麽認識了。
回想當年他還是意氣風發的少年郎,翻過牆頭只為了在自己生辰親自跟她說一聲生辰快樂,送了一個親手編得蚱蜢,老爹和哥哥氣的臉都黑了。
老太太忍不住笑出聲來,老頭疑惑的低頭看她,“你笑什麽呢?”摟着她的腰替她掖好披風。
“我想起你翻我家牆頭那事,我哥氣的要拿棍子抽你,還說要退親,怎麽找了個登徒子?”老太太想起當初結親時的趣事,就覺得好笑。
老頭也呵呵的笑出聲來,“當年年輕不懂事,就是想看看你,你的眼睛可漂亮了,那天夜裏月亮可好了,星星亮亮的,你膽子還挺大的,還敢站在牆下面跟我說話。”
當年老妻還不老,二八年華青春貌美,一雙漂亮的眼睛好像藏了星辰,明亮會說話似得,勾人的很!
“當年你拿刀的樣子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