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來人
大伯現在還能年輕,跟後來那個妻管嚴的小老頭不太一樣,但大爺大娘這輩子比李爸李媽強。他家堂姐那時候就在省城找了婆家,跟姐夫做起了小飯店,對大爺大娘很是照顧,他們也沒什麽操心的,每天就是打打麻将,照顧照顧孫子,活得那時相當滋潤了。
在大伯家,一切說了算的都是大娘,大娘和娘家那邊來往很密切,對李爸這個小叔子有點看不上。原因有很多,如李媽沒讓她欺負,她沒占到便宜;老人喜歡老兒子,會掙家産;還有一些不明原因,要不李蕾理解不了親兄弟卻背後捅刀子的事。
大娘就是這個一個人,還很八卦,有什麽事千萬別和她說,你和她說完就變成另外一個版本傳出去了。李蕾記得那時李蕾家剛回老家的時候,本來已經分家了,說好老人在李爸這養老,李大伯居然公然自作主張的把李奶奶接走了,還管李爸要李奶奶那份地。
李爸就跟他說你要養我就給你,我也不貪圖老人這點子東西,不過你也別拿我圖畢(當傻子耍的意思)。結果沒過十天李奶奶就無家可歸了,只帶了行李卷兒(被子)被趕了出來,最後還是回了李蕾家,弄得李媽跟李奶奶那段時間關系有點緊張,李爸還跟李媽吵架了。
後來李爸發現,大家逢年過節給老人的錢都沒有了。老人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沒得,不過一定是在老大家沒的。二姑知道了,就要去找大娘對質,可這件事無憑無據的,大娘也沒承認,還和二姑吵了一大架。之後誰也沒再提這件事了,不了了之了。
下午的時候爺爺奶奶他們休息的不錯,他們就跟着李爸到棚裏去看看了。李蕾和李旭也跟着去了。
他們對大棚還是很好奇的,問了很多事,李爸如實的告訴他們了。
爺爺奶奶也見到了徐大爺一家,畢竟曾經是老鄰居了,有很多話要說,不過爺爺奶奶他們看着他們家這麽忙,也沒有多打擾就到李蕾家的大棚裏了。爺爺奶奶看着大棚裏生長茂盛的黃瓜,還很感慨,大爺還問了很多大棚的事情,李爸李媽在一邊做導游。
大棚裏太熱了,呆了一會兒就出來了。
晚上吃完飯一家人坐在一起,李大爺就提到地的事了。他問了李爸,知道老弟家這幾年不能回去,就說秋天的時候把租地的錢彙過來,房子和院子他們幫着照看着,這都是明面上的東西,也沒什麽的。李蕾感覺租地的錢沒那麽容易收上來的,誰知道這個時候的大爺大娘是什麽樣的。
李大爺還提到誰家的孩子結婚相看什麽的,李爸就跟他說,到時候至近親屬的話他把錢彙過去,讓李大爺幫忙随禮。要是河北那邊,李大爺去不了,那他就把錢一起給彙過去得了。
李蕾感覺這樣很合理,可惜她現在沒太多的話語權,只是在那聽聽,說多了像是沒有禮貌似的。
李爸還問問大爺家的堂哥堂姐在幹什麽。李大爺家有兩個孩子,大堂哥李勇勝,今年都十八了,小堂姐李勇紅,現在十四歲。李蕾家沒搬家之前,總帶着李蕾玩,雖然大娘不怎麽的,其他人還是很好的。
李蕾的堂哥李勇勝現在還沒訂婚,聽大爺說出去學了瓦工,現在還沒成手。堂姐孩子上學,聽大爺的意思學習不怎麽好。
當談到李蕾要讀二年級時,都鼓勵她好好學習,為李家争口氣呢。
爺爺奶奶跟李媽說,家裏還有幾顆果樹,給小孫子和孫女留着的,還種了什麽什麽給他們吃。爺爺奶奶就是這樣,有什麽好吃的都留給李蕾姐弟。這次大爺來了也是大包小包了,就是生瓜子都拿了好多。李奶奶還跟李媽回憶李蕾小時候愛吃瓜子的事。李蕾聽着,感覺真的太幸福了。
小時候李蕾雖然說話晚,吃東西可不晚,她出生的時候長的很大,很靈活,也很淘氣,等到滿一歲的時候就自己可以吃瓜子,第一次吃瓜子的時候還吃了很多。這件事讓家裏人說道了很多年,這也是她的光榮歷史了。
他們正在唠嗑的時候徐大爺一家過來了,他們也是忙了一天了,現在才忙完。徐建國和李爺爺在一個村子,還沾親帶故的,雖說關系有點遠,可是交情好啊!
“叔嬸兒、大哥,你們來了啊!你說我這一天忙的,才過來看看你們。”
“你們這有事忙,可不能這麽說啊!這是你家的孩子吧,長得真俊。”
“快叫爺爺奶奶,這就是我家的淘小子,總不着家。”
說話的時候徐成跟大人們打了招呼。
“這小小子都這樣,現在幾歲了?”
“奶奶,我八歲了。”
“都八歲了,奶奶還是頭一回見着呢,這個給你。”李奶奶說着就從兜裏掏出二十塊錢,她想着自己兒子來着幸好有人家幫襯着,出手也就大方了。不過李蕾想,李爸回給奶奶補回更多的。
看到錢李蕾想起來了,真想讓爸爸少給爺爺奶奶點錢,怕大娘惦記啊!不過李蕾又一想老人現在都要七十歲了,這樣不好,就把這個念頭掐掉了,以後還是多孝順爺爺奶奶吧,別再留下遺憾就行了,家裏富裕一些也不差這點老人的私房錢。
徐大娘推脫了一下就讓徐成收了起來,不管怎麽說這也是老人家的一片心意,其他的以後再說,到時候給老人買點衣服啥的。
“嬸子,你們可算是過來了,這大兄弟兩口子都盼你們盼老長時間了。”奶奶聽到徐大娘這麽說眼睛當時就要笑沒了,看起來心情特別好。
“哎,要不是這把老骨頭啊早就過來了,這一晃都走的都快兩年了。我這呀一來啊看到他們這日過的還中,我這心啊總算放下了。”
“是啊!這孩子在外總惦記啊!來了就好了,他們還得老人在邊上看着呢。”方美華為李志國兩口子說好話。‘看徐大娘這話說的真受聽,才來一會就哄的奶奶這麽高興’,李蕾心裏是這麽想的。她跟李媽兩個人都是不太會哄人的人,只會低頭幹活,不會逢迎的人。現在她回來了,還會哄親人高興了,也算是進步了。
這頭徐大娘也和奶奶唠嗑,奶奶問問她娘家人,工作什麽的,徐大爺也和大爺他們說着話。他們呆了一會兒就回去了,奶奶說來日方長,回去歇着吧,這以後在這住下了,不差這一會兒的功夫。
徐大爺他們回去,李蕾他們也就睡覺了。第二天看着大爺似乎是緩過來了,他就說跟李爸去大棚幫忙,留下李媽在家。李蕾想着,自從種了蔬菜,老媽還很少有機會在家呆着呢。正好歇歇,把爺爺奶奶拿來的東西放好,拾掇拾掇屋子和院子。
等大家吃了早飯,李爺爺就帶着李旭出門溜達了。李奶奶在家跟李媽唠嗑。李蕾聽着奶奶說:“知道我們要過來,你爹娘本來還要帶東西,可我們實在拿不了了,帶的也挺多,就沒讓。他們就是惦記你們啊!”
李蕾想想,到底是親閨女,能不惦記,估計今年冬天李媽就能帶着李旭回去看看了。自己上學不能回去了,不過即使自己不上學,李媽也照顧不了兩個孩子。以前在這的時候,李媽沒有帶過李蕾,只帶過李旭回去的。
“我這也挺惦記他們的,等不忙的時候看看能不能回去吧。”
“我看行啊!他們還不能來,你就回去看看吧。這大棚拉饑荒還沒還上啊?”李媽一副你怎麽知道的表情。
“這不明擺着嗎?看你們穿的還是家裏來的時候的衣裳,家具啥的都這麽簡單,再說,看把我孫子孫女都整瘦了,孩子的身板看着就幹巴。”
‘奶奶,我沒瘦,我是長個了。’李蕾在心裏說到。他們婆媳說話還是別插嘴,不說婆媳就天生的不對盤嘛。別人說的多老太太反而不樂意聽呢,況且奶奶是個唠叨墨跡的人,得着了,說你你也沒招,她還會向李爸告狀呢。她說你聽着,過一會兒啥事都沒有了。
懂事的時候特別明事理,不講理的時候也是難整呢,要不怎麽說老小孩呢。以前李蕾家過的不好,她誰家也不去,還總挑剔,那時候條件就那樣,總不能借錢吃喝吧?弄得李媽很難做。不過奶奶有一點好,就是你讓她過的好一點了,她呢就什麽都不管,沒事兒了就喜歡出門溜達,其實她雖然唠叨,但不喜歡操心的性子。現在家裏條件好了,她應該不能這樣了吧。
“恩,這志國現在摸着門道了,以後慢慢啊就好了,媽你沒看大棚菜長得多好啊!”
“那是挺好,我們志國幹啥都行,就是腦袋裏面有玩意。”
哎,還是自己的孩子好啊。不過李奶奶看李爸那是千千萬萬個好,當初李爸學習成績好,頭腦靈活,要去當兵,李奶奶鬧自殺把李爸留了下來。就是擔心李爸離開農村不回來,不養他。李爸出去打工,時間長了也不行。在她眼裏,大兒子二兒子都靠不上,就小兒子對他們老人好,所以要牢牢的綁在農村。李蕾很不理解李奶奶的想法,兒子出息老人不也享福嗎?
作者有話要說: 臨時有事回老家,存稿存了一周的,希望能過幾天就趕回來。賣萌求收藏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