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風雲湧動(中)
一間不大的木頭房子,裏面放着普通的桌椅,桌子上此時放着的是一個木頭盒子,若是靠近這個木頭盒子,可以聞到一股讓人聞之作嘔的味道。
此時,龍高和李海已經将鄭則帶到這間木屋,木屋裏面,扶蘇和蒙恬正坐在那裏,桌子周圍的味道對于他們似乎沒有絲毫影響。
“公子,你真是公子!”
鄭則見到扶蘇以後,吓得腿一軟,直接跪倒在地上。說話的時候語氣都哆嗦着,知道扶蘇沒死是一回事,見到活着的扶蘇是另外一回事。
直道此時鄭則見到扶蘇之後才最終确認長公子扶蘇确實沒有死,而且看着和普通人一般,活的好好的。
“鄭則,知道我為什麽讓你來?”
“鄭則知道,不瞞公子,鄭則之前勸說過蔡炎投靠公子,只是蔡炎不肯。”
“是在山谷那場圍殲戰之後!”
“公子說的對,确實是在那場圍殲戰之後。”
“你為何勸說蔡炎投我?”
“因為公子是天命之人,蒙恬軍營中,鄭則本以為公子必死,公子活了過來,之後秦軍不斷追殺,公子一次次化險為夷,上郡五萬精兵,卻依然沒能讓公子受到任何損傷。天命所歸,莫過如此。”
“鄭則,你現在還不想說真話麽?”
扶蘇淡淡的一句話,鄭則明顯身體抖了一下,他此時發現,在扶蘇面前任何的謊言和虛話都會被扶蘇一眼看穿。他倒是不知道,擁有兩世記憶的扶蘇才不會信天命。在扶蘇心中。信天命不如信自己,正是因為信自己,扶蘇才能有過一次次的艱難和險阻。
“公子目光如炬,鄭則知道公子肯定已經看出其中的緣由!”
“蔡炎已經沒路可走了,騙趙高唯一的下場就是死,而且趙高心狠手辣,恐怕蔡炎的令堂和幼子死都不會有個好下場。至于你和蔡炎,恐怕也難逃一死,你們真以為逃出上郡,就會沒有事情麽!”
扶蘇的一句話,鄭則跪倒在那裏,腿都已經抖的支撐不住身體,最後竟然趴在了地上。
“鄭則,我知道你素有謀略,這次蔡炎派你去鹹陽,恐怕也是做最後的掙紮。不過你能勝算幾何,你自己心中恐怕也早就衡量過了。”
“鄭則甘願投誠長公子麾下!”
“打開桌子上這個木盒!”
鄭則顫顫巍巍的起身走到桌子旁邊,将木盒的蓋子打開,他已經想到裏面是什麽,只是将盒子打開以後,還是吓得跌坐地上,盒子裏放的是一個已經微微腐爛的人頭,而這裏人頭打眼一看竟然是蒙恬的,而此時蒙恬就站在扶蘇身旁!
鄭則跌倒地上,擡起眼睛,看了一眼蒙恬,蒙恬确實在那裏,可盒子裏的人頭?
“蔡炎,有了這東西,再加上你的三寸不爛之舌,換蔡炎令堂幼子性命,我想不難。至于另外一個人頭,我是在三月之前自刎,三月時間,屍體早已腐爛,你知道該如何做?”
“鄭則有一事不明,還請公子賜教?”
“你想問為何我不将消息傳到鹹陽,讓趙高殺了你兩?又為何不在此時逼迫你兩投誠?”
鄭則無話可說,面對扶蘇,他任何想法都是被一眼看穿。
“我只能告訴你四個字,收人收心。”
“鄭則明白,絕不敢負公子!”
鷹峽關外,龍高的兵士随着鄭則趕着兩輛馬車上了直道,這裏去往鹹陽,速度快些,一天也用不到。
直道連通大秦的心髒鹹陽和北疆,是大秦最繁忙和重要的大動脈。
三日之後,鄭則又一次經過鷹峽關。馬車中已經多了兩人,一個老者和一個幼子。
“公子,鄭則帶的人已經到了鷹峽關,是否将蔡炎的老父和幼子扣下?”
“放他們走吧!”
“公子不怕…”
“怕的應該是蔡炎,他幾次三番欺騙趙高,現在他已經沒有路可以走了。”
扶施城,将軍府中,鄭則将蔡炎的老父幼子帶到蔡炎身邊。蔡炎此時并沒有什麽喜色,這幾日已經準備了許多金銀細軟之物,只等鄭則消息,就準備離開上郡,這一次為救老父幼子,他已經不顧一切,上郡他不敢再待了。
他已經準備前往西域,聽一些行商說過,那裏的秦人不少,為躲避災荒和苛捐雜稅,很多人都逃到了那裏。
此時大秦已經容不下他,唯有遠逃了。
“将軍,這次我見到公子了!”
“你說什麽?公子!”
“不錯,公子就在鷹峽關,将軍與其遠走西域,為何不投公子麾下?”
“只怕我就算去投,公子也不肯收留!”
“将軍何來此言,這一次,若不是公子相助,令尊和幼子也沒有辦法平安離開鹹陽。甚至,為此事險些連累蒙将軍的親弟弟蒙毅。”
“你說我老父和幼子時公子幫忙救出的!”
啪!
此時一個響亮的耳光落在蔡炎臉上,敢在這裏抽蔡炎的唯有蔡炎的老父了。
“我怎麽就生了你這麽一個逆子,我以前是怎麽教你的。趙高是什麽人,你竟然為他賣命,還險些将公子置于死地。我在鹹陽就素聞公子威名,大家都說只有長公子繼位,才能救大秦。可你不但不保護長公子,還險些害死他,我怎麽就生了你這樣一個逆子!”
啪!啪!啪!
一個個耳光落在蔡炎臉上,蔡炎跪在老父面前,不敢有任何閃躲和回避。
“爺爺,你帶銳兒走吧!我沒有爹!”
此時四歲的蔡銳拉着爺爺就要離開這裏。
“父親,不孝子蔡炎知錯,我這就去鷹峽關,去見公子,蔡炎願意以死謝罪!”
啪!又是一個響亮的耳光,蔡炎嘴裏都被抽出血了。
“你怎麽就是不懂呢!你死,公子要一個死人做什麽?”
“父親,蔡炎以後願意跟随公子,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蔡父此時才收了手,旁邊的鄭則見老太爺收了手,此時趕緊過來扶住。
“鄭則,給我備馬,我這就去鷹峽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