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一碗湯
01:重生
鹽城,剛入秋的淩晨,啓明星在太陽升起之前悄悄隐沒,顧府的下人們也開始了一天的忙碌。
顧東元緩緩睜開眼睛,盡管已經做好了一些心理準備,可是當她看到自己再熟悉不過的卧室,還是忍不住驚駭,身子微微顫抖幾下才鎮定下來。
她快速的坐起身來,仔細看了看周圍的擺設,确定是自己的房間沒錯。之後又走到銅鏡前,審視着裏面的自己,面容尚且稚嫩,表情呆呆的像一個傻子。難道自己真的回到了十八歲的年紀,看來并不是一場夢啊。
思緒回到兩個時辰以前,彼時剛滿20歲的顧東元,女扮男裝的騙過了所有人,正是顧家商號尊崇無比的少東家。
身邊有着願意陪自己度過一生的紅顏知己,未來是大好前程。可就是這個她全心全意愛着的女人,她以為能相守一生的人,卻親手将她推進了深淵。
那個女人是關曲兒,乃鹽城縣令的嫡女,與顧東元私交甚厚,這兩年來,在她一步一步的算計下,顧家商號最終變成了困獸之鬥,盡數被她收入囊中。
想到這,顧東元痛苦的閉上了眼睛,恐怕世人和最疼她的顧伯,還會誤以為她是經不起打擊,然後自己堕進了懸崖。
誰又能想到是關曲兒親手将她推了下去,最難防的是自己身邊最親近之人。墜入懸崖的那一刻,顧東元就知道自己活不成了,所以當她恍恍惚惚走至奈何橋,端起懸在半空的那碗孟婆湯時,心裏面已是死寂一片。
橋邊,一位身穿黑衣,頭戴面紗,看不清面容的女子突然開口問到:“有一個姑娘愛過你嗎”
黑衣女子的聲音沉沉的傳來,顧東元輕輕擡起頭,手中的孟婆湯應聲而落,木質的碗在腳邊打了幾個轉,湯汁離了碗,便随着空氣蒸發掉了。
有嗎?顧東元低下頭去,片刻後擡起頭來,輕聲呢喃道:“我不值得。”
輕飄飄的聲音落下,一碗新的孟婆湯又出現在她面前,顧東元不再有任何猶豫,一飲而盡,她不自然的皺了下眉,這味道好似有些不對:“前輩可是孟婆,這湯可是錯了?”。
黑衣女子偏過頭去,并不看她,只有嘆息般的聲音響起:“去吧,不是想重活一世嗎”。
明白些什麽的顧東元,瞳孔在一瞬間放大,她難以置信的回味了一下口中蛋花湯的味道,難道說自己喝了假的孟婆湯?而事實上也正是如此,再醒來,她就回到了兩年前,一切剛開始的地方。
顧家乃商賈世家,到了顧東元這一代,整個鹽城的市場,可以說是她一家獨大。顧省姓顧名省,老來得子,卻是個女兒。夫人又因為難産而去,自己也因此有心無力,這整個顧家的未來,都要靠這個孩子撐起來。
Advertisement
沒有任何猶豫的,顧省轉頭看了眼跟随自己幾十年的人,吩咐道:“顧伯,這個孩子就是咱們顧家的大少爺,名字就叫顧東元吧。
顧東元:日出東方,元為首,只願這個孩子将來能不弱于人,守住這偌大的家業。
然而顧省沒有料到,他苦心給女兒鋪好了所有的路,結果自己過世不足半年,顧家幾代人奮鬥下來的財富,就被觊觎已久的小人給生生吞掉了。
“大少爺”,一聲熟悉的輕喚在門外響起,聲音的主人正是顧府的管家,顧伯。他自幼在顧家長大,一生未娶,平日裏待顧東元如親生子一般,到最後卻因為忠言直谏被趕出了顧家。
顧東元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深呼吸一下,才朗聲應到:“顧叔,我這就來了”。
顧家一脈,本就子嗣單薄,所以幾乎沒有什麽旁系親戚,顧省也一直把顧伯當親兄弟對待,這麽多年也多虧了他忙裏忙外,顧家才順風順水的占據了鹽城一半的生意來往,囊括了絲綢、茶葉、酒水買賣等行業。
所以,顧府每天的早餐也照例是顧省、顧伯、顧東元三人同席而坐,在顧家下人的眼中,顧伯等同于半個主子。
顧省晃了晃茶杯,老神在在的看着匆匆走來的顧東元,笑道:“我兒慢些,不着急,我和你顧叔會等着你一塊吃的”。
顧東元坐到桌前,才回道:“那可說不準,萬一爹爹和顧叔餓了,等不及偷吃了呢”。
“瞧你的小心思,我和你顧叔真要偷吃了,你也看不出來”。顧省樂呵呵的道,這個孩子天資聰穎,是個做商人的好料子,這些年跟着他也學了些本事,雖不至于以後将顧家發揚光大,但做個一輩子衣食無憂的顧家少爺,還是沒什麽問題的。
想到這,他看了眼比自己年輕一些的顧伯,雖然想勸他找個伴,但想了想自己的女兒,還是私心的沒有開口。
“是啊,我和老爺可是每次都偷吃了不少呢”,大少爺她還是個孩子呀,顧伯的眼神裏閃過幾絲哀傷,若是那人健在,一定會很幸福吧,有着愛她的夫君,還有這麽聽話的孩子。
顧家雖然家教甚好,但是在自己府裏,就沒有什麽食不言寝不語的規矩了,一時間餐桌上歡聲笑語不斷,顧東元低頭喝了口湯,眼眶似是被熱氣熏着了,有霧氣悄悄蒸騰,真好,一切還來得及。
“少爺,關大小姐叫人來傳話,說是今日巳時邀了幾位公子和小姐在荷花亭小聚,希望你同去”丫鬟傳着護院的話,一字不漏報告給了自己的主子。
“我曉得了,”顧東元喝完碗裏的最後一口湯,用帕子擦了擦嘴角,然後擡起頭來,一副好學生的樣子,她知道自己的爹爹又要說教了。
“關大小姐乃縣令嫡女,是需要好好招待,但也不宜來往過密,況且我看她不像是單純的想與我兒相交,東元要注意有些話慎言。”
顧省擡眼淡淡說到,眼下東元尚且分不清真心假意,他這個做爹的也理解,女兒這麽多年因為身份沒有什麽玩得來的人,如今難得能遇到話語投契的,難免就放松了戒備。
他知道自己的孩子沒有害人之心,但是他希望她能有防人之心,畢竟身份一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他們顧家雖然沒有得罪過什麽人,但匹夫無罪,懷璧其罪,這暗地裏不知道有多人垂涎着顧家的家業。
“孩兒都聽爹爹的,這就讓人回了去”,顧東元幾乎沒有思考就答應了,她上一世該是多麽的耳聾目盲,爹爹與顧叔多少次旁敲側擊的提醒與她,可是自己呢,非但不聽,反而做出了一樁樁糊塗事。
這下輪到顧省不知道說什麽好了,他往日明裏暗裏的勸了許多次,今天還是頭一回,這孩子竟然痛快的答應了。
荷花亭位于鹽城的護城河下游,幾個八角亭錯落有致的矗立在岸邊,因其北面環繞着片片荷花而得名,現在雖然是秋日,但是泛黃的荷葉與枯藤,也別有一番韻味,所以一些公子、小姐們偶爾會結伴來此。
或彈琴、或小酌,倒別有一番閑情雅致,這個季節裏,南方的秋風也軟軟的,拂過耳邊,似是帶着隐隐的水汽,讓人心懷舒暢。
“小姐,顧府的下人來傳信,說是顧少爺近日裏都不得空,還讓人送了些茶糕來”。
關曲兒笑語嫣然的臉上幾不可察的掠過一絲愕然,她掩飾般的揮了揮衣袖,柔聲吩咐道:“回話去,代我謝過他美意,糕點就放石桌上吧,各位也好解解乏,看來還是東元心思周到”。
大家雖然多是十幾歲的年紀,有的是家裏長輩有些功名,有的是家財萬貫的商賈之子,所以一個個的都會察言觀色,更何況能被關曲兒邀來的,又非等閑之輩,是那些市井之流的纨绔子弟比不來的。
在這鹽城,誰不知道顧家的少爺心儀縣令嫡女,幾乎對她俯首帖耳,言聽計從。今日裏竟然拂了美人好意,也不知道這大少爺是轉了性子,還是有了新歡。
關縣令乃布衣出身,為人正直,關夫人亦是尋常百姓人家,所以幾乎是心知肚明的,這關家的兩位小姐怕是要嫁給他們商戶之子了。本來都以為顧家乃是不二人選,可是眼下看來,似是言之尚早!
關曲兒曾是鹽城縣郊最籍籍無名的農家女,自幼起,她看到的就是整天抱着詩書、伏案苦讀的父親,以及恨不得一天都不閑着,努力勞作供養父親讀書的母親,而她則要照顧比自己小一歲的妹妹:關辛兒。
她羨慕鄰家姐姐好看的衣服,渴望一頓山珍海味……,到了十歲那年,父親高中,他們一家人搬進了縣衙後面的大院裏,她變成了縣令大小姐。
可沒有人知道的是,她依然不能買喜歡的绫羅綢緞,嘗不起一口昂貴的點心,因為父親是剛正不阿的父母官,就連母親也時常教導着她們姐妹,莫要攀附權貴。
直到她遇見了那個人,書上怎麽說來着,這大千世界中最投契的一個人,陸家少東家,陸息。
※※※※※※※※※※※※※※※※※※※※
改錯字
今天陽光很好,适合曬太陽補補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