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挑唆
衛國公夫人和周氏各自心中奇怪的感覺始終揮之不去。
兩家的交情不算深, 本不太合适提到的話題,比如沈惜的家人,楊老太君卻仍是問了。
京中勳貴世家中, 幾乎無人不知永寧侯夫人出身不高。否則也不至于在承恩伯府, 以承恩伯夫人侄女的身份, 嫁給了永寧侯。
但凡出身官宦或是小富之家, 都不至于如此。
這事講究心知肚明,問出來便有些失禮。更何況沈惜才救了元哥兒, 那份膽識氣魄還有難得的善心,衛國公府自是不會在乎沈惜的出身, 來評判是否值得結交。
沈惜腦海中閃過片刻的猶豫。
楊老太君雖是問了她的身世, 卻沒有瞧不起她的意思, 反而如自家長輩般溫和。比起太夫人笑裏藏刀、綿裏藏針的相處, 不知要輕松多少。沈惜并沒有任何不快。
只是……沈惜卻不能告訴她實話。
她只得說了對外公開的身份, 只說是家中有父母和哥哥,是劉氏的遠親。
楊老太君眼底恍惚掠過一抹遺憾之色, 很快又恢複了和顏悅色同她閑話家常。
沈惜還以為自己看錯了。
若是楊老太君知道內情,以沈惜丫鬟的身份,先是攀了承恩伯夫人的親, 又嫁給永寧侯為嫡妻, 如今已是侯夫人的她,又有什麽遺憾呢?
畢竟連永寧侯繼室的位置, 都有太後的侄孫女、承恩伯府的嫡女盯着。
不過, 想要永寧侯夫人的位置空出來是不可能的, 她不會給那些人機會。
很快楊老太君便面露倦意,周氏便帶着沈惜告辭,帶着她去了自己院子裏,尋喬漪和元哥兒。
她們兩人臨出來前,楊老太君還特意吩咐要留沈惜姑嫂用過午飯再走。
沈惜心中微訝,卻沒有推辭,笑着應了下來。
等到了廊庑下,周氏便笑道:“沈妹妹可真招人疼,祖母才見了你就喜歡得不得了。”
“還不是看了姐姐的面子。”沈惜搖頭微笑道:“太夫人是疼愛你這位長孫媳婦,連帶着看我也順眼不少。”
沈惜倒不全然是謙虛,以衛國公府的身份,沒必要刻意去讨好誰。楊老太君心疼元哥兒,自然有些好感分到她身上。她還沒自大到覺得光憑自己一張臉就能讨誰喜歡。
兩人一路有說有笑的去了周氏的景春院,卻沒看到楊老太君站在窗邊,看着兩人離開的背影。
半晌她喃喃的道:“偏生和馨姐兒一般,都生了雙杏眼。”
齊家的孩子們多是細長眉眼,只有她的馨姐兒,随了外祖母,生了雙圓圓的杏眼,甚是可愛。又因她年紀最小,在家裏是最受寵的。
服侍在一旁的衛國公夫人,聽罷卻是心頭一震。
楊老太君說的馨姐兒,本該是衛國公最小的妹妹。只是在十一歲時就被人所害,婆母受了極大的打擊,始終不肯相信送回來的那具屍首就是她的女兒。
當時衛國公夫人陳氏還沒進門,同齊馨也只見過寥寥數面。聽說了這件事,也很是傷心了一陣。
怪不得婆母見了沈惜有些反常,原是瞧着沈惜和小姑子有幾分相似。
沈惜也算是陰差陽錯,投了自己婆母的緣。
******
在衛國公府用過了午飯,沈惜和喬漪才回了永寧侯府。
馬車才在二門前停下,只見趙嬷嬷匆匆過來,對沈惜道:“大奶奶,承恩伯夫人來了。正由喬三夫人陪着,等着您回來呢。”
劉氏過來做什麽?
沈惜微微蹙眉,雖然她不喜劉氏,卻又不能不見。“我先回去換身衣裳。”
“阿漪你先回屋子罷。”沈惜一面走,一面的對喬漪道:“你不必過去了。”
還沒等喬漪說話,只見喬三夫人陪着劉氏,正往榮寧堂這邊走來,四人竟在榮寧堂門前碰上了。
沈惜不由挑眉。
劉氏也太迫不及待了罷?難道還怕她不見不成?聽到她回來的消息,便急匆匆的趕過來。哪裏還有之前擺長輩的譜兒、端架子的模樣?
“三夫人、姑母。”沈惜縱是對兩人都不滿,卻是禮數不錯的上前見禮。
聽沈惜的稱呼還沒改過來,喬三夫人臉上不由有些讪讪的。只是想起太夫人的耳提面命,斷不可再得罪沈惜,只得強撐着笑了笑。
劉氏心中卻是有了幾分警惕,原先沈惜對喬三夫人的話也是推崇備至,一口一個“三嬸”叫的親。
如今驟然改了口,明顯是對喬三夫人不滿。可喬三夫人竟沒有任何表示,還擺出一副笑臉來,簡直太奇怪了!
她等了沈惜快半日的功夫,沈惜才姍姍來遲,劉氏心中存了幾分不快,見狀卻沒敢發洩出來。
其實是她失了禮數,上門前都未曾說一聲。
只是劉氏沒想到,沈惜竟也會有出門交際的時候。原先的沈惜,可融入不進京中勳貴的圈子裏,更別提上門做客。離開永寧侯府,她唯一的去處便只剩了承恩伯府。
等到她今天到了才得知,沈惜竟是受邀去了衛國公府。
京中頂級的勳貴世家,資歷甚至比永寧侯府還要更長久些。
還不是那日沈惜走了狗屎運,胡亂鼓弄了幾下,就把元哥兒給救了過來。衛國公府自然是感激涕零,就連輔國公府也是感激不盡。
若是元哥兒真的在輔國公府出事,恐怕兩家的親家都要變冤家了。
“惜娘,你怎麽能跟喬三夫人那樣說話?”既是把劉氏送過來,喬三夫人識趣的走了,劉氏随着沈惜進了榮寧堂,沈惜也讓喬漪先回去,劉氏才道:“到底是你的長輩,不尊敬些的話,別人只會說你做了侯夫人就輕狂起來,于你的名聲無益。”
沈惜勾了勾唇角,不置可否。
表面上劉氏是在幫喬三夫人說話,實則是敲打自己對她的态度。
“姑母今日過來,是所為何事?”沈惜讓冬梅上了茶,神色淡淡的道。
見沈惜不肯搭話,劉氏也沒辦法。她只得嘆了口氣道:“我原是為你好,你若是不領情,我也沒辦法。”
這些廢話沈惜一概不想理會。
劉氏耐着性子道:“過來瞧瞧你身子好些了沒。”
“勞煩姑母惦記,侄女沒有大礙。”劉氏問什麽,她答什麽,別的話不肯多說半句。
劉氏今日過來,确實有敲打沈惜的意思。只是見了沈惜對喬三夫人的态度後,便想着不能硬來,只能從試圖軟化沈惜,聽自己的話。
她給沈惜使了眼色,示意讓服侍的人都退下,她有話說。
“你們先下去罷。”沈惜擺了擺手,她很好奇,劉氏到底還能跟她說出什麽話來。
等到屋裏沒了人,劉氏方才道:“聽說方家的人回來了?”
方則棟夫婦回來的事雖然低調,卻不算是秘密。劉氏能知道也是在正常。
沈惜點了頭。
“是方家的大舅爺、舅太太,帶着兩個女兒過來了麽?”劉氏向沈惜确認道。
沈惜一時間還真沒弄懂她葫蘆裏賣的什麽藥,只得繼續點頭。
“惜娘,不是姑母撿着你不愛聽的說,你可得上心了。”劉氏見沈惜一副懵懂的樣子,忙壓低了聲音,“你可知道他們單帶了女兒上京是何意?”
“要知道,方家如今雖然還富貴,可這仕途上,卻是止步不前。”劉氏本還覺得沈惜聰明了些,誰知還是一樣糊塗。“你想想,為什麽沒把兩個哥兒帶過來?只帶了女兒?”
沈惜原先還糊塗着,聽劉氏這麽說,登時有了幾分明白。
“你到底年輕些,沒經歷,少不得姑母幫你操心。依我看,方家就是打得把女兒嫁進永寧侯府的主意!哪怕是個妾,那也是貴妾!若是再生下一兒半女,可就把你給越過去了。”
劉氏見沈惜沒有說話,似乎認真思考的模樣,自覺她把話給聽了進去。
“你是個性子柔的,那表哥表妹的,本就比你親近一層。若是方家那表妹挑唆着侯爺尋個理由,逼你讓出正妻的位置——”
劉氏越說越帶勁兒,仿佛沈惜已經淪落到被休棄的境地。她火急火燎的道:“到時候你如何自處?”
沈惜聽完,沉默了片刻,或者說她忍了一會兒沒忍住,笑出了聲。
“姑母,我覺得您多慮了。”沈惜笑眯眯的道:“我覺得侯爺不會這麽做,方家也不會。若是侯爺真有心思,當初就娶方家的姑娘了,人家是親上加親,一早就沒我什麽事兒了。”
“縱然是我死了,到底我搶前一步,占了永寧侯原配嫡妻的位置。”沈惜粲然一笑,柔聲道:“後頭的永寧侯夫人,在我的牌位前,全要執妾禮。您當誰家姑娘都稀罕呢?”
劉氏聽罷,被她噎得說不出話來。
柔娘一心想嫁給永寧侯,卻被她說的如此不堪。可是自己又不能說什麽,畢竟沈惜沒有指名道姓——
“罷了罷了,你主意也大了,我的話你也聽不進去了。”劉氏怒氣沖沖的撂下一句話,便要走。
還想着要挑撥她和喬湛外家的關系?不好意思,那是不可能的。
“別以為如今你有兩分顏色,仗着侯爺寵愛你,就無所顧忌。”劉氏到底還是沒舍得摔簾子就走,就差直接說沈惜以色侍人了。
沈惜卻是一點兒都不生氣,她笑容愈發燦爛。“是呀,如今越過越好,我才知道有侯爺的寵愛,比什麽端莊持重的做侯夫人,要舒坦的多、悠閑的多。”
“既是能舒舒服服的享受,為什麽我要費力不讨好?”
劉氏眼中閃過一抹寒意,她定了定神,對沈惜道:“惜娘,你別忘了,你的一切都是誰給的。”還不待沈惜再噎她一句,劉氏又道:“你爹娘甚是想念你,不日就要進京的。”
沈惜撇了撇嘴,他們想不想她,還不是看劉氏一句話?
“那就希望侯爺是真的寵愛你,對你的家人……能愛屋及烏才是。”
劉氏說完,唇角微微翹起,眼底卻是沒有半分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