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龜咬童人間奇聞
“望太湖三萬六千頃,歷盡風帆沙鳥;看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煙雨樓臺。”
咱們中國的湖泊甚多,第一大湖是青海,老二便是洞庭湖,老三是鄱陽湖。太湖勉強可以列老四。
不過,若論知名度,太湖稱得上是老大。
因為,太湖橫跨宜興及無錫這兩個富足地區,湖面一望無際,四周蜂巒重疊,風帆沙鳥,一片湖光山色。
風浪大時,白浪濤天,令人觸目驚心。
吳越交戰時,西施這個大美人曾暢游過太湖,她因而鐘集太湖靈秀之氣迷死吳王夫差。
誰知道富庶又秀麗之太湖會引起一場浩劫呢?且讓筆者細述這場“太湖劫”吧!世人游太湖皆由無錫進入。
只有行家才會由武進進入。
因為,登上武進東側二十裏之馬跡山觀賞太湖,才可全覽太湖山水之妙,規模遠大于自無錫所見之湖景。
馬跡山下沿着太湖形成二十三個湖灣,灣內不但有着肥美的太湖名魚“白魚”,林中更有不少的飛禽走獸。
所以,此二十三灣可說是漁獵之鄉。此二十三灣因而形成二十三個村落。
村中之人不論是打獵或捕魚,皆過得挺悠哉的。
這批人只靠對外出售魚獵物,不必另做其他的生意,便可以過得安穩度日,從未聽過某人叫窮。
俗語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知道近水或喜歡近水主人多是聰明人,能在水中捕魚之人更是聰明。
所以,漁夫的腦瓜子皆不會“秀逗”。
或許是因為捕魚及售魚最輕易賺錢,加工每天的空閑時間,更加上自認聰明,漁夫多嗜賭。
Advertisement
而且皆由小賭變成濫賭。
所以,幾乎每位漁民皆由消遣變成欠一屁股債。
不過,馬跡山下二十三灣之漁民卻個個不沾賭。
因為,他們皆曾經與死神搏鬥過。
去年中秋對鳳陽人來說,是一個先喜後悲,開低走低,永生難忘的日子,且容筆者詳加道來。
時值中秋,天氣理該秋高氣爽,可是,自朝陽出來不久,便令鳳陽人覺得悶熱以及不大對勁。
不過,歸湘卻滿面春風。
因為,今天是歸湘大喜之日。
因為,新娘子是鳳陽第一美人洪雪蓮,洪雪蓮之父洪啓泰是鳳陽首富,而且極獲人望,人見人欽。
洪啓泰絕非為富不仁。
相反的,他樂善好施。
所以,他的獨子洪承昌如今是武進縣令。
所以,他的獨女能嫁個好老公。
歸湘是湖北武漢人,他出生未滿三年,雙親便死于一場大火之中,他卻因為與鄰童出游,反而逃過一劫。
他的堂親們視他克親,加上家貧,所以,他們送他到武當山做個小道士,至少不會三餐不繼或餓死路邊。
那知,武當卻只肯收他做俗家弟子。
因為,掌門人漢陽子谙面相。知道歸湘俗緣甚重。
雖然如此,衆道士仍調教歸湘。
歸湘自己也争氣,他既工作勤快又多禮,因為,他能夠有飯吃,已經心滿意足,他視每人為恩人。
他越勤快,衆道士越增加他的學武時間。
他越多禮,道士越傳授精招妙式。他不但勤練招式,更反複的一式式的練武。
他一有空,便練武。他一練武,若不練到合格,絕不中止。
他一步一腳印的練武。
當他十歲時,便被列入“明星弟子”,他便每天與三十六名十五歲左右的師兄弟們一起修練更精妙的招式。
漢明子更指派首徒雲風子專門調教歸湘。
歸湘如魚得水的精進武功。
三年後,他在切磋中先後擊敗三十六名師兄。
他因而轟動武當派。
不過,沒人妒嫉他或排斥他。
因為,他是俗家弟子,不會與別人争掌門大位,何況,他為人多禮及待人誠懇,他只有朋友沒有敵人。
所以,他在十八歲時,已練成一身的武功。
他便跟着恩師雲風子及二名師兄下山歷練。
那年夏天,他們在山東濟南救了洪啓泰夫婦。
洪啓泰夫婦因為愛子洪承昌高中狀元,他們送子入宮也入京見識一番,然後才打算由山東返回故鄉鳳陽。
那知,他們竟在濟南城郊遇上一群劫匪。
他們原本以為必死,那知卻能獲救。
出手之人便是雲風子四人,洪啓泰夫婦卻專視歸湘。
因為,歸湘與三位道士在一起,已夠突出呀!
何況,他既年青又眉清目秀,卻有一身好武功,他簡直是在砍草般砍殺劫匪,精彩得令洪啓泰夫婦亢奮。
不出盞茶時間,剩下的劫匪已經潰逃。
雲風子便吩咐“窮寇莫追”。
洪啓泰夫婦便上前申謝。
雲風子久仰洪員外在鳳陽之善名,雙方便一陣歡敘。
然後,他們便報官再一起離去。
經過沿途之交談,洪啓泰已對歸湘由了解而賞識,歸湘也對洪員外之善行留下良好的印象。
洪員外夫婦一返鳳陽莊中,便吩咐下人準備素宴。
他更召出愛女介紹三道及歸湘。
洪雪蓮與歸湘四目一接,立即來電。
雙方居然為之互視一陣子。洪啓泰夫婦為之大喜。
因為,他們早已擇定歸湘為乘龍快婿呀!
于是,洪啓泰便私下向雲風子道出此心意。雲風子一見愛徒有此良機,不由大喜。
于是,他在翌日便詢問歸湘之意。歸湘窘了一陣子,便同意此事。
于是,他随三道返武當派。漢明子勉勵之後,便吩咐他下山。
于是,他返鄉請出雙親的牌位再攜往鳳陽。他正式住入洪家及協助管理産業。
那年秋天,他與洪雪蓮正式的訂親。然後,他全力投入洪家之産業。
他為洪家賺更多的錢。
他結下更好的人緣。所以,他今日欲成親,賀客早巳把洪府擠得熱鬧紛紛。
雲風子更代表武當派前來申賀。洪啓泰之子洪承昌更自武進縣衙率妻小返家申賀。
所以,天氣雖然悶熱,卻已掩不住衆人之欣喜。
歸湘更騎白馬率花轎游城。沿途之百姓紛紛申賀着。
午前時分,歸湘率花嬌一返莊,炮竹聲、歡呼聲及樂聲為之交響,他再陪新娘子步入大廳進行拜堂。
大禮一成,他們便入洞房。他們便欣喜的喝過交杯酒。
然後,他們入喜廳與衆人共享喜宴。
席開千桌,夠新人敬酒的。
他們敬過一圈酒,已被酒氣及悶熱激出一身的汗。又過良久,他們才申謝送走賀客們。接着,他們欣然入洞房。
洞房花燭能有金榜題名及他鄉遇故知并列為人生之三大喜事,足見當中之滋味夠當事人欣喜的。
兩人雖是一身的汗,卻絲毫阻止不了洞房之喜。兩人相知相愛又相許,所以,她任由老公剝去衣物。
然後,榻上出現一對原始人。破瓜之疼礙不了她獻身之意。
羊腸小徑一拓寬,她終嘗妙趣。男歡女愛,好不熱鬧。
良久,良久之後,兩人才同登仙境。二人便溫存着。長久之後,兩人才下榻淨身。
他們目睹榻上之“輝煌戰果”,不由羞喜。良久之後,二人才上榻海誓山盟。
那知,入夜不久,便風雨交加。雨勢不但大而且急,世人根本無法欣賞中秋明月。
又過半個多時辰,洪啓泰已通知衆人準備上山。
于是,歸湘率愛妻攜重要的財物跟着衆人冒雨上山。
洪家在魯山另有一座莊院,他們一入莊,便先沐浴更衣。深夜時分,洪家各産業掌櫃們紛紛攜重要的財物入莊。
因為,風雨稍歇便又肆虐不已!洪員外不但召入自己的人,更召鳳陽人上山避洪。
他為之徹夜未眠。
翌日,他所擔心的事終于發生,只見推河之水洩流入鳳陽,山下之建築物幾乎皆已經被淹過窗口。
風雨卻仍然時下時停着。他知道這回必然災情慘重。
他便與愛子、愛女及歸湘會商着。
鳳陽可說是“天先不良”及“後天失調”,只要天候不對勁,它不是旱災便是水災,每次鬧災,至少要十年才可複原。
尤其水災更是難以複原。午後時分,鳳陽已成一片澤國。
所有的房舍皆已消失。在各山上避洪之鳳陽人不由瞧得大哭。
洪啓泰卻早已派人煮妥飯菜面招呼避難之人止饑。
他更派人宣布将遷居武進縣。
他把鳳陽之産業贈送給資深之掌櫃及下人們。此訊便吸引不少人離鄉背井之念。
六日後,他們便率一萬餘人離去。
他們一到武進衙,洪承昌便先銷假及吩咐着藍師爺。
然後,一百餘名武進百姓引導洪啓泰諸人上馬跡山,再分別在二十三個灣中挑選妥安居之地方。
洪啓泰便出資供衆人買建材搭屋。
此外,他買小舟及漁具供衆人入湖捕魚及售魚。
他們不分你我的一起捕魚再由一百人出去售魚。其餘之人則天天開辟二十三灣。
他們在坡上辟地種菜及飼養着家畜。他們辟路供打獵及通行。
每灣各先設立學塾為孩童啓蒙。歸湘更在每天下午傳授棍招給男人們。
白魚是他們的主要財源,它們不但使他們有儲蓄,更買入家俱以及食物一步步的改善食宿環境。
洪承昌更三天兩頭的率人巡視二十三灣。
因為,太湖四周多山,山中多是叢林,自古以來,太湖一向是水賊活躍之區域,因此才會有“太湖水賊多如毛”之古諺。
洪承昌為保護親人及鄉親,當然全力以赴啦!鳳陽人為保家園,也勤練着棍招。歸湘便把劍招化為棍招傳授給衆人。
忙歸忙,歸湘夫婦仍然恩愛如山。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洪雪蓮終于傳出喜訊。
衆人為之大喜。
從此,鮮肥的白魚天天供她進補。
衆人一逮到山禽走獸,也送來供她進補。有子萬事足,歸湘忙得更起勁啦!
就在喜氣洋洋之中,不知誰捅了洪承昌一記冷槍,而且是直接向浙江巡撫密告,罪名是“徇私占用官地”。
黃巡撫立即派人密查。
結果,查有實據,洪承昌因而丢官。
官方亦打算逐走二十三灣之鳳陽人。
經過洪承昌之奔走請命,洪啓泰以一百萬兩買下馬跡山以及二十三灣,衆人才得以繼續的安居着。
洪承昌雖丢官,卻未毀其志。
他督導二十三座學塾。
他以治衙手法治理二十三灣。他更把二十三灣定名為鳳陽灣。
每灣更推舉一人擔任保正。
他們便自成世外桃源的耕地漁獵為生。不同的是,他們每日加倍捕魚以及售魚。
因為,衆人要嫌回那一百萬兩白銀。此外,他們在二十三灣之間辟建山道。
他們更買石階鋪山道。他們更搭倉儲存食物。
他們逐步的建設鳳陽灣。
日子便在忙碌中悄逝,這天上午,洪雪蓮便在腹疼中“破水”待産,洪氏及三位婦人和三位少女皆已備妥器物。
那知,由于持續的進補,胎兒過大,久久生不下來。洪雪蓮一直疼到當天晚上,仍生不下孩子。她卻已疼得奄奄一息。
洪氏見狀,便連連以參汁供愛女提神。歸湘見狀,便打破忌諱的進入産房。
他小心的查脈及注視胎象。然後,他以制穴手法及按腹助産。
入夜不久,胎兒終于降世。可是,洪氏為之驚呼。
因為,胎兒之頸上不但盤着臍帶,雙手更抓着臍帶,而且全身泛黑,她不由擔心寶貝孫子已死。立見一婦上前剪帶及卸帶。
然後,二婦倒提嬰兒連連拍着他的小臀及背部。洪氏則含淚為愛女理身。
歸湘不由又喜又急。終于,嬰兒哇哇哭啦!二婦不由大喜道:“行啦!”
衆人為之松口氣。歸湘立即被請出産房。
他一入廳便向洪啓泰父子報喜。
洪啓泰含笑道:“好娃兒,日後必聰穎過人!”衆人便連夜前來申賀着。
洪雪蓮亦日夜進補着。
十全大補使屋中天天彌漫着藥香。鮮肥的白魚原汁使洪雪蓮的臉色迅速紅潤。
六日後,她便自己哺育愛子。
歸湘夫婦便替愛子取名為歸陵。
***
明月當空,夜風徐徐,歸湘陪愛妻在小舟上烤食鮮肥的白魚,兩人同時欣賞愛子戲水之情形。
只見一童只穿着短褲打着赤膊在湖中鑽游,他便是歸陵,他今年才三歲,看起來好似六歲哩!
他昔年大難不死的誕生之後,便在衆人的呵護以及調教之下,以超乎常人的速度一直長大。
他才六個月餘,便可扶物行走。他才七個月餘,便可喚爹娘。
他剛一歲餘,便跟着三、四歲孩童們念三字經。他不但過目不忘,而且悟力過人!
他似未喝“孟婆湯”般智力驚人。
洪承昌見狀,便親自為他啓蒙。他剛滿二歲,便已把百家詩倒背如流。
歸湘便決傳授內功心法。于是,他率子上武當山向掌門人及恩師請安。
漢明子乍見歸陵,便慈目一亮。他便召歸陵到身邊愛撫頭頂及四肢。
良久之後,他含笑嘉許一番。于是,漢明子邀武當三老一起鑒定歸陵。
三老—致贊許歸陵是百年難得一見之奇才。于是,四人詳商一番。
翌日上午,歸陵一絲不挂的坐在丹房之蒲團上,漢明子及三老各盤坐在他的前後以及兩側。
立見二老各以左掌心貼住歸陵之掌心及各按一肩,兩人再徐徐的把功力沿雙掌心灌入歸陵之臂。
漢明子便在歸陵的胸腹各穴道撫按着。另一長老則在歸陵的背部大穴撫按着。
四老便首次聯合替歸陵伐筋洗髓。半個時辰之後,四老才收手各自行功。
歸陵則汗下如雨!他的全身肌肉亦哆嗦不已!歸湘驚喜不已!良久之後,四老再度一起出手。
這回,他們全力替歸陵開辟妥歸元心法行功路線,再引導先前所注入之功力開始運轉。
然後,四老含笑收掌起身。歸湘便上前一一下跪叩謝着。
四老便含笑離去。歸湘便在旁行功守護着。
翌日上午,四老一起步入丹房,歸湘便起身行禮。四老便颔首致意。
然後,四老含笑注視着歸陵。不久,四老已含笑離去。
歸湘便欣然出去用膳。膳後,他便又回來守護愛子。
又過七日,漢明子在這天上午入丹房詳視之後,便掌按歸陵之“氣海穴”及“命門穴”替他收妥功力。
歸陵一起身,便乖巧的叩謝着。漢明子含笑扶起他道:“勤加行功!”
“是!”
漢明子便把三瓶靈丹交給歸湘道:“行功前後各服一丹,十八歲前,勿近女色,以全其功。”
“是!謝謝掌門人!”“俟能在一丈外碎石時,再攜返山練劍!”
“是!”“下山吧!”“謝謝掌門人!”
歸湘便率子叩謝。然後,他又率子出去向三老一一叩謝。
他又向風雲子叩謝,方始率子下山。
他率子一返鳳陽灣,便吩咐愛子每日在房中服丹行功。不出一個月,歸陵在一夜之間長高又變壯。
衆人為之大喜。
于是,歸湘夜夜率子入湖游泳。歸陵為之茁壯。
如今,他似蛟般在水中翻游,洪雪蓮瞧得大喜,歸湘也春風滿面的思忖該不該提前指點役氣之法。
所謂役氣,便是化內功為外力之法。又過不久,倏聽歸陵啊叫一聲,便叫道:“爹,救命啊!”
洪雪蓮為之大駭!歸湘立見愛子以雙手抓住胯間叫着。他立即直接起身躍入湖中。
他一潛入水中,立見一團白物在愛子之下方,他仔細一瞧,赫見它是一只通體白色之大白龜。
他不由詫急交加。
須知,龜色多綠,怎會有此白龜呢?他急忙振功游去。
他一游近,立見大白龜咬着愛子之胯間正在拉游向下方,愛子正在掙紮,他立即上前抓住龜甲向上一推。
立見大白龜之右後腳抓向他的右臀。他立即移臀及抓住龜甲兩側。
嘩聲之中,他已把愛子及大白龜推出水面。卻見大白龜的四腳連劃,狀甚掙紮。
可是。它的嘴卻仍緊咬着。歸陵的雙手正抓上龜頭及叫疼。
洪雪蓮急忙操槳劃舟馳近。“夫人先拉陵兒上舟。”
“好!”洪雪蓮便拉身抓抱住愛子之雙腋。
歸湘便托着大白龜一起上舟。倏見大白龜縮腳入體,也縮入龜頭。
不過,它仍緊咬不放。歸陵不由又疼叫。
歸湘一上舟,便拍按龜甲。那知,他剛拍按兩下,龜頭已用力一縮。
歸陵為之疼出冷汗。
“相公!別拍打它。”“這……先返家吧!”
“好!”于是,歸湘急催槳劃舟。
不久,小舟已經泊岸,他便抱着愛子及大白龜上岸,洪雪蓮便匆匆的離舟上岸跟去。
二人匆匆返家,他便直接送子及大白龜入廳。他放下大白龜,便吩咐愛子暫趴跪在龜旁。
洪雪蓮便入房請出雙親及大哥。三人入廳一瞧,不由驚駭!
洪啓泰道:“此龜碩大無比又通體白色,必非凡物,賢婿何不返武當山向老道長們請教呢?”
“可是,陵兒恐怕支持不了多久哩!”“吾會召人前來設法令它松口。”
“好!”于是,歸湘便入房匆匆收拾行李離去。他不但沿山掠去,更連夜趕路。
洪啓泰思忖不久,便以刷刷龜尾。那知,龜尾一縮,龜頭便伸縮拉咬。
歸陵不由又疼叫!洪啓泰急忙移開毛刷。洪承昌道:“泡泡水!如何?”
“好!”于是,洪承昌派下人送入大缸再提水入缸。然後,二人擡龜入缸。
大白龜便又連連拉咬。歸陵不由又疼叫。
洪啓泰只好吩咐下人擡出大白龜。衆人一時束手無策啦!大白龜便縮首靜趴在廳中。
歸陵便跪趴在龜旁。洪雪蓮不由取巾拭着愛子之淚水及汗水。
不久,便有三、四十人聞訊入廳瞧着。衆人乍見如此大白龜,不由啧啧稱奇。
大家一致主張勿傷它。不過大家也無法讓它松口。
大家只好期待打雷啦!因為,據說只有打雷才可使龜張口。
此外,便是一刀砍斷龜頭。可是,衆人皆不忍心如此做。
衆人便與大白龜對峙着。天亮之後,衆人紛紛聞訊前來瞧大白龜。
衆人除驚奇之外,亦想不出良策。洪啓泰便吩咐衆人速幹正事。
衆人便紛紛出去捕魚、狩獵以及耕種。良久之後,洪雪蓮才喂子進食。
洪承昌喜道:“多飲水,童尿或可逼它張口?”
洪啓泰道:“妥乎!萬一它緊咬不放,陵兒又無法排尿,恐怕反會傷腎,不宜冒然采行此法。”
“是!”
他們只好先入內用膳。膳後,他們一返廳,立見六名老者一起入廳。
六老詳視良久,仍無良策。他們一致主張勿傷此龜及靜候打雷。
良久之後,他們才離去。洪啓泰便吩咐子女返房歇息。他決定靜候武當道士前來解圍。
又過良久,歸陵竟趴在龜甲上入眠。
大白龜卻仍然不動。洪啓泰便詳視着。
他不明白大白龜為何專咬歸陵,而且迄今不肯松口。真是怪事年年有,此事最奇怪。
且說歸湘心急如焚,便日夜趕路。這天上午,他一入武當派,便先向恩師報告此事。
雲風子怔了一下,便報告掌門人。漢明子亦聽得一怔!他急忙吩咐道童請三老。然後,他啓書櫃翻閱資料。
不久,武當三老便匆匆入內。歸湘急忙行禮及略述此事。
三老不由聽得一怔!見漢明子欣然取一卷竹簡轉身道:“雪龜!便是它!”
說着,他已把竹簡放在桌上。
此竹簡名叫“山海經”,內容專門記載各種稀奇古怪之事物,它以竹簡記載,可說是一本博覽秘冊。
歸湘上前一瞧,立即皺眉。
因為,竹簡之字跡已經斑駁不明,而且皆以篆字記載,偏偏他對篆字“有看沒有懂”,只有皺眉的份。
漢明子會意的逐字念出。
良久之後,歸湘點頭道:“謝謝掌門人,內容似雪龜,不過,體積比內容大,而且重逾二百斤,通體陰滑!”
“它可能是只母龜?”
于是,四老便仔細瞧着竹簡。
竹簡內容詳載雪龜之狀及特征,四老不由邊瞧邊商量,良久之後,四老便決定親睹此龜。
于是,歸湘以布卷妥竹簡,便陪四老下山。他們便沿途掠縱趕路。
這天下午,他們終于瞧見此龜。他們便先觀察着。
然後,漢明子與三老會商着。于是,歸湘輕輕抱起愛子及予以制昏。
二老便按着龜甲及把它豎立着。立見龜頭又咬拉着。四只龜腳亦抓着。
二老便各抓着雪龜之一只前腳。漢明子便與另一老注視龜肚。
不久,漢明子點頭道:“果真是母龜!”另一老漢月子道:“此地怎會溢出粘物?”
說着,他已輕指上龜尾上方之部位。漢明子便以指尖挑起一撮粘物又視又嗅着。
漢月子也如法泡制的嗅視着。
漢明子問道:“它會不會正值思春期?”
“會嗎?它該已有數百年高齡呀!”漢明子稍忖,便以泥土抹淨手指。
然後,他搭上歸陵之右腕脈。他怔了一下,立即道:“師弟瞧瞧左腕脈!”
漢月子便上前搭上歸陵之左腕脈。不久,他一揚慈眉道:“小施主的體中已另有一股力道。”
“是的!會不會是雪龜之力呢?”“這……會嗎?”
于是,漢明子向歸湘道:“解穴!”歸湘便拍開愛子之“黑甜穴”。
立見歸陵啊叫道:“疼……疼!”“忍着!”
歸陵急忙咬牙忍疼。立見龜頭伸縮的拉咬着。
漢明子及漢月子便注視着龜頭。
歸陵疼得肌肉連抖,卻咬牙不敢哭!洪雪蓮瞧得心疼如割。
她不由轉身拭淚。不久,漢明子道:“它似在吞吐着?”
漢月子點頭道:“是的!”
漢明子道:“吾試試!師弟再詳視之!”于是,漢明子蹲在龜尾便以指輕按上龜尾上方之粘濕處。
漢月子立見龜頭向外一伸及輕顫一下。龜頭下方之皺皮卻似脹又一縮。“請掌門師兄連按三下。”
漢明子便連按三下。果見龜首輕顫三下。龜頭下方之皺皮亦脹縮三下。
漢月子急忙搭上歸陵之右腕脈。漢明子便又連按粘濕處三下。
漢月子立即查出歸陵的下體湧人三股力道,他不由喜道:“掌門師兄,它方才連吐三股力道入小施主的體中。”
“當真?”
“是的!”
“小施主!疼否?”“不……不疼!”
“汝注意一下,有否力道入體?”
說着,漢明子又輕按粘濕處三下。歸湘忙問道:“肚子有否脹三下?”
歸陵點頭道:“有!”
漢明子喜道:“先讓小施主靠坐在壁前!”于是,歸湘便與二老把歸陵及雪龜移到壁前。
漢明子便小心的幫歸陵盤妥雙腿。然後,他吩咐歸湘按雪龜之粘濕處。
他再與漢月子各搭上歸陵之左右腕脈。歸湘便連按濕粘處六下。
雪龜卻靜趴不動。漢明子喜道:“汝方才按六下吧?”歸湘點頭道:“是的!”
“很好!小施主能行功否?”歸陵搖頭道:“疼!”
“嗯!三位師弟助一臂之力吧!”于是,漢明子詳加指點着。
不久,他們便移出歸陵及雪龜。另外二老便各按穩歸陵。
漢月子便在歸陵之背後按穴道。
漢明子則按歸陵之胸腹穴道。不久,二老已啓動歸陵之功力。
漢明子便慈聲道:“連按!”
歸湘便連按着雪龜之粘濕處。雪龜仍趴着,龜頭卻伸抖着。
不久,歸陵已汗下如雨。
漢明子道句:“二位師弟!”立即起身,漢月子便跟着起身。
另外二老便各按撫着歸陵之胸腹背部穴道。洪承昌便上前扶着歸陵。
漢明子道:“此龜可能誤食異果,導致它非吐出內元不可,先助它吐出此股氣,再俟見反應行事。”
說着,他便取丹服下及入座。漢月子亦服丹入座。
歸湘便連按着粘濕處。洪啓泰夫婦及洪雪蓮不由詫喜的瞧着。
又過盞茶時間,漢明子以及漢月子便換下二老。二老便各服丹入座。
不久,歸陵的全身已邊溢汗邊冒氣。熱氣之中更飄出藥香味。不久,漢明子道:“四象!”
另外二老便上前各按着歸陵之一肩及貼上他的掌心。漢明子吸口長氣道:“徐進之!”
四老便徐徐的注入功力。不久,雪龜全身一顫,四腳已挺直站起。
漢明子四老立覺強猛之力道注入,他急忙道:“停!”四老立即一起收手。
歸湘亦停止按粘濕處。卻見雪龜昂頭擺尾。
不久,它一松口,便轉身向外爬去。
漢明子道:“跟!”歸湘立即跟去。
洪雪蓮乍見愛子之下體,不由臉紅的低下頭。只見歸陵的下體昂舉着一支杵。
他的褲子早已破裂不堪。洪啓泰夫婦及洪承昌不由一怔!這簡直是“人小鬼大”嘛!四老似看見塊寶般泛出笑容。
不久,漢明子一按上歸陵之“氣海穴”,立覺一股強力透掌,他不由含笑收掌道:“奇跡!神奇之至!好大的福份呀!”
于是,他展開桌上之布巾複上歸陵之胯間。
他含笑向洪啓泰四人道:“四位先歇息吧!”
“謝謝道長!”四人便行禮退去。
漢明子便慈聲道:“小施主繼續行功!”
說着,他便與三老服丹及在椅上行功着。
且說歸湘一見雪龜爬出廳外,便加速向外爬,他便吩咐前方之人回避,他再從容的跟去。
不久,他便發現雪龜之色已由白轉灰。不過,它爬得更快。
尤其,它一爬人水中,便爬游而去。歸湘立即跟着入水。
不久,它已鑽游入湖。
他吸口長氣,便跟着潛游而下。立見它斜游而下。
他便一直跟去。
又過良久,他正覺氣促,卻見它鑽人湖底一個大孔中。不久,他也跟着到孔口。
卻見它已轉入右側,他便側身爬入。不久,他爬入右側孔道,立見前方有光源,他不由好奇。
他又爬不久,便見孔道已增大一倍餘,右側之壁上居然有個凹處,裏面赫然放着一個拳頭大小之圓珠。
珠光耀眼,他便望向前方。
他一爬入,赫見湖水似被一扇無形門堵住,根本流不進來,他不由好奇的停身向前後張望一陣子。
卻見雪龜爬到盡頭,便縮首腳靜趴着。他不由好奇的爬去。
不久,他便看見裏面是個小洞,居然另有一顆明珠及一堆枯骨,此外,壁上尚刻着不少的篆字形古字。
他不由傻眼啦!他決心要學篆字啦!不久,他轉身向外爬。
他一爬出孔道入口,便一直向上游去。
他一出湖面,不由吐口長氣。
他一瞧四周,立即召來一舟。
他便吩咐舟上之青年停舟。
然後,他另召來一舟,便劃舟馳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