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上
印度洋上空,四架嶄新的J—20A并肩向南飛行,後方大約二十公裏處跟着一架沒有任何标志的Y—20A,再往後還有一架主翼上繪着中國空軍标志、垂直尾翼上則繪有中國與巴基斯坦國旗的KJ—2000。
這是一個很奇特的編隊。
J—20A編隊長機飛行員是展鵬飛中校,他是中國空軍首批J—20飛行員之一,也是第一支裝備J—20A的航空團團長。
與另外三名飛行員一樣,展鵬飛也不清楚到底在幹什麽。
淩晨,展鵬飛接到命令,率領一支四機中隊從南京郊外的空軍基地出發,途經兩次空中加油,在天亮前到達巴基斯坦瓜達爾港附近的機場。只休息了四個小時,展鵬飛又接到由總參謀部直接下達的命令,率領四機中隊出發。在阿拉伯海上空飛行了半個小時,展鵬飛才搞清楚,他們的任務是護送一架同樣途經瓜達爾港機場的運輸機前往迪戈加西亞,全程聽從預警機指揮。
去迪戈加西亞幹什麽?
展鵬飛非常驚訝,因為迪戈加西亞是美軍的地盤,距離瓜達爾港三千多公裏。在不攜帶外挂副油箱、沒有加油機協助的情況下,J—20A無法返回瓜達爾港,必須在迪戈加西亞的美軍機場降落。
降落不是問題,關鍵是美軍會讓四架J—20A再次起飛嗎?
要知道,J—20A是現今唯一能與F—22A抗衡的第五代重型制空戰鬥機,更是F—22A最大的威脅。
與J—20相比,J—20A做了大範圍改進。
首先用推力更大的國産發動機代替通過Su—35引進的117S型發動機。
因為俄羅斯在向中國出口Su—35的時候,玩了移花接木的手腕,配備由AL—31改進而來的發動機,只是冠以“117S”的編號,與為T0研制的117S型發動機有天壤之別,所以在引進Su—35之後不久,中國加快了新式發動機的研制工作。編號S—30的新一代小函道比大推力軍用發動機不但最大軍用推力與最大加力推力比117S提高了百分之二十二與百分之十三,油耗率還降低百分之十五以上,使用壽命提高到兩千小時,大修周期延長到一千小時,可靠性更是提高了好幾倍。
得益于最大加力推力達到一百六十六千牛的S—30,J—20A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
通過加大複合材料的使用量、提高電子設備的集成化程度與改善制造工藝,J—20A的空重比J—20降低了大約一千公斤。結合發動機性能提高,以及先進的氣動布局,J—20A的機動性能追上了F—22A。
根據中國空軍做的模拟對抗測試,J—20A的格鬥空戰能力與F—22A相差無幾。
真要說差距,主要體現在隐身設計上,即J—20從一開始就沒有追求全方位隐身,只強調前向隐身能力,因此J—20A更适合執行攻勢防空任務,執行打擊任務等多用途能力還比不上F—22A。
Advertisement
這也正好是J—20A的定位,即主要任務要求。
在中國空軍中,J—20A是典型的重型制空戰鬥機,首要任務是奪取制空權,擊敗敵人的制空戰鬥機。對地打擊等其他任務,由J—31、J3、J1與J0等大量中型、或者是第四代戰鬥機承擔。
J—20A的對手,就是美軍的F—22A。
除了發動機,J—20A還升級了以火控雷達為核心的電子設備,安裝了十五號與十六號高速數據通信系統。
這些改進,讓J—20A成為了第五代戰鬥機中的佼佼者。
去年,J—20A正式裝備中國空軍之後,美國空軍就驚呼,F—22A遇到了誕生之後從未有過的挑戰。
一時之間,很多人都認為連F—22A都不是J—20A的對手。
雖然美國空軍示弱的主要目的是從國會獲得撥款,購買更多的F—22A,取代已經嚴重超齡服役的F5系列戰鬥機,但是只要有機會,美軍肯定會設法搞到幾架J—20A,深入了解這種戰鬥機。
展鵬飛有點擔心,甚至懷疑這是一個圈套,目的是讓美軍獲得J—20A。
只是,命令由總參謀部直接下達,獲得了總參謀長批準。除非總參謀長叛國,不然展鵬飛的猜測就是杞人憂天。
顯然,展鵬飛不相信總參謀長會叛國。
這或許是一次秘密軍事訪問或者軍事交流,運輸機上有一位大人物,說不定就是楊方烈本人。
有了這個想法,展鵬飛絲毫不敢大意。
對展鵬飛而言,楊方烈不僅僅是總參謀長,還是他的伯樂。
展鵬飛才三十一歲,役齡不到八年。在循規蹈矩的中國空軍中,能在三十一歲成為中校團長,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兩年前發生的一件事情,讓展鵬飛認識了楊方烈,也改變了展鵬飛的命運。
當年,展鵬飛所在的部隊首先接收J—20A,負責進行部隊驗收試飛,展鵬飛有幸參加試飛工作,成為J—20A的第一批飛行員。在測試最大飛行包線時,展鵬飛駕駛的J—20A雙發停車,進入螺旋失速狀态。按照規定,展鵬飛應該立即跳傘逃生。他沒有這麽做,而是在三十秒內重新啓動了一臺發動機,單發飛回機場,平穩降落到跑道上。這次事故,讓工程師發現了J—20A與S—30的幾個嚴重缺陷,并且立即進行了大規模改進,而展鵬飛也因此榮獲個人特等功,得到楊方烈親自嘉獎。半年後,展鵬飛晉升中校,升任該合成航空師戰鬥機團團長。
對展鵬飛,楊方烈有知遇之恩。
如果沒有楊方烈的表彰,按照空軍的規定,就算展鵬飛保護國家財産有功,也會因為沒有按規定跳傘受到處分。
想到過去兩年的經歷,展鵬飛不免心生感嘆。
這時候,綜合信息屏幕上出現了預警機發來的空情信息,一個可疑目标被标識為代表威脅的黃色圖标。
展鵬飛有點驚訝,阿拉伯海上空有什麽威脅?
最大的威脅來自印度空軍,可是印度空軍最先進的戰鬥機是Su—30MKI,以及年初接收的一批“陣風”。這兩種戰鬥機都是典型的四代半,沒有隐身能力,在幾百公裏之外就會被預警機發現。
屏幕上清楚顯示着,東面大約六百公裏外,有兩架印度空軍的Su—30MKI。
如果是印度空軍的戰鬥機,就不是“可疑目标”。
是不是KJ—2000的雷達出了故障?
展鵬飛有點懷疑,因為從垂尾上的圖案來看,這是一架用來向巴基斯坦空軍做性能展示的預警機。也許巴基斯坦有購買大型預警機的意向,所以中國空軍派了一架KJ—2000去做性能展示。
如果這架預警機在巴基斯坦部署的時間太長,出點小故障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展鵬飛沒有在意,只是讓戰鬥機的火控計算機開始記錄可疑目标的信息,并且以最高優先權進行運算處理。
半分鐘後,空情信息更新,可疑目标的圖标變成了亮黃色。
這表明,威脅性正在增大。
怎麽回事?
“洞兩、洞三、洞四,結束自動飛行狀态。”展鵬飛鎖緊眉頭,他感覺到了正在逼近的威脅。
如果可疑目标是戰鬥機,只有可能是隐身戰鬥機,而且最有可能是F—22A。
美軍準備在迪戈加西亞搞演習,派了二十架F—22A過去,沒有動用故障頻出的F—35系列戰鬥機。
在這附近,只有F—22A這一種隐身戰鬥機。
很快,預警機再次更新空情信息,還繪出了可疑目标的連續航線圖。雖然缺少距離參數導致無法準确計算出可疑目标的飛行速度,但是根據可疑目标角速度,以及KJ—2000對隐身戰鬥機的最低探測距離,能夠确定可疑目标在五千米高度上的最低飛行速度超過每小時三百公裏。
這是個什麽概念?
世界上沒有一種鳥類能在這個高度上以每小時三百公裏的速度飛行,即便是飛得最快的游隼,俯沖速度也只有每小時三百公裏。
或許,那是大氣幹擾。
展鵬飛盯着屏幕,等待預警機再次更新空情信息。
這次,發來的不僅僅是數據信息。
“洞幺、洞幺,發現敵機,前去攔截。強調,這不是演習。”
“洞幺明白,請求開火命令。”展鵬飛緊張起來。屏幕上的信息表明,可疑目标正在以每秒上百米的速度爬升。絕對不是鳥,也不是大氣幹擾,而是一架正在高速逼近、搶占有利高度的隐身戰鬥機。
關鍵是,這不是演習!
“命令得到确認,可以搶先開火。重複一次,可以搶先開火。”
“明白!”展鵬飛已經把油門杆推到底。“各機注意,敵機逼近,準備戰鬥。強調,這不是演習。”
展鵬飛知道,他們的處境極為不利。
為運輸機護航,J—20A只能以每小時八百四十公裏的速度飛行,因此需要兩分鐘提高戰鬥機的飛行速度。如果敵機離得很近,四架J—20A在達到進行空戰的理想速度之前就會遭到攻擊。
要命的是,展鵬飛根本不清楚與敵機的距離。
KJ—2000對F—22A的迎頭探測距離只有一百五十公裏,而KJ—2000在J—20A後方一百公裏處。等到KJ—2000确認那是一架F—22A,J—20A與敵機的距離只有五十公裏,而F—22A的雷達能發現六十公裏以內的J—22A。十公裏的差距,足夠讓F—22A鎖定J—20A,然後發射中程空對空導彈。
如果駕駛F—22A的是一名經驗豐富的飛行員,他會在鎖定J—20A之前發射導彈,在導彈即将進入自導階段時才用雷達鎖定J—20A,為導彈提供必要的火控數據,J—20A連反擊的機會都沒有。
在與J1與J0等第四代戰鬥機進行對抗訓練時,展鵬飛經常使用這一招。
“嘟……嘟……嘟……”
雷達告警機響了起來,不是長鳴聲,表明只截獲了敵機雷達發出的搜索信號,沒有截獲鎖定信號。
最新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