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慰妻心關愛小姑
等到了九月底, 一切都落定下來, 李家人又開始過平淡的日子。
全娘自進門後,很快把家裏的事情都擔了起來。伺候李泗新和張氏,操持家務, 給鄭氏幫忙帶瑞娘。包括外面李承祖同僚之間的應酬, 在鄭氏的指點下,她很快就上路了。
論幹活,她不比英娘差,論掌控局面,她比英娘更勝一籌。英娘在時,大事小事都要請教鄭氏, 鄭氏給她拿了主意後,她樣樣都能照着指使做的很好。若是家裏仆婦這樣, 主人家必定滿意。但這是兒媳婦,總是欠了些什麽。
等全娘一進門, 有事她也會去請教鄭氏,但都會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 鄭氏在她的建議下,再略作改動,事情能辦的更圓滿。鄭氏心裏很滿意,知道請教婆母,是她孝順,有自己的主意,這是她的才幹。當家奶奶, 若萬事都不能做主,以後如何管這一大家子。
對瑞娘,全娘沒有表現的太熱切。她直接了當跟李承祖說明白,“官人,自古後娘難當。我與瑞娘本不熟悉,若一開始就熱切地籠絡瑞娘,那必定包藏禍心。不若慢慢來,過一陣子,孩子與我熟了,我真心待她,她自然會親近我。”
李承祖佩服她的率真,也就不過多要求她對瑞娘多好,反正瑞娘有張氏和鄭氏看着呢。
肖氏等人聽說全娘裏裏外外都是把好手,心裏也高興。說媒說媒,若小兩口相處和睦,媒人臉上也有光。
李姝明年五月就要出閣了,肖氏現在整天盯着她的針線活。出門子的時候,那一堆的陪嫁,都要自己一針一線做出來。
肖氏買了大量質地好的絹布、綢緞、棉布,還有一些差一等的皮子,連細葛布都買了些。
李姝感覺自己做針線做的快要吐了,還好她有玉娘幫忙,嚴氏和柳絮也時常來搭把手,若不然她眼睛要熬瞎了。
大件的被面和帳子已經做完了,婚禮喜服已經做的七七八八,就剩下枕套和日常穿的衣服沒做。
到了十月份,天氣漸漸轉冷了,早晚都要穿夾襖了。等到第一場霜下來的時候,嚴氏被診出有了身孕。
肖氏喜不自禁,兒媳婦進門一年多了,總沒個動靜,她也不是那等惡婆婆,整日盯着兒媳婦的肚子。但她內心何嘗不急呢,二郎都快20了,總沒個孩子也不行。
嚴氏心裏也高興,一年多沒動靜,她都懷疑是不是自己不能生。她甚至想過,若是再等兩年自己遲遲沒有身孕,要把柳絮開臉給官人做妾。
嚴氏的想法沒有跟李家人說,她不知道的是,在李家,妾什麽的,都是不存在的外來物種。
因孩子才上身,肖氏也沒聲張,怕驚着胎神。李姝暗笑,12周以前的孩子不穩當是真的,但古人能用胎神來鎮場子,也未必不是個好方法。
Advertisement
嚴氏開始了正經養胎的日子,家裏的家務事肖氏一概不讓她操心了,還每日盯着廚房給她做些清淡又有營養的東西給她吃。想吃什麽了,只要說一聲,沒有不照辦的。
肖氏還一再叮囑李承業,“昭娘身子還不穩,你不許擾她清靜。”但肖氏也沒說讓小夫妻分開睡,剛懷上身子的小婦人,誰不希望丈夫陪在身邊呢,哪怕是說說話,心裏也有底氣,更能加深感情。
李承業笑道,“阿娘不用擔心,兒子又不是那等急色的人。自然是孩子當緊,阿娘說什麽兒子都照做。”
家裏的丫鬟婆子,如今都圍着嚴氏轉,嚴氏真個母以子貴了。
嚴氏不禁感嘆,婆家雖門第不高,家風卻清正。當日在齊王府,齊王妃有孕,齊王身邊何曾斷過人。那兩個側妃和一幫子妾,見到王妃有孕,個個都摩拳擦掌想把齊王撈到自己的院子裏。別說齊王府了,就她大哥,嫂子有身孕了,還把個陪嫁丫頭開臉做了通房。
李承業知道她憂心什麽,每常勸她,“昭娘不用擔心,咱們家別說比齊王府了,連你娘家也是比不上的。你要給我弄個妾,我都養不活啊。我如今一文錢俸祿都沒有,想喝杯花酒還要靠娘子接濟,真個成了吃軟飯的。”
嚴氏笑,“官人可不能這樣說自己,官人以後考中了進士,是要為朝廷為百姓辦大事的。如今不過是在蟄伏罷了,早晚一飛沖天的。”
李承業摸摸她的頭發,“能得昭娘這樣的賢妻,是我李承業這輩子最大的福氣。”
小夫妻二人說了一會子膩歪話,嚴氏心裏愈發安定。自成親後,官人何曾跟她說這些話,如今不一樣,有了孩子,二人有了血脈相連,真真正正從此是一家人了。
李承業安撫好了嚴氏的情緒,放心去看書了。
過了幾日,李穆川從衙門裏回來,跟肖氏說了一件事。
原來,李穆川新認識了一位刑部從六品官員,姓尹。尹大人家的三子今年15了,因頭幾年在老家祖父母身邊,故而未說親。近來,尹三郎才回京城,尹大人夫婦着急幼子的婚事,才四處托人說親。
尹三郎在老家參加過科舉,身上已經有了秀才的功名。此次回京,就是因為老家沒有好的先生,上京求學,過幾年繼續回漳州參加秋闱。
李穆川見過尹三公子,少年郎長的不錯,也很懂禮儀。因長期跟祖父母在一起,頗為安靜。李穆川一下子就想到了趙家的慧娘,兩個孩子年齡相當,都是安靜性子,倒是般配。
尹大人跟他說這事兒,純粹是有棗沒棗打一杆子,李穆川卻放在心上了。
李穆川把這事兒跟肖氏一說,肖氏覺得可行,立刻告訴了李姝。
李姝想了想,去問李穆川,“阿爹,尹三郎為甚長期在祖父母身邊。”
李穆川道,“這個倒不曾細問,據說是尹大人自小過繼給了早逝的叔父,做官後,為孝敬親生父母,把幼子留在老家盡孝。”
李姝又問,“為甚不留長子?尹三郎長期不在父母身邊,會不會受到兩個兄長的排斥?會不會在家很不得寵愛?”
李穆川傻眼,“尹大人的家事,為父如何能知道的這樣清楚?”
肖氏笑道,“姝娘問的很有道理,自來父母疼幼子,尹大人卻把幼子留在了老家。官人說尹三郎老實,慧娘也是個老實性子,若尹三郎真不得父母看重,兩個老實孩子以後在家裏怎麽立足?”
李姝笑道,“阿爹是一片好意,女兒就是有些心急了。趙大娘臨終前一再托我們照看慧娘,慧娘性子軟和,從不跟人紅臉。若再嫁個軟和的郎君,以後如何過日子。”
李穆川笑道,“姝娘一葉障目了,你既說慧娘性子軟和,從不會與人紅臉,若嫁個脾氣硬氣的,豈不是更要受氣?”
李姝想了想,頓時很為難,“那到底要嫁個什麽樣的啊?真是讓人為難啊。”
李穆川哈哈大笑,“我兒有擔當,還沒進門,就操心小姑子的事情。你既然怕她受委屈,你和簡哥兒以後多看着就是了。再說了,人若一味軟弱,靠別人讓着你,那怎麽也過不好日子。以後你多教教她,和善可以,不能軟弱。”
肖氏笑道,“人家聽起來倒是不錯,孩子身上也有功名。這樣,姝娘,你明兒帶着玉娘和銀寶去趙家,把這事兒說給趙家聽,若趙家有意,再說下一步。反正明年就要過門的,你婆母不在了,你是嫂子,關心小姑子的婚事,也沒人能挑剔什麽。”
李穆川笑道,“可要快些,你嫌棄這嫌棄那,外人可不嫌棄,多的是人等着給尹三郎說親的。”
李姝聽後,立刻行動起來。她把給趙家人做的針線收拾好,再打包一些家裏做的幹果和點心,又打發銀寶去外面買了些好點心,一起帶到趙家去。
第二天一大早,李姝吃過早飯,就帶着玉娘和銀寶出發了。
車夫黃老漢認識趙家的路,徑直過去了。
到了趙家後,銀寶去叫的門。費婆子不認識銀寶,聽銀寶報了家門,她忙沖院內喊,“二爺,李家三娘子來了。”
李姝來趙家一共三回,第一回 是吳氏臨終托孤,第二回是大哥兒趙傳煦滿月,第三回是趙世簡中舉。且這三回都是趙家相請才來的,她自己主動上門,還是頭一回。
趙世簡喜從天降,他整日在家讀書,不免無聊。雖有慧娘陪着,但慧娘要管家事,也沒太多時間跟他說話。聽見費婆子喊,他一開始以為自己聽錯了,再聽第二遍,把書扔下就沖出來了。
車停在大門口,簾子還遮着。銀寶和玉娘給他行禮,趙世簡擺擺手。
黃老漢也給趙世簡鞠躬,“趙舉人,老漢把三娘子送來了,等下晌老漢再來接三娘子。”
趙世簡拱手道,“您老進屋喝杯茶。”
黃老漢急忙擺手,“謝過趙舉人,老漢就不進去了,三娘子還在車裏呢。”
趙世簡看看四周,沒有街坊來圍觀。今兒家裏沒有一個長輩,趙世簡直接上前掀開了簾子。
李姝正坐在裏面,面含微笑看着他。
趙世簡也笑了,伸出手,“妹妹下車吧。”
李姝把手遞給他,借着他手上的力氣,輕輕跳下車。
趙世簡繼續牽着她的手,把她領進了門。玉娘和銀寶在後面,假裝沒看見二人緊緊拉在一起的手。
費婆子在後面跟黃老漢道,“您且先去忙,等下晌來,我們二爺把來回的車錢一起結了。”
慧娘正在廚房帶着蓉娘一起忙活呢,聽見李姝來了,叮囑蓉娘把下面的事情做好,洗洗手就出來了。
剛出了廚房門,就看見她二哥牽着二嫂的手,二人一起笑眯眯地進了大門。
慧娘忙上前,“姐姐來了,真是稀客。”
李姝掙開了趙世簡的手,“妹妹又在忙呢,我今兒來叨擾了。”
孫氏聽見了,也出來了,“李妹妹來了,真是稀客,快請進。哪裏說的上叨擾呢,我們盼着你都盼不來呢。”
李姝忙給孫氏見禮,“見過大嫂子,煦哥兒還好?”
孫氏抱着孩子,不好行禮,“謝過妹妹關心,煦哥兒好着呢,能吃能睡,又長胖了,我都快抱不動了。”
已經半歲的煦哥兒在孫氏懷裏,睜着兩只眼睛看着李姝。家裏的幾個人他都認識,忽然來幾個陌生人,他好奇地一直盯着。
李姝上前拉拉煦哥兒的小手,“能吃能睡才好呢,長得壯實,身子康健。”
孫氏一邊把李姝往正房廳堂裏引,一邊笑道,“都是慧娘妹妹整日做的飯食好,我奶水充足,煦哥兒也吃的好。”
李姝笑道,“可不就是,慧娘妹妹如今越發能幹了。嫂子整日帶着孩子騰不開手,若不是有慧娘妹妹,家裏如何能轉的開。”
慧娘見兩個嫂子都誇她,不好意思道,“我也沒做什麽,都是蓉娘和費媽媽在做。”
孫氏笑道,“妹妹可不能這樣想,主家若沒個主事的人,下人和幫傭如何知道做什麽,要怎麽做,都是妹妹會管人。”
趙世簡笑,“慧娘不要客氣,她兩個見面,沒啥可說的,就拿你說事兒了。一起誇小姑子,總是沒錯的。”
孫氏哈哈大笑,“二叔也是中了舉的人,這樣打趣我們婦道人家。”
慧娘在一邊,吩咐費婆子上了茶,把新得的好點心也上一些。孫氏和趙世簡陪着李姝說話,慧娘去廚下,一面拿出錢讓費婆子再去買兩個菜,一面吩咐蓉娘把該準備的準備好。
李姝見慧娘出去了,笑道,“我今兒來,是有事要和嫂子和二哥說呢。”
孫氏笑道,“那可是奇了,妹妹居然有事情跟我說。”
李姝把尹家的事兒跟孫氏和趙世簡說了。
孫氏斟酌着開了口,“論門第和人家是不錯的,不過,李妹妹擔憂的不無道理,慧娘性子軟和,若我們一個錯眼看不見,豈不是要在婆家受委屈。”
趙世簡道,“這事兒還是要問問阿爹的意思。”
孫氏笑道,“妹妹話帶到了,剩下的就聽憑阿爹做主了。妹妹家常少來,今兒定要多玩一會子。”
然後,她看又向趙世簡,“二叔,煦哥兒該喝奶睡覺了,我就失陪了,你陪着李妹妹說說話。”
說罷,孫氏給李姝點個頭,就走了。在她點頭的時候,李姝起身,也笑着點了點頭。
孫氏去了東廂房,除了玉娘,再無旁人在場。
趙世簡根本就當玉娘不存在,把椅子挪到李姝身邊,拉住她的雙手,“有一陣沒見妹妹了,我可想妹妹了。”
李姝嗔他,“要死了,這話也是能說的,仔細嫂子聽見,玉娘還在這兒呢。”
玉娘捂嘴笑,“三娘子不要擔心,我嘴巴最緊了。”
趙世簡又道,“妹妹如今很有些為人嫂子的樣子了,親自過問小姑子的親事。”
李姝笑道,“大娘不在了,慧娘妹妹又能幹又乖巧,誰不喜歡她呢,總要給她說個好婆家,大娘也能放心。”
趙世簡如今想到吳氏,內心那種傷痛已經轉變成一種嘆息和懷念,“阿娘若知道你對慧娘這樣好,定會保佑你的。”
正說着,慧娘進來了,“姐姐有什麽想吃的沒有,我讓蓉娘去做。”
李姝拉了她坐到一邊,摸摸她的頭發,“你也快13了,本來早該說人家的,因大娘的事耽誤了一年多。我這回來,不瞞你,是給你說親的。不管這回成不成,以後家裏的活兒,只要不是非得你親自動手的,都交給費媽媽和蓉娘去幹,好好養養自己的手。”
慧娘聽見給她說親,臉紅了,“我還小呢。”
李姝笑道,“不小了,我10歲的時候,就和你二哥定親了。你放心,我定會好好給你把關。那些不成器的一概不要,不光要人才好,還要家裏和睦才行。”
慧娘笑了,“姐姐說的那樣好,我哪裏配得上呢。”
李姝勸她,“妹妹不要妄自菲薄,你長得不差,又能幹又乖巧,哪個婆母不喜歡你這樣的。這回說的人家,我已經仔細說給大嫂和你二哥聽了,回頭等趙大爺回來,你們再仔細商量。你記住了,這是給你說人家,你一定要有自己的主意,不能萬事都聽別人的。不管說什麽樣的人家,需得你點了頭才行。”
慧娘紅了眼眶,“多謝姐姐關心我。”
李姝拉起她的手,“這都是小事,我好不容易來一回,正經事說完了,剩下的,就是好好玩一天了。這些天我整日做針線,可把我累壞了。”
慧娘笑道,“咱們去二哥的西廂房玩吧,這正堂是阿爹日常待客的地方,也不好造次。二哥那裏,嫂子随意耍都行。”
李姝笑道,“可惜我不會翻跟頭,不然定要翻兩個跟頭,不然豈不浪費你二哥的寬敞地兒。”
三個人說說笑笑就往西廂房去了。
李姝頭一回進趙世簡的屋子。
屋子裏擺設很簡單,一看就是男孩子的屋子。北邊的卧房裏除了床,就是個大衣櫃,再就是一張桌子配一把椅子。中間的廳堂,牆上挂了山水畫,三面擺的都是圈椅和高幾,能坐下幾個客人,書房裏都是書。
整個西廂房,簡潔,大方,沒有一件多餘的東西。
趙世簡摸摸後腦勺,“我這屋子裏也沒什麽可以給妹妹玩的。”
李姝笑道,“我是來跟你們玩的,又不是來找玩意的。”
三人落座沒多久,慧娘想着,哥哥嫂子多日未見,定然有知心話要說,她待在這裏,豈不礙事。故而慧娘先陪着說了一陣子話,然後很有眼色地說道,“姐姐稍坐,我去廚下看看蓉娘準備的如何了,二哥陪姐姐說話。”走的時候還充趙世簡擠擠眼。
李姝忙道,“妹妹留下,讓玉娘去吧。”
慧娘客氣道,“我家裏有什麽,玉娘也不清楚,還是讓她留下吧。”
慧娘才走,玉娘也很識趣地退到了門口,搬了張小凳子,依着門而坐,假裝看院子裏的樹。如今到了姑爺的地盤,她可不能沒眼色地死盯着。以後三娘子出門子,她定是要跟着的,若得罪了姑爺,以後還不收拾她。
玉娘看都不看屋裏一眼。
趙世簡笑了笑,走到李姝身邊,坐在她旁邊的椅子上,拉過她的手,就這樣看着她笑。
二人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一起笑了。
趙世簡道,“我時常夢見妹妹。”
李姝呸了他一口,“你能做什麽好夢。”
趙世簡笑眯眯道,“是不是好夢,等妹妹嫁過來就知道了。”
李姝知道這小夥子又沒想好事,仔細一想,他年齡也不小了,夢見自己的未婚妻,也不為過。她清清嗓子道,“明年五月就嫁過來了,你急什麽呢。”
趙世簡湊到她耳邊低聲道,“一刻也不想等了,恨不得今兒妹妹就過來了。”
李姝紅了臉,把頭扭到一邊,“要死了,說出去你也是個舉人,這樣油嘴滑舌。”
趙世簡哈哈大笑,“這勞什子舉人,真是拘束人,整日穿長衫戴帽子,說話文绉绉,還要這樣行禮那樣拱手,還不如跟着大哥去看城門痛快。”
李姝打他,“你願意去看城門,我可不想給大頭兵當婆娘,我要做就做舉人娘子。我嫂子說,可着整個大景朝,也沒幾個剛入門就是舉人娘子的。”
趙世簡又把頭湊過來,“我給妹妹掙了個舉人娘子,妹妹拿什麽謝我?”
李姝笑道,“我身無長物,手裏金的銀的雖有,不是阿爹阿娘給的,就是你給的。我只能給你多做兩雙鞋了。”
趙世簡眯着眼睛看她,緩緩說道,“我不要金的銀的,我的鞋也盡夠穿了。妹妹要想謝我,等過了門之後,有些事情,定要都依着我說的來。”說罷,他嘴角含笑,兩眼盯着她不放,兩只手把她的手握的越來越緊。
李姝假裝不知道他說的什麽,笑道,“到時候你是一家之主,我自然要聽你的。”
趙世簡把頭低下來,鼻尖幾乎抵到她臉上,“妹妹到時候別反悔。”
李姝斜眼看他,“誰反悔誰小狗。”
兩人正說笑着,慧娘在門外清清嗓子,“二哥,姐姐,我來了。”
兩人忙分開坐,慧娘進來了,笑了笑坐下了。
慧娘笑道,“不知道姐姐要來,也沒準備什麽,都是些家常菜,姐姐莫要嫌棄。”
李姝忙道,“我又不是什麽貴客,吃什麽都可以的,妹妹不要為了我忙碌,好生歇一歇。見天忙得腳打後腦勺,若為了我吃口飯的事兒,讓妹妹勞碌,可就是我的錯了。”
趙世簡笑道,“今兒也沒有外人,就咱們一家四個人,一起熱熱鬧鬧吃頓飯。”
慧娘忖度着二人也說過知心話了,就沒有再借故離開,全程陪着李姝。
中午吃飯的時候,孫氏為長,李姝讓她做上首。但李姝還沒過門,算是客人,孫氏一再相讓,并強行把她拉倒上席上坐了。
“今兒也算妹妹頭一回來跟我們一起吃頓家常飯,妹妹是客,本該我親自下廚做兩個菜,怎奈煦哥兒太小,慧娘妹妹又能幹,我就偷了個懶。若我還大咧咧坐了上席,阿爹回來也要生氣我不懂規矩。”
見她這樣說,李姝只得在上席穩穩坐好。玉娘本在一邊服侍,李姝打發她下去和蓉娘費媽媽等人一起吃飯了,銀寶也跟着她們幾個一起,在廚下把飯囫囵吃了。
趙世簡見孫氏今兒很是熱情懂禮,并沒有說一句不中聽的話,心裏高興,可見阿爹前兒提點嫂子幾句還是有作用的。
四個人說說笑笑吃了頓飯,李姝在慧娘屋裏稍作休息後,就要帶着玉娘和銀寶回去。
黃老漢掐着點來的,趙世簡付了來回的車資,親自扶李姝上了車,并囑咐黃老漢路上小心趕車,務必把她主仆三人安全送到。
黃老漢咧嘴笑,“李舉人放心,老漢定會把三娘子分毫不差地送回家去。”說罷,他一甩鞭子,騾車吱呀吱呀地往秀水坊駛去。
作者有話要說: 趙世簡:妹妹快到碗裏來~
——————————————————
新坑《賣油娘與豆腐郎》,求收藏~感謝在2019-12-04 09:44:38~2019-12-05 12:31:00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happyreader 10瓶;元嘉 3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