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夜晚的清蒸草魚,鲫魚湯,讓謝錦秀吃得很舒服,相比豬肉,他更喜歡吃些清淡一些的魚肉,再加上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因為知道腦子裏有個圖書館在,他默默的傾向于補腦,魚肉可是很補腦的。
白天的查看,腦中一系列的想法,都讓謝錦秀夜晚筆勤不辍,對于他來說,時間是那麽的緊迫,這個農家的一樣樣,都迫使他努力改善現狀,于是謝錦秀睡的相對來說就晚了一些,等李氏将他叫醒的時候,還覺着腦袋昏昏沉沉的。
“幺兒,快點醒醒,吃碗面還得趕路!”李氏邊叫着謝錦秀,邊幫着謝錦秀整理着書箱,看着桌子上散亂的紙張時,李氏打算給收拾一下,謝錦秀看着了,連忙在李氏要拿起來的那一刻趕忙制止:“娘,那個我來整理。”
這一緊張書稿,謝錦秀就清醒過來,這不僅僅是書稿,也是近幾年生活改善的資金來源。
謝錦秀連外衫來不及披,就趕忙把昨晚寫的手稿都按着順序仔細的收攏起來,放到匣子裏,如果不是昨夜實在太困乏,應該是昨晚就收攏好了的。
“幺兒,我去擀面,下面,你趕緊過來,洗漱了吃!”李氏看着謝錦秀整個人清醒了,才放心的往竈間忙活,早春的清晨還是有點冷,李氏想給謝錦秀吃點好的。
廚房裏,睡不着的謝明陳坐在小凳上給李氏燒着火,李氏就在旁邊的案幾上擀面,謝錦秀進來時就看着兩口子忙活,他瞬間就紅了眼眶。
“爹,娘,嫂嫂她們呢?你們怎麽不多睡會兒?”
謝錦秀以為早起的應該是兩個嫂嫂,沒想到是爹娘親自下廚,內心裏沒有感動那是不可能的。
“年紀大了,覺少,你嫂嫂她們昨晚織了一宿的布,我讓她們多睡會。反正我和你爹,一想着你要去縣試,而爹娘也不能去縣裏陪你,就睡不着,索性就起來和面,給你煮點面條,讓你縣試順順當當的!”李氏邊擀着面,邊幸福的說着,似乎看着自家幺兒上榜的樣子。
謝錦秀嘴唇蠕動兩下,似乎有什麽卡着了嗓子,本來混吃的科舉之途,居然讓原身的父母這麽看重,一時間他有些哽着了,半晌,他嘴裏才說:“放心,爹娘,孩兒一定盡力而為!”
“嗯,幺兒不要緊張,就是沒中,也沒事!娘不會怪你!你爺爺考了那麽許久,”李氏想要借着公公的事跡給自己兒子解壓。
“行了,一大早上說什麽呢!”謝明陳摔了手裏的木柴,直接黑着臉,這兒子還沒有考呢,居然他娘就給掉了鏈子。
“爹娘,放心,我不緊張,你們放心!童生我指定給爹娘考回來!”謝錦秀趕忙安慰着二老,沒想到自己還沒有進入考試狀态,家裏的家長倒是精神緊張上了。
一碗手擀面,卧上了兩個荷包蛋,謝錦秀吃着幸福,而謝錦山和謝家成也覺着還成,畢竟有面湯,就着面湯吃着玉米面的貼餅子,也是很幸福的。
這又是一次披星戴月的早起,天空上還挂着啓明星,謝錦山早在昨晚就已經把牛車都打理好了,上面被李氏特意鋪上了個柔軟的草墊子。
Advertisement
“幺兒,這些拿着路上吃!”李氏拿着裝着幾個煮雞蛋的布包塞到了坐在牛車上謝錦秀的懷裏。
“娘,你快回去休息吧,等縣試完,我馬上回家陪你一段時間。”謝錦秀摸摸溫熱的布包,有些動情的說着。
“爹,你下地注意身體!娘,你也勸勸爹,別悶頭幹活,不顧及身子!”謝錦秀看看不愛說話的父親,提醒着。
謝明陳對着謝錦秀點點頭,整個人像是遠處的青山一樣厚重沉悶。
“縣試孩兒一定會全力而為,爹娘,趕緊回去趁着天沒亮再休息一下吧!”
謝錦秀看着李氏不舍得樣子,一句一句的寬慰着,縱使路途不遠,父母還是跟着牽腸挂肚。
“好了,老婆子,讓老三趕緊走吧!老大,你駕車穩當點!”謝明陳知道老婆子舍不得幺兒,他其實也舍不得,但是眼瞅着耽擱的時間久了,怕是影響孩子去私塾上課,就開口讓謝錦山趕着車走。
“省的,爹娘,回去吧!我們走了!”說着謝錦山跳上了牛車。
謝家成那邊早就上了牛車,挨着自家爹坐着,聞言,也跟着謝錦秀和爺奶告別着,又是收到了一份好生照料三叔的囑托。
從黎明到天光大亮,牛車才從謝家村到了鎮上,這會兒的街邊上已經有了早餐鋪子。
“大哥,咱們再去墊吧口吧!”早上的面條雖然吃了一些,但是看着謝錦山謝家成吃的少,他給偷摸的分了一些,這會兒也消耗了許多,布包裏的幾個雞蛋三人一分,也沒有多少,而本身現在就是半大小子能吃的時候,謝錦秀只覺着肚子又餓了。
“爹,咱們吃馄饨吧!”謝家成也餓了,早上李氏主要是做了謝錦秀的面食,雖然他們跟着喝了面湯,但是面湯也不抗餓,貼餅子就那麽幾塊也早消化了,這會兒也餓了。
謝錦山自然是開心的,尤其是那馄饨的香氣一個勁的勾着他,他早耐不住自己肚子裏的饞蟲,想要滿足他貪吃的嘴巴,怎麽可能不同意。
鮮香的小馄饨三文一碗,出鍋撒了香油香菜,聞着就鮮香的很,兄弟叔侄三個,就坐在馄饨攤邊吃了個飽。
“大哥,我這就去私塾上課,家成跟着你去賣布,等中午來私塾咱們一起吃中飯!”吃過馄饨,謝錦秀和謝錦山就分開行動,休沐日過去,就是最後的緊張複習階段,再過五天就是去縣裏應試的時候,時間不可謂不緊張,遲到肯定是不能的。
謝錦山連忙應承下來,畢竟臨出門前父母已經交代,這次賣布的銀兩将給謝錦秀用來做為縣試的盤纏。
謝錦秀直接在私塾門口下了牛車,目送謝錦山遠去,就背着書箱往私塾裏面走去,時不時和私塾的同窗點頭拱手,大家基本都是從家裏回來,看着神色都比休沐前要好了許多。
臨近了考試,幾位應試的學子被方先生單獨放到了一個屋子裏面教學,尤其是應試帖,也開始讓學子們開始預備加深起來,在這一點上,謝錦秀由于有方先生的小竈,倒是要好上許多。寫起來也得心應手的很。
一上午在寫應試帖中度過,因為應試帖關乎個人的前程,方先生讓每個學子仔細保管,不要互相傳閱,謝錦秀也不知道別人的情況,別人也不知道他的情況。
等一下了課,謝錦秀就連忙去私塾宿舍,那裏謝錦山和謝家成果然早早的等到了那裏。
謝錦山一看着了謝錦秀,就拿出來一個荷包,看着鼓鼓囊囊的,但是聽着那叮當響的聲音,就知道裏面的碎銀子不是很多,多數都是銅錢。
“你嫂嫂她們這個冬天一共織了有十二匹布,得了半兩多銀子,我順便還賣了些家裏的谷子,總共又得了一百來個銅錢,都在這裏!”謝錦山說完,就把荷包給謝錦秀遞了過去。
“十二匹麻布?才半兩銀子?”謝錦秀覺着有些不可思議,要知道自己寫一個話本就将近三兩銀子,怎麽麻布這麽便宜?
“咱們這邊的農戶家裏大多不缺麻布,一匹麻布夠上一家人用了,只是這個時節換季,北方不産麻,倒是要從咱們這裏運過去,這樣才能讓咱們家裏多了這些銀子!”謝錦山仔細的和謝錦秀講着緣由,對于謝錦秀的詢問,他一點也不覺着奇怪,畢竟老三一直都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苦讀聖賢書的書呆子。
不過謝錦秀一想,也大約明白了,這個時候并不是貿易高速發展的前世,這是個比較封閉的小農經濟的國度,甚至海運時常屬于禁止狀态的時期。
“拿着!”謝錦山看謝錦秀不拿,趕忙給塞到他的手裏,“爹娘可是說了,你要去縣試不要虧了自己。你們同窗要是住上房,你也住,不要省着,爹再三交代的!”
謝錦山絮絮叨叨着,他沒有去過縣城,也沒有住過什麽上房,不過聽說過,只是這父子想着住上房,但是也不知道上房需要多少銀兩,此次去縣試要連考五場,至少要住五天六宿,等謝錦秀去了後,才更堅定了一手抓經濟一手抓科舉考試的道路。
謝錦山在謝錦秀這裏吃過中飯後,交代了自家兒子好生照顧謝錦秀後,才慌忙的趕着牛車往家裏去,而謝錦秀也把謝家成留在了宿舍裏,自己則忙着跑到了書店去送書稿。
喬掌櫃仔細的翻閱着書稿,等厚厚的一沓子的翻閱過後,已經過了許久,他的眼神因為沉浸在話本裏,就有些出神。
“喬掌櫃?”謝錦秀在他眼前揮揮手,然後有些疑惑的看着喬掌櫃。
“不好意思,謝小公子,你的這些書稿确實精良,不過老夫的權限,也只能給你千字250,可否?”喬掌櫃倒是有心想要漲上一漲,只是自己只是主人下派的掌櫃,權利有限,只能嘆息。
“當然,既然說好了,這個價格就好!往後日子長了,還希望掌櫃的和你們東家提一提!”謝錦秀倒是知道自己這幾日自己的手速,整整十五萬的書稿,算是拿出了他的高強度的速度,也不知道是不是圖書館的緣故,他的腦速手速都比常人高上許多,就是身體的各項指标似乎也在慢慢的增長,就是吃的也相應的多了起來,好在圖書館中有面包咖啡等等糧食補充,倒不會讓人發現。
頭一次荷包裏有金有銀子有銅,整整三十七兩多,謝錦秀突然明白了知識的寶貴,自己寫話本幾日而已,就賺出來兩位嫂嫂幾年織布的錢,不可謂知識無價。
當然也與這個時候,書生清高清貴,以至于話本市場龐大,但是作者少有關,這才讓自己這個小小書呆有了份賺錢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