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皇後娘娘這話是什麽意思?臣妾怎麽聽不明白,臣妾雖比不上皇後娘娘尊貴,但也是陛下親封的貴妃,位列四妃之首,為陛下養育皇子公主,這宮裏頭陛下的皇子公主,皆喚臣妾一聲母妃,便是幾位出嫁的公主與驸馬回門,也是敬了臣妾茶的,這寧王妃進了皇家的門,卻還依着從前的性子,為所欲為,連茶都不給長輩敬,是不把自己當做皇家的人嗎?”
宣德帝皺眉,再次将目光落在幼寧身上,幼寧知道皇帝這是下不來臺,又不能拿自己兒子怎麽樣,便将這事怪到自己這個兒媳婦頭上。
這是皇家人一貫的德性,皇家人天生尊貴,做什麽都有別人替他們承擔後果。
理智上幼寧覺得自己同宣德帝對着幹,沒有好果子吃,齊琮不跪貴妃,他是皇帝的兒子,可自己本來就不讨皇帝喜歡,再惹他生氣保不齊真罰自己一頓。
情感上,齊琮不跪貴妃,皇後娘娘也是一副無論兒子做什麽她都雙手贊同的樣子,看起來一點也不擔心惹惱皇帝,也不知道是作為一個兒子任性的與父親較勁,還是有足夠的勢力底氣如此,但他既然這樣做了,那自己就應該選擇相信他,夫唱婦随,齊琮不可能不管她。
她擡起頭,見宣德帝滿面不快,捏着手心,扭頭看向貴妃,鎮定的說:“兒臣嫁給了寧王殿下,做了寧王妃,便是寧王的人,寧王是皇家的人,兒臣自然也是皇家的人,貴妃娘娘還請慎言,難不成您對寧王殿下是皇家的人有何不滿嗎?”
幼寧說完,看向齊琮,兩人對視一笑。
“寧王妃真是一張利嘴。”貴妃捂着嘴道:“先是不敬本宮,這會又搬出寧王來壓本宮,看來本宮這個貴妃,是入不得寧王和寧王妃的臉了。”
宣德帝沉聲道:“寧王妃,是誰教你如此不知禮數,阿琮一向恭而有禮,如今不過與你成親一日,便不敬貴妃,你說,是不是因為你從前與貴妃不睦,便挑撥阿琮,教他今日故意不給貴妃敬茶,讓貴妃難堪。”
幼寧:“……”好一個狗皇帝,睜眼說瞎話,把自己兒子和女人都摘了出去,鍋全讓她一個人背。
齊琮伸手擋住幼寧,站在她的前面,“王妃嫁給了兒臣,是兒臣的人,她做什麽,都是兒臣授意,父皇不必為難王妃。”
宣德帝氣的差點背過氣去,昨日還對自己畢恭畢敬的兒子,成親之後便變了臉,當衆頂撞自己。
他知道這事與幼寧無關,但還是忍不住遷怒幼寧。
“你這般維護她,頂撞朕,可見是被她迷了心竅,來人——”
幼寧抓住齊琮的衣袖,齊琮回身,低聲說:“不怕。”
“陛下。”皇後看不下去了,“寧王妃禮數若有不周,自有臣妾教導,您是一國之君,是阿琮的父皇,自古哪有做父親的,管兒子兒媳如何相處的道理,便是不滿,教訓阿琮便是了。”
敬妃笑着附和道:“是啊陛下,臣妾也會幫着皇後娘娘教導寧王妃,再說了,又不是什麽大事,何至于大喜的日子鬧得大家心裏都不痛快。”
貴妃說:“是誰先找不痛快的?”
敬妃端起茶盞,又喝了一口,說:“阿琮和阿寧不敬貴妃茶,是不對,但他們畢竟年紀小,又容易意氣用事,說不得他們倆原本想的是敬完臣妾再敬貴妃,可貴妃先指責了他們,這不,孩子都好面子,你越說他們不對,他們就越要擰着來,貴妃您一向大度,便不要跟他們計較了,不過是一碗茶水的事,您若心裏實在氣不過,将來安王妃過門,也不敬我茶便是了。”
“本宮的兒媳,才不會如寧王妃這般。”
“都別說了。”宣德帝站起身,望着齊琮說:“寧王,随朕來。”
宣德帝走了,貴妃也跟着回自己的寝宮,齊琮跟幼寧說等會去太後那裏接她,便随宣德帝走了。
幼寧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永寧宮,回過頭,不放心的說:“母後,陛下會不會責罰王爺?”
皇後見她滿臉擔心,好笑道:“你們當着陛下的面,讓貴妃難堪,就沒想過陛下會動怒?”
“王爺是陛下的兒子,陛下也不至于為了一杯茶,就重罰王爺吧。”
“這是陛下和阿琮的事,你不必擔心。”皇後像是半點都不擔心兒子會被罰,若不是從小養在宮裏,知道皇後對齊琮是真心疼愛,幼寧都要覺得她一點都不關心齊琮了。
“母後,兒臣還要去給皇祖母請安,便先告退了。”
皇後點頭說:“應當的,本宮今日已經請安,便不與你同去永壽宮了。”
幼寧福身告退。
走在宮道上,幼寧吩咐良辰,“你找人盯着衍慶殿的動靜,一旦陛下發火,立馬去永壽宮告訴我。”
“奴婢知道,王妃也不要太擔心,王爺足智多謀,若無萬全之策,必然不會如此魯莽的行事。”
幼寧雙手交握,胸口提了口氣,走了幾步才嘆氣道:“我知道他不是魯莽之人。”
正因知道他不是魯莽之人,她才更擔心。
齊琮想給孝端皇後報仇,與宣德帝之間,必然要起沖突,父子相殘,無論是哪一個受到傷害,皇祖母都會難過。
宣德帝昏庸無能,不得人心,這麽多年都是靠着太後保朝政安穩,如今齊琮重權在握,今日之事,足以證明,他已經不願意忍讓他那個無能的父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