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章節
在的年齡段。
聽見周子安這麽說,幾位姑娘心裏居然還覺得:恩,是這麽個道理。
眼看幾個小姑娘被自己忽悠得一愣一愣的,周大忽悠又說:“大叔我今天再教你們一句話啊,以德報怨都聽過吧?下面的是什麽都知道不?”
易晔卿是知道的,但是想看看他葫蘆裏賣的什麽藥,就沒說。其他幾個,都說不知道。
“全文是這樣的:以德報怨,則何以報德?子曰,以直報怨,以德報德。你們都挺聰明,這話怎麽理解也不用我說了,是不是?”
話雖然是對着四人說的,眼睛卻有意無意地瞟着易晔卿,其他三個也就一起看她。
這是在說自己?易晔卿幹笑兩聲,默默承認自己确實有點傻逼。beautiful之前都那麽對自己了,自己還傻不拉叽地幫她找周子安......等等!周子安不會是因為這個就記恨上自己了吧?
看着他的眼睛,果然裏面還有什麽看不懂的東西。
“呵呵,我下回注意哈,下回注意。”
吃完飯,周子安開車送她們回去。到了校門口,姑娘們紛紛表示吃得有點多需要散個步,周子安就在校門口把她們放下了。
下車當然不只是為了散步的。
四個人默默走了一段,還是小寶先開口了。
“雖然beautiful屬于自作自受,但是大叔剛才說的那些話實在是......我作為一個外人聽着都有點難堪。”
“确實是太毒舌了。”
“這哪裏還是毒舌啊,”杜若一臉心有餘悸,“已經是心狠手辣的範疇了吧。”
易晔卿抱着胳膊走在一邊,冷冷地說:“現在算是清楚認識到這人是個什麽樣的人渣了吧?那必須是人渣中的戰鬥機。”
Advertisement
杜若回頭看她:“小易,你怎麽好像見怪不怪的樣子?難道還有什麽事情是我不知道的?”
杜若算是三個人當中了解內情最多的了,還有她不知道的事情,要麽是小事漏了說的,要麽就是很巨大的事情,連易晔卿都不好亂說出來。
“真想知道?”
“想!”小寶第一個舉手,“我最近發現新聞稿太約束自由思想,我說不定以後找不到工作要寫小說養家糊口,你說吧,我就當收集素材了。”
有了第一個,其他兩個也就沒什麽不好意思的。
易晔卿想了想,都能當着她們四個人的面說“喜當爹”這種事情,大概也不是很怕自己提他的那些舊事。
周子安大易晔卿一輪,兩個人都屬兔子。易晔卿六歲就上了小學,那一年,周子安18,考上了s市一所大學,很有名的學校,用外公的話說,國家還沒有的時候,那學校就已經在了。
周子安是外公的關門弟子,長得好又聰明,很得外公的喜歡。
易晔卿三年級的時候,父母開始忙起來,已經到了沒空回家的地步,于是替她辦了手續,轉學到外公外婆所在的小鎮念書,方便照顧。
沒有朋友的易晔卿獨來獨往,最愛去的地方是學校的琴房,常常能趴在窗口聽音樂老師在裏面彈琴,從放學聽到天黑。
“你是三一班的易晔卿?我是李黎,你好。”說着向易晔卿伸出了手。
小鎮上的小學,四年級以下的音樂課是班主任上的,四年級以上才有專門的音樂教室和專門的音樂老師,也就是李黎。
從那以後,易晔卿泡在琴房就泡得更加的明目張膽。
命運的齒輪卡在她三年級暑假前幾天的一個午後。後來她時常會想,如果那天自己冒着大雨跑回家,是不是後面的事情就會往另一個方向發展?
但是如果如果,從來都是不滿于現狀的人幻想出來的鏡花水月。
那天下午放了學,三點多鐘,易晔卿按照往常的路線上了二樓的音樂教室,李黎在裏面彈琴,她趴在小凳子上寫作業。
沒寫一會兒,忽然覺得天一下子暗了,暗到一定要開燈才能看清作業本上字的地步。
李黎起身關上窗戶,易晔卿幫着關了幾扇,又拉亮了燈。
“雷陣雨吧,一會兒就能停,停了再走。”李黎朝她揚揚手裏的鑰匙,轉過身去接着彈琴。
可是直到易晔卿寫完了作業,雨還是噼裏啪啦地下,天也還是黑得離譜。
李黎抱歉地看着她:“這個可能不是雷陣雨,大概是暴雨。”
反正回不去,易晔卿就坐在凳子上聽李黎彈琴哼歌。
幾首歌聽完,易晔卿看看手上的電子表,已經5點多了。
“外公會不會着急?”李黎看看外面的天,問她。
易晔卿又看一眼手表,點了點頭。
“會有家裏人來接你嗎?”
易晔卿想了想,搖搖頭。
外公的眼睛看不見,外婆身體不好更不能淋雨。
“那等雨小一點,我送你回去。”
李老師的聲音真溫柔啊,即便那時候孤僻內向的易晔卿,猶豫了很久後還是點了點頭。
一直到手表上的數字跳成7,那雨才稍微有了一點要變小的意思。
李黎牽着易晔卿下到一樓,又把自己放在琴房當披肩的衣服拿出來蓋在兩人頭頂上:“我們先跑到門衛那裏歇一歇再接着跑,好嗎?我數到3啊,1,2,3,跑!”
一大一小兩個人把水塘踩得噼啪作響,跑到門衛室,易晔卿才發現自己笑得好大聲。
李老師站在她身邊,拿手去拂她頭上和身上的水:“你笑起來真好看,要多笑笑。”
易晔卿收了笑,看着外面出神,李黎站在她身邊,等門衛師傅拿傘來給她們。
忽然易晔卿掙脫了李黎牽着她的手,指着外面說:“子安哥哥!”
李黎順着她指的方向望過去,只看到雨幕朦胧的天地間,漸漸走出來一個身影,颀長的,略微瘦削的年輕人。走得近了,可以看到他嘴角上的笑,說話時起伏的喉結,恍惚間還聞到淡淡金盞菊的香味。
她像一個等待丈夫歸家的妻子,目送着孩子撲向父親,雨簾隔開了他們和世俗,她第一次覺得,暴雨也可以這樣溫暖。
這,大概就是一見鐘情。
17.往事(二)
愛戀并不會只在一個人心中滋生,尤其在李黎是那樣一個面容姣好的姑娘的情況下。
那天以後,從前很規則兩個月來看望一次自己的老師,也就是易晔卿外公的周子安,變成了很規則的每周來一次,到大學放了假,兩人就天天在一塊兒了。說起這個,外公外婆臉上都會帶着笑。
确實是讓人滿意的一對。
周子安就不說了,從小看着長大的孩子。李黎的父親跟外公在同一個老年人俱樂部裏,尊敬外公,猶如尊敬自己的恩師,是個本分的老幹部,即将退休。閑時喜歡寫字逗鳥,跟外公很能說上話。李家也是書香門第,在這有古意趣的小鎮上,還有屬于李氏宗族的一座牌坊。李黎自己,是師範剛畢業的音樂老師,沒事的時候彈彈琴看看書。在九十年代初期那個年輕人普遍不安分的年代裏,這樣的姑娘像珍珠一樣令人駐足,安靜安谧,散發着柔和溫潤的光。
李黎還負責着小鎮學校裏的一個興趣小組:琵琶。每個周末,高年級的姐姐們都要到她家去練琴。伴着琵琶叮咚聲,兩個年輕人相視一笑的畫面,成了易晔卿記事以來第一個有關男女情愛的體會。
三年級的暑假真是快樂到能讓人飛起來的一個暑假,尤其是和後面發生的事情相比。
開學後,易晔卿升入四年級。
這年的十月,縣級市下轄的幾個鎮的中心小學,将有一場盛大的、人數衆多的校園聯誼表演賽。李黎老師作為琵琶隊領隊,當然是要一起參加的。
易晔卿仍舊每天放學後去琴房,只是不再聽到鋼琴聲,因為琵琶有演出,琴房裏被各人練習的聲音充斥。
一個周末,李黎看着眼前對着琵琶發呆的易晔卿說:“小易是不是很羨慕?”
易晔卿望着她的彎彎笑眼,點了點頭。
緊跟着就被領進了李老師的卧房,在那裏,易晔卿第一次看到後來陪伴她多年的大提琴。
“這是什麽?”跟在李黎身後當小尾巴當了這麽久,這還是為數不多的一次主動開口。
李黎沒有說話,只是走過去坐下,把琴靠在自己身體左側,伸手去翻樂譜時,額發從右側滑落遮住了眼睛,又用拿着琴弓的右手去撥頭發。
易晔卿竟然,就這樣看呆了。
大提琴,是好像李老師一樣溫柔的一種樂器吧。
深沉宛如詩人呓語的聲音出來時,背上好像讓人推了一把,易晔卿不由自主就往前跨了一步。
“喜歡?”李黎笑着看她。
“李老師,可以教我嗎?”
很快就到了十月份,離學校聯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