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念頭
當天晚上,李流光将白掌櫃送來的紙分送到國公府各房,第二天便收到一致好評。晉國公特意将李流光喊去嘉獎了一番。李流光順勢表示希望這次祭祖能用自家紙坊造的紙,晉國公笑着答應了下來。
肥水不流外人田,老國公也是很上道的,還同李流光打趣,若是這次來祭祖的是聖人,有聖人一句話,小七造的紙便可天下皆知。李流光配合着賣乖:“陛下不來,曹公也可。”
晉國公大笑着點頭,提點道:“曹公最好杯中之物,祖父這裏還有早年西域販來的葡萄酒。小七到時只需捧着酒杯在曹公面前走一圈,保管他追着你跑。”
若往前推個幾年,葡萄酒在大唐并不算什麽稀罕之物。彼時西域商道通暢,大食人、波斯人、吐火羅人……西域異族通過商道,源源不斷将各色物品運往長安。葡萄酒雖然貴重,也不過是多耗幾個錢。然安史之亂導致大唐國立衰退,西域諸族蠢蠢欲動。前有吐蕃,後有回鹘,商道雖然還走,但一路波折重重,已不複以往那種熱鬧的景象了。便是葡萄酒,也有幾年沒在市面上見到了。
晉國公想到這些心中嘆息,但轉頭看到李流光出息,又安慰地笑了起來。他一生共有三子七個孫子,小七不是最得看重,卻是他最疼愛的孫子。他原以為小七要癡傻一生,還琢磨着過幾年給小七挑個溫順些的妻子。等有了孩子,小七日後也有靠。卻沒想到小七的傻病還有治好的一天。看着小七自清醒後一日日神采飛揚,晉國公老懷欣慰,道:“小七大了,也該成親了。”
李流光:“……”
話題轉換太快,他有些反應不過來。雖然知道古人結婚很早,但李流光看看自己,這具身體才不過16歲,放在前世剛剛高一,若是結婚也未免也太早。再者他不覺得自個會對未成年的小女孩感興趣,更何況是一個全然陌生的人。
許是他的表情太過茫然,晉國公只以為李流光還不懂男女之事,便笑笑不再提,而是問起其他。
李流光松了口氣,只盼着祖父是一時心血來潮。誰知晉國公對李流光不提,轉頭卻是找上李周書,問起他同程宛如的打算。這個時代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唯獨沒有李流光這個當事人的事。李父經晉國公提醒,才意識到李流光已滿16歲。他在小七這個年紀,早已同程宛如成親,憧憬着小七出生了。
“若是晉陽沒有合适的姑娘,給你大哥寫封信,讓你大嫂幫着在長安找找。”晉國公提議道。
李周書同程宛如說起,程宛如沒怎麽猶豫便給遠在長安的大嫂寫了封信,托對方幫着尋個年齡相當的貴女。過去李流光生病,婚事上只能委屈一些,不挑門第而是挑個願意照顧他的妻子。但現在李流光已經病好,程宛如怎麽舍得他受委屈。晉陽沒有同國公府門當戶對的貴女,要找只能去長安。好在這個并不急,程宛如打定主意要細細尋訪,一定給小七挑個合心意的妻子。
祖父同父母的這些舉動,李流光并不知曉,随着紙坊臨近開業,他反而閑了下來。每日不是去家學,便是書房練字。這一日他剛剛從家學回府,小厮便禀告小正太李天璟來了。
“璟哥兒。”李流光笑着沖門口的小正太招招手,“怎麽了?可是有什麽話同我說?”
今天在家學,他便發現李天璟似有心事,一整天都對着他欲言又止。他等了半天等不到小正太找他,還曾好奇李天璟想要對他說什麽。果然依着小正太的性子心事藏不到明天。他笑眯眯地擡手揉了一把小正太的腦袋,拉着他坐到矮塌。
小正太鼓着臉一本正經:“十五哥,我是來和你談生意的。”
他喊李流光十五哥,用的卻是族內的排名。李流光好笑地挑眉,逗他道:“哦,什麽生意?”
說道正題,小正太略有些扭捏,但對上李流光鼓勵的表情,便不由炒豆子般将自個的來意表述清楚。他手裏有幾個雜貨鋪子,是他去世的娘留給他和哥哥的。他哥哥遠在長安讀書,這些鋪子都是家裏的管事打點。昨天他偷偷聽家裏人說,七哥兒的紙坊研制出一種叫衛生紙的東西,他父親動了心思,想上門尋求合作,但卻不準備交給他的鋪子,而是要交給二娘的鋪子。
小正太十分不滿:“我也有鋪子,父親偏心。”
他指責父親偏心指責的理直氣壯,李流光想到他的身世,目光愈發的柔和。族內人都知道,李天璟的母親去世的早,轉頭父親便又有了嬌妻愛子,平日并不怎麽管教他。他雖有個哥哥,卻遠在長安做不了什麽。無人教養下,便養成了小正太人嫌狗憎的性子。也是遇到李流光,李天璟才收斂着性子安分了些。
“好,我跟璟哥兒合作。”李流光自不會拒絕他的要求,不等他再說什麽便點點頭道。
“真的?”小正太高興地跳起,眼珠一轉便湊到李流光面前說:“等我賺了錢,一定請流光哥哥去醉香樓吃飯。”
李流光笑着輕拍了他一巴掌,“你知道醉香樓是什麽地方!”
“當然!”小正太嘟着嘴,“十一哥說醉香樓是男人去的地方。”
他邊說邊挺胸,李流光忍不住大笑,卻并沒有提不能去醉香樓。他也是從這個年紀過來的,最是叛逆,越是家人不讓做什麽,越是要做。李流光打定主意日後看緊點小正太,不讓他有去醉香樓的機會。等過個兩年小正太年歲稍長有了判斷,再說也不遲。
說完生意,他邀着李天璟晚上留在府中用飯,小正太高興地答應下來。但一會便坐不住了,跑到院子裏逗起那頭李海青送來賠罪的黑豹。
“驚風,驚風!”
驚風是李流光給黑豹起的名字,衆人便自覺地忘掉了黑豹原先的名字。小正太又是激動又是害怕,隔着兩步遠沖着黑豹比劃着。黑豹懶洋洋地擡頭看了他一眼,乖乖地趴在院子裏。它耳朵的傷口早已養好,卻是對稱着多了兩個豁口。李流光幹脆命人打了一對金環套在它耳朵上,看着倒也威風。
聽着院中小正太的叫聲,李流光笑着吩咐小厮看好璟哥兒,轉頭又命人去告訴白掌櫃一聲,衛生紙他準備交給李天璟的鋪子代銷,再有別人找上門便推了吧。
小厮恭敬應道正要出門,趕巧在門口撞上了急匆匆趕來的白萬年。
“白掌櫃。”
富态矮胖的白萬年顧不得搭理小厮,擦着額頭的汗水一路小跑沖進康壽苑,激動道:“七哥兒,印出來了。”
李流光一怔,繼而反應過來,說:“活字印刷成了?”
“成了!”白掌櫃如捧着珍寶般将手中的一冊《千字文》遞到李流光面前,手足舞蹈地講述起來。
早在那日離開國公府,白掌櫃便興沖沖去尋了同造紙坊合作多年的一家書坊。在同對方的家主商議過後,十幾名熟練的雕版工開始了燒制膠泥活字的過程。對于這些熟練的工匠而言,制作活字并不是難事。但制好活字如何排版固定,卻成了一個問題。
就在他們被此問題所困之際,一名老工匠想到了辦法。提議找一塊鐵板,上面塗滿蠟油,加熱鐵板融化蠟油之後,将活字粘黏上去,應該便能将活字固定。他們連夜實驗一番,發現果然管用。即使最後用完,只要将鐵板再次加熱,使蠟油融化便可将活字取下。既方便又簡單。解決完排版固定問題後,他們又試驗了不同的幾種墨,最後挑出了效果最好的一種。便是李流光手中拿着的這本。
白掌櫃笑道:“七哥兒說膠泥最快,咱們第一次用的都是膠泥。不過老吳他們說膠泥用久了容易碎,正琢磨着換木頭或其他材料試試。還有便是固定排版,也想找個更方便的法子。我來之前他們還在工坊試驗,一個個激動地連睡覺都不肯。”
他言語自豪,李流光笑着聽完,目光落在了手中的《千字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