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重生三
不一會,李媽田淑珍看看時間,六點半了,老李怎麽還不回來?
“你說你爸這人,這是去哪兒了?這旬礦上是夜班哪,不在家睡覺上誰家了,都要吃飯了還不回來。。。”李蕾聽着怎麽像‘爸爸去哪兒了’。話說李媽年輕時候有些唠叨啊!
“媽,我也不知道,我醒的時候我爸就沒在家。”她也沒出去找。
“你爸啊,就把你自己扔家裏了,門還不鎖,真是的,現在還不回來吃飯。”李蕾聽着李媽唠叨,這就是平常夫妻啊!
李媽說着,就洗手炒菜去了,現在夏天,園子裏菜還不少。李蕾就在旁邊打個下手,牆角裏堆的木頭柈子和豆跟兒(黃豆根兒,秋天的時候黃豆收割之後,村民就把黃豆根兒刨出來燒火。),李蕾就遞個東西燒個火。
李蕾擔心她問多了李媽疑心,就靜靜的聽着李媽唠叨,估計有病了蔫搭搭的不愛說話李媽也沒在意。
李蕾也了解了一些現在的情況。李爸現在礦井裏采煤,非正式的工人一個月三百多塊錢,像隔壁徐大爺一個月将近七百呢。一個月每十天換一個班次上班。每天二十四個小時三班倒,比如李爸他們這個礦井,早上六點到下午兩點,下午兩點到晚上十點,晚上十點到早上六點三個時間段。一般人都不願意上夜班,為了公平起見,每批工人每十天換一個時間段上班,李爸現在就是夜班的班次。
所以說李爸今天晚上就得去上班了,李蕾一邊聽着消息,一邊感慨着。
離家為了生活真不容易,李家剛來的時候手裏還有些家底,可也不能坐吃山空,本來就是想過來掙錢的,但是剛開始過來沒馬上去礦井,而是做力工,給人家裝車,在這裏叫‘輪大板鍬’,一天二三十塊,但是很累,幹活的搶活的還多,不穩定。後來圖個穩定就下礦井了,不過李爸似乎想找別的門路掙錢,不想掙的太少。
現在就是這個形式,在家裏還沒這麽多收入,地少,李爸還沒有什麽手藝。雖說這要出房租,可李爸閑的時候也去做做力工,也有些收入。
他年輕的時候就想出來闖闖,可是奶奶擔心李爸扔下他們兩個老人不管,哪也不讓他去,就是出去了也給騙回來,那個時候李爸在外面工作的很好,奶奶更擔心了。李蕾理解不了奶奶的想法,兒子出息不是對老人來說是件好事嗎?誰出去都可以,就李爸這個老兒子不行。
所以李爸在結婚前總是出去玩牌,李爸腦子好用還靈活,什麽麻将、撲克、牌九,雖說不是大的賭博,也很瘋了。當初決定來H市,估計也是李媽想改變家庭現狀出的注意,再加上徐大爺和姥爺他們的鼓動。李爸後來回憶說,他也不想在家裏蹉跎着,忙時候種地收地貓冬,閑的時候出去玩,就不顧老父母的反對出來了。
到這裏李媽應該是最高興的,遠離那些狐朋狗友,丈夫知道顧家了,日子也會慢慢好的。
後來李蕾到了上學的年紀就回老家了,一直再沒過來。
李蕾看着李媽的側臉,想想這個家過的真不容易,自己對父母虧欠也多。
父母在家庭條件很困難的情況下供她讀書,沒指着她飛黃騰達,有個穩定的工作他們就滿足了,可惜自己用着他們的血汗錢,沒用盡全力讀書,沒好好學習考個好學校,有個好工作,沒孝順他們,辜負他們的期望。年紀小青春期的時候就被所謂的愛情所困,現在想想都不忍回想。現在重新來過,這頁就翻過去,那時候自己太混蛋了。
自從自己上高中住校就很少在家,特別是結婚後回家的次數更少了,對自己不能承歡膝下她很內疚,父母每次想她想孩子只能打個電話。因為公婆不好相處,他們也很少去看她,每每想到這,李蕾感到很心酸。
當初李蕾生孩子住院的時候,婆婆就讓于強把李媽叫到了c市照顧李蕾。李媽也是心疼閨女,沒說什麽就去了,伺候閨女伺候外孫,等到月子要做完的時候,婆婆還找茬把李媽氣走了。為了這個李媽再也沒登過于家的門,李爸也很少去。
當時李媽為了女兒家庭和諧,按着李蕾不讓她鬧。可李蕾沒忍住啊,這是過河拆橋啊!因為這事,婆媳關系也不好了。
李蕾貪戀的看着年輕的媽媽,眼淚就到了眼圈了。雖說家裏兩個孩子,自己還是女孩,可是李媽除了溺愛李旭外,還是很疼她的,以前她怎麽那麽不懂事呢,真是應了那句話‘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父母對兒女都是最好的,不會傷害兒女的。‘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這都是李蕾生了孩子之後才深刻體會的。
每次回家又走的時候看着爸媽不舍的樣子,心裏真的太難過了。其實如果弟弟弟妹孝順些,兩個老人也不會那麽孤單。在他們心裏‘家和萬事興’,可不管怎麽讓步或者争取,小輩給他們的除了挑剔就是不滿意,讓老人很灰心,怎麽就不能好好過日子呢?要了家裏的房,還要家裏的錢,還要兩個老人的養老錢。要知道在農村,除了種地的收入、打工的收入,還要還債,李爸李媽手裏怎麽還有那麽多的錢可以給她?
這回,可不能找那樣的兒媳婦了。即使還是找了,父母手裏有錢有東西,她再努努力,想對老人不好也要思量思量,況且李爸李媽就不是那種自私自利的人。
年輕的時候養活老人,照顧年幼多病的孩子,中年的時候供女兒上學,即使再苦再累都沒有要女兒放棄走出農村的希望,年老的時候要給兒子蓋新房娶媳婦,等兒子娶了媳婦之後,他們要一邊還外債,一邊伺候兒子兒媳婦,有了孫子伺候孫子;李爸都五十多歲了還去工地做力工,就是為了他們這個家。
可生活對他們的回報呢?兒女不孝、不能享受天倫之樂。李爸後來總會感嘆:“我這一輩子對得起良心,對得起老人和孩子,怎麽到頭來養了個不孝的兒子?”其實還有對女兒的失望吧。
嚴重的時候看看孫子都不可以,還要老人一年四季幫着弟媳婦的娘家幹活,不去幫忙就找茬起争執。兩個老人看着兒子和孫子的份上一直忍讓,看得李蕾都要氣死了!可她作為出嫁的女兒除了勸勸老人、出出主意還能怎麽做?可李蕾出的主意兩個老人還舍不得孫子,就是個惡性循環。
再說,往小兩口小家裏摟錢,也是你自己能賺來啊?為什麽一定要弄得公公婆婆身上一分錢都沒有?
老人可能也有地方做的不對,畢竟兩代人生活習慣和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可兩家人生活在一起哪裏沒有磕磕碰碰?針尖兒的事都要斤斤計較,還有怎麽愉快的過日子?
居然還挑剔李蕾念書花家裏的錢,李蕾上學也沒花到你的錢啊!弟弟以前念書不好,供他不讀,供李蕾念書他也沒意見啊!結婚之後居然聽了媳婦的撺掇怨起姐姐了,話裏話外的意思李蕾不能賺大錢給他,可李蕾自從上大學做兼職自己賺錢之後回家不是給他吃的穿的用的幾大包的拿?她也沒賺大錢的能力啊!這樣挑理李爸李媽也很難做,弄得李蕾都不怎麽回家了。她那個時候還是有些怨念的,自己的家怎麽就回不了?可是老人考慮的就多,李蕾能做的就是不給他們添麻煩了。
正想着以前事情的時候,李旭回來了,沒等進門就聽見他蹬蹬的腳步聲,邊跑邊說,“媽,媽,我餓啦,飯好了沒呢?”
李媽一邊炒菜一邊回道:“馬上就好了,你等會啊。”
“姐,你咋別跟我去玩啊,我們去小河裏玩水了,可好玩了!”
“等下回我再跟你們去啊!”李蕾看着他的狼狽樣說到。即使不管曾經怎麽怨他,看到小時候的李旭郁氣也沒那麽重了。不管怎麽樣,重來一回,還是親弟弟,他現在還小,還有改變的可能。如果還是以前的樣子,父母有她在也不會重蹈覆轍。或許變好了呢?
李媽也看到自己兒子身上衣服的慘狀了,緊忙把菜盛了出來,就出去給李小弟洗洗臉換衣服了。李蕾要把炕桌(放在炕上吃飯的小桌子)放好,可惜炕桌有些大,她這身體剛剛病好還有些弱,把桌子放下的時候就壓到手了。
這時候李爸就回來了,看到李蕾在炕桌那費勁巴力的抽手出來,還打趣道,“老閨女,不怕桌子給你壓到地下啊!”
這桌腿卡人還真疼啊,李蕾捂着手憤憤的想到,真疼。看看老爸,有人關心了,似乎更嬌弱了,也不管脆不脆弱了,眼淚流了下來,李媽這個時候牽着李小弟的手進屋了。
作者有話要說: 寶媽努力存稿中,看到點擊和收藏更有動力了。每每發文之前改一次稿件,看了n遍之後我都有些。。。标題挺無能的,繼續努力,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