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何安幾步上前, 利落地打了個千,“奴才給三貝勒請安。”
胤祉對何安似乎很是看重,竟不顧主仆尊卑, 伸手扶起何安, “何公公,事情辦妥了?”
“辦妥了。”
何安擡起頭來,一張老臉露出一個狡猾的笑容。
胤祉的臉上也不由自主地露出了一個得意的笑容。
巴漢格隆微微颔首,面帶微笑, “如今,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
三人臉上俱都帶着笑。
而此時, 直郡王府內, 胤禔卻是啪地一聲捏碎了手中的毛筆。
他性子火爆。
自然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翌日。
下了早朝後。
胤禔給胤禩使了個眼神,示意他留下。
胤禩對和他說話的幾個官員微微點了下頭, 說了幾句話,便留了下來。
“大哥想好了?”
胤禩問道。
胤禔摸了下牙幫子,昨夜一夜沒睡, 一早起來就上火了, 半張臉都腫了起來,他道:“早死晚死都是死,索性豁出去了。”
“大哥豁達。”胤禩贊道。
“豁達什麽呀。”胤禔邊跟胤禩慢慢走着, 邊搖頭道:“我是沒法子了, 現在兄弟們一個個都長大了,腦子轉得比我還靈活。這次要不是你,我怕是要吃大虧了。”
胤禔提到這裏, 臉上就不禁露出後怕的神色。
他能夠想象得出,太子出事, 老三捅了他出去,那時候他的後果是怎樣的。
這麽多年來。
胤禔看得很清楚,老爺子對太子雖不像小時候那樣縱容,但到底太子在他心裏跟其他兒子是不同的。
他們這些兒子出了事,老爺子會傷心,但太子要是出了事,老爺子肯定要瘋了!
以前,胤禔還會有些失落。
這麽多年了,他也習慣了。
“大哥這話可說的有些不對。”
胤禩搖搖頭道,“大哥不是不聰明,只是旁人是以有心算無心,即便這一計不成,那人還會心生第二計。民間有句話說得好,只有千日做賊,沒有千日防賊。大哥這回吃虧也是件好事,至少能夠将那人由暗處引到明處來。”
胤禔的神色漸漸好了許多。
他看了胤禩一眼,點了點頭。
現如今,他是不敢小瞧了這八弟了,別的不說,這回的事,便看出八弟的本事出來。
胤禔拍拍胤禩的肩膀。
“等會兒老爺子那頭,你別開口,這事是因我而起的,自然該由我來承擔老爺子的怒火。你的心意,我領受了。你把我當兄弟,我自然不能害了你。”
“大哥…”
胤禩露出怔愣的神色來。
胤禔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什麽也不必說了。”
兩人說話之間,已經走到了養心殿。
“二位爺。”張懷遠遠瞧見直郡王和廉郡王往這邊走來,帶着滿臉笑容,迎了上去。
“勞煩張公公往裏頭通報一聲,就說我有事想告訴皇阿瑪。”
胤禔對張懷說道。
他往張懷手心裏不動聲色地塞了張票子。
張懷瞟了胤禩一眼,心裏狐疑,面上不顯,仍帶着笑,卻是不敢收胤禔的票子,推了回去後笑着說道:“您二位且先等會兒,奴才進去禀報一聲。”
胤禔見張懷不收票子,心裏也不氣。
經了最近這樁子事,等閑小事也激怒不了他了。
他把票子收了回來,颔首道:“你去吧。”
張懷滿腹疑惑地拿眼角的餘光打量了胤禔一眼,帶着心思進了養心殿通報。
康熙正拿着毛筆批着奏折,聽得通報,眉眼微微擡了擡,“你說老大和老八都在外頭?”
“是,萬歲爺。”張懷恭敬地回答。
康熙眉頭皺了下,他凝神想了想片刻,将毛筆擱在筆架上,“讓他們進來。”
他倒要瞧瞧這兩個小兔崽子惹出什麽事來。
知人莫若父。
康熙連胤禩和胤禔的面兒都沒見到呢,就猜出了他們兩人來的原因了。
胤禔和胤禩聽到許可,兩人對視了一眼,一前一後進了養心殿。
養心殿裏的銅鼎裏燃着龍涎香,一入內,胤禔和胤禩二人就單腳屈膝,給康熙請了安。
“起身吧。”
康熙掃了二人一眼,平靜說道。
他等胤禔二人起身後,才捧起一個青釉鬥笠盞,緩緩地啜了口茶,“老大,你有什麽事要告訴朕?”
胤禔低着頭,誠懇地說道:“兒臣有一事想告知皇阿瑪,但是此事事關重大,兒臣想懇請皇阿瑪禀退無幹人等。”
康熙的瞳孔收縮,他握着青釉鬥笠盞的手指用力得關節泛着白。
他沉默片刻後,對左右伺候的侍衛和太監們說道:“都下去,梁九功留下。”
侍衛和太監們都無聲無息地退了下去。
梁九功手心裏滿是汗水,他的鼻尖也跟着冒汗,心裏頭跟打鼓似的,七上八下。
老爺子留下他,既是對他的看重,也是對他的考驗。
梁九功心裏頭只希望,這次直郡王闖出來的禍不大。
否則的話,他恐怕要有麻煩了。
“行了,人都走了,你有什麽事直接說便是,別賣關子了。”
康熙擺擺手,道。
“是,”胤禔忙道。
事到如今,他心裏頭的那些擔憂反而沉了下去。
縮頭一刀,伸頭也是一刀,沒什麽好怕的。
梁九功本來暗暗猜測直郡王的麻煩肯定不小,有可能是縱容底下的官員收受賄賂,也有可能是手下的人不小心害了人命。
但他沒想到,這回,直郡王惹出的麻煩,遠遠比他想象得要大。
随着胤禔的自白,養心殿的氣氛一點點地沉了下去。
明明殿內的炭火烤着,卻叫人感覺跟在外頭冰天雪地似的。
“兒臣被八弟點醒,自知有錯,今日前來,任憑皇阿瑪處罰!”
胤禔說完話,屈膝跪下,額頭重重磕在地上。
力度十分大,根本沒有留餘力,沒一會兒功夫,額頭就青紫了起來。
梁九功站在一旁,身子禁不住發抖。
沒有人比他更能感受到萬歲爺此時的怒氣有多麽大。
“好啊,好啊。”
康熙從牙齒裏擠出話來,他氣極反笑了出來,“朕還真是教出了兩個好兒子。”
胤禔低着頭,他現在只感到頭暈眼花,腦子一陣陣抽疼。
“皇阿瑪,此事千錯萬錯都是我和三弟的錯,無論皇阿瑪如何處置兒臣,兒臣都毫無怨言。只是太子卻是與此事無關,乃無辜受牽連,兒臣懇請皇阿瑪先處理此事,再發落兒臣也不遲。”
“如今你倒是知道此事與保成無關了!”
康熙氣得腦門的青筋直跳,随手将那鬥笠盞砸在了胤禔身上。
胤禔本可避開,但此時卻硬生生受了。
若是挨了這麽一下,能夠讓老爺子出口氣,那可值得了。
滾燙的熱水淋了他一頭。
破碎的茶盞在他的額頭上劃開一道傷口,疼得他面容都跟着扭曲了一下。
康熙看到這一幕,心裏是又氣又恨。
他重重地甩了下袖子,喝問道:“你之前有本事算計太子,這會子怎麽沒本事躲開?難不成要在朕跟前用苦肉計不成?”
胤禔忍着痛,蒼白着臉道:“兒臣不敢,兒臣自知犯下此等滔天大錯,即便皇阿瑪要怎麽罰兒臣,都是兒臣該受的,并不敢有用苦肉計的想法。”
康熙眯着眼打量着他,神色這才稍稍好了一點。
胤禩見狀,忙屈膝跪下。
“皇阿瑪,大哥犯下大錯,您想怎麽罰都不為過。但是如今,最重要的事是三哥在背後布局,想借刀殺人,害太子和大哥,兒臣懇請皇阿瑪給大哥一個将功補過的機會。”
康熙眼神幽深。
他這會子正在氣頭上,看什麽都不順眼。
胤禩跳出來幫着胤禔說話,自然讨不了好。
“你替老大說話?”
康熙眯了眯眼睛,“難道你不知你大哥犯下的是什麽罪過嗎?謀害儲君,朕可還沒死呢!”
這話實在太重了。
不但胤禔和胤禩二人臉色變了,梁九功也撲通一聲跪在地上。
只恨自己長了兩個耳朵,聽到不該聽的話。
“皇阿瑪,兒臣自知罪孽深重,不敢求皇阿瑪原諒。只希望皇阿瑪不要怪罪八弟,八弟所言俱都是為了兒臣,他本可将此事置之不理,但卻為了兒臣蹚了這趟渾水。”
胤禔連連磕頭,沒一下子,臉上幾乎鮮血遍布。
模樣吓人。
康熙不言不語,任由着他磕頭。
胤禩咬了咬牙,“皇阿瑪,大哥有錯,兒臣也有錯。”
“你有什麽錯?”
康熙冷冷問道。
“兒臣身為弟弟,一則沒有做到規勸兄長的職責,二則沒有事先察覺大哥的舉止,以至有今日之事。旁人尚且罷了,我和大哥乃是兄弟,今日之事,有大哥的錯,也有我的錯。”
胤禩謹慎地斟酌着字詞,小心翼翼地說道。
“不,此事與八弟無關。”
胤禔忙說道,“兒臣密謀此事,八弟豈能知曉,事情根源在我和三弟,皇阿瑪要罰,便罰我和三弟便是,莫要怪罪八弟。”
康熙冷眼瞧着二人。
他心裏頭的怒氣并沒有消下去。
但至少不像剛才得知時候,那麽盛怒。
“都閉嘴!”
康熙喝道,“誰有錯誰沒錯,朕心裏清楚得很!”
胤禔和胤禩都知情識趣地閉上嘴巴。
胤禩心裏暗暗稍稍松了口氣。
看來,這頭一關,勉強算是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