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這胤祉被降為貝子。
所有人都不感到稀奇, 誰叫他不長腦子,敏妃百日喪裏就剃頭,還被人抓了個正着。
這不是活該嗎?
可是。
封老四、老八, 不少阿哥們心裏頭就嘀咕起來了。
這二人中, 四阿哥雍郡王還不至于招來太多嫉妒。
畢竟,論輩分,論勤勉,胤禛受之無愧。
可是, 老八算怎麽回事?中間裏老五、老七一個個都沒動靜呢,還是個貝勒,他倒好, 越過兩個哥哥提到了前頭去了。
醉玉樓裏。
七貝勒有一搭沒一搭地夾着花生往嘴裏送, 嘴裏邊咔嚓咔嚓地嚼着花生,心思卻半點兒不在這上頭, 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樣。
“噠噠噠。”
外頭響起了一陣腳步聲。
胤祐聽得腳步聲,連忙站起身來,門應聲而開, 五貝勒胤祺走了進來, 他行色匆匆,顯然是匆匆忙忙趕了過來。
“五哥。”
胤祐殷勤地和胤祺打了個招呼。
胤祺臉上露出笑容,他伸出手爽朗地拍了拍胤祐的肩膀, “老七, 有日子沒見了。”
Advertisement
“五哥事務繁忙,我哪裏好意思打擾您?”胤祐素來陰沉的臉上罕見地露出些許笑意。
他這态度讓胤祺心裏頭感到有些警惕。
胤祺面上不顯,笑呵呵地在位置上坐了下來。
不一會兒, 小二進來問道:“二位爺,今兒個要吃點什麽?”
“五哥您挑。”
胤祐說道。
胤祺也不客氣, 随意點了幾樣菜。
等屋子門合上,他才問道:“老七,你這麽着急忙慌的,叫我來有什麽事?”
胤祐尴尬地笑了一下,道:“五哥這話說得,咱們兄弟這麽多年感情,難道弟弟請你一頓飯,還不行嗎?”
胤祺笑了,他的性子跟宜妃一樣爽利,若是平時說不定還耐着性子陪着老七唠唠嗑,繞繞圈子,可是現在這會兒他是忙得團團轉,哪裏有時間陪老七在這裏彎彎繞繞,玩這些心思。
“老七,你也說我們多年感情,你什麽樣子,我又不是不知道,有什麽話就直說。能幫的我就幫了。”
胤祐眼裏有幾分難堪。
他抓着茶杯,勉強露出一個笑容,“五哥,你這話說得真爽利,那我也不隐瞞了。八弟被封為廉郡王,這事,你怎麽看?”
一聽這話,胤祺心裏立即明白了。
敢情胤祐急忙忙地叫人請他來,為的就是這件事。
他心裏也明白胤祐的意思了,這是看着底下的弟弟比他還出息了,心裏頭不痛快了。
估計胤祐心裏也覺得胤祺心裏頭也是同樣的心思,故而就把他請來了。
至于請他來的目的。
胤祺就算是用腳趾頭來想,也能想得出絕對不是什麽好事。
“還能怎麽看。”
胤祺絲毫不上胤祐的當。
他喝了口茶,爽朗地笑道:“老八被封為廉郡王,乃是皇阿瑪的意思。既然是皇阿瑪的意思,那必然是有原因的。況且,老八做人做事,咱們兄弟也都瞧在眼裏。論勤勉,他和老四都是咱們兄弟裏頭少有的,你說是不是?”
胤祐本指望胤祺和他一起同仇敵忾。
誰料胤祺竟會說出這麽一通話來。
他的臉漲得通紅,支支吾吾含含糊糊半天說不出話來。
好在小二這時候上來上菜。
幫着他下了臺階。
胤祺稍稍吃了幾口,便找了個借口說事忙,匆忙又走了。
看着桌子上的菜。
胤祐的臉陰沉了下來。
他憤憤地将桌子掀翻,氣沖沖地将茶杯、酒杯砸了一地。
大門口。
胤祺的腳步微微停了下來。
他擡起頭,若有所思地聽着上頭傳來的聲響,無語地搖了搖頭。
就老七這點兒心性。
何必趟這趟渾水?
還想着拉他做大旗,果真是瘋魔了。
可瘋魔的人又豈止是胤祐。
如今,萬歲爺一年比一年老了,身子骨又不像年輕時候那麽壯實,三不五時地生病。
底下的兒子們一個個又都大了。
年歲最大的直郡王連女兒都生了兩個了,年紀小的比如十二阿哥他們也都是十幾歲的人了,兒子們一年比一年大,心思自然一年比一年多。
再加上。
這幾年來,康熙對太子的态度忽冷忽熱,又對其他兒子們大力培養。
別說幾個阿哥們心裏頭有了小心思,底下的人也都是同樣如此。
乘龍之功。
那是何等的功勞!
足可以保佑一家富貴榮華,綿延數代。
明珠的例子就在眼前,誰也不想錯過這種機會。
“又是來送禮的?”
安寧瞅見管家帶上來的單子,就禁不住皺眉。
“是的,福晉。”
管家回道。
安寧瞧着單子上琳琅滿目,價值不菲的禮物,什麽唐寅的畫像,宋朝的瓷器,明朝的好墨,一樣樣都是送到了胤禩的心眼裏去。
這要是沒有事先打聽過,那她可不信。
“不是說過不管是誰送禮,一概不收嗎?”
安寧語氣帶着幾分質問的意思。
那管家連忙道:“福晉,這禮不是旁人送的,是安郡王府送來的。”
安郡王府?
安寧眉頭蹙起。
自打那次她給佟佳氏一頓沒臉,佟佳氏那邊就再也沒有跟她們來往過,沒想到今日竟然派人送禮過來。
安寧擰着眉頭,沉默着思索。
管家安靜地呆在一旁,不敢打擾她的思緒。
“東西先尋個地方放起來,等晚上,爺回來了,我再跟他商量。”
安寧斟酌着說道。
那管家應了一聲,領命出去辦事。
夜裏将近戌時的時候。
胤禩才從工部回來。
安寧邊打發人去弄些吃的上來,邊把安郡王府送禮上來的事跟他說。
胤禩喝着茶,神色若有所思,他擱下茶盞,問道:“依福晉的意思,這禮該不該收?”
“那就要看爺的意思了。”
安寧沒好氣地嗔了他一眼。
她怕胤禩另有打算,把事情留給他做決定,他倒好,又把事情丢回來給她了。
胤禩撲哧笑了一聲,摟着安寧的腰,笑眯眯地說道:“那爺說說打算,福晉替我拿個主意?”
安寧半推半就地在他的腿上坐了下來,“爺說吧,橫豎我受受累便是了。”
“這送禮這件事嘛,我這些日子也在考慮該怎麽辦。”
胤禩思慮着說道:“咱們府上不知為何送禮的人那麽多,四哥那邊拒了幾個,就熄了火,咱們這邊倒好,送禮的人不但沒少,反倒還多了起來了。”
安寧忍不住笑出聲來,“這說明爺本事大啊。不然他們為何旁的人不送,偏偏送了你。”
“胡說。”胤禩拍了下安寧的腰,安寧笑得更加歡了,她道:“那不是看爺本事大,是看爺長得好看成了吧。”
胤禩繃着臉,極力忍着笑,但眼裏的笑意是怎麽都遮掩不住的。
他咳了一聲,道:“說正事呢,這些實話,留着等會兒再說。”
“行行行,那爺您接着說。”
安寧一副乖巧模樣,做了個請的手勢,示意胤禩接着說下去。
胤禩道:“這禮嘛,有兩個解決辦法,一個是不收,原封不動退回去,咱們就當這件事沒發生過,一個嘛,就是收了,但是把這些禮變現成了銀子,告知皇阿瑪捐給戶部去。”
“戶部真這麽缺銀子啊?”
戶部缺銀的事,安寧雖在內宅也聽到了不少風言風語。
她私底下覺得,雍郡王那邊送禮的人稀少也有這原因,畢竟啊,現在全京城的人誰不知道雍郡王負責戶部的事,這催着各府還錢的事就是他管着的。
這會子時候,跑去給雍郡王送禮,那豈不是等同于自投羅網,自尋死路。
有錢送禮,沒錢還戶部。
這種事,怕是連傻子都幹不出來。
“缺着呢。”
胤禩神色嚴肅地說道,“而且缺的可不是一點半點兒,可以說,現在的戶部就跟一個紙燈籠似的,外頭看着亮,裏頭全是空的。”
安寧驚訝地砸吧了下嘴巴。
“都這樣了,那些大人們還不還錢?”
“傻福晉,那可不是小數目。”
胤禩道,“而且,這朝廷上大大小小的官都借了國庫的錢,誰要是頭一個還,保不齊不但沒能得到皇阿瑪的誇獎,反倒要給自己找來滔天大的麻煩。”
安寧心裏明白。
如今朝廷上下的官員都同氣連枝,誰也不敢當這個出頭鳥還錢,所以就算有錢能還的,也不敢第一個拿錢出來還給戶部。
而沒錢還的,就更加不願意還了。
這件事,還真是個麻煩事。
安寧皺着眉頭,想了想,低聲道:“爺心裏是有心思賣四哥一個人情?”
胤禩這邊拿銀子捐給戶部,就等于是把戶部沒錢了的遮羞布硬生生扯了下來,康熙爺必定會借着這件事發落朝廷上的官員,到時候,雍郡王要把錢收回來,就容易多了。
畢竟,到現在為止,康熙還顧忌着情面,不好發落舊臣子們。
胤禩捐錢,就等于給了康熙一個借題發揮的借口。
“我的确有這個意思。”
胤禩點點頭道,“不過,也不全是為了四哥。國庫空虛這件事越早解決越好,拖得晚了,麻煩就大了。”這幾年天災人禍不少,倘若遇上個旱澇,國庫沒錢,那苦的是黎民百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