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探索蒂卡爾星2
衆人屏氣凝神,等待着艙門的開啓。看過蒂卡爾星在太空中的樣子,每個人臉上都挂着憂愁,如果可以,他們寧願在星艦上一直訓練。
可是,終将會有面對現實的時候,随着輕微的震動搖晃,星艦安全着陸,又過了五分鐘左右,艙門才慢慢打開。
曠闊而又平坦的黃土地延綿千裏忘不到頭,這裏沒有植被,沒有動物,甚至連細菌都沒有,一切都是初生的狀态。
看起來比想象中好太多了。
學生中有人開始歡呼,然後就有接二連三的應和聲、歡呼聲,熱鬧得仿佛是來游玩的。
“安靜!”一臺銀灰色的機甲降落在艙門前,裏面傳出利奧波德的聲音,嚴肅而又冰冷。
姜渺從來沒有見過這種狀态的利奧波德,似乎有點帥氣呢。
所有學生都安靜下來,靜聽指示。大家集合前都已經被機甲駕駛者告知同學們這次的任務以及出艙程序,利奧波德每報到一個人的名字,那個同學就能出艙,他的駕駛者會立即出現将他帶進隊伍裏。
利奧波德毫無溫度的聲音在報最後一個人的名字時,變得極盡溫柔,明明都是名字,差距怎麽會這麽大呢?
在場的學生及遠征軍都震驚了,他們的目光全部鎖定到還沒有下星艦的姜渺身上。姜渺低着頭,面紅耳赤地走進隊伍裏,而始作俑者利奧波德像個沒事人一樣,向各個小隊的發去坐标指令,讓他們盡快到達坐标進行紮營。
收到指令後,其他五支隊伍往不同的方向前進,只有姜渺這只隊伍還在原地。大隊長兼本隊小隊長利奧波德沒有說話,誰都不敢動。
機甲的駕駛艙半開出一個口,他伸出頭看向姜渺:“要上來嗎,走路的話要走好久的。”
聞言,小隊裏的人全部看向姜渺,等待她的回應。姜渺咬着牙,用神經意識傳感器問:“你就不能悄悄問嗎?”
利奧波德正聲道:“駕駛者跟機甲師一起行動,有助于默契的培養,也有助于機甲師了解駕駛者的操作習慣,我建議大家都一起行動。”利奧波德又指着那些走遠了的隊伍說,“我們身經百戰的軍人舒舒服服地坐在駕駛艙裏,讓那些嬌生慣養的學生在地上走,恐怕今天都到不了坐标點。”
多麽冠冕堂皇的理由,不就是想跟姜渺獨處嗎?
駕駛者們聽了之後都覺得有道理,每個隊伍的紮營點離星艦着陸點的距離都不近,按他們的體質耐力走也要晚上才能到,這些學生細胳膊細腿的,恐怕走到半路就走不動了。
Advertisement
他們打開艙門,讓學生們上來擠擠。見姜渺上了機甲,其他人才跟上。
這一組中有一臺機甲與姜渺做的一樣,是一臺中型機甲,它的制作者瑞德雖然身高不低,但比較纖瘦,擠擠還是能勉強擠的下的。
另一臺大型機甲的制作者高啓揚在他的機甲裏留了很大的空間給駕駛艙,他那臺機甲就算進三個人也能呆得下。
比較慘的就是艾琳了,她制作的是一臺小型機甲,一開始就沒考慮到駕駛艙的空間。她那個駕駛艙是一個标準的單人坐,無論如何是坐不下第二個人的。
其他人都上了機甲,只有艾琳擡頭看着機甲的艙門上不去,她急得團團轉,招着手對坐在機甲裏面的人說:“羅森少校,不要丢下我啊~”
姜渺看見好朋友一個人站在地上,很是疼心她,她問利奧波德:“能不能讓艾琳去蹭下別人的機甲,她的駕駛艙真的很小。”
艾琳又慌慌張張跑到姜渺的機甲下說:“可以嗎?可那樣我就不能了解羅森少校的駕駛習慣了。”艾琳很糾結,她擔心這也是考核的一部分,如果不能跟羅森少校一起行動,試煉結束之後她就要被勸退。
利奧波德問:“你自己怎麽想的?”
艾琳回答道:“可以的話當然是跟羅森少校一起行動了。”問題是不可以呀!
“我有辦法了。”羅森大聲喊到,艾琳又騰騰騰跑回去聽他說,“你這臺機甲不是第二模式嗎?我覺得第二模式的狀态下,機甲的頂部是能坐人。要不等我變成第二模式的時候你就上來?”
艾琳整個人呆滞了,第二形态是古老的土字戰鬥機型好不好,那上面的一點點凸起是座位嗎?那是你的頭頂蓋好不好。
利奧波德問道:“艾琳,你願意坐上面嗎?”
艾琳違心地回答道:“要是我能上得去的話,沒問題。”
玩這麽刺激的嗎?姜渺向艾琳眨眨眼。可是艾琳閉上了眼,沒看到姜渺的眼神,她現在只想給自己一個大嘴巴子,叫你亂說話。
姜渺說:“坐機甲上面太危險了,要不上就我們的機甲吧。”所有人的目光又直直射向姜渺,她今天已經這樣被看三回了。這次讓她有點退縮,因為在此之前參與讨論的除了當事人艾琳之外,就是幾位校官了,瑞德和高啓揚全程保持沉默,仿佛這裏沒有他們學生發言的權利。
艾琳仿佛看到了曙光,姜渺說話應該有用吧。
卻聽利奧波德說到:“我們的機甲已經沒有多餘的位置了。”
艾琳艱難地笑着:“不用擔心我,我可以的,坐在外面還可以欣賞沿途的風景呢。”
姜渺不信她的話,這荒涼凉的土地有什麽好欣賞的。
羅森啓動了機甲,變換成第二模式的形态,飛機狀的機甲高一米多。在兩個中校的幫助下,艾琳坐上了機甲頂部。他們很周到地找來了兩根安全繩索,把艾琳固定到機甲上。
伴随着艾琳的尖叫聲,這支小隊也出發了。
機甲的速度比人類行走要快很多,因為它能飛。為了遷就艾琳的感受,大家還特地降低了速度。即便這樣,他們達到紮營的坐标點只花了兩個多小時。
下來的時候,艾琳正常地反常。姜渺很擔心她,不待利奧波德扶她,就直接跳下了機甲:“艾琳,你還好吧。”
艾琳的表情毫無波瀾:“沒事,我很好。”她被兩個中校從機甲頂卸下來,站得繃直,“多虧了這身防護服,就算在室外也感覺不到風,我幾分鐘就習慣了。”艾琳沒說,羅森的駕駛風格太野,好幾次她都感覺自己要掉下去。
大家的狀态都很好,不用長時間休息就可以開始搭建營地。因為負重有限,他們只帶了兩個大帳篷,一個用來睡覺,一個用來放探測用的專業儀器設備。
姜渺跟艾琳不好跟幾個男人睡在一個帳篷裏,大家就在儀器帳篷的角落留了一塊地給她們。
中午十分,大隊中的另外五支隊伍要向利奧波德彙報進度,那些隊伍裏,最快的才走到一半,最慢的還沒走完三分之一。這種速度恐怕很難完美地完成任務,畢竟他們最多只能在蒂卡爾星呆上20天,20天後他們所在的半球将陷入黑夜,黑夜裏的寒冷不是人類能夠承受的,而另外半球上強大的風暴讓他們根本過不去。
利奧波德催促那些隊伍加快速度,必須在今天之內到達預設的坐标點,最晚每天午後就要開始探測活動。
他溝通完其他隊伍之後,自己的小隊已經安裝好探測儀器,這會兒正在調試。
探測儀器分為好多部分,安裝在帳篷外的傳輸器,放在室內的接收分析儀,還有要給機甲帶出去實地探測的超精度探測器。
傳輸器的安裝很簡單,随便哪個力氣大的把它牢牢地插在地上就行了。主要是接收分析儀的調試比較麻煩,它不但要連接上上百個超精度探測器,還要連接佩戴在機甲上的定位器。
接收分析儀每隊有四個,正好分配給四個預備機甲師,而超精度探測器每人會分到125個,總數500。每個超精度探測器上都有固定的編號,一旦編號混亂,定位以及返回的數據也會發生混亂,這是絕對不允許發生的。
這是一份非常細致的活,每一個超精度探測器連接上之後,預備機甲師們都要反複對上好幾次。
這些事情遠征軍一點忙都幫不上,為了不打擾他們,幾位校官就跑去門口蹲着。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不吃蘿蔔的兔子的地雷(*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