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楚王到時,看到的便是太子清隽的臉上滿是濃濃的笑意,不禁問道:“皇兄似乎心情不錯?”
太子望了他一眼,沒有回答,反而笑着問道:“嫦曦剛離開,怎麽,你們沒碰見?”
楚王沉默了一瞬,回答:“弟弟并沒有碰見嫦曦妹妹,可能是走岔了吧。”
這淩波亭地處甚高,本是一處小山坡,從東宮到此只有一條路,不過俱是臺階。随着太子的身子日漸衰弱,承元帝便下命從側後方又重修了一條坡道,所以自那以後不光太子上來方便,也方便了不良于行的楚王。這條坡道平日裏只有太子和楚王走,所以楚王這個說法并不是沒有可能。
“孤的這個小表妹長大了。”太子似乎有感而發,眼睛卻直往楚王臉上瞅。
可惜楚王素來寡淡,且形容不行于色,倒是讓太子瞅不出自己想看到的。
“今日嫦曦提起當年那兩只小狗,說是在蕭家看到一只和小雨點兒長得一模一樣卻渾身雪白的,她還奇怪着呢,孤跟她說了內裏究竟。”太子狀似無意道。
楚王端起幾上的茶盞,沒有說話。
他每有閑暇之時,便會來東宮探望太子,雖來此處并沒有什麽要事,只是說說話或者聽人說話,但楚王從不會拉下。不過随着楚王年紀的的增長與承元帝對其的日益看重,楚王來得并不若往日多了,即是如此在衆皇子中也是頭一份兒。
太子和自己的幾位皇弟并不是太親近,可能因着承元帝的關系,也可能從小在中衆皇子面前都是高高在上的存在,其他幾位皇子從不敢來主動親近太子,太子對那幾個也是淡淡的。倒是對于楚王這個五弟,頗有些另眼相看的感覺,可能源于那次救命之恩,也可能源于同病相憐。
“對了,孤其實一直挺好奇你那位小表妹的,記得當年她年紀比你還小幾歲,怎麽就把你救出來了?”對于這件事,太子一直十分驚詫且不解。
當年發生的那件事對于外人是隐秘,對于承元帝和太子卻并不是,早在楚王當年回到長安,便一五一十照實說了,這種事瞞也瞞不住,太子自是知曉當年九娘是怎麽将楚王給救出來的,當然一些細節楚王是沒有說的。
因為承元帝的重視及造勢,太子此人給外人的感覺一直是高高在上且非常不好親近的,實則東宮貼身侍候他的人,俱是知曉太子殿下最體貼宮人內侍不過。即使是病痛纏身,即使每日湯藥不斷,即使尋常人都能做的一些簡單事情,對他而言都是一種奢侈,即使到了如今太子的病情越來越嚴重,他也從不會遷怒下人,也不會怨天尤人,甚至總是笑眯眯的。
當然也因為太子從來體會不到常人所擁有的一些快樂,且也沒有經歷過,所以他對一些自己沒見過的事情特別好奇。
楚王了解太子的這種秉性,所以不厭其煩的又對太子講訴了一次當時的情形。
說起來九娘當年能将楚王這個比她年長且體重也超過她的人,安全拖到岸邊,簡直就是一種奇跡,當然也要多虧那張案幾。若不是那張案幾木質上等,有了案幾作為浮力的支撐點,才會讓九娘借着浮力将楚王拖到岸邊。即是如此,也是極為艱難的。
Advertisement
當年楚王年紀還小,雖是心機過人,但畢竟所思所想還不夠周全。那夜事發突然,一時才會被沖昏了頭腦,和蕭九娘一起跳了江。換了今時今日再碰到這種情形,楚王絕不會連那麽簡單的局都看不出來,所以說真是時也命也。
不過那也是一種難得的經歷。
在太子眼中,楚王竟看到這樣一種情緒,似乎有些欽羨的模樣。
見此,他并沒有做聲,只是哂然的摸了摸鼻尖。
楚王自是不明白太子的心情,對于一個從小被人護得周周全全之人,哪怕是喝一口茶,冷熱也是适中的,絕不會讓他感覺不适。不可以吃的食物一概不能吃,例如太辣的東西。從沒有自己跑動過,更不用下水凫水了,沒有騎過馬,沒有射過箭,所有一切不利于他身子的行為都是不允許做的。
都曾是少年過,自然也有沖動熱血的時候,可太子卻似乎從來沒有過,總是神情淡淡的靠坐在那裏,遠遠的望過去宛如不沾塵埃的神祗。
小的時候,怕父皇擔憂,沒有人能理解總是被自己最親近的人,眼含恐慌看着是一種什麽樣的感覺,那是一種感動,也是一種極大的心理負擔。長大些了,東宮所有人都待他小心謹慎,因為一旦他有任何不好,下面人便會遭殃。而這種遭殃,就意味着消失。
所以太子一直是安靜的,是沉靜的,他已經擁有了太多太多,不想再給任何人造成負擔。
“據說你那小表妹回長安了,改日帶過來給孤看看吧。”太子突然道。
楚王雖是一愣,但還是點了點頭。
兩人又說了一會兒話,大多是太子說,楚王聽。差不多過了半個時辰的樣子,楚王便告辭了。
随着年紀的增長,楚王也不是沒有自己的事的,太子倒也沒有留他,只是又重複了一邊方才那話,讓楚王改日有空帶蕭九娘進宮給他看看,楚王應許下來。
一直到上了馬車,楚王的眉心才蹙了起來。
他在想太子想見蕭九娘背後的意思,這權利中心的漩渦不比他處,每個人所說的每一句話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有一定含義的。
他想起太子所提孟嫦曦重提小九兒之事,這孟嫦曦如今是個香饽饽,他知曉,他也曾打過和趙王成王一樣的主意,畢竟孟嫦曦所代表的寓意巨大,也許會讓他事半功倍。但這種想法只是一閃即逝,再也沒有人比楚王更加明白處在風頭浪尖上的危機感。而得到孟嫦曦,不但不會讓自己得到任何利益,反而會讓父皇更加提防他,他還沒有忘記自己如今靠得是什麽。
不過楚王也是有自己謀算的,趙王和成王打着相同的主意,孟嫦曦越是表現的對自己另眼先看,越是會讓他們敵對自己。而楚王恰恰要得便是這種敵對,他如今不适宜和任何一方有牽連,且人只要急了,他便會露出破綻,而自己只需要看戲便好。
如此一舉兩得之事,楚王自然不會排斥。
可是之前蕭家花園的那次經歷,卻讓楚王産生了一種疑慮,也因此他今日明明知曉孟嫦曦在東宮,卻是下意識的避開了她,換做以往他是不會這麽做的。而今日太子之言,讓這種疑慮更甚,楚王甚至在想自己是不是要放棄之前的打算了。
不自覺中,馬車便駛出了皇宮,行走在寬廣的朱雀大街之上。遠遠的看見安國公府宅邸的屋宇,楚王的眼神暗沉了下來。
養傷的日子雖然無聊,但過得極為順遂。
九娘如今在安國公府的地位可是衆人皆知,每日吃好喝好還有一衆下人侍候,下面一應各處皆是緊着翠雲閣。
就好比這天氣熱了,府中各處皆是供應冰消暑的,除過了幾位大主子的院子裏,最先送來大抵便是這翠雲閣了,甚至蕭三娘等人都要後退一步。
九娘一向是趁熱打鐵的性格,借着勢頭便和崔氏提了想換院中婢女的想法。那日事情明顯就可以看出是栽贓陷害,若說這翠雲閣沒有奸細肯定是不可能的。
崔氏倒也沒有為難,次日便讓管事仆婦領着一衆新進婢女來到翠雲閣,九娘在蓮枝的幫助下挑挑揀揀,便将一幹不是自己從蘭陵帶回來的婢女盡皆換了,小翠和小燦也提了上來,和蓮枝蓮芳兩人一并在九娘身邊侍候。
這次算是整個翠雲閣大換血,蓮枝是蕭家世仆出身,對府中一些人的根底也是比較清楚的,所以新換的婢女大多都是和各房沒什麽牽扯之人,用起來也可以放心一些。現如今九娘是不指望這些人能忠于自己的,忠心這東西需要時間去培養,不過這些人俱是在外面侍候,只要平日裏的稍許注意些,大抵應該不會出什麽事。
随着時間一日日的過去,九娘傷勢漸漸好了,頭上的那抹紅印也早已消除。就在這個時候,突然發生了一件大事,太子殿下竟然召九娘進宮觐見。
這個消息在安國公府內引起了嘩然,要知道蕭九娘可是和太子沒有任何幹系,甚至毫不相識連面都沒有見過的,太子殿下召九娘作甚?
恐怕蕭家所有人如今都是如此想的,包括九娘。
疑慮歸疑慮,此事如今對蕭家來說,無疑是一件大事,為此安國公夫人特意招了九娘過去,并讓崔氏考驗了一番九娘的禮儀,就怕是時出錯丢醜。所幸九娘本就禮儀不差,又有上輩子的記憶,且在蘭陵那段時日也不是呆假的,倒也沒讓崔氏挑出任何瑕疵。
然後便是給九娘準備入宮所穿的衣裳了,為此安國公夫人甚是煩惱,太過華麗了,會引人矚目,到時候給宮中之人一副蕭家奢靡之相。而太過素淨了,安國公夫人又有一些別的想法,畢竟太子殿下可是從未召過臣女入宮的,要知道太子因為身體原因,至今還未娶正妃。承元帝幾次提議給太子娶妃,均被太子所拒。
這些都容不得安國公夫人不去考慮,甚至連安國公都少有的開始關注這件事,更不用說大房二房幾位郎君和主母了。
不過這一切俱和九娘沒有關系,反正她的意見是沒有人會聽的,她只用安安分分聽家中安排,是時入宮後見機行事便好。
只是九娘非常疑惑,太子殿下召她作甚,不過這個答案很快她便知曉了。
到了當日,有宮中派來的車架接九娘。
這種事情也不是沒有先例,蕭家人倒也沒有驚詫。他們自是不知曉這其間有人動了手腳,包括蕭九娘。
一直到九娘上了馬車,走了一會兒,突然馬車停了下來,然後馬車上進來一人。
望着面色冷凝、行舉從容不迫的楚王,九娘着實吃了一驚,以至于她呆呆的望着楚王,好半天都沒合攏嘴。
倒不是說九娘沒有定力,而是楚王之前明明說的是兩人不宜有聯系,關系也不适宜暴露,所以這段時間她一直是當着沒這個人的,甚至從沒有動過用小翠兩人去聯系楚王的念頭。
而且這賜明明是太子召她入宮觐見,怎麽這會兒竟來了楚王?
自那日太子說了此事,楚王便将此事放在了心上。
看似太子只是随性一說,但若真是操作起來,楚王卻是有自己的顧慮。為了不添是非,他便将此事吩咐給了內侍省中掌命婦觐見內谒者監,太子要的結果是見蕭九娘,至于是楚王‘帶’進宮見的,還是內侍省安排的,俱不重要。身為上位者是不會關心這些的,但這兩者的寓意卻是不同。
見九娘疑慮的眼神,楚王也沒有為他解惑,而是模樣不驚波瀾的坐在九娘對面。
三年時間的相隔,雖是前些日子才見過一次,但兩人之間卻是沒有說過話的,一時之間,九娘竟不知該說什麽。
“表哥,你這幾年還好嗎?”憋了半響,九娘才憋出了這一句。
說實在話,狗腿的境界也不是随便想進便可進的,尤其九娘此時根本沒有心理準備。
楚王點了點頭,望着對面這個似乎長大了不少的少女。
與記憶中的似乎又不一樣,當年瘦瘦弱弱一女童,如今不光個頭高了許多,身段也顯得玲珑有致,就好像初春剛發芽的柳條一般,細嫩且透露出清新的芳香。臉蛋更加精致,以前輪廓稍顯還有些不分明,如今娥眉淡掃,美眸潋滟,瓊鼻微翹,尖尖的下巴配合着形狀姣好的唇形,恐怕任何一人都不能否認眼前這個少女是美麗的。
那日若不是有那只眼熟的小白狗,楚王一時之間大抵是認不出九娘的,因為九娘的變化很大。
“表哥,你的腿這兩年可還好,可有找到可以醫治的良醫?”
楚王眼神怪異的瞄了九娘一眼,“還是老樣子。”
九娘‘哦’了一聲。
接下來車廂中是一片寂靜,九娘本是想沒話找話說來着,楚王富有磁性的男低音驀地響起。開始與九娘講起為何太子會召她進宮一事,九娘這才知曉原來又和那孟嫦曦有關。
鑒于趙王的那次經驗,九娘不由自主繃緊了神經,倒不是她膽小,而是于高高在上的太子而言,她差不多就是他腳邊的一只小蝼蟻,擡腳便踩死了。
上輩子九娘沒有和其他皇子打過交道的經驗,唯一一個便是楚王了。就這一個,就足夠她苦不堪言,幸好的楚王心性也許黑暗,但還算正常。而那日見到趙王,九娘唯一的感覺就是,長得還是個人樣,就是不是個東西。
她實在怕太子比趙王還不是個東西,是時可就不是受點傷那麽簡單了,很可能小命都完了。要知道那可是太子,生來便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太子。
孟嫦曦啊孟嫦曦,我上上輩子到底是挖你家祖墳還是斷了你家香火,您兩輩子都沒有放棄與我添堵。千萬別讓我逮着機會,若不然弄不死你我跟你姓!
九娘心中又是忿忿,又是恐慌,不過到底還算冷靜,便睜了可憐巴巴的眼神去瞅楚王。
“表哥,九娘怕。”說着,九娘還伸出小手怯怯地去拽楚王的衣袖子。
好像有了生命的威脅,什麽面子啊什麽隔膜啊,頓時都沒了。還是小命重要啊,雖着這個‘表哥’稍顯有些沒心沒肺了些,但九娘不信他能眼睜睜的看着自己去送死,畢竟還有救命之恩在那處,真能眼睜睜的,這會兒他也不該出現在這裏。
楚王看着那雙晶瑩粉嫩的小手,眼中閃過一抹異光,之後擡頭看了九娘一眼,“無妨,本王會和你一起進宮。”
“太子殿下好說話嗎?會不會像趙王那麽、那麽随性?出門之前,祖母交代九娘要謹言慎行,千萬不要闖禍,九娘這會兒好緊張。”
“太子殿下很平易近人。”
雖然楚王暫時還沒弄清楚太子為何會召九娘觐見,但以太子的心性大抵是不會為難蕭九娘的。只是凡事只要與太子有關的盡皆萬衆矚目,若不然此番楚王也不會如此複雜行事,本是不想牽連她進來,恐怕這次不行了。不過終歸究底還是能減輕一些影響,如今也只能減輕一些是一些了。
想到這裏,楚王微微嘆了口氣。這口氣嘆得動靜極小,卻是讓九娘納入眼底,跟着她便想到回長安後所見到楚王詭異的種種。
根據上輩子的一些記憶,九娘大抵能猜出楚王如今的處境。看似楚王如今勢大,其實不過是烈火烹油,所儀仗的歸根究底還是與太子有關。
所以說也是承元帝的秉性造就,明明那麽多兒子,偏偏就只稀罕那麽一個,其他的都是視如敝屣,不過誰能想到眼前這個人,日後會憑着艱難的處境站穩腳跟,甚至橫掃一切阻礙呢,到了上輩子九娘初識楚王那時候,除了那唯二的某些人,能讓楚王放在眼底的,已經沒幾個了。
想着之前自己的宏願,九娘又扯了扯楚王的衣袖,“表哥,需要九娘幫忙做什麽嗎?”
望着對方晶瑩的眼瞳,楚王恍神了一瞬,之後定睛又看了她一眼,緩緩搖頭,“不用。”
頓了頓,他擡手揉了揉對方頭發,就好像九娘之前小時候那樣。
因着這一揉,似乎之前時間的隔膜,頓時消失殆盡。九娘此刻産生了一種詭異的念頭——
平時她也是這麽揉酒酒的。
想到酒酒,九娘便想到了酒酒的大名,更是想到之前自己的信誓旦旦。
正想着,楚王突然道:“你給那狗似乎改了名字?”狀似無意的模樣。
“有嗎?沒有啊!”九娘立馬反應過來,嘿嘿笑道:“酒酒和小九兒有什麽區別啊?酒酒稍微要順口些。”
楚王默默的看她一眼,沒有說話。
馬車很快便進了皇宮。
平日裏楚王出入宮闱并不少,也是承元帝特許可以坐車的,所以見了這非常熟悉的車架,并沒有人阻攔,而是一氣兒直接駛向了內廷。
到了內廷,馬車就不能入了,九娘下了車,被一內侍領着往裏行去,而楚王則是坐在車內未動。
見此,九娘也只能跟着那位內侍走了。
這皇宮的景色自然不是他處可比,景致優美,鳥語花香,極為僻靜。來往宮人謹言慎行,見九娘兩人走來,俱是垂首站立,待人走過後,才會好奇的望上兩眼。
而那名領路的內侍一路行來,除了和九娘講了些東宮禁忌,便不再發一言。九娘心思各種翻騰,外表卻是一直秉持着該有的儀範,不卑不亢,保持着恭敬的态度緩步前行。
到了東宮,領路的內侍上前交涉,便有東宮的內侍領了九娘進去。
東宮裏頭很安靜,安靜得讓九娘覺得詭異,明明景致如畫,到處雕梁畫棟,一切盡皆奢華,宮人內侍也不少,卻讓九娘感覺不到人氣。
不知行了多久,遠遠看去一片水光湖色,繞過了一座假山和花叢,九娘才看見不遠處一顆枝繁葉茂的榕樹下,那張背對着這邊的躺椅,以及幾名肅立在一旁的內侍。
九娘在遠處站了一會兒,見領着她內侍上前低語幾句,便有一名內侍上前附在那躺在躺椅上的人耳邊說了幾句什麽,緊跟着那內侍就來到她身邊,讓她上前。
九娘深吸了一口氣,緩步前行,行至躺椅側方,便行了叩拜大禮。
感覺上方有一個眼神正在看自己,因為沒有聽到叫起,九娘也不敢動。不知過去多久,上方傳來一個聲音,“起來吧。”
九娘這才緩緩站了起來,頭半垂眼睑半斂。
“擡起頭來。”
随着九娘視線的上移,傳說中的元章太子正式進入她的眼底。
眼前的這個人極瘦,僅比皮包骨頭好上一點,面容清癯,若是沒有這麽瘦,大抵也是個俊朗的青年,可是因為太瘦,所以顯得滿面病色,也顯得眼睛很大,乍一看去有點吓人。
他身着一襲玉白色的錦袍,發髻只是用一根木笄束起,這麽熱的天氣,身上還蓋了一層薄毯,擱在躺椅扶手上的手,白皙若玉,卻是青筋畢露。
“你就是蕭家九娘?當年救了孤五弟的那個小娘子?”
九娘沒料到太子會以這種開場白開始,愣了一下,恭敬答道:“回太子殿下,臣女正是蕭家九娘。”
“好了,你也算是五弟的表妹,自然也是孤的妹妹。來人,賜座。”
很快,便有內侍搬來一張月牙凳來,九娘撫了撫了裙擺,便在凳上坐下。
“孤一直挺好奇你當日是怎麽救了五弟的,你跟孤講講。”
九娘終于明白楚王為何會說太子殿下平易近人了,确實是平易近人啊,平易近人到有些詭異。
不過太子的态度也讓九娘緊繃的神經,不由自主放松下來。既然是想聽故事,那就講呗,之前楚王也有将具體內裏和九娘講過,九娘自是知曉什麽該說什麽不該說。
琢磨了下此刻自身應有的行為舉止,九娘清脆的聲音便在這處臨近太液池的樹蔭下響起。
一陣清風拂過,吹來陣陣花香以及夾雜着青草的芬香,還有便是太子偶爾響起的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