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幾日的陰雨過後,今日雨霁天晴,天空湛藍無雲,澄淨得就像一塊上好的藍寶石。
午後的陽光燦爛而熱烈,白亮亮照耀着大地,照着趙家的金柱大門。
兩個門子躲在門洞子下頭敞着領子吹風,年紀略小點的瞅瞅院子裏,疑惑問:“聽說今兒個是大小姐成親的日子,怎麽一點兒動靜都沒有?我還指望着讨些賞錢呢。”
年長的門子說:“這就是你年輕不懂了,欸,你看府裏連個紅燈籠都沒挂,一條紅綢子也沒有。請柬都沒往外發,哪來的賓客?哪來的賞錢?老太太根本就沒想辦!”
小門子不解:“這是為啥啊?”
“為啥?我怎麽知道!”老門子“滋兒”喝了口涼茶,惬意道,“咱就是當差聽吆喝的,上頭吩咐啥就幹啥,管那麽多幹嘛?”
一陣樂聲夾着鞭炮聲從遠處傳來,打斷了二人的閑聊,只見街巷那邊過來一隊人馬,打頭的是一班八音會,唢吶笙簫吹得不亦樂乎,十分的熱鬧喜慶,引得街坊鄰居紛紛探頭。
再往後是兩排高頭大馬,騎馬者均一水兒雄壯勇武的俊朗男子,簇擁着一個身着大紅喜袍的俊美少年向這裏走來。
還有一群七八歲的孩子,呼啦啦地跑來跑去,不住地喊:“接新娘子喽——,接新娘子喽——”
小門子已經看傻了,老門子到底經的事多,一眼瞧見人群中的花轎,慌忙喊道:“是李家迎親的來啦,快去給孫管家報信!”
趙老爺正在書房悠閑地喝茶,對女兒冷清的婚禮并未在意。
平心而論,他不大看得起李誡,官紳骨子裏的傲慢,讓他不屑于與“販夫走卒”為伍,更不要提結親了!
将嫡長女嫁給李誡,一方面因為情勢所迫,另一方面,他有自己的考量。
皇上近來龍體欠安,立儲的事逐漸提上日程。趙老爺為官多年,起碼的見識還是有的——這個時候,作為清流一員的趙家,當然要置身事外。
但不站隊,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也意味着對新皇的不支持,趙家根基不深,若一步行将差錯,兩代人的努力都會毀于一旦。
趙老爺掂量許久,認為晉王登基的可能性最大,然而事情不到最後,誰也說不好,所以他将賭注放在了李誡身上。
官場風雲詭異,以後若是李誡混得好,就認這個姑爺,借此與晉王攀上關系;若是混得不好或者晉王壞事,索性斷了父女關系,有什麽禍事也連累不到趙家。
所以即便知道老太太并未好好籌備婚禮,他也沒有說什麽——這場婚事越不惹人注意,對他以後的謀劃越好。
但是,跟頭咕嚕滾進來的小厮的一席話讓他頗感意外。
“老爺,您快去看看吧,李家姑爺帶了一堆人迎親!孫管家應付不來,請您盡快過去吶!”
趙老爺不以為然,李誡也就請幾個有頭有臉的管事,添上幾個小官吏,最多再請來魏士俊而已,還能有什麽人?
出于大戶人家的待客之道,他還是屈尊纡貴去了花廳。
花廳堂前站着一隊人,幾乎晃瞎了趙老爺的兩只眼睛,此時目瞪口呆已不足以形容他的神情。
八位傧相,除了魏士俊他認識,其餘七人全是生面孔,但這幾個人相貌堂堂,個個身姿挺拔,幾乎一樣的高矮胖瘦,猛地望過去,居然模樣也差不多。
他們又是一般無二的绛紅勁裝,釘子似的站立不動,渾身彌漫着一股子強悍英武之氣,不用開口,單往那裏一站,就能吸引無數人的目光。
這樣的氣勢,趙老爺只在一處見過,他結結巴巴地問道:“這、這是錦衣衛的大人?”
李誡驅步過來,抱拳笑道:“岳父大人說笑了,我一介小官有通天的本事也不敢勞煩錦衣衛啊!”
趙老爺的心剛剛放下來,又聽李誡說,“是王府儀衛司的兄弟們。”
得,趙老爺的心又提起來了,把李誡拉到一旁發急道:“儀衛司是你用的?那是給王爺擺陣勢的,傳出去我趙家的罪過可就大了,還不趕緊請他們散了。”
李誡漫不經心笑道:“岳父想多了,他們又不是頂着儀衛司的名頭行事,我還能沒幾個私交好友過來捧場?”
那邊魏士俊已經開始大呼小叫,“這是辦婚事的樣子?怎麽一點兒喜慶樣都沒有?李誡,別不是你記錯日子了吧!唐虎,我看你們是白來了,散了吧散了吧,咱們去彙仙樓吃酒去。”
趙老爺汗都滴下來了。
花廳這頭發生的事,很快傳到了趙瑀的院子裏。
王府儀衛司的侍衛隊做傧相,別說從四品的趙老爺,便是一品大員嫁女兒也不見得能有這待遇。
可自己女兒就有這樣的體面!王氏笑得眼角的細紋都深了幾分,李誡無形中擡高了女兒的身份,如此一來,趙家上下誰還敢輕視瑜兒?誰還敢拿什麽名聲不名聲的說事?
她沒口子誇耀姑爺會辦事,可真應了那句話——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歡喜。
二房的母女倆也不淡定了,儀衛司雖比不上錦衣衛,可也不是尋常人等能進去的地兒,其中不乏有頭有臉的青年才俊。趙二老爺只有個秀才的功名,并不是官身,趙瑾想要高嫁,須得廣撒網、多斂魚。
唐大太太對趙瑾淡淡的,眼見這頭沒希望,她們就随便指了個借口溜了出去。
王氏也坐不住了,生怕前頭招待不周,火急火燎幫襯去了。
只有趙玫地坐在窗戶邊沒動,她臉上木呆呆的,不知道心裏在想什麽。
趙瑀沒有理會她,低聲向唐大太太道謝。
唐大太太笑道:“快別說客氣話了,李誡對唐虎也有救命之恩——去年山東剿匪,若不是李誡我兒就回不來了。我家都是把他當自家子侄來看的,他成親我們自然要傾力相幫。那孩子并非池中之物,你們的事我多少也聽說過一點兒,這真是天注定的姻緣,有道是否極泰來,你們的大好日子還在後頭吶!”
二人正說着話,王氏留下照應的小丫鬟蹬蹬跑進來,“大小姐,院裏來了好多姐姐嬷嬷,抱着擡着好多紅綢子紅毯子紅燈籠,正在外頭挂呢,還有好多其他院子的人過來道喜。”
她一串“好多”逗笑了趙瑀,“你去找孫家的,叫她預備賞錢。”
小丫鬟遲疑道:“孫嬷嬷會給嗎?會不會打我?”
“不會。”趙瑀透過窗子,凝視着外頭忙亂的人群,孫家的急得滿臉通紅,大聲指劃着下人們挂燈籠,紮紅綢。那紅綢明顯是剛買來的,箱子上面還貼着鋪面的印記。
趙瑀不辨喜怒地笑了下,“看這架勢就知道,傧相給老太太帶來的沖擊太大,她怕失了趙家的面子正着急添補,斷不會為難你的,去吧。”
她說的沒錯,小丫鬟很順利地要來兩筐銅板。
趙瑀十分大方地統統撒了下去,且哪處的聲音響亮,哪處就多撒。
小院沸騰了,賀喜聲幾乎響徹趙府,很快,越來越多的下人也趕過來道喜。
兩筐銅板撒完了,趙瑀吩咐小丫鬟再去要。
小丫鬟膽戰心驚去了,喜笑顏開回來,“大小姐,孫嬷嬷又給了!”
唐大太太看到直樂,“你也不像她們說得那般軟弱無能,可以,能立起個兒來。”
“李誡費盡心思給我撐起的面子,我若還立不起來,自己都覺得過不去。”趙瑀慢慢道,“我不能總給他添麻煩,自己也要振作起來才對。”
王氏回來了,她身後跟着明顯丢了魂兒的趙瑾。
“這是怎麽了?”趙玫忙扶着趙瑾坐下。
王氏想說什麽又忍住了,轉臉和唐大太太笑道:“我見着您家大公子了,長得真是精神,我家奎兒一比可差遠了,看着就跟弱不禁風的瘦竹竿似的。”
唐大太太忙謙虛幾句,話音未落,那小丫鬟又蹬蹬跑進來,這次她臉色都變了,“大太太……又、又來人了。”
王氏意氣風發站起來,昂首說:“慌什麽,誰來了,我去看看。”
“靖安郡王!還有西河郡王!”
王氏一個趔趄差點摔了,“誰?!”
唐大太太也訝然不已,這兩位是晉王的兒子,靖安郡王為人不拘小節,常有出人意料之舉,且與李誡關系不錯,偶爾給個面子也不足為奇。
再說西河郡王,他雖是庶出卻深得晉王喜愛,又是有名的冷面王,最厭惡有人與他攀交,沒聽說李誡和他有什麽交情,他怎麽會來?
小丫鬟催王氏:“老太太已經去迎着了,讓府裏的大小主子們都去,您快些吧!”
王氏兩腿發軟,腦袋發懵,“去、這就去。”
趙瑾此刻已經清醒過來,不待人催,飛一般地跑回院子打扮去了。
趙玫也匆匆忙忙的回去換衣裳。
王氏盯着趙瑀喃喃道:“瑜兒啊,你這姑爺到底什麽來頭?”
不約而同的,趙老爺也盯着李誡,一臉呆滞地問:“賢婿啊,你真是個王府小厮嗎?”
李誡雙手一攤,調皮一笑:“岳父大人,小婿就是個小厮,如假包換的王府小厮,你千萬別覺得我大有來頭,我受不起。我也不知道兩位郡王爺會來,嘿嘿,咱們趕緊到門上應着吧!”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手榴彈]的小天使:氓之吃吃 1個;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十月海 3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杪、初陽 5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