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100追封忠勇侯
? 北疆營地。
李大錘穿着铠甲在隔着江岸看着對面的英王大軍營地。
見那邊大軍陣營十分的有規律,進可攻退可守。心裏感嘆這英王确實是用兵的人才。
而且之前的民兵營也是此人創建的,如今好些兵士都是從民兵營裏抽調的。平時散在各州縣,可保郡縣百姓。且由郡縣供養,朝廷也沒有什麽壓力。等到戰時,便化零為整,集結大軍。
這樣的用兵方式可是前所未見的。
此人确實頗有能耐。
只可惜,偏偏這人是自己的殺父仇人的後人。 “報--”突然一小兵急促跑來,“禀報将軍,叛軍從大營後突襲。”
李大錘聞言,轉身便朝着大營方向跑去。
此時,朝中禦史正彈劾寧遠将軍李大錘通敵賣國,企圖與英王合謀颠覆當今江山社稷。
秦骁等老臣們都舉例反駁,一時間吵鬧的不可開交。
天成帝這次倒是沒有落井下石,反而很公正的讓兩邊的人吵來吵去的。
一連吵了幾天,都沒吵出個結果來。
“哼,老子最看不慣這些賣騷的文人了,整天不幹正經事,看着誰比他們有能耐了,就一個個的叽叽歪歪的。” 長孫烈吹胡子瞪眼道。
自從邊關上次禦史彈劾的事情發生之後,這幾日軍中就沒個消停的。
武将們對于這種大軍大戰在即,朝中文官趁機找亂子的事情很是反感。
長孫烈等幾個老将也都來找秦骁商議對策。現在也不光是為了李大錘一個人了,更是為了朝中武官的利益。皇上現在的态度雖然沒有明确,但是也沒對這些彈劾武将的事情做出決斷,只能說明皇上心中也是默許的,但是現在是梁軍對戰時期,所以不是他做出決斷的好時機罷了。
只不過一向都最維護李大錘的秦骁,此次也只是和那些文臣争論了幾句,卻一點手段都沒拿出來,長孫烈等自然也有些着急了。
秦骁笑道,“陛下自然是有自己的想法的,咱們做臣子的多說無益,至于李大錘那邊,他如今正在邊關,兩軍交戰,皇上還能奈何了他?
長孫烈正要說話,只見秦骁長子秦勇從外面匆匆忙忙的跑進那裏。
“父親大人,雲城交戰,先鋒将軍李大錘戰死。”
“哐當。”
長孫烈猛的站起,帶倒了椅子。
寧遠将軍李大錘戰死的消息傳回建康城,無疑給之前那些彈劾李大錘的人重重的耳光,将衆人打的措手不及。
“此事可是當真,當真是死了?”皇帝在禦書房裏問着從邊關回來的探子。
探子道,“十日前,英王大軍秘密渡河,偷襲後方營地,死傷慘重,李将軍确實已經戰死了。如今前方展示由秦小将軍暫代李将軍之職。”
聽着心腹帶回來的消息,皇帝心中這才有了幾分信任。
那個心腹大患,終究是沒了。
倒是也算省了他一樁大事了。
“罷了,”他沉凝片刻,喚着旁邊的大太監,“吳全,拟旨,寧遠将軍身先士卒,忠勇可嘉,追封為三等忠勇伯。”
吳權勾着身子道,“陛下,現在寧遠将軍人都沒了,秦将軍一幹人等必定心裏不好受。陛下這時候何不給個高位,也好讓他們沒話說了。”
天成帝皺眉想了想,“那就追封為二等忠勇侯。其夫人封為貞敬夫人。”反正人都死了,不管是侯還是伯,都是個名分罷了。
吳全彎腰,“陛下隆恩。”
瑛娘還在家中陪着李劉氏聊天。
如今家中有了銀子,外面的飯館也很紅火,家中一家子人倒是衣食無憂了。她尋思着等大錘從邊關回來,她就和大錘商量商量,想法子離開建康城。
不過,這之前薛家這邊總是要解決的。
要不然到時候薛永安一直纏着他們,家裏也不肯能有安生日子過了。
“夫人,夫人,宮裏來聖旨了。”毛九慌慌忙忙的在外面禀報了一聲。
瑛娘才站起來,心裏就扯着疼。
她吸了一口氣,才緩了幾分。低着頭又去扶李劉氏。
“這時候來聖旨,也不知道是何事。”李劉氏滿臉的擔心。如今兒子去了前線,媳婦在家中操持府上的事情,宮裏還有人一直想要他們不好過。這日子過的可真是膽戰心驚的。
瑛娘笑道,“說不得是好事的,娘別擔心。”
李劉氏嘆了口氣,跟着一起出了門。
門外的下人們早就跪成一片了,就連鄭大郎和宋梅娘都已經在大廳裏跪着。傳旨的官員臉上一片肅然,讓瑛娘看着心裏有些發顫。
她趕緊扶着李劉氏一起跪下。
“奉天承運,皇帝诏曰:寧遠将軍李大錘,英勇殺敵,為國捐軀。特追封為二等忠勇侯。夫人鄭氏恭敬慧敏,孝義有加,特封為三品貞敬夫人。”
瑛娘聞言擡起頭來,滿臉震驚的看着吳全,“這,這是何意?什麽叫為國捐軀?”
吳全嘆氣道,“夫人,寧遠将軍已經戰死疆場了。”
“大錘——”李劉氏驚呼一聲,暈倒過去。
瑛娘一下子也渾渾噩噩的,連哭都忘了,只事呆呆的看着自己手裏的聖旨。
見着吳全等人要走,她一下子沖了起來,将聖旨放回到吳全手裏,“不可能,不可能,大錘是不會死的。這聖旨我們不要,我們不要做侯爺,你拿回去。”
她像是瘋癫了一般哭喊起來。下人們趕緊過來扶着她,又被她推開了。
宋梅娘吩咐兩個丫鬟把暈厥過去的李劉氏趕緊送回房間去,又讓人去請大夫。自己過來拉着瑛娘,“瑛娘,你別激動,瑛娘。”
吳全看着鄭瑛娘這個樣子,輕輕搖了搖頭,嘆氣走了出去。
走出了門,還能聽着裏面的哭喊聲。
他暗道,這寧遠将軍府家眷這樣激動,看來這寧遠将軍是真的沒了。
薛超聽了消息之後,當即就趕到了府上。
此時瑛娘已經冷靜下來,一個人坐在床上流淚。
薛超不方便進屋裏去,只能在門外寬慰了幾句。
“妹妹,妹夫這事情,我知道你傷心,但是凡事都要顧及身子。你便是不為了別人着想,也要為了老夫人想着。她如今可就只剩下你這一個兒媳婦了。你若是有個好歹,她老人家可怎麽辦?”
瑛娘在裏面聽着直抹淚。
“大錘……”
薛超聽着裏面傳來的哭聲,也總算是放心了。不管如何,只要願意哭出來,不憋着自己,總會沒事的。至于妹夫這事情,他還得去找秦老将軍弄清楚情況,怎麽這才第一仗,妹夫這就沒了。
房間裏,瑛娘正在摸着肚子。
她還沒來得及告訴大錘,自己已經有了他的骨肉。只以為他回來的時候,孩子月份已經大了,他看見了,該有多歡喜。
她起身從箱子裏掏出平日裏放着首飾的盒子。她拿起一只成色幹澀的蘭花簪子和一直泛黃的玉镯子。這是當初還在鄉下的時候,李大錘自己拿了私房錢給她買的。
自從到了建康,大錘當了将軍之後,她的首飾也多了起來,卻一直鐘愛這簪子和镯子。
想着這簪子還是當初兩人新婚不久,大錘惹她生氣了,她一連幾天不說話,大錘給她買了這個。她當時心裏感動,對大錘的心思才轉變了幾分。
後這镯子,也是因着大錘去了民兵營的事情,她不願意,所以跟着生氣。他這才被人騙着買了這個镯子。
如今已經物是人非。
瑛娘将兩樣東西貼着自己的心口,眼淚止不住的往下掉。
“瑛娘,瑛娘。”外面傳來宋梅娘的聲音。“瑛娘,你快出來看看,老夫人這邊不好了。”
瑛娘聽着聲音,趕緊含淚走了出來,見着門外的宋梅娘,她道,“我娘怎麽了?”
宋梅娘也哭道,“老夫人剛剛醒了,就起身要去撞床柱子。”
聽着李劉氏要想不開,瑛娘趕緊往她房裏去了。
到了門口的時候,就聽着裏面傳來李劉氏的哭喊聲,“你們別攔着我,我要跟着我兒去,跟着他去啊。”
瑛娘趕緊走了進去,果然看着李劉氏要往床柱子上面撞,兩個平時照顧的小丫鬟都正攔着。
“娘。”瑛娘連忙走過去幫着拉着人。
見着瑛娘來了,李劉氏突然頓住了動作,看着瑛娘哭了起來,“瑛娘,我苦命的兒啊。”年輕的時候沒了丈夫,如今老了連兒子都沒了。
她只覺得這天像是塌下來一樣。
瑛娘伸手抓着李劉氏,“娘,你莫要想不開,我,我已經有了大錘的骨肉了。你便是為了孫兒,也不能走了。”
李劉氏聞言,哭聲頓時頓住了,紅腫着眼睛,滿臉期盼的看着瑛娘,“你說的可是真的?”
“嗯。”瑛娘點點頭。
“我的兒啊。”李劉氏抱着瑛娘哭了起來。
宋梅娘和旁邊的丫鬟們也都跟着抹淚。
婆媳兩個哭了一場之後,李劉氏還是有些不信,讓人去請了大夫過來。
經過大夫診脈确認自家兒媳婦真是懷上了之後,這才松了一口氣。
等下人送了大夫走了,婆媳兩個這才關着門說話。
“瑛娘,你之前怎麽不告訴我們,要是傷着了怎麽辦。你之前還……哎……”李劉氏嘆了口氣。想着兒子已經沒了,如今連屍骨都沒看着。當初兒子也是遺腹子,如今孫子又是遺腹子。她們李家到底是造了什麽孽了。
“娘,我之前也不敢和別人說,畢竟宮裏宮外要算計我們的人太多了,我擔心他們傷不了大錘就來傷孩子,所以一直瞞着,準備等大錘回來了,再說出來。只是沒想到大錘……”
瑛娘說着,邊抹淚哭了起來。
李劉氏心裏也難受,恨不得跟着自己兒子去了。只是如今兒媳婦有了身孕,她若是走了,留着媳婦和孫子在這世上孤苦伶仃的也不好過日子。
“好了,雖說只剩下我門孤兒寡母的,但是也要撐着這個門楣。如今大錘留下了這個家業,咱們要撐着,不要讓親者痛,仇者快。”
“娘,我知道,日後我便關着門過日子,好好的撫養孩子長大。只如今大錘的屍骨還沒見着,我心裏總是不能信。我要親自給他扶棺安葬。”
“朝廷會讓人送他回來的。日後孩子長大了,也能告訴他,他的爹,是個保家衛國的大英雄。”
瑛娘懷孕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宮裏去了。
天成帝聽着這個消息心裏立馬就想着要除掉這孩子,畢竟當初李大錘的影響可不小,若是這孩子留着,難免不會走他爹的路子。
不過轉念一想,想着李大錘屍骨未寒,若是這孩子一下子又沒了,難保那些大臣們不會把這事情算在他身上,到時候殘害忠良,斷人門楣的罪名下來,豈不是壞了他堂堂天子的名聲。
好在如今這孩子尚未出生,有的是法子除掉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