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閑
第二天李蕾早上就帶着李旭走了,徐成上學了,沒人帶李旭出去玩了,附近的小朋友大多都去了學校,很多還不是很熟,太小的沒法玩到一起,李蕾就一個人帶着李旭出去了。其實是李蕾想出去看看,一個人待會兒,可李旭一定要跟着。
他們兩個去了小溪那,小溪離家裏不遠,就在李蕾家西南方向,也就一百來米吧。其實這個小溪在秋天旱季的時候水流非常小,也有一米寬,水底都是沙子和小石頭,很清澈。李蕾他們這邊去南林市區都要經過這兒的,沒有小橋,就是有兩塊石頭方便讓大家過去。
李蕾他們兩個穿着兔龍鞋(塑料涼鞋),就去水邊玩了。上午八點多了,水也不涼,一邊撩水玩,一邊看水裏有沒有魚,李蕾也幫着他看,可惜看了半天才看到一條小泥鳅,兩個人還沒抓到,還弄得一身水。
李蕾慶幸,幸好今天有些熱,穿的少,要不回家李媽免不得又一場唠叨。李蕾感覺出來有一個小時了,衣服濕了還是回去換吧,現在他們兩個年齡小,小心別感冒了。
李旭這時候還是很好說話的,說着帶他回家,也沒猶豫就跟着走了。到家的時候李媽還在曬豆角絲,李蕾趕緊帶着李旭去換衣服,她以前照顧孩子,現在照顧一個李旭還是很得心應手的,就是小胳膊小腿的力氣有點小。
李旭看在餅幹的份上還是很配合的,等李媽發現濕衣服的時候已經快到中午了。李爸醒了之後跟李媽說:“淑珍,晚上吃啥?整點大碴粥吃啊?”
“中,那就吃粥吧,我一會兒就搽(cha,一聲)上。”
現在還沒什麽高壓鍋,農村做大碴粥都要炖上兩個來小時,一般粥裏都放上豆角豆,大碴子和豆角豆都是曬幹了的,所以做的時間都很長。大鍋做出來的東西特別的香,特別還是沒有化肥的原料。
(大碴子就是苞米碴子,苞米粉碎了之後吃的,粉碎之後也有原來苞米粒三分之一左右大小;豆,就是豆角的豆,豆角成熟後,把豆角籽剝下來,可留作種子,可食用,在農村還有人專門收購這個的,還有什麽紅豆綠豆之類的。就是食用的時候要多煮很長時間。)
等李蕾下午跟李媽做粥的時候居然沒放豆兒,“媽,咋不擱(放)豆兒呢?”
“你不是不吃豆兒嗎?”說着就在廚房忙開了,生火,把泡好的大碴子放到鍋裏,少放了一點面起子(小蘇打,放粥裏熟的快,口感好)。
哎呀,她怎麽忘了?她小時候确實不吃豆的,農村條件不好,還總吃高粱米和苞米碴子,就她不吃豆,還是以後長大了才發現豆子很好吃的,原來她小時候還挑食啊!有些事情和細節她是真的不記得了。
“媽,我想吃豆了,可饞了。”
李媽疑惑的看着她,“真的假的?別做出來你再作啊,到時候讓你爸收拾你。”估計以前李蕾鬧的挺厲害的,讓李媽留下深刻的印象。
“真的真的,上回我在大娘家吃到一個豆,可好吃了。”所有的轉變要有個合理的解釋。
李媽聽了她的話,邊去櫥櫃裏拿豆子,邊說:“你呀,小時候吃的就怪,就不吃豆,大人都愛吃,還得遷就你,你爸啊今天晚上該高興了,他最能挑豆吃了。”把豆子洗了幾遍,就放鍋裏了。
晚上吃飯的時候,李爸還真挺高興的,“今天怎麽放豆了?老閨女不是不吃嗎?”
“她啊又稀罕吃了,變的怪快的。”
“這改的好,豆多香啊,就你這個小傻子不愛吃。”說着就着芥菜絲鹹菜吃了好幾口了。這時候農村生活很艱苦,沒有哪家天天吃大米飯的,只要填飽肚子就行了,更何況李蕾家現在的情況呢。
這芥菜絲真好吃,還是李媽買的芥菜疙瘩(芥菜根,像蘿蔔似的)腌的,腌好了,吃的時候切成細絲,放上香油、辣椒油和一點點味精,雖然簡單,味道超好吃,她已經好多年沒吃到了,好懷念啊。
當然,桌上還有一小盆炒蘑菇,也不下貨(吃的慢的意思)了,都吃了好幾天了,大人小孩的新鮮勁兒都過去了。李旭根本不吃粗糧,所以給他準備別的吃的,要不他不吃飯。
李家自從來到這裏之後,李爸掙了工資,吃的糧食就好多了,不像以前總是粗糧了。雖說生活水平跟以後比不了,李蕾還是很高興的。以前過了那麽多年窮日子,都習慣了,更何況她現在心裏平和極了,對于這段時光,她關注的不是吃的了,能和家人在一起,有人為她遮風擋雨,好有安全感的說,還是當小孩子好。
餘下的幾天就在家裏跟着李媽家裏家外的忙活,大多數時間都是在熟悉環境,李媽想着幸好沒搗蛋呢,要不她可顧不過來了。
李蕾很久沒有感受到全身健康的感覺了,以前因為腰疼的緣故,不能久坐久站,一系列的忌諱,要不就疼的厲害,一直沒時間治療,特難受。現在她是一個健康的小豆丁,撒歡似的,想做什麽做什麽。壓在心裏的石頭落下,全身輕松。
有時候李旭跟李媽在一起或者出去玩,她就能安靜的待會兒,一個人享受一下秋日溫暖的時光,很悠閑。不知道是年紀小還是以前覺不夠睡,她呆着呆着就能睡着,就當是好好補償一下自己個兒了。
還能出去跑跑跳跳,她很知足了。
“最近兩個孩子挺聽話的啊,淑珍。”
“是啊,你看咱們姑娘去幹啥都帶着李旭,也不半道上就把他扔下了,可有姐姐樣了,你沒看兒子最近都沒怎麽告狀了麽?”
“是不那麽嬌氣了,你也別太寵他了。我閨女現在懂事了,你也不看是誰的孩子。”
“得了吧,別往自己臉上貼金了,你沒看你都給他們多少零花錢了,你這出手大方了,我就是那個惡人,最近都往你身邊湊呢。”
“啊呀,你看看,我給的不就是你給的嗎?都一樣都一樣的。對了,我去朱大哥的大棚看了,真挺好的,這兩天朱大哥和另兩家忙叨呢。”
“怎麽,好不容易上班了,你還想折騰啊?”
“這怎麽叫折騰呢?我這不也是為了家裏麽。我看着挺好,可就是底子大,咱們也沒經驗。我看啊這玩意一定賺錢,要不你沒看朱大哥他們又整了一個麽,我跟你說,聽朱大哥說,市裏要大力發展咱們這塊,說是要建立什麽菜鄉,鼓勵大家夥種蔬菜呢,這政策多好啊。再說你看冬天沒什麽菜,條件好的都買着吃呢,特別是逢年過節的。你就看前一陣子,朱大哥他們大棚的菜又好賣了一陣子。”
“哦?都罷園(黃瓜不結了,結束的意思)了,怎麽還賣的好?”
“這你就不知道了吧?秋天咱們的有園子的自己種菜的都曬菜幹、腌鹹菜,那沒有園子和地的不也得腌菜嗎?就這個朱大哥也沒少掙。種一季黃瓜能賣四個多月呢,我看行。”
“這個你看着辦吧,家裏有多少錢你也知道。”
“我也就是去看看,其他的以後再說,實在不行咱們就回去吧。”
“你這工作徐大哥才給找了不到一年,不太好吧。”
“真要是行的話,到時候再說吧。”李爸抽了一口煙,最後沉默了。
家裏淑珍什麽都好,男人有什麽事一定支持,就是眼界不寬。他也不想想,能聽他的話不阻撓把家裏弄的烏煙瘴氣就已經不錯了,人啊要知足。他也是有些意動,還沒決定怎麽做呢,誰家賺錢了能大聲嚷嚷啊,他就是前段時間去幫忙了,才好奇想着過去溜達一下看看的。
李蕾聽了這段話,差點就為李爸鼓掌了,可惜她在裝睡呢。這思想境界就是高啊,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地方。只是為什麽前世沒有在這裏沒有做成這件事呢?
其實李蕾不知道,前世李爸也有這個想法,可是家裏人都不是特別支持,李蕾李旭很淘氣,李媽都有些顧不過來了,糟心事一堆。兩個孩子吵架、生病,特別是李旭,李蕾不帶他,他不是從牆頭上掉下來,被狗咬,就是出意外。
老人們都想他們過幾年掙點錢就走了,就沒置辦大棚,他也就沒有再堅持了,等到意識到這個掙錢之後,李蕾他們也要回老家了。一共就在這裏呆了兩年多,爺爺奶奶在家裏使勁的催他回家,時間也趕不及了。
這些天顧着享受生活了,她都忘記這茬了,她說怎麽去北邊的時候有事情要做呢。這可是關系全家人的事情,要抓住。
李蕾不管以前是怎麽回事,為了家裏人都過上好日子,這回她要推波助瀾。李爸李媽思想不死板,要不也不能在□□十年代的時候就走街串戶的賣雪糕什麽的。
勸說的事情應該不難。現在是十月初,天氣不是很冷,扣大棚也是時機,正好也能趕上明年春天蔬菜上市。
作者有話要說: 用了五天才弄出一個新的封面,效率好低。。。思前想後,筆名加了一個字:小玉寶媽,原諒我起名無能吧,另外,作者專欄也做好了,親們可以收藏啦~~~遁走~~~對了,明天雙更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