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挖水渠
第11章挖水渠
即便是不情願,季冬也只得接受這個事實。
幸好他不是一個嬌生慣養的,這些天忙着春耕,也逐漸适應了這裏的勞動強度,所以當聽到自己被分到去挖水渠的時候,也只是眉頭皺了一下,多的話倒是沒有說。
用同情的目光看了一眼季冬之後,李富強卻是緊鎖着眉頭,等生産隊長分配完任務之後,他的腳步就往季冬這一邊移了一下。
“季冬,我等會去跟隊長說一下。”李富強臉上帶着一絲不滿,“給你安排一個輕松的活計。”
這安排得一點也不合理,季冬都還沒有滿十八歲,也是才來大隊半年多的時間,給他安排那麽重的活,人孩子哪裏受得住?
站在他旁邊的高曉軍眼疾手快地拉住李富強,眉頭一豎,帶着不滿地說:“你瘋了?現在去跟三隊長說這事!三隊長最讨厭別人不滿他分配的任務!你去說,到時連你也得去挖水渠。”
上次曾經有過這樣的事情,他因為不滿意三隊長的分配,當場去找三隊長理論,當時三隊長沒有說什麽,只是給他換了一個輕松一點的活計,他記得他當時還美滋滋的。
結果,下一次給他安排任務的時候,給他分到一個更重的。他那會兒還想理論,只是,三隊長當場就冷笑,并且還說怎麽都是他?事怎麽那麽多?經常換什麽的,其他社員倒是沒有這種情況。
從那會兒開始,他就知道不能對三隊長分配的任務不滿,要不然,以後分配個重的還算是輕的,記工分的時候還給你找茬。
李富強猶豫了一下。
季冬趕緊說着:“李大哥,不用了。沒有必要因為這個而惹得三隊長不快。橫豎挖水渠也是十來天時間而已,我能頂得住的。”
三隊長直接管理他們,得罪三隊的話,比得罪大隊長還可怕。
“是的。”周紹也在旁邊勸着,“李大哥,我們可不能因為季冬一個人而讓整個知青點的人被三隊長給記恨。”
李富強這才打消主意。
衆人去倉庫拿了工具,而後各自跟着領隊去自己所幹活的區域。
Advertisement
季冬也背好自己的軍用水壺,拿着鐵鍬,跟着領隊準備去挖水溝。
還沒有出村,到村東頭的時候,遇到另一隊也正準備出村幹活的組員。
這一隊全是女人,肩上扛着鐵鋤或者鐵鍬,有幾個還挑着農家肥等,鄰隊的那一個,正是張大英。
張大英很是憔悴,她雖然皮膚黃,但是仍是清晰地看見眼底頂着兩個大大的黑眼圈,像一只大熊貓一樣。
為了避嫌,季冬只掃了一眼,準備移開目光,卻看到坐在牛車上的一個女人忽然像他抛了一個媚眼。
那個女人身材豐腴,皮膚白皙,尖臉,清秀不足,嬌媚有餘。
這個眼神裏的挑逗性意味十足,這還是他穿越以來,第一次遇到這樣的女人。
季冬愣了一下。
那女人見季冬看她看得愣住了,低頭,用手掩住嘴巴,吃吃地笑着。
季冬立馬就回神,正準備移開頭,卻被旁邊的一個男人一把就拉扯過來。
季冬一看,是一個二十來歲的年輕人,皮膚不似當下的農家漢子那麽黑,一雙大眼睛炯炯有神。
“季冬,離那個莫寡婦遠一些。”那個年輕人輕皺着眉頭,低聲說,“她不是個好東西。”
季冬點頭應着,說:“我知道。”
正經人不會對他這個未滿十八歲的男青年抛媚眼的。
那年輕人就咧嘴笑。
“進步,你今天怎麽出工了?”忽然,一個聲音插了進來。
季冬腦海裏這才閃出有關這個年輕人的資料。
這個年輕人叫張進步,是住在知青院隔壁的張林和何嬸的小兒子,是個司機,經常跑長途,原主見過他幾次,卻對他沒有什麽印象。
“今天休息,我就出來賺點工分。”張進步扭頭回那個問他的人。
“你不是領工資嗎?糧食關系又是在城裏,還在隊裏賺什麽工分?”那個酸溜溜地問着。
“一家人開銷太大,城裏那麽一點工資哪裏夠?”張進步笑眯眯地答着,絲毫沒有因為這個而變臉,“得空出來幫我家婆娘多賺點工分,年底也好有糧食分。”
那人雖然不信,不過見張進步轉頭跟季冬說話,那人就不再說了。
“那個莫寡婦不是正經人,你小小年紀的,可別跟她混一起。”張進步鄭重地叮囑着季冬。
季冬點頭,臉上露出一抹感激的笑容,說:“那肯定的。”
就算是沒有張進步的提醒,對于莫寡婦,他也是會遠離的。
他不是那種人。
孺子可教。
見季冬乖巧地聽話,張進步點頭,掃了季冬一眼,看季冬身上只背了一個軍用水壺,肩上只扛了一把鐵鍬,吃驚地問着:“你沒有帶飯盒?”
而後想到他們知青都是集體吃飯的,便嘆氣,說:“那你等會還得跑回來吃飯,吃完飯之後,又趕過來幹活。”
“我沒有想到今天要去挖水渠,要不然我今天早上就做好飯,帶過來了。”季冬有些懊惱地回着。
挖水渠本來就辛苦,一直幹活幹到中午,還得步行半個多小時回家裏吃飯,吃過飯之後,又得急急忙忙地趕過來。
所以很多人是帶飯盒過去的,中午吃過飯之後,休息一會兒,然而又開始幹。
要是季冬半途回去的話,一來自己累,二來,因為勞動的時間變少,所以相對的,雖然幹的是辛苦活,但是賺的工分也會相應變少。
這非常地不合算,所以他們都是帶着飯盒出門的。
“明天記得帶上就好了。”張進步安慰地說,“你這是第一次去挖水渠,還沒有經驗。不過,隊裏怎麽安排你去挖水渠了嗎?”
這都是青壯年幹的事情,季冬一個還沒有成年的,安排他去挖水渠,那太不應該了。
“我也不知道。”季冬看了一眼周圍那些豎着耳朵聽他說話的村民,皺着臉說着。
原因肯定是不夠說出口的,他要是敢說出口,回頭就不止小鞋穿那麽簡單了。
張進步看着年紀不大,走南闖北那麽多年,也見過一些事,再加上自從季冬來了之後,張大英那狂追不舍的模樣,又想到剛才張大英憔悴的臉色,自然能猜得出幾分。
這年頭,知青下鄉,女的長得漂亮不安全,男的長得好看同樣也是禍。
他可是聽說了,有些人葷素不忌,男女不忌。
半個小時之後,他們終于到達了一個坡裏,坡的旁邊有一條大路,而後有幾塊面積不大的旱地,而後就是一條小路,小路的旁邊,是一條大溝。
他們這幾天的任務就是修理這一條大溝,将大溝兩壁的草給整理趕緊,然後再将兩壁的泥給用鐵鍬給鏟下來,将水渠壁給拓寬,弄平整,最後再将水渠底部的淤泥給挖出來,将水渠加深。
這可是一個大工程。
因為這水渠很大,淤泥很多,他們不能将淤泥直接給用鐵鍬鏟到水溝兩壁的上面,只用鏟到簸箕那裏,然後再挑出去扔到大路和小路了,弄平整路。
這是一項很大的工程。
那泥不是那麽好挑的,又濕又重,一擔挑到肩膀上,人都被壓矮了幾工分。
雖然說是故意整季冬,但是三隊長也怕整壞了,到時負不起這個責任。
畢竟他也聽說了,季冬家背景深厚。
所以,這一次,三隊長給季冬安排的是鏟草的活,張進步也是幹這個活。
所以他們兩個倒是有伴。
鏟草這活相對來說還是比較輕松,但是也是相對而已,實際上比插秧還要累。
畢竟人要雙手拿着鐵鍬往水溝壁鏟。
季冬是占了升高的便宜,頭不要仰,往上使力也輕松一些,但是曉是這樣,他才幹了幾分鐘,就覺得兩條胳膊酸痛難忍。
畢竟要一直這樣使力才會将水溝壁上面的草給鏟下來。
張進步也在奮力在幹着,見季冬鏟鏟就停下來歇一會兒,笑了笑,說:“現在這個時候挖水渠還算是好的了。要是等夏天的時候挖,那才是受罪。”
“現在雨水多,過幾天就進入梅雨了,水渠壁這一邊的土不結實,容易鏟,不費力。這天還有些冷,待在水渠底正正好。”
“這要是六月天,這水溝壁的土幹,草又長得好,天又熱,待在水渠底裏,熱得跟在蒸籠沒有兩樣。”
“所以就算是是春耕,旱地上的活多,大隊長也撥了一些人過來挖水渠。”
這水渠可是關系到他們大隊一整年了灌溉問題。
別看現在雨水多,但是到了五六月,雨水變少,田裏的莊稼要水,全靠這一邊連通水庫的水渠灌溉。
所以,大隊才會那麽地重視。
季冬苦笑一聲,說:“之前從來沒有幹過這麽累的活。”
張進步笑了笑,那眼神有些奇怪,說:“那你是剛來。挖水渠還不算累。”
“等以後去山裏燒青磚,挖水庫等等,修路等,那才是真正累。特別是燒青磚,天不亮就得出發走兩三個小時到山裏,然後撿柴,弄土什麽的,中午也是在山裏吃飯,傍晚了,又走兩三個小時回村裏吃飯睡覺。”
“回來的時候,還不是空着手回來,還得挑着青磚和柴火回來。”
正是因為那麽累,所以他才想辦法弄了一份工作的。
季冬聽得心驚膽戰的。
勞累了一個中午之後,村裏的人找了個地方坐下來吃飯,季冬扛着鐵鍬回走了半個小時的路回知青院吃飯。
只不過,一回來洗幹淨手,準備吃飯,卻看到的搪瓷盤只有幾塊小的芋頭仔。
拇指大小的芋頭仔,上頭的皮還沒有清理得幹淨,炒得有些糊,連蔥花都變成綠色的了。
季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