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同歸于盡
康熙踉跄了一下,險些撞到劉徹身上。
劉徹似有所感, 回頭見他一飄好幾丈, 晃晃悠悠,急忙說:“小心點。”發現他臉色不對, 像傷心難過又似不敢置信, “出什麽事了?”
“沒, 沒什麽。”康熙搖搖頭,表情很是慌亂。
劉徹打心眼裏不信, 沖梁九功等人擡擡手, 你們先去。
太子發現他爹奇怪,梁九功這幾日也注意到他主子渾身上下透着古怪, 有心問為何,見他主子面無表情,梁九功沖小太監們使個眼色,一行人迅速消失。
劉徹走到康熙面前, 雙手背後, 直勾勾盯着他, 外人看來就是皇帝正在思考問題,“我是誰?”
“劉徹。”康熙脫口道。
劉徹接道:“錯。我是我, 也是你。”
康熙擡起頭, 你說什麽呢?
“你我現在這樣, 還有什麽不能說的?”劉徹問,“大不了我嘲笑你一頓。”康熙臉色微變。劉徹接着說,“下次你再嘲笑回來。”
康熙噎住。
劉徹見他不似剛才那麽難過, “你不講,我就去上朝。”
“朕……”康熙張張嘴,不知該怎麽說。
劉徹:“吞吞吐吐的,還是不是男人?”
“朕十四個兒子。”話說出口,不由自主地想到九阿哥那番話,康熙心堵,難受。
劉徹見狀,就想皺眉,“真不說?”
Advertisement
“小九喜歡你。”
劉徹下意識問:“你說什麽?”康熙低着頭,神色黯然,劉徹恍然大悟,“因為這點事?至于麽。”康熙擡起頭,怎麽不至于?
劉徹見他要發火,連忙在心裏說,“至于,至于。他還說什麽了?”
“……沒什麽。”康熙搖搖頭道。
劉徹頓時想翻白眼,“沒見過你這麽磨叽的男人。時候不早了,我先去上朝。”
到乾清門,劉徹見文武百官,太子和老大、老三以及老四都到了,就先處理政務。散朝後,劉徹把大理寺卿、順天府尹和刑部尚書留下,又當着還沒散去的文臣武将的面把奏章給太子,才起身回乾清宮。
索額圖突然被關起來,文武百官第一反應是皇帝對太子不滿。左等右等,東宮安然無恙,滿朝文武又開始懷疑,是不是索額圖做了大逆不道的事,比如撺掇太子奪權。
今日見皇帝命太子批閱奏折,如此信任太子,難道只是看索額圖不順眼?衆大臣又忍不住瞎猜胡猜。包括跟去乾清宮的刑部尚書、大理寺卿和順天府尹。
劉徹可沒工夫管文臣武将怎麽想,到乾清宮就問三人,索額圖、淩普和孫氏的案子進展到哪一步。三人回,還在收集證據。劉徹微微颔首表示知道,就對三人說,最遲五月初七下午,他要看到證據。
初八太子大婚,三人立刻知道皇帝要在太子大婚前解決索額圖。而索額圖和淩普這幾年行事張揚無度,他們随便查一點就夠皇帝判罪的,以至于劉徹留給他們的時間不多,三人也不擔心,不假思索地應下來就退出去。
他們走後,劉徹命梁九功傳膳。早膳上桌,劉徹命所有人退下,轉向心神不定的康熙,“現在可以說了吧?你再不講,我等一下就宣敬事房總管。”
“你敢!?”康熙拔高聲音怒道。
劉徹樂了,放下銀匙,“這樣才對麽。垂頭喪氣的,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你又克死一個皇後。”
“你——”康熙咬牙切齒,“給朕閉嘴!”
劉徹點頭,“好,我不講,你說。小九究竟說了什麽?”
康熙瞪他一眼。劉徹沒回嘴,靜靜地看着他,無言地表示,慢慢回想,我不急。
“他們說,朕最好永遠別回來。”康熙說出來,就看劉徹,“你是不是很高興?”
劉徹挺意外,不禁眨了一下眼睛,又覺得在意料之中,“是的。”
康熙張張嘴,“朕早該知道!”一甩袖子,轉身就往外走。
劉徹忙問:“幹什麽去?逗你呢。”
康熙猛然停下,回頭看去,劉徹噙着笑,仿佛在說——這點事就受不了?虧你還是皇帝,真給我丢人。
康熙即惱又心虛,抿抿嘴,有些委屈和不甘,試探着道:“劉徹,朕這個父親當的,是不是很失敗?”
劉徹搖搖頭,喝一口小米粥,咽下去才說:“你望子成龍,心是好的,我也能理解。然而據我所知,司馬遷和司馬相如好讀書,也無法做到天天寅時起床。”頓了頓,“他倆離得太遠,說近一點的吧。大清的狀元、榜眼和探花,我不知道也敢保證,沒幾個半夜起來讀書,且讀一百二十遍的。”
康熙嘴巴動動想解釋什麽,對上劉徹自信的眼神,嘆了一口氣,把話咽回去,“還有嗎?”
“像你九兒子那麽大的小孩,正調皮貪玩的時候,你命他那麽早起,又不準他休息,也虧得他們聽話懂事,換作我,真會和你同歸于盡。”劉徹道,“如果只是這句話,你也別放在心上,沒必要跟個不懂事的孩子計較。”
康熙:“他是朕的兒子。”
“明兒我裝病,試試他擔不擔心?”劉徹道,“擔心你,就說明随口抱怨一句。再說,真以為他們相信你被鬼附身了?”
康熙點頭,“胤禛都給你求驅鬼符了。”
“我這兩天反常,他們找不到原因,又不敢相信你會變得這麽寬和,才騙自己你被迷了心智。”劉徹道,“久而久之習慣了,也就接受了。”
康熙:“接受的是你。”
劉徹放下箸,嘆氣道:“那你想怎麽辦?我撞南牆試試咱倆能不能換回來。”說着便站起來。
康熙想也沒想就拽住他,“不可!”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倒是說個行的啊。”劉徹瞪眼道,“時間改回來,文章一百二?”
在今天之前康熙是這樣想的,可他想到小十三憂心忡忡的樣子,小十一臉色蒼白,小九恨不得他消失,頓時猶豫不決,“他們會不會忘記朕?”
“說什麽憨話。”劉徹白了他一眼,“內裏是我,身體始終是你。現在小還不能理解,他們一不是儲君,二不用考功名,為何要那麽早起來讀書。
“他們長大,就能理解你的良苦用心。說不定還會跟自家孩子顯擺,你阿瑪我小時候寅時起來,每篇文章讀一百二十遍。”
康熙不信:“真的?”
“時間會證明一切。”劉徹小時候不愛讀書,也是長大後才理解父母的用心,“真想知道就別瞎想,好好活着。”
康熙聽到“活着”二字,忍不住說:“朕現在這樣,人不人鬼不鬼的,活着和死了又有何區別啊。”
劉徹眉心一跳,看向他,“怪我喽?是我把你的身體搞得疲憊不堪,靈魂離體?不是就給我閉嘴。”說出來,又覺得他的話有些反客為主,“你不是現在這樣,也不可能知道你兒子內心真實想法。”
這話不假。康熙心裏終于好受點,“你明兒就裝病。”
“我随口一說你還當真了?”劉徹不可思議地說道。
康熙點頭:“對!”
“美得你了。裝病得找太醫合計,還得把自己搞的很虛,你一句話,我要忙活小半天,吃飽了撐得慌啊。”劉徹看到桌上的飯菜,“我還沒吃飽呢。”
康熙從善如流道:“你繼續,多吃點。”
“不看書習字了?”劉徹道,“昨天練字的時候說你養母,也就是皇太後不會講漢語,我接下來是不是得學滿語和蒙語?”潛意思我這麽忙,你就別給我找事了。
康熙想說不會耽誤正事,可太後那裏他每月去一次也要要的,“朕下午教你。”
“明天吧。”劉徹道,“今天再練一天字。”
飯後,劉徹去西暖閣一邊練字一邊吩咐梁九功把他私庫的銀子運過來。
康熙私庫的銀子是指他本人可自由支配,無需戶部記錄在冊的。而康熙又不是一生放蕩不羁愛斂財的萬歷皇帝,根本不在意私庫裏有多少。
梁九功把給太子的那份運過來,康熙看到六大箱,脫口道:“這麽多?”
“很多嗎?”劉徹還覺得少,打開一看,亮瞎眼,險些脫口而出,這麽純?!好在及時剎住,“這是銀子?”
康熙:“現在冶煉術比你那時候好太多,黃金是真金,不像你那時只是黃銅。”
“你私庫裏有沒有黃金?”劉徹忙問。
康熙回想一下,“寝宮裏好像有一盒,約十斤。但朕忘記放哪兒了。”
“晚上找。”劉徹還是第一次看到純度這麽高的銀子,忽然有些不舍,“全給太子?”
康熙很是奇怪,“給他不是你說的?怎麽反倒問起朕來了。”
我想後悔啊。劉徹心想。
康熙無語,“國庫有四五千萬兩。”
“這麽多啊。那還成。”劉徹大手一揮,“給太子送去。梁九功,太子如若不收,就說朕講的,他沒俸祿,沒任何進項,趕明兒只能用太子妃的嫁妝。堂堂大清太子,被百姓知道用妻子的妝奁,丢臉的不是他,是整個皇室。”
梁九功:“奴才謹記。”說着,一頓,“皇上,太子妃的妝奁由內務府籌辦。”潛意思皇家準備的。
劉徹愣了愣,“……你說得對。太子妃為太子生兒育女,打理東宮,輔佐太子,那些妝奁是她應得的。”
“奴才知道了。”梁九功退出去,帶着一群小太監直奔東宮。
太子險些暈倒,不是因為銀子多,而是因為給銀子的人。扶着小順子的胳膊站好,太子可謂百感交集,艱澀道:“梁公公,孤有錢。”
“皇上知道。”梁九功把他主子交代的話敘述一遍,“殿下收下吧。不然奴才回去沒法複命。”
太子試探着說:“不收會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