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劉荨想要禦駕親征, 大臣們顯然是不同意的。
就算開戰, 也不能讓皇帝陛下親自前往。
但是劉荨堅持己見。
對方皇帝雄赳赳氣昂昂的親自帶領軍隊壓境, 還拿出了如此羞辱的條約。如果他真的打不過,慫了也就慫了。現在大漢不是幹不過對方,那為什麽不幹?
要說後勤,鮮卑連年征戰,自己也不好過。大漢至少有益州這塊根據地, 而荊州、交州、揚州這一片南方的地也已經豐收, 北方雖然凄慘,但南方至少能支撐一戰。
劉荨認為, 他們有一戰之力, 戰完之後就算是輸了,也不會傷筋動骨。而鮮卑若這次輸了, 後方絕對要造反。
何況鮮卑雖然占據了挺廣闊的地盤,但通知并不穩固。他可不像大漢的皇帝,一直以來就是天下的主人。逐鹿中原,也叫做平定叛亂。
鮮卑占據的地方可不認為他原本就是主人,鮮卑這個游牧民族也還沒有漢化,內部也還是奴隸制,對其他種族也就是打壓那一套,聽話就當炮灰, 不聽話就當奴隸。也就是鮮卑現在強大,其他民族才不敢反抗。若是鮮卑這一戰戰敗,內部一亂, 那些人肯定會造反。
而且鮮卑朝廷也派系紛争林立,也就是現在這個皇帝厲害,能服衆。
在歷史中,這個皇帝死了之後,鮮卑就被大臣篡位了。雖然政權還是鮮卑胡,但皇帝換了家族坐。
劉荨如果能在戰争中,出其不意用蔬菜瓜果砸死他……算了,還是用銅錢吧。蔬菜瓜果砸壞了多心疼啊,銅錢随便砸,不會壞,聽着還牛逼。
我用錢砸死你什麽的,的确很牛逼。
司俊對情報十分看重。他知道歷史中許多王朝被壓着打,就是在情報中輸的很慘。大漢也曾經在情報中吃過虧。
匈奴經常收買漢人當奸細,這些奸細多扮作商人或乞丐,偵查大漢邊防。這些內奸,坑害了許多邊軍。
在大漢後期,佛教傳入并興盛後,胡人的奸細還扮作僧人,以化緣挂單的名義,在中原大地四處游走,為胡人搜集情報。
胡人還重金購買大漢文人所寫的文章詩歌,特別是朝中重臣的墨寶。這些當然不是用來收藏,而是從中分析情報。
雖然大漢的情報也在做,但因為胡人各個部落語言不統一,部落之間關系複雜,因此情報不好收集。
司俊有了自己的勢力之後,将情報的觸角伸到了胡人的領地。他也有樣學樣,買通胡人的商隊,或者直接培養胡人孤兒或者混血,以神棍、商人等名義混入胡人高層。
因為司俊會許多現代化學氧化還原反應,還有宿誼傾力支持,培養出不少合格的神棍。這些神棍在嚴格研究了胡人的習俗之後,大多混得相當不錯。
如果不是各個族的巫者都是繼承制,他們說不定能混上個大巫當當。
不過即使沒有進入核心層,他們也在游走權貴的途中,打探到了不少消息,比如朝廷有權臣野心勃勃,而這個皇帝的繼承人很軟弱,沒什麽能力。
劉荨得知這個消息之後,就覺得可以冒險。
趁着鮮卑胡的皇帝禦駕親征,他若能拿下對方的狗命,鮮卑胡在短時間之內,将不是大漢的威脅,能為大漢贏得許多恢複和發展的時間。
何況,劉荨覺得不算冒險。
他懷裏揣滿了防護卡,現在又沒有長|槍|大|炮。雖然一張防護卡也就能擋那麽一兩下,但質量不夠可以用數量湊,能擋個十幾下,他打不過還跑不掉嗎?
司俊了解劉荨,心知劉荨這是下定了決心,勸也勸不聽。何況,他也覺得這是個好機會,如果劉荨能保證自己不會做出半夜變貓跑去別人軍營砸場子這種會把他吓出心髒病的事,劉荨禦駕親征也不錯。
劉荨:咦?還有這種操作?!不不不,我的意思,我絕對沒有這麽想過!我保證!!
司俊不支持不反對,就在一邊旁觀劉荨和反對的大臣們舌戰。
而和他一樣不吭聲的還有李昂和兩個姓羅的。
朝中大臣分成了兩派在争吵。
反對的是以王祈為首,其中以逃過一劫剛來成都不久的孔禮最為激動。他們認為皇帝陛下安全,比什麽都重要。錢沒了可以再賺,地沒了可以再打,就算要打仗,派将軍去就成,哪需要皇帝陛下親自冒險?
同意的一派以公宇為首,其中翟陽跳得最歡。他們認為皇帝陛下禦駕親征,坐鎮後方,不會有危險。皇帝陛下禦駕親征能極大鼓舞将士士氣,一定能壓下對方一頭。而且我們後方比他們穩固,後勤保障比他們強,武器也經過多次改進,一定能拿下這一戰。
如果對方沒有來這麽一手,他們也同意先休養生息,這樣才能将損失降到最小。但既然對方已經決定孤注一擲,他們他們也只能應戰。
李昂在旁邊悄悄用胳膊撞司俊,在跟菜市場一樣喧鬧的争吵聲中小聲道:“你怎麽不說話?”
司俊漠然的看了李昂一眼,沒說話。
和李昂見面不久就因為(劃掉)臭味相投(劃掉)脾性相似而成為好友的羅逡用胳膊肘撞了一下李昂:“那你怎麽不站隊?”
李昂轉頭看了正努力裝不存在的羅朗:“你怎麽不問你兒子?”
羅逡道:“他站得有點遠,我問不到。”
司俊、李昂和羅逡是中央官員,羅朗現在還是州牧,站在地方官那一塊。
李昂白了羅逡一眼道:“那你怎麽不說話?”
羅逡道:“這不是司公沒說話,我不敢亂站隊嗎?但你可不一樣,我還以為你會同意。”
李昂道:“我倒是想同意,但是思及皇帝陛下的神通和膽子,我怕他會冒險。你說是吧?子傑?”
司俊深深嘆了一口氣。
李昂得意道:“看,我猜中了。”
羅逡好奇:“什麽神通?”
李昂道:“你來得晚,不知道,皇帝陛下是真的有奇異手段。具體的不想說。不過我知道,說不定還會引來天譴之類,也可能會被老天提前叫回去?反正肯定限制很大。我就擔心皇帝陛下為了這次戰争,破例使用自己的力量,造成反噬。如果陛下不冒險,我倒是覺得應該禦駕親征。”
羅逡沒有追問,他道:“也就是說,如果陛下受傷,肯定……是自己用了什麽手段?”
李昂道:“子傑,你說呢?”
司俊面無表情道:“陛下沒有什麽神異手段,你們想多了。”
李昂:“那你愁什麽?”
司俊道:“愁他水土不服。”
李昂:“呵呵。”
羅逡陷入沉思。
也就是說,這場戰争,就算大漢這邊陷入頹勢,皇帝陛下能扭轉戰局,但是代價可能是遭到反噬。
這場戰争的确對大漢來說很重要,但皇帝陛下對大漢同樣重要,這取舍還真是讓人為難。
要不……幹脆還是別禦駕親征了,他們這些人上陣就夠了,羅逡可不認為自己會輸給那什麽鳥首領。
什麽?鮮卑胡的皇帝?呸,他也配自稱皇帝?
于是羅逡清清嗓子,加入了戰局,力挺出戰但是皇帝陛下別去。
然而,最終還是得由劉荨自己拍案決定。他已經決定自己一定要親自去,就不會動搖。
于是大臣們又開始新一輪的讨論——關于誰上陣。
這時候,他們開始瘋狂要求留下司俊,至少有個人看守後方吧?皇帝陛下最信任司俊,司俊又能幹又忠誠,心裏想點大逆不道的,就算皇帝陛下出了事,司俊無論是輔佐其他皇帝還是自立為帝,都能繼續保華夏安穩。你們兩可不能全走啊。
劉荨也覺得,留下司俊,後方更穩妥一些。
但司俊用一句話堵住了滿朝文武的嘴。
司俊環視一圈後,慢悠悠道:“若陛下要亂來,除了俊,還有誰能勸得住?”
滿朝文武:“……”司公你說得對,司公你牛逼,司公請自便。
劉荨扶額嘆氣:“子傑,別這樣,說得朕好像多任性似的。”
司俊:“呵呵。”
滿朝文武:“……”司公你這樣當衆嘲諷皇帝陛下不太好吧?!你這樣不顧君臣禮儀不太對吧?!
不過就連最重利益的孔禮都覺得解氣。
他才剛來朝廷,剛認識皇帝陛下不久,就知道了皇帝陛下有時候有多令人頭疼。
也就是他是皇帝陛下,不然早就被打死了。
你瞧瞧他對剛來的孔禮說什麽?
啊?你是孔子後人啊?孔家是唯一永遠不敗的世家。你問我為什麽?因為歷代皇帝都要扶持孔家來壓制儒家人言論。孔家的人如果不服,就砍了換一個。我記得有個朝代孔家人都不願意投降,于是就扶持了一個孔家的外甥改姓孔繼承了孔家家主的位置?孔聖人真慘。最後這些不肖子孫的鍋都要他老人家背。你可要好好幹,不能玷污孔聖人的英名。
孔禮:……
忍住,忍住,這家夥是皇帝,他一定要忍住!
孔禮終于明白了好友荀若的弟弟荀文偷偷诽謗皇帝陛下的話:如果陛下不是皇帝,早就被人打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