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逃出追殺(下)
想到抹去痕跡的方法扶蘇其實也是看到那破洞的茅草想到的,想起在大漠中的經歷,匈奴騎兵就是抹去了自己在大漠中行走的痕跡,讓扶蘇好幾次都差點跟丢了,若不是匈奴騎兵行走的太過匆忙,總有蛛絲馬跡留下來,扶蘇肯定在茫茫大漠找不到匈奴騎兵的行跡。
此時逃離這裏,扶蘇也是做了兩手準備,一手是用紮有假人的騎兵引開追兵,盡可能的給他們離開這裏争取時間,一手就是抹去痕跡,即使追兵追來,也找不到他們離開的具體路線。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既然在大營裏沒有死,扶蘇就不想在逃亡的路上死掉。他身上肩負着很多東西,尤其是秦楓的記憶,讓他明白,他的相讓,他的不想與兄弟骨肉相殘,換來的只會是大秦迅速的崩潰和覆滅。
秦是先祖一輩一輩慢慢打下來的,絕不是一天就能建立一個強盛的秦帝國。
想一想先祖從遙遠貧瘠的西北遷徙到渭水河畔,想一想先祖一次次擊退北方匈奴騎兵的進攻,想一想春秋戰國那麽多次的對外戰争。
多少大秦男子飲血沙場,多少白發蒼蒼的老人和咿呀學語的孩子守望着親人的回歸。
大秦強盛起來的歷史,是用鮮血和生命,是用多少人的牽挂斷裂換來的。
秦的興起不易,扶蘇不想讓自己先祖打下的江山就這樣葬送掉。
已經有人擡來了擔架,扶蘇被兵士安置在擔架之上,大隊的蒙家近衛輕騎已經沒有了戰馬,只有王嫣帶來的二十餘匹戰馬還留着,在後面拖着稻草清除兵士留下的痕跡。
“我也要和你們一起去!”
大隊準備出發,李夢苒此時擋在王嫣的前面,她的傷已經經過處理,敷了藥,并且用布包紮起來。
“我們是去逃命,你還是不要跟着我們了。你一個女孩子,受不了那些苦的。”
王嫣的戰馬被拉住,已經不能前進。
“你不也是女人,憑什麽你能受得了,我就受不了,她們也是,她們能跟着,我就不能跟。”
“你還是走吧!我們是逃命去,誰也不知道能不能活到明天天亮的時候。”
“我不怕死,在大漠我已經死過一次了。是公子救了我,就算死,也只當将這條命送還給公子罷了。”
Advertisement
“小姐,就帶上她吧!她挺可憐的。”
“是呀!小姐,就帶上她吧!”
周圍幾個丫鬟也紛紛勸王嫣。
“好吧!你不能騎馬,到前面和蒙叔叔的人走在一起。”
“多謝王姑娘。”
隊伍迅速的離開這裏,二十餘騎在後方将留下的足跡抹去。
一隊人大約走了有盞茶的工夫,看到遠處燃起了火焰,火焰很大,是中轉站那裏燒起來了。一定是追兵到了。那個兵士離開果然是告密去的。幸虧他們提前離開,要不然此時肯定被追兵包圍在那裏。
也不知道留下的人能不能引開追兵,只希望他們成功吧!
一行人走的不快,在這樣的夜中,一切都是朦胧模糊的,只有身後燃起的火光明亮異常。
扶蘇躺在擔架上,望着天空中因為沒有月亮而顯得更加明亮的星辰,那些星辰閃爍,若隐若現。
“父皇,母後,有人說人死以後就會變成天上的星星,若是你們真的在天上,就看着兒子,看着扶蘇,保佑兒子能夠平安脫險。扶蘇不想看到國破家亡的事情,不想看到祖輩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分崩離析,毀于一旦。”
扶蘇在心裏默默的說着,那一刻,透過星辰的光芒,扶蘇仿佛又看到昔日母後的音容笑貌,又看到父皇那表面威嚴,其實飽含父愛的樣子。其實那一天離開鹹陽時,扶蘇看到了父皇,在漫長的秦直道上,當那一刻回頭時,鹹陽高聳的城樓上,他就站在那裏,看着遠去的隊伍,看着遠去的兒子。
沒想到,那一次的回眸卻成了最後一次的相見,以後再想見到,已是不可能的事情。
擔架上的扶蘇眼眶中,變得濕潤起來,男兒之淚,永遠不會因為疼痛,不會因為流血,不會因為磨難,但是那根植在血肉骨骼中的至親離去,卻讓人總也忍不住淚濕眼眶。
夜色漸漸地淡去,東方的天際終于露出第一抹魚肚白,眼看天色就會亮起來了。
追兵一直沒有追來,看來是被甩脫了。一行軍士此時行走在山路上,山路有些崎岖,軍士由于要護着扶蘇,行走的很慢。
王嫣一行由于也要進入山裏,只能下馬拉着馬走。
蒙恬兩年前來過這裏,這山裏有個村落,是當年皇上調動大批河東之民來北疆墾荒時逃走定居在這裏的。當年皇上的命令是逃跑的人全部殺死。那一次蒙恬殺了很多人,人頭都被砍了下來堆積在移民聚集的地方,警告他們不要再逃跑了。
當時公子剛到北疆,看到此情此景,曾讓蒙恬停止殺逃跑移民的行為,不過皇命在身,蒙恬并沒有聽公子的。
後來逃跑的那一批移民幾乎被殺絕,最後一批人蒙恬也已經找到,是在這片山中,當時扶蘇拉住蒙恬的戰馬,讓蒙恬放過這批人。剛好那時候匈奴在北方範境,蒙恬就沒有去成,蒙恬調集軍隊,扶蘇跟随,去了北疆。
也是在戰場上,蒙恬重新認識了這位被稱為懦弱的長公子,後來匈奴被擊退,也是用了公子的計謀,回到扶施,蒙恬也沒再去找那批移民麻煩,通報朝廷的奏章只說所有逃跑的移民均已伏法。
蒙恬後來只身來過這裏,那時候那批移民已經在這裏的深山定居下來,當看到蒙恬的時候,他們都很害怕,蒙恬只說你們的命都是長公子留下的,讓他們安心在這裏定居就好。
後來身為上郡最高的軍事将領,而且上郡督軍的又是長公子,蒙恬給這些人重新弄了身份,這個山村也就理所當然的存在了下來。不過這個村子倒是一直不怎麽跟外界來往,有了新身份以後,這些河東的民衆也不再走出大山,而是選擇了大山中隔絕的世外生活。
此時公子需要修養,這處隐秘的地方自然是最好的選擇。當年留下的村落,此時成了最理想的避難地。這世界,有時候,還是善有善報的。
一行人在山中又行走了一個白天,當斜陽再次即将沉入地平線的時候,終于看到一處山谷中零星的房屋和山谷中開墾的田地。耳中也聽到隐約的犬吠聲。