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過往二
回到出租屋李蕾很孤單,面對冷冰冰的屋子,孤孤單單一個人,生病了沒人照顧,自己一個人承擔所有,這種孤寂相信很多人都有體會吧。隔壁的室友找了個本地的男友,已經同居了,聽說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了。
李蕾漸漸年齡大了,父母想着已經大學畢業了,催起來找個男朋友吧!李蕾感覺,自己沒才沒貌,一個外地人,交際圈子還小,這實在是個大問題啊。偶然接觸男人中,李蕾感覺要麽不可靠,要麽就是要求高,她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一類人。
這種認知在一次生病時被打破了。李蕾的老公無微不至的照顧,這對李蕾來說不亞于雪中送炭。有個人幫你跑所有事情,幫你買藥,跟你聊天,開解生活或工作的苦悶。那個夏天李蕾被感動了,墜入了愛河。
老公于強學歷不高,工作只是一個技術員,工資也掙得不多,但是他對李蕾真的很體貼。李蕾大學畢業23歲,認識于強的時候24歲,于強比李蕾要大四歲。大一些更會體貼人,雖然不會說太多的情話,不過卻讓人感覺很踏實。雖然李蕾有時候感覺感情像是少了些浪漫和甜蜜,可這種踏實卻是她堅持下來的理由。吃的穿的有人想着你,有人惦記着,李蕾感覺很知足了。雖說有時候感覺和他在一起缺少一些什麽,可能就是激情吧。
李蕾25歲的時候于強跟她表達了結婚的意念。那時李蕾有個室友在南方的一個旅游公司混得很好,那邊發展好一些,要李蕾過去。這個時候李蕾工作已經摸出一些門道了,過去也正好有個發展更好的選擇。可李蕾有點猶豫了,最終她在男友和工作之間選了男友。
她不知道,以後事情更多,不是她不想,或者沒想到就可以忽略得了的。一個女人一定要在一項領域裏找到自己的價值,經濟獨立,李蕾開始就選錯了。如果經濟獨立的女人,生活的會更好一些,會有很多的自主權。
c市是于強的老家,他父母能提供房子,他也能照顧他的父母。李蕾父母不是很同意她和于強在一起,但是女兒自己願意,他們也沒反對。就這樣李蕾稀裏糊塗的步入婚姻殿堂。
于強家裏也是一般人家,有家裏有一套房子,兩居室的,李蕾後來才知道,其實還有一套回遷房,只是一直出租出去,只有她不知道而已。
所以李蕾感覺男方沒有新房,男方父母付首付小兩口還貸她還是可以接受的,父母出首付,其餘的兩個人還還,挺自食其力的,于強爸媽也同意了。
結婚前因為要給他們辦婚禮需要的錢多,這樣就不夠首付了,就把買房子的事放到了結婚後解決。李蕾看對方父母通情達理也沒有想太多,可事情總是出乎意料,有些人天生說的就比唱的好聽。
不知道是因為經濟條件限制還是對李蕾不放心,到李蕾懷孕房子也沒有落實。其實他們一直以為李蕾嫁給他們的兒子會跑了,會抛棄于強,李蕾很不理解這種想法,都相處好幾年了,難道不會看人嗎?別人家的兒媳婦跑了,就會期望自家也出現這樣的事情?等到過日子的時候才知道,和他們好好過日子實在太需要勇氣了,她沒有離婚真的已經很忍耐了。
李蕾懷象不好,再加上每天她面對電腦和電話,家裏人一致讓她回家安胎。
“你還年輕,工作啊以後也能再找,這孩子可是重要呢!你看看這兩年才懷上,要是真有個意外,到時候你哭都沒地方了,聽媽的話,咱先回家吧。”
“老婆,這是咱們好不容易得來的寶貝,你要照顧好你自己,其他的都交給我吧,你就放心在家養胎吧。”
。。。
李蕾想想懷孕的不易和孕後的身體狀況,選擇了辭職。
就這樣李蕾失業了,沒有房子,吃婆婆的喝婆婆的,雖然于強每個月還要交一定的生活費,總有點心裏不順,每次提房子的事,兩個老人就說:“你在家呆着養胎,這錢都花了,怎麽能攢下?”
于強總說:“媽是為咱們好,怕以後咱們沒錢養孩子,什麽房子的事不急,爸媽單位過幾年有集資房,能比市價便宜三分之一,到時候咱們就有房子了。。。”李蕾想都有孩子了,就沒較真,看公公婆婆也是為這個家着想呢。
聽別人說孩子是一家的融合劑,可在孩子生下來的時候矛盾就出現了,這也上升到了家庭主要矛盾。
公公婆婆每天上班,他們在單位都是老人了,上班根本沒什麽事,公公基本就是下棋什麽的,他對棋類就是癡迷。而婆婆已經退休了,可是在李蕾懷孕後,她又回去上班了。
懷孕的時候有人惦記你吃飯,會給你做飯,婆婆會趁着下班給李蕾弄點吃的,雖然李蕾買的孕婦菜譜她每天都在看,卻從來沒做過上面一道菜。李蕾想着有人給你做飯就挺感謝她了,還挑三揀四幹什麽!也別說為了孫子什麽的,起碼吃到李蕾肚子裏了。
李蕾的爸媽在李蕾結婚前就不太同意,可是抵不住自己女人願意啊!李蕾的爸媽預言:老人不好相處,于強太懦弱。李蕾也沒看人的經驗,看着于強爸媽說話唠嗑都是過日子的人,就沒有聽老人的話!後來真是驗證了那句俗語啊: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她可是親身體驗過了,可惜這終身大事,後悔也晚了。
自從李蕾奶水不夠,孩子吃奶粉後,李蕾的三餐待遇就和以前不一樣了,水平下降了,也不及時了。因為照顧孩子,李蕾沒多在意。實在不願意做她中午就出去吃呗,怎麽都将就了;懷孕的時候公公婆婆不論冬夏每天早上五點多起來,看電視的看電視,出去遛彎的遛彎,自從孩子出生後,每天他們下班後李蕾吃飯的時候幫忙照看一會兒,還說是上班很累,每天他們還說睡不足,而孩子是在九點以後睡覺;懷孕的時候公公婆婆單位工作清閑,生了孩子後工作都特別忙特別累,難道他們那種清水衙門要提攜他們嗎?這她生了孩子前後差距就這麽大嗎?
孩子是自己的,照顧孩子也是媽媽的本分,李蕾沒什麽可抱怨的,于強也盡量幫她。
這樣的事情多了,最不能讓李蕾受不了的事,他們上班基本李蕾自己帶的孩子,他們卻向外面宣揚他們怎麽帶孩子,怎麽辛苦,怎麽怎麽勞累。
每次李蕾出去買東西,鄰居們都勸說李蕾:“你公婆不容易,工作累還幫你帶孩子,你要好好孝敬他們,別給老人臉色看,別發脾氣。。。” 剛開始李蕾沒當回事,時間越久鄰居們說話更露骨,連路上的小攤販都和她這麽說,她才知道怎麽回事。
關鍵是李蕾對兩個老人沒怎麽啊,什麽臉色,什麽脾氣,她怎麽了?大家這麽說,她就回家問婆婆,婆婆說:“沒事啊!讓他們說去,自己過自己的日子,不用管。”反正不是說他們不好,他們才不會多說什麽。你問多了,人家裝聾作啞聽不見,過後對小兩口實行制裁,看你怎麽辦,反正你住着我的房子,吃着我的飯,想整治你還不容易!更何況于強是個特別孝順的人呢。
本來李蕾自己帶孩子沒什麽問題,那麽多媽媽帶孩子李蕾也和她們一樣都能堅持下來。可惜事情就沒有那麽一帆風順的。
在寶寶半歲的時候李蕾小産了,都在上班,沒人照顧,她要做飯,要看孩子,就落下了月子病,胳膊、手腕和腰累多了就疼。去醫院看了,藥也吃了,可醫生說這是月子病,錯過最佳治療時間,得慢慢養。所以累的狠了,就得爺爺奶奶幫着看着孫子了,畢竟住在一起,也方便一點。
人窮志短啊!這就是李蕾最深刻的體會!要住人家的房間,需要人家幫忙啊。李蕾自己生悶氣,可是這又有什麽用呢?除了氣壞自己的身體,自己坐下病之外,還能得到什麽?還能改變什麽?是能得到公婆的幫助和理解?
她這個時候才體會到那句‘有啥別有病’的話了,可惜病已經落下,後悔又有什麽用呢。
李蕾可能有些小矯情吧。本來孩子懷的不易,她還自己一手帶,育兒理念就和婆婆産生沖突。你給孩子穿少了,婆婆在那邊就唠唠叨叨的這不行那不行,男孩子根本不用穿那麽多的好不好,中醫常說:要想寶寶安,常帶三分饑與寒,只不過說是不能吃的太飽穿的太多;你要她看孩子,孩子不是感冒就是摔倒,看着孩子頭上、臉上、耳朵上的傷痕,看着孩子吃藥吃不下去,哭的撕心裂肺的樣子,李蕾感覺很疲憊,雖然有病痛,咬咬牙全是她自己帶。
這就像占領地盤一樣,突然間有別人入侵了,不管怎麽樣也要占據領導地位,不管誰對誰錯了,這就是危機感嗎?李蕾這個兒媳婦就是那個入侵者了,只是她太年輕,只能吃虧了。誰讓有這麽好的老公和兒子呢?
她能改變什麽?争了吵了,最後還都是她一個人強詞奪理,不體諒大家,都是她一個人的錯,就是因為孩子的事,弄的家裏這麽不和諧,如果真的要是李蕾的品行有問題或者做了什麽不好的事情,公公婆婆使大招她也就認了!可是那個孩子是他們的親孫子啊!
特別有一次,那時候孩子十個月了,自己坐在地上玩玩具,婆婆就在旁邊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什麽都不讓孩子動,就必須讓孩子坐在那裏玩。李蕾在旁邊都感覺吵得不行,孩子也還有點不耐煩了,李蕾就說,“媽你讓他自己玩,你在旁邊歇會。”大家猜婆婆怎麽說?她說:“我孫子,我讓他怎麽玩就怎麽玩,你管得着嗎?這孩子像誰啊,這麽不聽話blabla我兒子小時候那個懂事,那麽不鬧人,一點都不像我兒子blabla。。。”
難道她在懷疑孫子不是親生的嗎?
作者有話要說: 第一天發文發兩章看看,一會兒就做封面。不會用PS,現學一下,希望盡快弄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