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趙家母子
“昨晚上我正好起夜,就聽見你家這邊好像有什麽東西在叫,舍了命一樣的嚎,沒個好動靜。
我有點兒擔心,正好孩子們說要來,就跟過來看看弟妹。咋回事?沒啥事吧?”趙嫂子一臉擔心的問道。
巧蓮心道這可真是巧了,幸虧她把野豬賣給了系統,不然的話,肯定會被趙嫂子發現。
“沒事兒,昨晚有野豬進我家院子了。連着好幾天都進來,我就找了個夾子,沒想到還真是夾着了。
嫂子聽見的動靜,估計就是夾着那會兒。”
“可惜,那野豬不小,夾子禁不住,不知道什麽時候掙脫了。
大半夜的我也不敢出來看,等着今早晨出來,連夾子都沒有了,白瞎了我一個夾子呢。”巧蓮半真半假的說道。
趙嫂子聽見這話,驚訝之餘頗為可惜的嘆了口氣,“唉,那真是可惜了。
照你這麽說,肯定是只大野豬呢,這要是抓着了,今年過年可就不愁。
不過也幸好你沒出去,那麽大的野豬力氣大着呢,連老虎都敢鬥,你一個女人家可不敢招惹,萬一出點兒啥事可咋整?
跑了就跑了吧,只要人沒事,比啥都強。”趙嫂子安慰巧蓮。
“是啊,我也是這麽想的,其實我本來也沒抱着什麽希望,就尋思着把野豬攆走,別再來我家就行。
那麽大的家夥,別說是我了,四五個壯小夥子也不一定是對手啊,遇上了還是能躲就躲吧,快過年了,平平安安比什麽都重要。”
巧蓮看出了趙嫂子臉上帶着遺憾之色,卻什麽都沒表露。
趙家肯定是察覺了什麽才過來,不過這也不能說人家貪財什麽的,這也是人之常情。
如今這年月,誰家不盼着有肉吃?趙家這反應正常。
Advertisement
“是啊,是啊,可不就是這個理兒,平平安安的比啥都強。”
趙嫂子領着孩子進了屋,坐在炕沿上,這才發現,巧蓮家裏沒有桌子,竟然是直接在炕上吃飯。
“哎呀弟妹,你家沒桌子啊?等着我家那口子閑了,讓他幫着給做一張吧,不然這多不方便啊。”
“我兩手空空到的這邊,家裏這些都是大姐和姐夫給的,哪有什麽家具?
大姐夫也說了,等着他不忙,幫我把家裏用的東西都做出來,省的過日子不方便。”
巧蓮沒有直接拒絕,只說張文廣會給打家具,“謝謝嫂子,到時候要是趙大哥有空,就請趙大哥過來幫忙,人多幹活不是也快麽?”
巧蓮說話周全,趙嫂子聽了挺高興,“成,有事你盡管開口,年後就不上山了,有的是時間。”
趙嫂子一口應下來,爽快的很。“你這是還沒吃完飯吧?那趕緊坐下來吃,我這來的不是時候,倒是耽誤你吃飯了。”
“沒事,是我們娘三個起來晚了。昨晚上外頭動靜不小,把我吵醒了,好一陣子沒敢睡,今早晨就起來晚了。
嫂子坐,小侄子們也上炕,嘉康佳媛成天念叨沒人玩兒,這下好了,幾個侄子過來,他倆總算有伴兒了。”
巧蓮一邊說着,轉身去了廚房,拿出來幾個碗,正好早晨燒的熱水,沖了四碗白糖水端過來。
“家裏也沒什麽好吃的,茶葉也沒有,嫂子喝點兒水吧。”
“哎呀,弟妹你別忙活了,你要是這樣,我心裏可過意不去。你快吃飯吧,吃了飯,讓孩子們一起玩兒。”
趙嫂子嘴上這麽說着,倒是把白糖水往孩子們跟前推了推。
三個孩子都看見巧蓮往水裏放白糖了,這年月白糖可是非常金貴的東西,誰舍得給孩子喝?
三個孩子年紀都不大,正饞着呢,也不管那些,端起碗來就喝了口。
“真甜,謝謝嬸子。”大一點兒的那個喝了一大口糖水,咽下去之後朝着巧蓮笑笑,向巧蓮道謝。
“謝啥?往後常來家裏玩兒,嘉康佳媛巴不得有人陪着他們外頭野呢。”
巧蓮朝着幾個孩子笑笑,看着趙家三個孩子歡歡喜喜的喝糖水,這才高興的坐下來吃飯。
巧蓮吃飯也快,沒幾下就喝完了粥,啃了塊窩頭,那邊嘉康佳媛也都吃完了,于是收拾下去。
因為有趙家人在,碗就放在了鍋裏沒刷,巧蓮進屋裏跟趙嫂子聊天。
倒是嘉康佳媛有點兒呆不住了,非得要跟趙家三個孩子出去玩。巧蓮也沒攔着,讓孩子們都穿戴整齊,放他們出去嘚瑟了。
趙嫂子看着嘉康佳媛一身新衣服,目光裏透着羨慕,昨天她就留意到了,這娘三個身上穿的衣裳都是嶄新的,一點兒破舊的地方都沒有。
看起來,曲家的日子不差啊,沒有小媳婦說的那麽難,要不然怎麽還能穿這麽新的衣裳呢?
當然,趙嫂子羨慕歸羨慕,卻并沒有其他心思,只是打定了主意,往後要跟曲家媳婦多來往。
巧蓮倒是不知道趙嫂子什麽心思,她心裏其實有點兒着急去林子。
昨天下的套子不知道有沒有獵物,她得去看看,就怕去晚了獵物再讓別的動物給吃了。
可趙嫂子一直坐着跟巧蓮唠嗑,巧蓮哪能離開家?沒辦法就只好耐着性子坐着,跟趙嫂子随便唠家常。
言談之間,巧蓮倒是也問出了趙家的一些情況。
趙家是坐地戶,祖上就是跟着謝大戶從營口過來的,後來就在當地落了戶。
趙家這一輩兒還有兄弟三個,其中老二也在這邊住,老三老四都搬走了,一個搬去了縣城,一個搬去了臨江。
趙家二媳婦脾氣不好,跟嫂子處不到一起,前年的時候分了家,搬去了仙人橋村。
石嘴子一共就住了四五戶人家,都離着挺遠,很少有機會串門。
難得遇見個年歲相當又能說到一塊兒的人,趙嫂子自然高興,逮着巧蓮就說個不停。
把這邊村子,還有仙人橋村,以及大營鄉的一些老典故老故事,都講給了巧蓮聽。
巧蓮剛開始還着急坐不住呢,可是聽着趙嫂子講古,漸漸地倒是入了迷。
“沒想到呢,原來大營鄉這麽大,下頭管着這麽多村子,那要是這麽算的話,整個兒大營鄉算一起,怕是得有六七百戶人家了,真是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