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章節
和裴氏都霸占了去。劉損設法賄賂,方才得
釋,但妻子為人所奪,自是憤恨無比。這個商人會做詩,寫了三首詩:
寶釵分股合無緣,魚在深淵鶴在天。得意紫鸾休舞鏡,斷蹤青鳥罷銜箋。金盆已覆難
收水,玉轸長抛不續弦。若向蘼蕪山下過,遙将紅淚灑窮泉。
鸾飛遠樹栖何處?鳳得新巢已稱心。紅粉尚存香幕幕,白雲初散信沉沉。情知點污投
泥玉,猶自經營買笑金。從此山頭人似石,丈夫形狀淚痕深。
舊嘗游處偏尋看,雖是生離死一般。買笑樓前花已謝,畫眉山下月猶殘。雲歸巫峽音
容斷,路隔星橋過往難。莫怪詩成無淚滴,盡傾東海也須幹。
詩很差,意境頗低,但也适合他身分。
劉損寫了這三首詩後,常常自吟自嘆,傷心難已。有一天晚間在船中憑水窗眺望,只
見河街上有一虬髯老叟,行步迅速,神情昂藏,雙目炯炯如電。劉損見他神态有異,不免
多看了幾眼。那老叟跳上船來,作揖為禮,說道:“閣下心中有甚麽不平之事?為何神情
如此憤激郁塞?”劉損一五一十的将一切都對他說了。那老叟通:“我去設法将你夫人和
貨物都取回來。只是夫人和貨物一到,必須立即開船,離開這是非之地,不可停留。”劉
損料想他是身負奇技的俠士,當即拜倒,說道:“長者能報人間不平之事,何不斬草除根
,卻容奸黨如此無法無天?”老叟道:”呂用之殘害百姓,奪君妻室,若要一刀将他殺卻
Advertisement
,原也不難。只是他罪惡實在太大,神人共怒,就此這樣殺了,反倒便宜了他。他罪惡越
積越多,将來禍根必定極慘,不但他自身遭殃,身首異處,還會連累全家和祖宗。現下只
是幫你去将妻室取回來,至于他日後報應,自有神明降災,老夫卻也不敢妄自代為下手。
”
那老叟潛入呂用之家中,躍上屋頂鬥,朗聲喝道:“呂用之,你背違君親,大行妖
孽,奸淫擄掠,苛虐百姓。為非作歹,罪惡滔天。陰曹地府冥官已一一記下你的過惡,上
天指日便要行刑。你性命已在呼吸之間,卻還修仙煉丹,想求甚麽長生不老?吾特奉命前
來,觀察你的所作所為,回去禀報玉皇大帝。你種種罪過,一樁樁都要清理。今日先問第
一件大罪:你為何強占劉損的妻室和財物?快快送去還他。倘若執迷不悟,仍然好色貪財
,立即教你頭随刀落!”說罷,飛身而出,不見影蹤。
呂用之聽得聲自半空而發,始終不見有人,只道真是天神示警,大為驚懼,急忙點起
香燭,向天禮拜,磕頭無算。當夜便派遣下屬,将裴氏及財物送還到劉損船上。劉損大喜
,不等天明,便催促舟子連夜開船,逃出揚州。那虬髯老叟此後也不再現身。(
見《劍俠傳》
)
《卅三劍客圖》中所繪的三十三位劍客,有許多人品很差,行為甚怪,這虬髯老叟卻
是一位真正的俠客,扶危濟困,急人之難。呂用之裝神扮仙,愚弄高骈,他修的是神仙之
術,自己總不免也有些相信。那老叟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也假裝神仙,吓他一
吓,果然立刻見效。但料得呂用之細想之下,必起疑心,所以要劉損逃走。
揚州明明是處于特務統治的恐怖局面之下,劉損卻帶了嬌妻財物自投羅網,想必揚州
是殷富之地,只要有生意可做,有大錢可賺,雖然危險,也要去交易一番了。在《劍俠傳
》中,故事的主角叫做劉損,是個商人。但《詩餘廣選》一書中載稱:“賈人女裴玉娥善
筝,與黃損有婚姻之約,贈詞雲雲。後為呂用之劫歸第,賴胡僧神術複歸。”那麽故事的
主角是姓黃而不姓劉了。這位裴家小姐給呂用之搶去時,似乎還未和黃損成婚,而救她脫
得魔掌的,也不是虬髯叟而是一個胡僧。劉損不知何許人,黃損則在歷史上真有其人。黃
損,字益之,連州人,後來在南漢做到尚書左仆射的大官,因直言進谏而觸犯了皇帝,退
居永州。當時也有人傳說他成了仙的。著作有《三要書》、《桂香集》、《射法》。他贈
給未婚妻裴小姐的詞是一首很香豔的《憶江南》,流傳後世,詞曰:
“平生願,願作樂中筝。得近玉人纖手子,砑羅裙上放嬌聲。便死也為榮。”
希望成為意中人某種使用的衣物、得以親近的想法,古今中外的詩篇中很多。連不願
為五鬥米折腰的陶潛如此正人君子也有一篇《閑情賦》,其中說“願在衣而為領,承華首
之餘芳”;“願在裳而為帶,束窈窕之纖身”;“願在眉而為黛,随瞻視以閑揚”;“願
在莞而為席,安弱體于三秋”;“願在絲而不履,附素足以周旋”等等,想做意中人身上
的衣領、腰帶、畫眉黛、席子、鞋子。比陶潛更早的,張衡《同聲歌》中有雲:“願思為
莞席,在下蔽匡床。願為羅衾帱,在上衛風霜。”張衡之願,見義勇為,似乎是一片衛護
佳人之心,但想做佳人的席子帳子,畢竟還是念念不念于那張床,反不及陶潛的坦白可愛
。廿多年閃,我初入新聞界,在杭州東南日報做記者,曾寫過一篇六七千字的長文,發表
在該報的副刊“筆壘”上,題目叫做“願”,就是寫中外文學作品中關于這一類的情詩,
曾提到英國雪萊、濟慈、洛塞蒂等人類似的詩句。少年時的文字早已散佚,但此時憶及,
心中仍有西子湖畔春風骀蕩、醉人如酒之樂。黃損《憶江南》詞中那兩句“得近玉人纖手
子,砑羅裙上放嬌聲”,《詩餘廣選》說本為唐人崔懷寶的詩句。大概那位裴家小姐善于
彈筝,所以黃損借用了那句詩,用在自己的詞中,筝的形狀似瑟,十三弦,常常是放在膝
上彈的。陶潛的《閑情賦》中,尚有“願在晝而為影,常依形而西東”;“願在夜而為燭
,照玉容于兩楹”;“願在竹而為扇,含凄飚于柔握”;“願在木而為桐,作膝上之鳴琴
”等種種想法。崔懷寶的詩句未必一定從陶潛的賦中得到靈感,對意中人思之不已,發為
癡想,原是很自然之事。
“損”是一個不好的字眼,古人用“損”字做名字,現代人一定覺得奇怪。其實,《
易經》中有“損”卦,是謙抑節約的意思,《易經》認為是“有孚,元吉,無咎,可貞,
利有攸往”,越是謙退,越有好處,大吉大利,那是中國人傳統的處世哲學。《後漢書·
蔡邕傳》:“人自損抑,以塞咎戒”,《後漢書·光武紀》:“情存損挹,推而不居”,
将功勞和榮譽讓給別人而不驕傲自大,結果最有益處,所以黃損字益之。呂用之這壞蛋在
高骈手下做了官後,自己取了個字,叫做“無可”。《廣陵妖亂志》說:“因字之曰‘無
可’,言無可無不可也。”簡直是無所不為,無惡不作。呂用之後來為楊行密腰斬,怨家
将他屍身斬成肉醬。
高骈本來文武雙全,有詩集一卷傳世。《唐書·高骈傳》載:“有二雕并飛,骈曰:
‘我且貴,當中之。’一發貫二雕焉。衆大驚,稱‘落雕侍禦’。”此人不但是射雕英雄
,而且是射雙雕英雄。高骈用兵多奇計,所向克捷,曾征服安南。他統治越南時,曾疏浚
自越南到廣州的江河,便利航運,可見辦事也極有才能。但晚年大富大貴之後怕死之極,
只想長生不老,乃求神仙之術,終于禍國殃民,為部下叛軍所殺。
二十一 寺行者
這故事不知出于何書,翻查了數十部唐宋五代的筆記雜錄,無法找到來源。
二十二 李勝
李勝的故事也不知出于何典。圖贊說:“殺亦不武,矧知使懼。”當是警告壞人,使
他知道畏懼,不敢再為非作夕,也就是了。這部《卅三劍客圖》中的主角,都是唐宋人物
。唐宋五代并無叫作李勝的名人。東漢時有一個李勝,是個不怎麽重要的文人。三國時魏
國也有個李勝,凡是讀過《三國演義》的,都會知道此人。《三國演義》第一百零六回寫
“司馬懿詐病賺曹爽”,司馬懿假裝病重,曹爽以為司馬懿病得快死了,對他就不加防備
。這個故事歷史上真有其事,《資治通鑒》中的描寫,和《三國演義》很是接近:
“冬,河南尹李勝出為荊州刺史,過辭太傅懿。懿令兩婢侍。持衣,衣落;指口言渴
,婢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