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老鐘,收起來。”百裏遠将手中的盒子遞給管家,甚至連打開的意圖都沒有。
“是,老爺。”管家将盒子接了過去。
老爺這樣吩咐,自然就是不想自家的小姐與楚家的人接觸過甚。
聽大皇子的意思,以後他還會天天光臨這丞相府來着,既然這樣,府中的守衛怕是要再加強一些,還有沁心院,他要親自交代一番。
以後但凡大皇子來府上,小姐是定然不能再去書房的。
“父親。”百裏天麒看到疾步過來的百裏遠喊道。
“心兒睡了嗎?今天有沒有鬧?”百裏遠掀開床幔看了一眼睡的香甜的小姑娘。
“心兒剛睡,中午吵着要讓父親陪她吃飯,鬧了一會,但是一整天都乖乖的。”百裏天麒壓低了聲音說到。
“我知道了,最近你們兄弟二人輪流陪着她吧,身邊沒有人,她會怕,為父最近怕是照顧不了她。”百裏遠說到。
“父親是擔心大皇子來着不善?”百裏天麒問道。
“這到不至于,不過是個黃毛小子,鬧不出什麽事情來的,我只是不想讓心兒與皇子們接近太過罷了。”百裏遠道。
“皇家想要用妹妹來牽制咱們百裏家?”百裏天麒是百裏遠的兒子,雖然不及百裏遠,但是也不是傻子。
“現在還看不出來,但是防患于未然總是需要的。”百裏遠道。
“還有就是水患和河道的問題,不能再拖下去了,為父已經好幾個月沒有去上朝了。再這樣下去,朝中恐怕會有微詞。
所以再過幾日,為父就會去上朝,接下來會很忙。”百裏遠說到。
“孩兒知道了,父親放心吧,妹妹有我們呢。”
Advertisement
“有你們看着心兒,我就放心了,去吧,去睡吧,明天還要早起呢。”百裏遠摸了摸自己大兒子的腦袋。
“父親也早點休息,孩兒告退了。”百裏天麒道。
自從母親去世之後,父親一下子就老了很多,心兒不但是府上的珍寶,更是父親這輩子對母親的執念。
父親總覺得,母親之所以早早的離世,全是因為自己沒有保護好她的緣故,而心兒,是母親留給他最後的思念,他将對母親所有的愧疚和不舍都放在了心兒的身上。
百裏天麒總覺得,心兒就是支撐父親的最大的理由,作為兒子,他該嫉妒的,但是想到心兒收到的哪些疼痛,他又覺得,心兒被珍視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
而且,心兒那麽乖,就是他,也忍不住想要給她最好的。
次日,文松果然早早的就将楚荨喊起來了,然後早早的去了丞相府,盡管這樣,去到的時候,百裏遠也已經在做事情了。
今天早朝結束的很早,且應該是有什麽重要的事情需要商議,因為今天來丞相府的官員明顯比昨天的多了大半。
“丞相大人吩咐下官們去查找的事情終于做好了,今日我們幾位大臣特意過來禀報。”
百裏遠滿意的點頭,示意他們開始彙報。
“臣将近年來戶部撥付給沿河一帶的赈災款項做了統計,自明帝起,朝廷每年都會給沿河一帶的災民撥付赈災款項。
多則百萬,少則十多萬。款銀一年比一年支付的要多,就去年一年,就撥付了一百二十萬兩白銀。”戶部尚書說到。
“微臣與工部的諸位大人做過統計,沿河一帶共經過州郡9個,途徑大大小小村莊三十餘。”工部的官員說到。
“要是本官沒有記錯的話,宣元二十六年,明帝曾經下旨各地縣衙組織當地居民對各個轄內的河道進行清理和修繕。”百裏遠說到。
”丞相大人說的是,河道每年在修繕,也不過是不斷的往高處堆疊而已,河道不清理,始終不是辦法。”
“況且修繕河道用的是各地官府的錢,有的官府拿不出錢來,也只是做些樣子而已,河道這種東西,只要有一個缺口,那麽整段河道都會出問題的。”
……
這些大人們将問題都擺在了百裏遠的面前。
“諸位的意見是?”百裏遠問道。
“丞相大人,我等建議重新修建河道。”方大人看了一眼其他幾人說到。
“哦,戶部能拿出多少銀錢來?”百裏遠看着方大人問道。
“回丞相大人,戶部每年可拿出300萬兩白銀專門用來修繕河道。”方大人說到。
“如果本官要在兩年內完成河道的修繕,需要多少銀兩?”
“大概需要近千萬兩銀子。”方大人說到。
百裏遠想了想:“此事本官自有決策,後日大朝會本官會親自去。”
“是。”方大人一行一聽,臉上的表情松懈了不少。
“皇上駕到。”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群臣高呼。
元帝看到了百官面前站立的百裏遠,絲毫不驚訝,而且心情十分的好,因為他已經從自己兒子的口中聽到了百裏遠要上朝的消息。
而且還要處理河道諸事。
“衆卿平身。”
“謝皇上。”
乾元殿伺候的太監一甩拂塵,上千一步,道:“有事奏禀,無事退朝。”
話音剛落,戶部尚書方大人便站了出來。
“啓禀聖上,河道一事迫在眉睫,中樞省和六部都等着皇上示下。”方涵道。
“河道一事積郁許久,不知丞相大人有何看法。”元帝将球抛給了百裏遠。
百裏遠站出來,道:“臣覺得,河道應該徹底的進行改建和修繕,一勞永逸的解決兩邊的村莊和百姓受災的問題。”
接下來,百裏遠又說了兵部和戶部上報給他的情況。
“臣覺得,現下我朝兵強馬壯,邊境安定,百姓富足,近5年內,爆發戰争的可能性不大,何不趁現在将河道進行修繕呢。”
百裏遠看向身後的官員。
“禀皇上,修繕河道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丞相大人的提議未免欠考慮。”下首一個大臣道。
“古有水滴石穿,愚公移山,河道修繕一事怎可在拖延。”
……
于是,乾元殿又恢複了前幾日的狀态,執意修繕的前進派則抱着不管何如都要幹的态度。
覺得此事還需要從長計議的保守派則覺得這事情要多方考慮。
百裏遠站在百官之首,卻無視了百官的争吵,吵了将近一刻鐘。
皇帝示意嚴公公給大臣們上茶,這才稍微停頓了片刻。
“朕知道,衆位愛卿都是為了這天下的百姓,但,此事已經争吵了數日,在這樣下去,受苦的也是百姓。丞相說是與不是啊?”
元帝道。
“皇上說的是,臣計算過,舉六部之力,臣有把握,在兩年內将河道完全修繕好。”百裏遠說到。
大殿裏面傳來一陣吸氣的聲音,元帝則欣喜的問道:“哦,想必你已經有了章程。”
“回皇上,六部共同協作。由工部對整個河道進行規劃,那裏需要深挖,哪裏需要改道,一定要精準計算。
需要改道的河道若占用了居民的田地或者房屋,由禮部與當地官員對設計農戶進行搬遷工作。
戶部則負責此次河道修繕的所有花費,本官粗略計算過,所需的材料耗費約600萬兩,戶部應該可以支付,銀錢最大的開支是人力費用。
所以臣覺得,可以讓當地的居民以勞役來換取明年的賦稅,只要家中的男丁願意,可以将工錢和賦稅進行折算。
除此之外,兵部要充分調動周圍的駐軍參加修建事宜,方圓800裏內的駐軍,全部參與修建。
刑部則負責将各地的犯人押送到需要修建河道的地方,服勞役來減輕刑罰,要是表現的好,可以考慮減輕懲罰。
但是此舉因為涉及部門和人員衆多,且人員混雜,特別是那些犯人,刑部一定要處理好,千萬不能鬧出事故。
這樣一來,人員費用就會大大的減少。”百裏遠有條不紊的說到。
地下的大臣們都在沉思,特別是涉及到自己所屬部門的,都在考慮其可行性與建設性。
“衆卿覺得丞相的意見如何?”元帝問道。
“臣附議。”兵部尚書首先站出來。
“臣也附議。”剩下五部的尚書依次表态。
“好。”元帝一拍龍案。
“那就按照丞相大人的意見,中樞省立刻拟定方案,六部則盡快制定出具體的細節,三天後,朕要看到具體的章程。”元帝做決策。
“臣等遵旨。”
“另外,諸位愛卿也知道,上書房的先生年紀大了,朕不好讓他再勞累,所以準備給皇子們換個先生,各位愛卿不妨推薦一下有才之士。”元帝說到。
下面的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吭聲。
“呵呵。”元帝尴尬道:“此事不急,各位愛卿可以好生思量一下,有合适的人選就直接給朕上折子吧。”
“臣等遵旨。”
笑話,這等好事,可是天底下掉餡兒餅的事情,誰的人要是能成為未來皇帝的授業恩師,那是多大的好處。不搶才怪、但是誰又會傻的在這大殿上面表明心跡呢。
“陛下,大皇子到了适學的時候,可是其他皇子年紀還小,唯大皇子一人入學,未免太過于孤單,是否從宗親大臣家中的子弟中則一二人,伴大皇子讀書,互相進益。”一個大臣建議到。
“此舉甚好,那就一并報上來吧。”元帝很是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